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節
戰派都是文臣,大叫曰:打勝仗很容易,就跟翻烙餅一樣,快去打。主和派都是武将,說:敢情你又不上戰場,話說得這麽容易。最終主戰派吵贏,主和派上戰場去打,高梁河一役大敗,太宗趙光義腿部中箭,偷百姓驢騎上逃回。
北洋曹锟,讓顧維鈞負責外交。曹锟有個親信姓吳,找顧維鈞要安排自己的親友,顧維鈞拒絕。吳親信大怒,就去找曹锟告狀。曹锟說:正因為我不懂外交,才讓顧先生來,你憑什麽幹涉?吳親信碰了一鼻子灰。時人評述北洋,他們知識才幹不足,但有自知之明,對于自己不擅長的政務,能夠放權,交給專業人士做。
晚清鬧義和拳,朝廷态度暧昧,讓袁世凱不知走哪條路。張人駿勸他說(大意):你不要考慮朝廷,朝廷可以錯,你卻錯不得。朝廷錯了你要付出代價,你錯了還是要你付代價。袁世凱明白過來,立即着手剿殺拳匪……這世道就是這樣子的,大人物錯了,小人物買單。小人物錯了,還是自己買單,所以小人物錯不得。
哲學家羅素說:你不要去倡導那些你認為大家如果相信了會有益的事情,你只需了解真相、事實。我們常把生活模式化,按照別人或書本上教給我們的概念去生活,大到政治,小到與人交往,不肯接受與自己想象不同的事情。你只有把原先頭腦中像水泥一樣固化的觀念用力抖落,才能認清世界的本來面目。
胡适不支持弱肉強食的觀念,他認可的是《列子》中的故事:說齊國田氏宴客,宴上有魚有雁。田氏說:人類好幸福啊,上天給我們這麽多好東西吃。衆人都說:是啊是啊,人類好幸福。這時一個孩子站起來說:不可以這樣說,動物不是給人吃的,人也不是喂更兇猛的虎豹的,也不是喂蚊子的,天地萬物,本無貴賤。
講個閻錫山的故事。閻錫山想給太原鋼廠買套煉焦設備,外國公司紛紛競标。有三家公司報價最低,閻錫山就把這三家公司的業務經理接到自己的別墅關起來,好茶好飯好招待,讓洋人自己掐架。掐到最後,價格越報越低,閻錫山用最低的價錢,買到了最好的設備……用競争對手來壓價,是生意場上的不二法門。
孩子,做個公知吧。公知不是聖人,他們有毛病,有缺陷,只是比普通人更喜歡思考、在專業領域獨樹一幟。小時候,家長告誡我們要努力學習,學有所成,不是所有的學有所成者都會成為公知,但公知必然是學有所成的人。罵公知的人是腦子進水,他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文盲。罵公知的社會,是沒出息的社會。
常識:權力可以左右人,所以任何人都是權力的奴才。人可以左右知識,所以任何人都是知識的主人。奴性入骨的人,會本能地追逐權力,對上他們是奴才,對下他們是主子。而自立自強者,就會去追求知識與思想。對于任何人來說,求知者都是獨立的,視自己與任何人為平等的。所以奴性入骨的人,最是憎恨公知。
文學,讓你看見水裏白楊樹的倒影;哲學,使你在思想的迷宮裏認識星星,從而有了走出迷宮的可能;那麽歷史呢?歷史就是讓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點,沒有一種現象是孤立的。——龍應臺論文學、哲學與歷史。
外聘能力型高管,最怕陷入組織內部攻讦,成敗轉頭俱空。比如說民國初期,袁世凱發現天才軍人蔡锷,就調蔡锷入京,成立大總統辦事處,陸軍總長段祺瑞在辦事處只是個文員,卻準備讓蔡锷出任辦事處主任,接掌北洋。北洋老軍人不忿,就暗中使壞,讓蔡锷無法立足。蔡锷怒極,出逃舉兵,結果搞死了老板袁世凱。
成就:易蔔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達爾文一生多病,每天只能工作一小時,看十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頁書;三十年可讀十一萬頁書。讀十一萬頁書,達爾文就已經成為一名學者了——只需要一天一小時,你就能夠成為一名學者,可見,人生成功很簡單,只需每天一小時。
制度:谌青凡撰文:制度決定國家的命運。制度是否有活力,一看是否符合人性;二看是否有修複機制。如果一個制度既不符合人性,又無修複機制,意味着這個制度已經死了。
