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
是他本質上卻是一個軟心腸的人,只因為小兒子患病,就心神不安,茶飯不思,連最起碼的理性思考都做不到了,徒然是坐失良機,失去主動。說到底,雖然他殺宦官殺得狠,但他人性中的軟弱點一流露出來,就再也無法厚黑下去,遭遇失敗,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7) 太黑也是不成的
三國時代,至厚者莫過于劉備,最黑者莫過于曹操,所以這二人并稱天下英雄,不是沒有緣故的。
但在曹劉之前,還有一個人,論及厚,比劉備更厚,論及黑,比曹操更黑,所以他的名頭一度蓋過曹劉,至今仍然是大名鼎鼎。可是他最終在曹劉的厚黑合擊中身敗名裂,這個人又是誰呢?
這個人,便是三國戰将中排名第一的呂布。
呂布不僅武藝高強,天下無人可與之匹敵,而且他的外表也極為優秀。當時有句話叫: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就是說呂布這個人長得極是帥氣,但帥是沒有用的,呂布于天下闖出這麽大的名頭,既不是靠他的帥,也不是單靠他那過人的武藝,而是靠他的臉厚心黑。
說到呂布臉厚心黑,曹操和劉備實是望塵莫及的。
最早的時候,呂布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是丁原的幹兒子。後來董卓意欲挾天子而令諸侯,丁原不忿,就率軍與董卓厮殺起來,因為呂布勇猛無匹,無人可禦,于是董卓心生一計,遣人暗送珠寶及赤兔馬與呂布,呂布果然心動。
是夜二更時分,布提刀徑入丁原帳中。原正秉燭觀書,見布至,曰:“吾兒來有何事故?”布曰:“吾堂堂丈夫,安肯為汝子乎!”原曰:“奉先何故心變?”布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級,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殺之……”
丁原是他的幹爹,可是為了幾顆珠寶,呂布立即就翻了面皮,舉刀就殺,其臉皮之厚,其心腸之黑,實是令人心寒。
但殺丁原,只是一個開頭,呂布這個人就如同一只喂不飽的野獸,董卓将其收為義子,結果很快就為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兩旁轉出百餘人,持戟挺槊刺之。卓重甲不入,傷臂墜車,大呼曰:“吾兒奉先何在?”呂布從車後厲聲出曰:“有诏讨賊!”一戟直刺咽喉……
董卓以赤兔馬為誘餌,說服呂布殺了義父丁原,而太師王允又以美女貂蟬為誘餌,說服呂布殺了第二個義父董卓。在這個過程中,呂布表現得比曹操更黑,比劉備更厚,那麽按照厚黑成功學的法則,這天底下,最應該成功的就是呂布了吧?那他怎麽很快就被江湖除名了呢?
事實上,呂布厚則厚矣,黑則黑矣,但厚黑的路數不對,沒有厚黑到正确的地方。确切地說,呂布是應該厚黑的時候,卻沒有厚黑,而在不該厚黑的地方,卻莫名其妙地厚黑起來了,所以他的厚黑,也就變成了毫無意義的厚黑,只是為自己帶來了恥辱,卻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有什麽證據可以用來證明呂布這個人厚黑得不對路數呢?
呂布殺了董卓之後,引發了天下大亂,各路豪強紛紛趕來,遂有曹操與呂布大戰于濮陽城下,卻不幸是冤家路窄,孤身一人的曹操,竟然和武藝冠絕天下的呂布闖了個臉對臉:
Advertisement
卻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裏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北門,火光裏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呂布從後拍馬趕來,将戟于操盔上一擊,問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騎黃馬者是他。”呂布聽說,棄了曹操,縱馬向前追趕。曹操撥轉馬頭,望東門而走……
曹操此次脫險,看似僥幸,實際上卻是因為曹操洞察呂布的心理弱點,所以才能夠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安然回返。
