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罵堂
如此張揚的作派,除了徐太妃,宮中絕不會再有第二個。
下一刻,果然便有一名相貌濃豔的年輕婦人排開衆人,大步走了進來。
在場諸人多數并未見過徐太妃,卻久聞其豔名。若非相貌極為出衆,她一個出身寒微的掃地宮女如何能在短短□□年間升至淑妃之位?避讓之餘,衆人也都忍不住好奇,趁她剛剛站定時偷看兩眼。
雖然因為孀居,徐太妃不曾濃裝豔抹。但即使這樣,衆人也承認她美得驚人。憑心而論,徐氏的臉型和五官都太過分明,皮膚也呈淺淡的麥色,并不是時下所崇尚的皮膚白晳、眉目如畫的美人。可這不大标準的臉型和五官組合在一起卻成就了一番別樣的明豔風情。她又已在宮中薰陶多年,儀态舉止雖還比不上太後端莊穩重,卻已然褪去民間的鄉野氣息,又不失自然随性,更為她增添了一種奇異的魅力。且她身上還有一股流動的活力,天生就能吸引他人的目光。
姚潛此時也在瞧她。因有陳守逸的提點,他已能鎮定面對現在的局面。但徐九英出現時,他還是忍不住打量她。
與之前的見面不同,她這日衣飾考究,舉手投足也刻意收斂,可她的表情卻全無當日的随和天真,反而帶着些許傲慢。但豪無疑問,她就是與他有過兩面之緣的女子。
徐太妃一進來,先看了一眼陳守逸。陳守逸輕微地點了下頭,她便對現在的情形了然于胸。無視落在她身上的種種目光,徐九英徑直走到趙王面前,微微擡起下巴,斜視他道:“那送信的中人不識得三娘,我那日剛好在三娘房內,便順手收了,也沒交給三娘。有什麽問題嗎?”
“太妃收了?”趙王冷笑,“難道太妃不知朝官與宮人私下傳信不合規矩?”
“知道,”徐九英瞥了一眼姚潛,輕笑道,“但這關三娘什麽事?飛蛾自己要撲火,難道還是火的錯?”
姚潛看清徐九英後便轉頭避開她的目光。聽到這句話,他忍不住擡頭看了徐九英一眼,嘴唇動了一動,卻終無一言。
“果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趙王冷哼一聲。
徐九英似笑非笑:“趙王這是什麽意思?”
趙王懶得再與她分辯,只道:“什麽意思,太妃自己應該清楚。”
徐九英眼光微微向上一挑,語帶挑釁:“我不清楚,還請趙王和我說清楚。”
“某的意思是,太妃自己行為不檢,且一向放縱下面的人。這些年宮廷內外不知傳了多少閑話,還累得先帝聲名受損。”
“哦?不知這些年都傳了什麽閑話?”徐九英問。
趙王微微遲疑。他雖有些氣急攻心,卻還沒失去理智,知道這些話要是今日說出了口,就再收不回去了。
徐九英挑眉:“怎麽?趙王不敢說了?”
趙王素來痛恨徐九英,被她一激,脫口而出:“先帝體弱,陛下出生前,宮中已多年未曾添丁。何況陛下與先帝不甚相像,民間早就傳言,陛下并非先帝親子……”
此話一出,衆人一片嘩然。
先帝身體并不強健,即便年輕時子息也并不多,只有三子二女。戾太子作亂時火燒苑城,三個子嗣竟是一個沒活下來。先帝得到消息時,急火攻心,當即便吐了血。先帝本就年過四十,後宮也有□□年沒有再添人口。戾太子叛亂後,先帝身體愈發虛弱。先帝自己也沒抱希望能再生子,準備從宗室裏挑選合适的嗣子。誰知兩年以後,徐氏突然有了身孕。有人承繼江山,先帝自然大喜過望,只是徐九英的風評向來不佳,朝野內外不免有些議論。然這終究是捕風捉影,也沒人敢往先帝耳邊傳話。誰料到趙王今日氣極之下,竟然口不擇言,将這舊事翻了出來。
太後見勢不對,厲聲喝止:“趙王慎言。”
趙王話已出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不但不住口,還語氣惡劣地問了徐九英一句:“如今太妃可敢驗上一驗,以釋我等之疑?”
自己操行被質疑,徐九英卻并未如衆人所料那樣勃然大怒。她面無表情地聽完趙王的話,還有餘裕瞥了身旁的陳守逸一眼。陳守逸對她無聲地做了個“狗急跳牆”的嘴型。她見了也只一笑,轉回頭不慌不忙地問趙王:“你們要怎麽驗?”
趙王看了眼後的黨羽一眼,立時便有人提議:“自古以來便有滴血驗親之法。”
徐九英想了想,問道:“那是要滴誰的血?驗誰的親?”