學問:胡适送給畢業生一句話:不要抛棄學問。他說:以前也許是為了畢業文憑,不得已而做的,以後可以依自己的心願去自由研究了。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學問絕不會辜負人的。吃飯而不求學問,三年五年之後,你們都要被後來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時再想做點學問來補救,恐怕已是太晚了。
國王:辛亥槍響,清朝崩盤。眼見得沒咒念了,清朝急急推出了他們的和議22條。第一條:大清帝國改為中華聯邦共和國……第九條:中華聯邦國王為世襲,大總統四年任期……第十四條:除大總統外,所有國民皆為臣民……可是太遲了,帝國在他們居于主動時不做該做的事,失去時機才被迫妥協,實在是蠢不可及。
添堵:申公豹,姜子牙師弟,姜子牙不該和他搭了句話,結果激起申公豹的擡杠心,此後申公豹不停地找姜子牙鬧事,鬧到最後,申公豹被塞了海眼,滿足了他給別人添堵的願望——要小心生活中的申公豹,他們自己沒有人生目标,只是一味對別人指手畫腳。要小心自己心中的申公豹情結,不要理會別人,做好你的事。
菩薩:德國納粹黨人拉貝,赴華洽談商務,時逢日寇攻陷南京,大肆屠殺。拉貝為保護中國難民,建立國際安全區,并致電希特勒,希望制止日本人的暴行。日本人有所收斂,卻要求将拉貝召回。回去後戰争結束,拉貝入獄,南京幸存者湊了2000美金,替拉貝洗清罪名,并希望他來華定居。然而拉貝病重,不久死去。
Advertisement
保護:二戰時,法國農婦梅爾蒙哥貝,将英國士兵福勒藏在家中櫃子裏,整整藏了3年零9個月,保護這名士兵不被德國人抓走。戰後,英法兩國政府頒給梅爾蒙哥貝榮譽爵位和一筆豐厚的獎金。英軍部隊專門制作了一塊銀匾,上面镌刻着梅爾蒙哥貝藏匿英軍士兵的事跡,懸挂在她的房間裏。梅爾蒙哥貝所在的村子已成了法國的旅游勝地,她藏匿福勒的櫃子則成了村中最著名的景點。
十九:微善良
斯大林時代,蘇聯知識分子淪為犬儒,茍且偷生。詩人季尼亞科夫說:為了食物,任何卑鄙的勾當我都可以幹,但是他所言的卑鄙勾當,不是出賣朋友獲得面包,而是在自己的脖子上挂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詩人”兩字,站在列寧格勒一個熱鬧的街頭,昂首挺立,傲然索取。這就是風骨,任何情況下也不出賣良知與靈魂!
曾國藩說:強分黑白,遇事激揚,區別善惡,品第高下,此涼德也……意思是說,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是錯以為自己是上帝,強分黑白,擅斷善惡,熱衷于居高臨下,對別人評頭品足。所以為人處世,寧肯遭人品評,也勿品評他人。被人非議品評者,或許有點人生希望,只知一味非議品評別人之人,這輩子鐵定廢了。
北洋馮國璋,督蘇有功,南京商民感其德,自發募資為他立碑。江蘇軍界也加入進來,湊了一筆錢,要給馮國璋修建生祠。馮國璋聽說了之後,寫信說:這事千萬不能搞,如果不能中斷,請立即改為勸工場,以利民生經濟。于是,南京就把這筆錢都用來建成貧民工廠和勸工場。
世界一流學府燕京大學,司徒雷登創建。創建時沒錢,聽說美國鋁業大王霍爾的巨額遺産捐作教育基金,司徒雷登就去找遺囑執行人克裏夫蘭要五十萬。克裏夫蘭說:要等一年,證明你值得支持。一年後克裏夫蘭變卦了,說:我不能給你五十萬,要給你一百萬。司徒雷登說:不行,你必須給一百五十萬。克裏夫蘭立即支付。
希特勒時代的德國,有個叫羅姆的。他曾說:我不是個善良的人,也不指望跟善良的人為伍。他反對國家試圖通過法律,以調節人類的本能,或将其引向其他軌道。他成為了希特勒暴力組織沖鋒隊的負責人,無視任何規則,為希特勒鞍前馬後賣力,最終結果,他被希特勒處決于獄中……規則為你而定,喪鐘為你而鳴。
1924年,泰戈爾來華,應邀在東南大學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