我們來看看呂布的表現,雖然當時曹操怕被他認出來,遮住了臉,但呂布照樣知道他是敵人,可是呂布表現得卻非常幼稚,他不殺對手,反而溫和地詢問對方曹操何在。單從這件事上看來,我們就會知道呂布的心智極不成熟,患有嚴重的自大狂症狀。而且其人并沒有任何生活目标,厚黑的底線極低,幾顆珠寶就能夠讓他動心,一個美貌的女人更會讓他放棄一切原則,這樣的人,縱然是再厚再黑,也只不過如一條胡亂咬人的瘋狗,不可能有什麽人生成就的。
最要命的是,呂布的厚黑,實際上不過是假厚黑,其心狠手辣不過是心性殘忍而已,全無任何目的。所以他只知自己的厚黑而不知道別人的厚黑,後來被擒于白門樓,居然還對臉皮最厚的劉備抱有幻想:
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玄德點頭。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操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缢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呂布他既不了解別人,也不了解自己,全然是渾渾噩噩的厚,渾渾噩噩的黑,這種厚黑,雖然也是厚黑,但卻是毫無意義的厚黑。所以他雖然比劉備更“厚”,卻反為劉備所“厚”,比曹操更“黑”,卻反為曹操所“黑”,原因就在于他的厚黑中缺少了起碼的智慧。
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厚黑的真正意義了。
真正的厚黑,是相對于人生的志向與目标而言的。曹操和劉備的人生目标是奪取天下,所以他們厚得合乎人情,黑得自有道理。而呂布卻根本沒任何人生的目标——當然他也希望能夠稱雄天下,但幾顆珠寶及美女貂蟬,徹底颠覆了他的人生目标,一個能夠輕易被颠覆、被放棄的人生目标,絕非是一個真正的人生目标。所以呂布必然是一個沒有人生目标的人——沒有人生目标之人,沒理由持任何人生态度,更沒理由對別人動用任何手段,如果他們這樣做了,就會堕入性惡說的厚黑淵薮之中,從此不可解脫。
(8) 黑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皮厚只是人生的态度,心黑也只不過是達成于人生目标的手段,如果有誰迷失了自我,單純地為厚黑而厚黑,那麽我們得到的,就将是一連串的失敗案例。
這世上,許多人在連續遭遇人生失敗之時,都會一咬牙一跺腳,幹脆豁出去不過了,幹脆厚黑得了……所以這世界之上,盡多愚蠢的厚黑,毫無意義的厚黑。
比如說呂布,他首次厚黑,因為珠寶與赤兔馬而殺了第一個義父丁原。此事雖然意義不大,但好歹,他也算是得到了一匹赤兔馬,盡管得不償失,但總歸比一無所獲要強得多。
第二次,為了絕世美女貂蟬,他再度厚而黑之,殺掉了第二個義父董卓。此事仍然不失為明智之舉,首先是董卓其人名聲極壞,又和呂布争奪美女貂蟬,不殺了他,豈不讓天下英雄恥笑?
雖然與曹操和劉備相比,呂布厚黑的意義不是太大,格調不是太高,但總歸是有着厚黑的必要,說出來也堂堂正正。所以呂布雖然身死,卻仍不失為一個英雄人物。
但是有的人的厚黑,卻全無半點名堂,純粹是為了厚黑而厚黑,那就失了去厚黑的價值與意義,淪為了人們的笑柄。
如三國時代,袁紹于官渡之戰死後,他的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因為争位奪利而不和,于是袁譚決定起兵攻打袁尚,他的謀士王修勸他說:“兄弟相争,是要自敗自亡的。”袁譚聽了後,很不高興,問:“那你說怎麽辦?”王修回答說:“兄弟就像是左右手一樣,如果将要與人搏鬥時斷去右手,卻說‘我一定能勝’,這可能嗎?如果放棄自己的兄弟而不親近,天下人誰還敢親近你呢?現在你的身邊一定有奸人,致使你們兄弟相争而從中牟利,希望你不要聽從他們,放棄兄弟相争之念。如果你殺掉奸人,從此兄弟和睦,就可以橫行天下了。”袁譚卻不肯聽從王修的勸告,遂大舉進攻袁尚,并求助于曹操,曹操大喜,于是引兵前來,先和袁譚合兵大敗袁尚,而後回軍攻擊袁譚,袁譚兵敗身死,袁家從此敗亡。
我們看看袁譚的愚蠢舉動,他不惜與親兄弟翻臉,舉兵攻擊,臉皮不可謂不厚,恐怕就連呂布、劉備在這張厚臉皮下,也只能是甘拜下風。而且袁譚為了除掉親兄弟,居然聯合殺父仇人,心腸不可謂不黑,黑得就連曹操也只能是望塵莫及。
但袁譚如此厚的臉皮,如此黑的心腸,卻落得個身敗人亡,這又是什麽緣故呢?
