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章節
的善,但是需要時間。魯君大悟,立即下令,救動物而不救火者,嚴懲,命令下達,宮中的火立即撲滅了。
反思:思想的行進,勢必進階到對權力文化的反思,質疑其法統及公正性,以解放人本身。西方文化以阿克頓為代表,論證了權力的天然腐敗性。而東方文化始終停留在君權神授時代,肆情渲染權力之美德,人文觀念停留于勝者王侯敗者寇,權力就是善,勝者就是善……是非不明晰,善惡被混淆,缺少對權力的反思。
亞裏士多德說:把權力賦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為欲望具有獸性,縱然最優秀者,一旦大權在握,總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蝕。所以,法律是排除了激情的理性,因而它比個人更可取。
八:微領袖
偉人:偉人大概有三種,第一種,以其思想推進人類文明,增加人類福祉;第二種,規範一種旨在讓每一個人都能從中獲益的社會法則;第三種,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賦予人更多的尊嚴。再差勁的偉人,也應該是建設性的,這是偉人定義的關鍵。
偉人:真正的偉人,沒有人期望他們再回來。沒有人期望華盛頓再回來,因為他已經制定了制約權力的法則。沒有人期望林肯回來,因為黑奴已經獲得解放。政治家是為民衆厘定社會規則的,廢棄壞的社會規則,推進人類文明進步。相反,終老權力法座的惡棍,以其惡的規則讓社會後退,反倒容易于愚昧中借屍還魂。
偉人:美國獨立戰争之後,劉易斯·尼古拉上校率先上書,以軍方的名義,要求華盛頓出任美國國王。華盛頓回答說:如果你還重視你的國家,關心你自己和子孫後代,或者尊重我的話,你應該從頭腦裏清除這些想法……點評: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是因為其偉大的思想與智慧,而非殘民以逞無法無天的暴政與邪惡。
承諾:蔣介石向宋美齡求婚。宋母說:可以,但你必須先成為一個基督徒。蔣回答說:我不能随口答應你,即使信奉基督,也必須經過自己的研究,請允許我仔細研讀《聖經》後,再作決定。宋母認為這男生要得,不欺人,不自欺,就答應了這門婚事。婚後蔣介石搞了本《聖經》,看了八遍,于是宣布皈依基督。
怪孩子:早年有家鹽鋪,老板有個怪兒子,打小就呆頭呆腦。有一次,他想知道從嘴巴到肚子有多深,就拿根筷子戳進去丈量,差一點沒把自己戳死。還有一次,他發現月亮掉進家裏的水缸裏,就跳進去撈。稍大一點後,他酷愛讀書,14歲時他将《孫子兵法》精研透徹,并從此立下戎馬生涯的志願。此後人們叫他蔣介石。
血性:32歲時,蔣介石坐人力車去居正家,受到人力車夫的羞辱,蔣生氣,與車夫理論,居正全家出來,和車夫打成一團,蔣介石也撸起袖子沖上前,結果連蔣介石帶居正全家,都遭到車夫的暴打……這是蔣介石第二次遭車夫痛毆,第一次是他30歲那一年,坐人力車時被車夫打傷……男人不怕挨打,怕只怕沒有志向血性。
歸國:1910年,23歲的蔣介石參加了日本高田陸軍第13師團,次年辛亥革命爆發,黨人急召其回國。可是日本軍隊管理極嚴,請假逾期不歸,憲兵就會到處逮人,搞不好就會被軍法從事。于是蔣介石先請了48小時的假,準備好毒藥,寫好遺書,倘若被憲兵逮到,那就一死了之。幸好沒被逮到。
姿态:日本裕仁天皇,有一次參加慶典,适逢冷雨,7萬名慶典者站在風雨中,凍得瑟瑟顫抖。裕仁立即命人撤去帳篷傘蓋,然後他就站大雨水中,舉手還禮,一動不動,時間長達1小時20分鐘……大人物澆一下雨,小人物殺身以報,裕仁在雨中站一個小時,日本男人差點死光。
熱血:1944年夏天,蔣介石在鄉間散步,看見一個軍官用繩索捆着壯丁走過。蔣怒不可遏,沖過去暴打那名軍官,并下令衛士立即營救壯丁。事後,他召見了對此事負有責任的軍官,當衆痛打他。第二年春天,這名軍官就名正典刑……蔣介石終其一生,始終是一個熱血青年。
靠譜:早年蔣介石也讨厭低俗,大搞新生活運動,不過蔣的做法還是比較靠譜的,其原則有五:⒈先自己別俗,再讓他人不俗;⒉當官的先別俗,百姓再不俗;⒊先簡單的不俗,再複雜的不俗;⒋先不費錢力的不俗,再行其餘不俗;⒌先機關團體別俗,再全體之社會別俗——猜到結果了吧?
