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傀儡
徐太妃咬着銀匙,時不時瞟一眼窦懷仙,查看他的反應。
窦懷仙的表情十分怪異,像是驚訝,又像是哭笑不得,最後還有一絲隐約的尴尬。好一會兒,他才回複了平淡無波的表情,不緊不慢地開口:“奴婢還是第一次見到甘心當傀儡的人。”
徐九英沒有立刻回答,先看了一眼侍立在側的陳守逸。她和窦懷仙寒喧時,陳守逸一直沒有插話,而是在旁察顏觀色。此時見徐九英看過來,他飛快地回應了一個肯定的眼神。
窦懷仙對徐九英的話雖然有些意外,卻沒有否認她的話。這表明徐九英的提議對他是有吸引力的。至少也是不反對。形勢對徐太妃有利。
陳守逸的判斷讓徐九英有了底氣。她輕笑一聲,将銀匙扔回碗裏。銀匙輕擊碗壁,發出叮當脆響。
“明人不說暗話,”她慢悠悠道,“我雖然沒什麽見識,也知道現在誰能控制神策軍,誰就能掌控整個局勢。我當然要盡最大努力來争取中尉的支持。”
“哪怕是做別人的傀儡?”窦懷仙問。
“當然,”徐九英滿不在乎地回答,“皇帝年紀小,親政怎麽也得是十年後的事。我首先得保證我們母子活得過這十年。不怕中尉笑話,我這樣大字不識幾個的人,難道能指望我去管朝政?還不是別人說什麽,我做什麽。反正都是當傀儡的命,何不找最有權勢的那個?也許……中尉看我聽話,對我仁慈點也說不定?更何況我這裏說不定有中尉需要的東西呢?”
窦懷仙目光閃爍,卻不置可否:“所以呢?”
徐九英微笑續道:“中尉很有權勢,這我不能否認。可是再有權勢,名義上中尉還是皇帝的家奴。要保住中尉現有的勢力,皇帝的支持終歸是不能少的。可問題是,不見得每個皇帝都願意給中尉無條件的支持。至少……趙王對宦官的好感就很有限。”
窦懷仙點頭,趙王正是由于他抑制宦官幹政的主張才贏得了南衙重臣的支持。也正因如此,北司的人對于趙王多半态度消極。
“相比之下,我們母子對中尉的威脅就小得多了,”徐九英道,“我是後宮婦人,接觸外朝時總有許多限制,而且那些文臣還不怎麽喜歡搭理我。比起他們,我寧願和宦官打交道,至少說話方便。其次,我不是能管事的人,皇帝又只有三歲。三歲小孩怎麽也比成年人好擺弄吧?而我限于肚子裏沒幾滴墨水,顯然也會比太後更聽話。有正統的名份,卻不能主事,我敢說中尉找不到比我們母子更好的傀儡了。”
“太妃所言确有幾分道理,”這些理由窦懷仙自然也曾有所考量,緩緩道,“但是……十年之後呢?陛下總歸要親政的。”
徐九英嗤笑:“十年後的局面我可沒法預見。中尉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不過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中尉一件事:選擇我,中尉至少能掌權十年;選別人,你連這十年都不會有。無論太後還是趙王,只要有機會,他們一定會将權力集中到自己手裏。趙王不喜宦官,即使要合作,他應該會傾向與南衙關系更密切的餘中尉。至于太後……更換軍器使也足以表明她的态度了。而這不過只是開始。如果我是中尉,我會考慮尋找同盟,為即将發生的事作準備。”
這正是窦懷仙一直擔憂的事。他神色漸趨嚴肅,緩緩道:“太妃所言不無道理。不過某并不确定太妃就是某需要的人。的确,陛下與太妃對某沒有威脅,可沒有威脅也意味着實力不足。請恕某直言,某十分懷疑太妃是否能給奴婢提供需要的助力。”
徐九英失笑:“窦中尉,我是讀書少,但那不代表我好騙。若不是想從我這裏得到某樣東西,中尉何必急着見我?”不待窦懷仙說話,她已轉頭吩咐陳守逸:“去把那東西拿來。”
陳守逸點頭,躬身退入內室。
徐九英終于肯将她手中之物示人,窦懷仙的精神不由一振,屏息靜氣地等待着。
不多時,陳守逸便雙手捧着一個一尺見方的鑲螺钿的黑漆木匣回返。
“打開給中尉瞧瞧。”徐九英道。
陳守逸應了,走到窦懷仙身前,跪坐下來,打開了木匣。
窦懷仙只向木匣裏看了一眼就大為震驚,連聲音都開始發顫:“這,這是……”
“我知道外面在流傳什麽。很遺憾,我沒有傳言中的那個東西,”徐九英輕笑道,“不過有這個,我猜也差不多。窦中尉總不會以為先帝什麽都沒給我們母子留下吧?”
