第26章 :(2)
,說起來有點讓人心酸。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有一位螺母,據說她老人家是有史以來登峰造極的醜女人,雖然人家貌醜,但醜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也不容易啊。所以遠古時代的帝王黃帝一時激動,就娶了螺母當老婆。再後來呢,螺母老祖宗替我們發明了養蠶的技術,讓原始人穿上了衣服,這項偉大的功業,足足将人類文明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但是這裏說,螺母養蠶,也不是一養就成功的,更不是一成功就受到人民群衆熱烈歡迎的。相反,這裏說了位養蠶的女子,她把蟲子放在罐裏養,養的結果不知道如何,但卻遭受到了男人們的強烈抵制,被抛棄、被侮辱、被損害、被傷害,總之,是遭受到了守舊勢力的惡毒诋毀和攻擊。
攻擊到最後,又怎麽樣了呢?
到了最後,這個女人在歷史上神秘地消失了,部落裏的人們被禁止提到她的名字,而養蟲女事件,也成為先祖們的禁忌,哪怕只要是想一想,人們都會害怕得全身戰抖。
這個養蟲女,分明就是養蠶的螺母。而那個侮辱她、傷害她的男人,正是黃帝本人。現在我們知道了,在黃帝的帝王光環之後,掩藏着的,是無數先祖們探索的血淚。
15神秘的法術
又東五百裏,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毗。有獸焉,其
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陰,北流注于具區。其中多鮆魚。
——《山海經·南山經》
這裏有一座浮玉之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外形像老虎卻長着牛的尾巴,發出的叫聲如同狗叫,名稱是彘,是能吃人的。
現在我們對食人獸,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可是這卻是一只長着牛尾巴的老虎,發出的聲音居然是狗叫,這擺明了是由人裝扮的。這些原始人把自己弄成這麽個怪模樣,莫非他們在舉辦假面舞會?
這件事情被歷史抹除,那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為這裏記載的事情,已經有點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了。
這裏說的是馴服的動物們,主要是指豬和狗,這兩種動物以前是有野性的,但也有着親和的一面,所以它們最容易與人類構成共生體,大家聯合起來,齊頭并進,向着文明時代邁步前進。但是在這個前進的過程中,總是有些不和諧的音符,主要是狗和豬這兩種動物,時常會突發思鄉之情,懷念他們在荒山野地時代的自由時光,于是它們就會經常蹿房越牆,逃之夭夭,回歸到大自然去。
豬和狗都回歸到大自然去了,誰來給人類看門守院?誰又負責讓人類吃到香噴噴的肉?所以狗和豬的行為,就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于是就有了這種奇異的儀式,該儀式接近于西方世界的假面舞會,實際上是通過一些遠古時代的法術,讓豬和狗徹底遺忘掉大自然時代的自由,從此俯首帖耳、規規矩矩地向人提供肉類。
這種法術,是不可以說破的,萬一讓誰家的狗知道了這事,那還了得?
Advertisement
16豪豬的菜單
這一節提到的是一種名叫窮奇的怪獸,此獸分布的範圍比較廣,從西山直到海內以北,處處都能看到這種怪獸的足跡。
又西二百六十裏,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猬毛,名曰窮奇,音如嗥狗,是食人。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黃貝;蠃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
——《山海經·西山經》
先是說邽山之上,窮奇出沒,此獸外形像常見的牛,但全身長着刺猬毛,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叫,專以吃人為樂事。
體形如牛,長着刺猬毛,那應該是豪豬才對。
但是人家豪豬的菜單上,可沒有人肉這一道大菜。
這個故事說,要關注弱勢群體,一個社會是否關注于弱勢群體,是這個社會是否還有着良知與智慧的标志。
那麽,什麽叫做弱勢群體呢?
這裏說,弱勢群體,就是指那些身體強壯如牛,一頓飯能吃十六個大饅頭,走起路來呼呼生風,一拳能把牆壁搗出來個窟窿的人。
這些人力氣這麽大,怎麽會讓自己成為弱勢群體呢?
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博弈法則,從來不是看誰的力氣大,而是鬥的大腦容量,腦容量高的人,是不屑于炫耀自己的力氣的。而炫耀自己的力氣的,雖然不能說腦容量不高,但至少,他更應該炫耀一下自己的腦容量才對。
除了腦容量之外,再加上酋長階層肆意擄占社會資源,讓他們的子女,一出場就已經到達了終點,這就将還站在起跑線上的民衆給擠到弱勢群體的人海裏去了。于是這個社會就構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狀,少部分人居于金字塔的頂尖,占有了社會上幾乎全部的資源,絕大部分人蜷縮于金字塔的底部,資源匮乏,食物和飲用水供應明顯不足。
這裏說,一個社會,如果不考慮下層民衆的利益,不考慮居于金字塔底部的人生存的話,這個社會就有點危險,遲早有一天,金字塔下的衆兄弟們會一怒而起。雖然他們建設能力不足,但破壞力量,那絕對是一等一的。
所以要善待弱勢群體,善待弱勢群體,就是善待你自己,因為相對來說,每一個人在面對社會的龐大壓力時,都是弱勢的,都可以歸入到弱勢群體的隊伍中去。
17心理不可有殘疾
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所食被發。在蜪犬北。一曰從足。
——《山海經·海內北經》
這段記載,它推翻了西山經中的記錄,聲稱窮奇的外形不是像長了刺猬毛的牛,而是像常見的老虎,卻生有翅膀,窮奇吃人是從人的頭開始吃的。
何以見得窮奇吃人是從腦袋開始的呢?