那人回道:“論親緣,趙王與先帝最近。”
徐九英又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那驗出來,是算先帝的還是趙王的?”
殿上不知誰笑了一聲,大概發現自己不合時宜,馬上又突兀地消了音。
趙王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狠狠瞪了那黨羽一眼。
那人縮了一下,過了一會兒才又怯聲道:“滴骨法也是可以的。”
“滴骨……”徐太妃摸了摸下巴,諷刺的笑道,“就是說先帝死了還不到一年,你們就要去挖他的墳?啧啧啧,先帝還真是有一群忠臣啊。”
趙王冷笑:“太妃何必轉移話題?如此推托,莫不是不敢驗?”
“有什麽不敢的?”徐九英輕笑,“我就是再無知也知道皇室血統有多重要。列位要驗,我哪敢拒絕。只是你們總歸要給個可靠的法子吧。否則今天這個來驗,明天那個又要驗,豈不是讓所有人都看皇帝的笑話?皇帝以後還要不要做人?”
“那依太妃之見呢?”總算宰相裏有個老成之人出來打圓場。
“依我之見……”徐太妃的目光掃視在場諸人,“最好明天諸公把自己的兒女都帶進宮來。”
“太妃這是何意?”那人顯然不明白她的意思。
徐九英瞟他一眼,冷笑道:“意思就是諸公先在太後和我面前驗上一驗。若是各位的兒女們都和各位對得上,你們要皇帝驗骨也好,滴血也罷,都沒有關系。可要有人對不上……”說到此處,徐太妃冷如寒冰的目光掃過眼前衆人,叉起腰,猛然提高了聲音:“就麻煩諸公先解決了自己家的野種,再來和我說話!”
此言一出,殿上頓時鴉雀無聲。一方面大家震驚于徐太妃用詞的粗鄙,另一方面這滴血驗親的法子也的确不是那麽靠得住。趙王今日是徹底被矬敗了。
太後在簾後卻是幾乎要笑出聲來。徐九英一番胡攪蠻纏,所有問題竟然迎刃而解,簡直妙不可言。此時氣氛尴尬,正好是她說話的時機:“太妃說的也有道理,滴血驗親并不可靠,乃是民間才用的法子。諸公皆為飽學之士,必不至如此愚昧。”
一直沉默的太後開了口,氣氛立刻有所緩和。反應快的人已連忙附和:“太後所言甚是。”
“何況皇室血脈何等重要,豈能無人查驗?”太後又道,“宮中有彤史記載,妃嫔有孕,自有人推算時日。諸位懷疑皇帝血統,莫不是認為我治宮不善?”
衆人一凜,倒忘了太後乃是執掌後宮之人。懷疑皇帝非先帝親生豈不是把太後也帶上了。雖說太後為政經驗尚淺,但管理後宮卻從無過失,她既然如此說,皇帝的身世必是能夠确定的。諸人紛紛低頭,連稱不敢。
穩住了衆人,太後才道:“姚司馬與顏三娘子之事已水落石出。三娘子毫不知情,自然無罪。姚司馬畢竟年輕,此次雖有欠妥之處,念在是初犯,不妨從輕發落,罰俸半年。諸公以為如何?”
多數人對此都無異議。趙王派雖覺處罰過于輕描淡寫,然今日徐太妃一戰成名,她皮笑肉不笑地看過來,這些人都是心裏一緊,哪還敢有什麽意見。就是趙王本人也一臉灰敗,像只鬥敗的公雞。一場風波總算順利平息。
因為這天的事實在尴尬,大家也無心再議什麽政,草草結束召對,一哄而散。只有徐九英等人留在後面,似乎還不急于離去。
徐九英瞥見姚潛還跪坐在原地,頗有頹廢之色,心裏倒有點過意不去。說起來,今天最倒黴的就是他了。她正猶豫是不是該上前安慰兩句,耳邊卻響起陳守逸含笑的語聲:“太妃怎麽知道那滴血驗親的法子靠不住?”
徐九英回頭:“我不知道。”她頓了一下,吃吃笑起來:“猜的。”
陳守逸一笑:“奴婢今日真是服了太妃。”
別看太妃總是一副懶散的模樣,真觸到她逆鱗,可不是平常人消受得起的。
徐九英哼一聲:“那是,我誰啊。”當着陳守逸,她不好再去和姚潛說話,幹脆直接帶着宮女們離開。
顏素也欲随她一道回去,卻被陳守逸叫住:“三娘留步。”
她聞聲止步,等着他的下文。
“古人有語:‘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陳守逸溫和道,“今日太妃拼盡全力保下三娘,不知三娘是否會有一絲感動,向她坦白一些事?”
顏素垂目片刻,最後卻淡淡道:“我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麽。”
說完她便邁步,跟在徐九英一行人後面步出延英殿。
陳守逸對她的反應有些意外,愣了好一陣才嘆了一句:“冥頑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