袁譚的厚黑失敗人生,與呂布如出一轍,毛病都是出在人生的目标上。僅從表面上看來,袁譚和呂布都是犯了急功近利的錯誤。呂布只看到了名駒、美女,就急不可耐地厚黑起來;而袁譚卻一門心思想要殺掉自己的兄弟,就不顧一切地厚黑。他們共同的錯誤都是眼光太短淺,而他們之所以無法把目光放得深遠一些,僅僅是因為,他們的人生目标太過于短淺。
呂布在被曹操擒獲的時候,曾經大喊道:公為大将,布副之……由此可見,呂布最大的人生理想,就是找個老板,替人家打工,如此淺近的人生目标,對他來說無異于沒有人生目标。所以他才會見到名駒、美女就急切地厚黑起來,因為他的人生理想就是這些,眼光實在是無法再放得開。
而袁譚,他的人生目标甚至連呂布都不如,呂布是見利忘義,雖然忘義,好歹有利可圖。可是袁譚,他卻是擺明了損人不利己,一個沒有自己人生目标的人,往往會把損害別人視為自己的最大心願,這種人厚則厚矣,黑則黑矣,卻全然沒有任何價值,只能是暴露出他們內心的邪惡,讓歷史變得污穢不堪。
不是将厚黑視為實現自己人生的理想與目标的手段,而是以此傷害別人的人,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如曹操的對手董卓,就是這樣一個人。
《後漢書》中記載:董卓率軍進入洛陽後,放縱士兵奸淫婦女,擄掠財物,稱之為“搜牢”。弄得人心惶惶,朝不保夕。當何皇後下葬後,打開靈帝的陵墓,董卓将其中的珍寶全部掠為己有。他還奸淫公主,濫施刑罰,稍有不滿必定治死,內外僚臣們不能自保。董卓還曾率士兵到陽城,當時人們正在舉行祭神的禮儀,他下令将男人全部斬殺,趕着他們的馬車,載着婦女,把男人的頭系在車轅上,唱着歌返回。
董卓遷都長安,在眉縣建築塢堡,高厚七丈,稱之為“萬歲塢”。所儲糧食可用三十年,他自己稱:事業成功,就可雄踞天下,不成功,守在這裏足可以養老。有一次,董卓要去塢堡,公卿大臣在橫門外送行。他在大帳中設宴,把從此地誘降來的造反者數百人在帳中殺死。先割斷他們的舌頭,然後斬斷手腳,再挖掉眼睛,最後放進鍋裏煮。還未死的人在酒桌之間的地上滾動,赴宴的人吓得渾身發抖,羹匙、筷子從手中失落,而董卓卻飲食自如……
看看董卓的所作所為,其兇殘暴戾,其厚黑的程度,又豈是曹操和劉備能夠比得了的?可是董卓最偉大的理想,也只不過是躲進塢堡裏養老,此人從未有過任何追求,也沒有什麽人生目标,他的厚,他的黑,已經成為了他追求的終極目标,這就讓他成為了天底下最殘暴的人,最終為義子呂布所殺,實是咎由自取。
可見,厚也罷,黑也罷,一旦從手段蛻變為目的,人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信念與原則,異化為食人的野獸,終不可能再有任何作為,只能成為英雄人物用來祭旗的獵物。
(9) 厚黑是人生的要義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所謂的厚與黑,不過是人生目标不高的人對人生目标高遠之人的人生态度與做事方法的評價。
就拿漢高祖劉邦來說,此人心狠一至如斯,居然能夠置父親妻兒的生死于不顧,這是普通人很難接受的冷酷行為。普通人之所以認為劉邦冷酷,那是因為普通人沒有奪取天下的野心。一旦有與劉邦有同樣野心的人,對劉邦的評價就會變得正面,諸多冷血的行為也就變得順理成章,可以理解,無可厚非了。
再看劉備之厚黑,當呂布被擒,以舊情相告,央求他在曹操面前說情的時候,劉備答應得好好的,連連點頭,等到了曹操準備釋放呂布的時候,劉備卻突然提出反對意見: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強烈要求曹操殺掉呂布。這種口是心非,兩面三刀的小人行徑,卻能夠獲得世人的認可,僅僅是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劉備的人生目标——他渴望做皇帝,如此高遠的人生理想,殺一個小小的呂布,又算得了什麽?
由此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凡是在這個目标之下的人生态度和手段,就是能夠為人所諒解的厚黑。反之,超出了這個目标之外,那麽你的厚黑就變得毫無意義,也無法讓人接受。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來,厚黑的境界,因人而異,尤其是與一個人的人生目标及成就構成直線相關。如果你的人生目标不高,人生的成就不大,那麽哪怕你再小心謹慎,都難逃厚黑之名,遭到無妄的指責。
反之,大人物卻在這個世界上擁有特權,同樣的事情,小人物做了,那叫丢人現眼,叫人品低下。但是大人物做了,最壞的情形,也是一段名人轶事,一段風流韻事。原因就在于,公衆知道大人物的人生目标,是自己所無法企及的,知道大人物擁有着更為寬泛的選擇權力,所以才會對大人物的荒唐之行抱以寬容的态度,卻對小人物要求極嚴。
但對于大部分公衆來說,是沒有什麽遠大的人生目标的,一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就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追求。所以不管你是誰,只要你希望人生有所造就,那就難免超出普通人的容忍限度,進入厚黑的行伍之中。
大人物也不是生下來就是大人物的,所以幾乎所有的大人物,在他們人生的奮鬥之初,難免會受到公衆的恥笑。以陳勝為例,他最早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農民,每天臉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落地上摔八瓣,艱難辛苦地勞作着。可是陳勝卻不願意就這樣埋沒自己的一生,所以有一次,他充滿激情地對農人們說道:“茍富貴,勿相忘。”等哪一天我們有誰富貴了的話,千萬不要忘記了現在的窮朋友。
陳勝的話,惹來了農人們的嘲弄,無奈之下,陳勝只好自我解嘲說:“燕雀焉知鴻鹄之志哉?”