起因是海內北經記載的在古墓中發現的壁畫,壁畫上畫着的一只窮奇,據說是畫在蜪犬的北面,在吃一個人的腦袋,而正被吃的人是披散着頭發的。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該觀點認為窮奇吃人,是從腳部吃起的。
那麽窮奇吃人到底是從什麽地方吃起的呢?
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人之所以淪落到了社會底層,不是沒有緣故的。大凡一個人在社會上混,靠的是長線投資,這種長線投資又有個說法,叫人脈,可你憑什麽能擁有人脈呢?
你必須要有足夠端正的人品,讓人家信任你、相信你,做事的時候,才會想起你來,并願意把機會送給你。
但是這裏有位兄弟,他可不信這一套,他信奉的是朋友是用來賣的,只要逮到朋友,就毫不客氣地賣掉,就這樣三賣兩賣,誰還敢再和他結交?
出賣朋友,對朋友來說是件非常殘忍而恐懼的事情,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人被朋友出賣之後的悲慘。他出于好心,幫助了一位淪落到社會底層的兄弟,可那兄弟卻絲毫不客氣,“披發”——不要臉了,“從足”,“從首始”——用腳丫子踩着別人的腦袋,嗖的一聲爬了上去。
他是爬了上去,可那位好心幫忙的先生,卻慘到家了。
故事告訴我們說,金錢上的弱勢,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殘疾。
但是由于這個事件的主角,是一個弱勢群體的代表,披露這種事件,等于是在羞辱廣大的弱勢人民。所以《山海經》就有意識地把這件事情加了密,只有心理素質足夠過硬的人,才能夠讀透并不受傷。
18跟人性扭勁的規律
又北二百裏,曰少鹹之山,無草木,多青碧。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敦水出焉,東流注于雁門之水,其中多鳙鳙之魚,食之殺人。
——《山海經·北山經》
這裏說的是一座少鹹山,這座山緊挨着大鹹山,此山中有一種野獸,外形像常見的牛,卻長着紅色的身子、人的面孔、馬的蹄子,名稱是窫窳,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
窫窳這種怪獸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但在上古的時代,卻是遍地都是。雖然這種物種比較繁榮,但是它們每一只,各有各的長相,長得跟自己的同類完全不一樣。除了窫窳這種相貌奇特的怪獸之外,少鹹山中的鳙鳙魚也是一大看點。它雖然能要人的性命,但這種魚并非是食人魚;相反,人倒是經常吃這種魚,只是吃下去就會被它毒死,所以有關這種怪魚,我們在後文另有述論。
現在我們單看少鹹山上的這種窫窳。
這個故事……有點不好說。
為什麽不好說呢?
因為這個故事,它是在描述人類社會的一個基本規律,而規律這玩意兒,向來是和人性扭着勁來的。比如說人性喜歡享受,而規律卻是只有刻苦才能成功,所以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說,規律是頂頂讨厭的東西。
既然讨厭,人們就會對規律敬而遠之,躲得越遠越好。所以,我們在把這個故事解密之後,最好的法子就是讀完之後,再立即加密鎖起來,這輩子再也不看一眼,就這麽定了。
這個規律說的是一個有才華有志氣的男青年。該青年深知人類社會的一個規律,那就是非唯吃苦,無以成功,不吃苦中苦,難做人上人。于是他勤勉有加,躲在家裏拼命地吃苦,正吃之際,門一開,他的老婆進來了。
老婆一見自己的老公正在吃苦,登時柳眉倒豎、怒發沖冠,罵曰:“你個沒用的窩囊廢,怎麽別人家的男人都這麽有本事?偏你就知道蹲在家裏吃苦?你就不能像個男人一樣,有一點出息?今天我給你把話撂在這裏,你要是再這樣沒出息地吃苦,以後就別上老娘的床……”
“別呀老婆,我不奮鬥了還不行嗎……”男青年一聽老婆不讓上床,登時就急了,急忙撲過去認錯,小心讨好老婆,終于獲得了老婆的展顏一笑。
笑過之後呢?
