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回到徐太妃殿閣的時候已經很晚了。
陳守逸找了一圈,卻沒見到徐九英,問正在往床帳上挂香薰球的小蔓:“太妃呢?”
小蔓挂好香球,向着窗外指了指。不遠處的閣道上有個隐約的人影。
陳守逸随手拿了一件對襟長衫,走出來尋她。
這處閣道建在高處,視野極為開闊,白日裏能将內宮層層環繞的亭臺樓閣盡收眼底。第一次發現這裏時,徐九英還是采女。那時她像是發現了什麽了不起的東西,興致勃勃地帶他登上這裏,讓他欣賞這裏的景致。
陳守逸對這成片的宮殿毫無興致。徐九英倒是很喜歡這裏。就算到現在,她都不時來這裏遠眺。只是現在夜色正濃,從閣道看出,只瞧得見一個個朦胧的殿宇輪廓和其間星星點點的燈光。
徐九英沒有讓人跟着,而是一個人背靠木柱、側身坐在欄杆上。她身邊放着一個柳條編的小籮,裏面有三四個未吃的橘子以及一大堆疊得整整齊齊的果皮。她手上還有一個剝了一半的橘子。
“別吃那麽多,”陳守逸道,“會把牙根酸倒的。”
徐九英沖他挑了下眉毛,三兩下将手上的橘子剝好,遞到他面前。
陳守逸微微一笑,先将手裏的衣服披在她身上,然後才接過橘子。
“天涼了,太妃早些回去吧。”他說。
徐九英沒答這茬,而是問:“東西都送過去了?”
陳守逸點頭。
徐九英咧了咧嘴:“他罵得很難聽吧?”
陳守逸不自覺地捏着手裏的橘瓣,垂目不語。
聽完他的話,窦懷仙難免情緒激動,對他破口大罵。他罵徐太妃背信棄義,罵餘維揚是個陰險的小人,最後連趙王和太後也一并罵了進去。整個內侍獄都聽得到他的高聲咒罵。不過窦懷仙罵得最多的還是他面前的陳守逸。被他用惡毒言辭攻擊的陳守逸并未動怒,只是沉默地聽着。窦懷仙罵了半天都不見他有任何愠色,惱怒至極,一口啐到他臉上。
陳守逸面無表情地舉袖拭去唾液,終于開口:“中尉要是沒有別的話,在下就告辭了。”
“你不過是她身邊一條狗罷了,”窦懷仙滿懷恨意的聲音在他背後響起,“她現在能丢棄我,遲早有一天也會丢棄你。”
徐九英看他把橘子擠出了汁,就知道窦懷仙罵得有多難聽,不由輕輕嘆了口氣。
聽她嘆息,陳守逸搖搖腦袋,将窦懷仙的言辭抛諸腦後,冷靜地說:“他一個必死之人,也只能逞下口舌之利了,不必放在心上。其實……太妃裝作不知道也可以,本來就沒必要和他解釋什麽。”
徐九英短促地笑了一聲:“至少也該讓他死個明白。”
“死到臨頭的人還會在意原因?”
徐九英沉默了。
太後和趙王決不會給窦懷仙任何機會。這次他必死無疑。為了窦懷仙與太後他們正面沖突并不明智,何況這本就是他們計劃中的一環。
陳守逸轉頭看向徐九英。無疑她的情緒有些低落。他能明白徐九英現在的苦惱。再怎麽聰明,這仍是她第一次參與權力争奪。雖然她不是對窦懷仙下手的人,但畢竟整件事都因她而起。頭一次手上沾了血,心裏大概是有些不好受的。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頭,柔聲問:“是不是覺得很難受?”
這是極不妥當的舉動,不過徐九英并沒有注意到他的逾越。她又拿了一個橘子,重複地做着向空中抛出又接住的動作,苦笑着道:“雖然是早就預想到的結果,但事到臨頭,還是有點心慌。這次可是真的要死人了。”
“奴婢早就提醒過太妃,”陳守逸淡淡道,“這是世上最無情的游戲。如果沒有面對殘酷的準備,最好不要貿然進入。”
“你說太後、趙王他們是怎麽做到的?”徐九英問,“一個窦懷仙我都覺得挺難受的,他們卻能總是輕易就做出決定,哪怕他們知道這些決定會填進去幾百幾千條人命。”
“習慣了吧,”陳守逸道,“手上已經有了這麽多條人命,大概也不會介意再多上幾個。太妃若不想被人踢出局,最好盡快适應這點。”
“這種事也能适應?”徐九英皺眉,“不會覺得虧心麽?”