窦懷仙再度看向盒中之物,腦子已飛速轉了起來。雖然和他預料的情況有些出入,但徐太妃手裏掌握的仍然是非同小可的東西。不,應該說她手裏的這件東西比傳言中讓她有權調動神策軍的密诏更有價值。若能妥善便用,再加上他手上的神策軍,足以憾動整個朝廷……窦懷仙很快有了決定,這東西絕不能落在別人手裏!
他的表情變化沒能逃出徐九英和陳守逸的眼睛。兩人對視一眼,接着就響起了徐九英的輕笑:“現在……我是不是可以認為我和中尉已達成共識了?”
***
會面結束後,陳守逸送窦懷仙離開。
“我記得你好像是陳進興的養子?”窦懷仙忽然問。
“是,”陳守逸想了想,補充道,“曾經是。”
窦懷仙笑了:“我是聽說過有個養子和他鬧翻了,原來就是你。”
陳守逸笑着點了點頭。
窦懷仙道:“我就說認養父、收養子沒意思,誰知道哪天會反目成仇?”
陳守逸神色略有些不自在。
窦懷仙瞧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我知道很多人對養子并不好,經常打罵。你和你養父的事也不見得就是你的錯。你放心,我不會為陳進興刁難你。只不過想提醒你一句。太後現在很器重他,你可要小心些。”
“多謝中尉提點。”陳守逸微微躬身。
“咱們現在是一條船上的人,客氣什麽?”窦懷仙往他手裏塞入一件沉甸甸的物件,壓低聲音道,“太妃這邊,還請你多替我留心。”
陳守逸等到窦懷仙走後才攤開手。躺在他掌心的是一塊黃澄澄的金子。他啼笑皆非,思量片刻,還是将金子收入了袖中。
返回殿內,陳守逸發現徐九英已叫來了顏素,正向她吩咐什麽。見他回來,徐九英向顏素點了點頭,顏素便退下去了。
“太妃要把消息透給太後?”陳守逸看着顏素離開的背影問。
“窦懷仙這麽重要的人,她不可能不留心。他來見我的事怕是很難瞞住。與其讓她從別人那裏知道消息,倒不如讓三娘透露給她,順便還能加深下她對三娘的信任。”徐九英道。
陳守逸覺得有理,也就不提了。
“你送窦懷仙的時候,他可說了什麽?”徐九英問。
陳守逸取出袖中的金子。
徐九英拍案而起:“怎麽送我是臭魚爛蟹,送你就是金子?”
陳守逸一笑,将金子扔向她。徐九英擡手接住,放在嘴裏咬了幾下。
“這塊金子未必買得到那麽幾壇糟蟹,”陳守逸道,“窦中尉還是有本事的,不但能準确地把握時機,還能摸準太妃的喜好。”
徐九英放下金子:“可惜他越有本事,忌憚他的人就越多。”
“太妃的意思是,很快就會有人向他下手?”陳守逸問。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有沒有,”徐九英看了他一眼,低聲笑道,“而是……誰?”
***
涼意随着夜幕一道侵入,開始漫布于館舍之內。
幾名侍婢入內,點燃了室中的樹燈,又向正襟危坐的東平王道個萬福後,才慢慢退走。
東平王并未留意她們的去向,依舊目視前方,神色肅然地等待着。
良久,終于有人打開了通往內室的門,廣平王徐徐步出。
東平王轉向他。廣平王面帶歉意,緩緩搖了下頭。
“看來阿爺還是不願諒解,”東平王嘆息一聲,“我過幾日再來。”
他方起身,廣平王卻叫住了他:“阿弟。”
東平王回頭。
“姚潛的事鬧成這樣,阿爺顏面掃地,難免着惱。阿弟別往心裏去。”
東平王苦笑:“我明白。”
“不過上次的事……”
“阿兄還要我解釋多少次?”東平王打斷他,“我已與你們站在一起,坑害你們我又能有什麽好處?我告訴你們的都是實情,只沒想到姚潛竟會弄錯了人。”
廣平王拍拍他的肩:“不是我們要懷疑你。之前阿弟一直不肯出力,這次又讓阿爺丢這麽大的臉,他自然會有想法。”
“要怎麽做,你們才會相信我?”東平王問。
廣平王嘆息:“向我們證明你的誠意。”
東平王沉默了一會兒,起身道:“我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