笑過之後,男青年就徹底廢了,再也不敢琢磨吃苦成功了,以後就這麽瞎混,混來混去……聽說到現在也沒混出個名堂來。
19隔膜的疑惑
有窫窳,龍首,是食人。有青獸,人面,名曰猩猩。
——《山海經·海內經》
上文我們已經說過了,說是窫窳這種怪獸,每一只都和其他同類長得完全不一樣。看看,沒錯吧,這裏又來了一只窫窳,該窫窳長得可就不是牛模樣刺猬刺了,而是長了顆龍腦袋,但吃人的習慣并沒有改變。
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狀如貙,龍首,食人。
——《山海經·海內南經》
那麽窫窳這種東西,到底是刺猬牛,還是龍腦袋呢?
《山海經·海內南經》證明說,龍腦袋應該是對的,刺猬牛……大概也不應該錯吧?但是龍腦袋這個說法依據更充分,因為在這裏記錄者甚至找到了窫窳的老窩,居于弱水之中,在能知道人姓名的猩猩的西面。還有,窫窳長得并不像牛,而是像貙,就是一種像野貓但體形略大一些的野獸。
那麽窫窳這種怪東西,到底應該長成什麽模樣才對呢?
這個故事,仍然是兩性隔膜的困惑,既是男人的困惑,也是女人的困惑。
男人的困惑,首先是來自于對女性性格變化的茫然和不解,這是怎麽一回事呢?婚前這小妮子是多麽的羞澀啊,看了就忍不住地讓人心疼,恨不得把她抱在懷裏,每天親上一百遍一千遍。可一旦成了家,這婆娘就突然變了模樣,以前那種柔情與青澀蕩然無存不說,反而變得不可理喻,變得蠻橫霸道起來呢?女人為什麽會這樣?莫非是我找錯人了?
女人的困惑,則是來自于對男人生活習慣的不理解。這個怪男人是怎麽一回事?婚前他為了求得我一個吻,不惜把褲子賣掉,也要買一束玫瑰花送給我,婚後才發現自己嫁給了一頭比豬還肮髒的動物,這家夥一年到頭也不肯洗一次腳,那臭味熏得連家裏的老鼠都打洞逃走了。還有,婚前以為自己嫁了個白馬王子,等到結婚之後,才發現自己嫁了天下最窮的窮光蛋,你窮倒也罷了,還偏偏沒一點上進心,這種男人,跟着他還會有未來嗎?
但這種困惑,還只是表層,這裏被神話加密掩蓋起來的,主要是男女兩性生理上的困惑,但是這種困惑好像不解決也沒什麽大不了的,重要的是男女要相互理解,相互讓步,在退而求其次的心态構架下尋找新的平衡點。至少此前數千年以來,男男女女就是這麽個搞法的,以後好像也沒別的辦法。
沒辦法,男女就是不一樣,這個是你必須要承認的現實。
20探險家之死
中次一十一山荊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東流注于濟;贶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漢,其中多蛟。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珉。
——《山海經·中山經》
西山經中,有一座翼望之山,那座山上有長了三條尾巴的狐貍,有三個腦袋六個尾巴的怪鳥,實在是集怪獸怪鳥之大全。而在中山經上,也有一座同名的翼望山,但是該山上沒有那麽多的怪物,為什麽呢?
因為這座翼望之山上的怪獸,太兇太兇,別的怪物惹不起,只好遠遠地躲開。生活在這座翼望山上的怪獸,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蛟。蛟這種動物,跟龍是親戚,古人說是像蛇的樣子,卻有四只腳,小小的頭,細細的脖子,脖頸上有白色肉瘤,大的有十幾圍粗,卵有甕大小,能吞食人。
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這裏的蛟,不過是一種史前恐龍而已,而且還是性情最為溫和的蛇頸龍。這種龍是食草的,因為體形巨大,所以要從早吃草吃到晚,按理來說不應該有閑工夫吃人。可是蛟卻非要吃人,你又有什麽辦法?
這個故事隐藏得比較深,讓我們把思維拼圖的空白部分填滿,大概就清楚了:有一個原始勇士,他生平有一個美麗的夢想,渴望抵達只有老鷹才能夠到達的地方,于是他出發了……後來人們去尋找他,渡過急水,涉過潛藏着海中野獸的水,到達了一個危險之地,是死亡地帶,蟲子的世界……發現了探險者的屍體……這裏說的是上古時代的一位探險家的故事,這位探險家天天瞧着家門口的高山上火,說什麽也要爬上去瞧瞧風景。大家左勸右勸,也攔不住他,最終,這老兄還是一個人離開了部落,登上了高山。
從此一去不回。
沒過多久,他的家人央求部落中的年輕人,組成尋人小分隊,分別登上了高山。小分隊先是穿越了一條洶湧的大河,又經過了一個水裏野獸很多的淺水灣,最後在一片叢林中發現了探險家的屍體。這位勇敢的祖宗,此時他的屍體已經生出了蛆蟲,被蟲子吃得不剩什麽了。
原始人們無限哀悼這位勇敢的先行者,為了避免同樣的悲劇發生,他們相互告訴說:千萬不要爬那座太高太高的山,山上有吃人的蟲子……後來關于蟲子的形象有各種不同的描述,就綜合形成了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