陳守逸似乎想做一個微笑的表情,最後卻只是扯動了一下嘴角,回答道:“也許。”
“也許什麽?”徐九英有些摸不着頭腦。
“也許他們做出決定時,并沒有他們看上去那麽心安理得,”陳守逸緩緩道,“也許午夜夢回之時,他們也會想起那些死去的人,甚至還會覺得有些愧疚。也許……也許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會允許自己流露出軟弱的一面。當他們回憶那些死在他們手上的人時,也許會意識到,有些是他們恨過的人,有些是他們可以漠然視之的人,還有一些是與他們關系密切的人。也許他們曾經是朋友、親人,甚至于……愛人。”
“然後呢?”徐九英聽得出神,見他停在這裏,不由自主地追問了一句。
陳守逸搖頭:“沒有什麽然後。無論他們對那些死去的人抱着什麽樣的情感,第二天的太陽一升起,他們都會、也只會按照既定的道路走下去。他們走得太遠,已經不能回頭了。”說到這裏,他指了指外面那片已隐沒在黑暗中的宮室,露出一個譏諷的笑容:“你看,無論怎樣的富麗堂皇、膏梁錦繡,說到底也只不過是個肮髒的地方。”
***
窦懷仙一案很快就有了結果。
趙王認為窦懷仙身為宦官,理應由北司審理,不必經過南衙諸司。朝中略有風骨的文官都對宦官擅權不滿已久,自然不會為窦懷仙發聲。他們擔心的反而是北司審理此案會否徇私的問題。趙王為此一再向他們保證,他和太後都會關注此案進展,北司絕無可能徇私枉法。至于平日裏奉承窦懷仙的人,此時都忙着撇清關系,也無暇為他說話。
在太後授意下,北司先是抄沒了窦懷仙家産,又剝奪他一切官職,流放崖州。後來見神策軍對此并無多大反應,太後與趙王商議之後,直接讓使者帶着鸠酒去往窦宅,賜死了他。
權傾一時的窦懷仙就此成為歷史,并很快被人遺忘。
窦懷仙一死,神策中尉的職位便有了空缺。雖然按慣例,護軍中尉多由樞密使遞補此職,但太後表示,宣徽使陳進興勸服神策軍諸人,于此案出力最多。且現在時局不定,需要一個能穩住神策軍的人。陳進興與神策軍諸将相善,無疑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選。
這一提議也得到趙王等人的首肯。很快就有诏命下達,令陳進興出任左神策中尉。
接了任命,陳進興先來向太後謝恩。
太後正和李硯對局,聽了禀報便讓他進來。
陳進興恭恭敬敬地向太後行了大禮,又說了不少感恩的話。
太後溫言勉勵了一番,才讓他退下。
陳進興走後,太後摒退諸人,只留李硯說話。
李硯察顏觀色,覺得太後眉宇間似有舒展之意,笑着道:“太後看來甚是高興。”
“不是高興,”太後道,“是安心。”
李硯有些不解。
太後的笑容裏有一絲無奈:“自從先太子……不,應該說是自從入宮以來,我從來沒有覺得安心過。開始是擔心有人對太子不利,後來則擔心先帝會對我或顧家下手。先帝殡天,又接着擔心徐氏和趙王的争鬥。現在陳進興掌握神策軍,我能掌握一定的主動,或許可以暫時安心了。”
她擡頭看向李硯,卻見他正專注地凝視着自己。他眼晴裏帶着不同于往常的熾熱,讓她有些不自在。而且他靠得有些太近了。她想不着痕跡地離他遠些,卻在起身時被他握住了手。
“你幹什麽?”她大吃一驚,卻顧慮外間還有宮女守候,只敢輕聲喝問。
“我并不知道……”李硯低聲呢喃着,一把将她攬住。
她試圖掙脫,卻還是抵不過他的力氣。在她的驚恐中,李硯的另一只手已撫上她的鬓發,又慢慢滑向她的臉頰。
他的手溫暖而幹燥,手上有經常拿捏棋子的老繭,在她臉上摩娑時會帶着輕微的不适。但他手上的溫度卻讓她失神,漸漸忘記了抵抗。明明知道不應該,她卻還是貪戀他的接近。
表面上她待他和其他人并無區別,但她自己清楚,他的出現究竟在她心裏掀起了多大的波瀾。這是她最初,也是最後的戀慕。與他的回憶是她人生中最為歡愉的片斷,所以無論她怎樣壓抑,那些隐藏的情感還是在暗處萌芽,從微弱的漣漪變為驚濤駭浪。
察覺到她的變化,李硯再不猶豫,低頭吻在了她的唇上。溫熱的氣息徹底瓦解了她的防線。她閉上雙眼,開始回應他溫柔的親吻。
“太後。”一聲呼喚令她恢複了神智,猛然推開了李硯。
是團黃的聲音。她在門外詢問,并沒有看見室內兩人的情形。
太後微微平氣,用她一貫沉穩的聲音問:“什麽事?”
“徐太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