治标:朱孔陽,蔣氏時代的糊塗蛋是也,花了3萬元,将家裏的祖墳修得富麗堂皇。被蔣發現,将他叫來問:修墳你花了多少錢?朱孔陽不敢說實話,撒謊曰:5000元。蔣介石冷笑道:那好,你先替我墊付5000元,把我一個朋友的祖墳也給修修……朱孔陽回家,小妾說:老蔣應該給你3萬元。朱罵曰:3萬個頭,留你腦殼就不錯了。
大領袖:聖彼得堡洪水泛濫,彼得大帝乘船去營救被洪水圍困的難民。途中一個士兵失足跌入水中,彼得大帝跳下水去,将那名士兵救出,而彼得卻因此傷風感冒,患上肺炎去世了。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什麽“偉大領袖”的話,那就是他了,至少他死得還是有價值的。
Advertisement
蘋果電腦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說:你是否已經厭倦了為別人而活?不要猶豫,這是你的生活,你擁有絕對的自主權來決定如何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所作所為所束縛。給自己一個培養自己創造力的機會,不要害怕,不要擔心。過自己選擇的生活,做自己的老板!活着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政要:卡梅倫,英國首相,度假時到意大利一家咖啡館,讓女服務員上咖啡,女服務員說自己正忙,讓首相自己動手。卡梅倫感覺不爽,就沒有給小費,結果被媒體曝光,讓卡梅倫好沒面子。無奈之下再回咖啡館,喝咖啡留小費,并摟着女服務員親切合影……這個意大利,拿領導不當玩意兒,百姓的幸福指數一定低不了。
笨:有個笨小孩,笨得不像話,和小朋友玩找彩蛋游戲,他一個也找不到,因為動作慢,彩蛋都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了。和小朋友玩跳繩,卻摔斷了腿。笨到了上大學才學會騎自行車,笨到了戀愛時還是女朋友先開口,他笨到了……笨到當了總統,比爾·克林頓告訴我們,笨,不妨礙你成功。
九:微思想
思想:人生的答案,從來不在書本之上,無論書本上的箴言是何等重要,但如果你缺少了這個必不可少的思考過程,這些人生的哲思,就與你毫無關系。
思想:梁啓超和蔣百裏曾結伴游歷歐洲,走遍歐洲各國。然後梁啓超寫了本《歐游心影錄》,力證歐洲文明已經走到了盡頭,科學靠不住。蔣百裏則寫了部《歐洲文藝複興史》,縱情讴歌歐洲的民主與科學,并認為這是人類文明的最高成就——兩人同樣的經歷,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人和人的差異,就是這麽巨大。
愛因斯坦的遺囑:我死後,除少數幾位最親近的朋友之外,一概不要打擾。不要墓地,不立碑,不舉行宗教儀式和任何官方儀式。骨灰撒在空中,和人類、宇宙融為一體。切不可把我居住的地方變成人們朝聖的紀念館。我的辦公室,要讓給別人使用。除了我的科學理想和社會理想不死之外,我的一切都将随我死去。
信息:古波斯的時候,反叛者這樣傳遞信息,他們将一個人的頭發剃光,把信息寫在頭皮上,等頭發長起來的時候,再讓使者動身上路。這樣,由于信使身上無一字一句,所以也就難以被攔截,等到了地方,信使剃光頭發,于是人們就看到了被封鎖的消息……最有價值的信息,是你腦子中的思想,它是不能被攔截的。
征服:伏爾泰晚年的時候,名震歐洲,一個絕美的少女為其才華所惑,心甘情願做他的女仆,并當衆親吻他。面對公衆忌恨的目光,伏爾泰支吾道:這個,這是生命在親吻死亡——擁有思想,整個世界都會愛你;擁有權力和金錢,別人最多只是懼怕你。
思想:亞裏士多德說過大意如下的話:思想的形成與複興,有三個客觀條件:一是研究者的興趣,二是寬松的社會環境,三是有優裕的生活——這裏說的是自由,思想的自由與經濟的自由。只有在一個自由的氛圍中,群體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