當時的陳勝,以一介泥腿子的身份說這種話,只能是被人視為大話妄言,視為厚黑之人。
不唯是陳勝,這世界上的每一個成就事業的大人物,在他們起步之初,都難免要遭到別人的嘲弄,無論你說什麽,又或是做什麽,都會被不理解你的人指責為厚黑。蘇秦事業未竟,只好在家裏頭懸梁錐刺骨,刻苦讀書的時候,他的這種行為,在家人看來無異于厚臉皮之舉。堂堂的五尺大男兒,不去田裏耕種,不去圈裏喂豬,卻只是死乞白賴地游手好閑吃閑飯,這種行為,不是厚黑,還能是什麽?
所以說,厚黑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條件,想要成功,不厚黑是萬萬不成的。但如果只有厚黑,卻厚黑得不得法,也會像董卓、呂布及袁譚那樣,厚也厚了,黑也黑了,一世的罵名也背上了,最後卻落得個雞飛蛋打,一事無成,那就劃不來了。
厚黑的基本規律,可以簡單地表述為以下三點:
第一,厚黑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二,厚黑的實用價值,與人生的目标成正比。人生的目标越是長遠,越是遠大,厚黑的價值就越高。反之,目光短淺之人的厚黑之舉,就會為人所不齒。
第三,無論你是否願意接受,當你向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起步的時候,你就必須要面對人生的一個厚黑時代,否則你無以應對那些針對于你的消極性及負面的評價。
關于厚黑學體系的第一個要點,我們已經在前面詳細地說過了,但是有關後面兩個要點,卻還需要做一些基本的補充。
先來說厚黑與人生目标的關系,三國時代的劉備堪稱為最完美的典型。有一句老話,叫做: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這句話說的是劉備被曹操追趕,倉皇奪路而逃,末路之際,不得不求助于江東孫權的人馬支援,并承諾一旦擊敗曹操,荊州之地,盡可由孫權占據。但是等到打敗曹操之後,劉備卻搶先一步,占領了荊州,于是東吳遣使來索取,這時候劉備的厚臉皮就派上了大用場。他也不說還,也不說不還,就是這樣拖拖拉拉,忸忸怩怩,終于逼得東吳氣急敗壞,狗急跳牆,索性殺了關羽,将荊州之地奪回。
尋常人物,縱然是欠鄰家二兩米面,被人家追問起來的時候,也會羞赧三分。偏偏這劉備天生異禀,賴人家如此之大的荊州,竟然全無半點愧疚之心,追根到底,還是因為他志向過于高遠,他人生的理想并非是偏安于西蜀就算完事,他想擁有天下,與天下相比,荊州又算得了什麽?
更何況,劉備史上素有仁德之君的美譽,他不像呂布那樣目光短淺,也不像董卓那樣殘暴無道。于民衆而言,如果能夠選擇皇帝的話,那麽他們寧願選擇劉備。所以民衆能夠寬諒劉備的所有厚黑之舉。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劉備的厚黑,盡多落在性善說的領域之內,雖則厚黑,但是他的厚黑卻是善良的厚黑,所以他這種厚黑,頓時就變得可愛起來。
而呂布的厚黑,董卓的厚黑,卻完全是性惡說的厚黑,是一種邪惡的厚黑,殘暴的厚黑,是注定失去民衆支持的厚黑。
再結合厚黑學的第三個規律——無論你是否願意接受,當你向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起步的時候,你就必須要面對人生的一個厚黑時代,否則你無以應對那些針對你的消極性及負面的評價。由此我們就可以得出最為完善的結論:
第一,如果你想獲得人生的成功,那麽你必須要踏上厚黑之路。
第二,厚黑之路有兩條,一條是善的厚黑,一條是惡的厚黑。如果你走的是善良的厚黑之路,那麽恭喜你,你很快就會成功的。反之,如果你不慎誤入了邪惡的厚黑之途,那麽,你非但不會獲得成功,反而會身敗名裂,贻笑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