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節
老師你教的,你不是在課堂上教我忠君愛國嗎?齋藤氣結無語……
三:微民國
處世:民國時,陝西軍閥陳樹藩說:“在他人手下做官,第一要有牛馬精神,第二要有土匪心腸,第三要有妓女态度。”媒體評說:我們費盡了牛勁,終于打倒了軍閥,也徹底打倒了做人做事的牛馬态度。最後剩下來的,只有對民衆的土匪心腸,和對上級的妓女态度。
國賊:章宗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曾任司法總長。五四運動時,學生沖入曹汝霖宅,認出章宗祥,沖上前暴打。章宗祥的日本朋友中江醜吉急忙上前阻止,發現阻攔者是日本人,學生一哄而散。但章宗祥已經重傷入院,聽說肇事學生被捕的消息後,他委托妻子代呈保釋學生,不予追究,而且也沒有秋後算賬。
蔣介石認為只有信仰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金錢的獎勵。攻打惠州的時候,他振臂高呼:第一個登上城牆的士兵,賞大洋500元,連長賞1000元……注意,連長賞的比士兵多一倍,連長肯定會特別積極。
穩定:清朝初期中國人口是6000萬,到晚清時已4億多,幾乎增長了6倍。自唐宋以來,造船和航運、海外貿易一直是中國的強項。但到了清朝時,因為人口衆多,為了穩定,這些行業遭到限制與扼殺。英國專使馬嘎爾尼說: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的時候,他們實際上正在成為半野蠻人。
土改:早年間,山西閻錫山曾在老家五臺縣搞了幾個村子做試點,進行土改。他親自出馬,苦口婆心地勸當地的富戶放棄眼前的小利,看準長遠的大利,把多餘的土地拿出來。但富戶抵死不依,于是閻錫山的改革就失敗了。
兵谏:張作霖委托謀士王永江治理東北財政,承諾賦予全權,放手三年不管不問。但還不到三年,東北軍就喧鬧起來,認為王永江在陰謀篡權,要搞掉他,甚至為此發動了兵谏。張作霖提槍大罵,把兵谏彈壓下去。三年後王永江理財見效,錢糧充足,于是奉軍入關——有理說理,但凡不講道理搞兵谏的,肯定是胡來。
低俗:孫傳芳,舊時代軍人,問其部屬:啥叫模特?答曰:就是光屁股女人。孫傳芳大驚:太低俗了!擔心低俗之風影響到社會風氣,遂要求禁止模特,并禁止女人穿旗袍。不想禁令下達之日,他的姨太太硬是穿着漂亮的旗袍去逛街,孫傳芳郁悶,此事遂不了了之——歷史告訴我們,最低俗的事,就是強迫別人高雅。
成就:他是寧波人,父親是一個鞋販,後來攢錢開了家錢莊,而他也因此開始學習金融。1949年,他舉家遷至香港,家人決意進軍地産業,他卻建議搞航運,最終他成功地說服了家人,做成了舉世聞名的環球航運集團。當世人得知他的大名之時,他卻棄船上岸,回歸金融業——他就是曾經的世界船王,包玉剛。
記者:1948年,孫科率廣東代表團參選副總統,湖南記者龔德柏讨厭孫科,遂僞造讀者來信,誣孫科玩女人,還被父親孫中山打腦殼。軍方張發奎及薛岳怒極,率衆沖入報社,亂摔亂砸。報社不甘示弱,操棍子反擊。龔德柏當場掏出兩支手槍,驚得張發奎及薛岳掉頭就走,逃到遠處跳腳大罵。最後報社起訴,孫科賠錢了事。
經濟:馮玉祥曾禁止公教人員坐黃包車。不久他微服私訪,問黃包車夫:馮督軍這人如何啊。車夫:呸,他最不是東西。馮玉祥大詫:他怎麽了?車夫回答:他不允許別人坐黃包車,這不是存心砸我的飯碗嗎?他只顧自己的好名聲,我家人怎麽吃飯?馮玉祥回來就廢除了禁令。
外企:1927年初,武漢外國銀行中國員工罷工,要求:辭職員工要發補助,在職員工一年四季要發兩套衣服及皮鞋,除節假日外員工每年需享受40天的假期,員工在銀行的存款,取出時銀行要加倍支付,利息照收。已婚員工要有婚補,員工結婚及父母病喪,要給假一個月,外加補助200元……結果:帝國主義幹涉了。
發飙:1922年,丁玲困居上海,謀食無路,于是寫信向魯迅求助。魯迅收到信後,并不相信,讓人看信上的筆跡,分析說:這封信不是丁玲寫的,寫信人是一個叫休芸芸的男人。實際上休芸芸就是沈從文,所以魯迅認為這是沈從文在和他開玩笑,很生氣。卻不曾想胡也頻這時候來訪,胡也頻正追求丁玲,名片上寫:丁玲的弟弟,魯迅一看就發飙了,拒絕見胡也頻。
民國總統黎元洪抱怨說:唉,總統真不是人當的,這個月我又賠了3萬多!這樣計算,我每年都要賠上36萬。長此以往,我實在不能支持了。唉,你們看,這個月,我的煤礦股票和鹽票利息,差不多都賠貼光了。東也捐款,西也募錢,叫人無法應付。每個月進個十萬八萬,僅只捐款一項,就不夠開銷……
決鬥:民國年間,北大收取學生的講義費,學生不滿,于是學生馮省三率衆生沖入會計課,肆口謾罵,并加恫吓。校長蔡元培聞聲趕至,沖學生們揮舞拳頭,大吼:我跟你們決鬥……此後馮省三被開除,轉入魯迅旗下。
Advertisement
1938年,日軍轟炸重慶,重慶兒童保育院百餘名師生匆忙逃離,路上逃難的人群相互沖撞。忽然有一輛黑色的轎車駛來,車停下後,從車裏走出來宋美齡,攔住孩子們問:你們要去哪兒?孩子們回答想逃往歌樂山保育院。于是宋美齡轉身攔下一輛卡車,手撫車門,大聲對司機說:請你把我的孩子送到歌樂山去。
梁啓超曾說:我要活到78歲。吳梅教授大怒,說:生死何足道?王樸安道:未知生,焉知死?柳贻謀說:人生實難,死如之何。陳佩君說:生死事大,無餘涅槃……只不過說這麽句閑話,竟惹來如此之多的反對意見,可知你要想做點別的正經事,又該有多少反對意見。
張學良在私人日記中的自我評價:自覺自己還有點優點:⒈良心秉正,每遇大事,總是把國家和大衆利害為思慮的主點,把自己的利害置之度外;⒉富貴不淫,威武不屈,否則早成了滿洲土皇帝。因之仰不愧天,俯不怍人……這個評價,源自于張學良1948年5月9日的日記。
權利:民國年間,曹锟賄選總統,凡是參加投票的議員,不管是否投曹锟的票,一律付5000元。議員呂複拿了錢,偏不選曹锟。曹锟湊過去懇求道:你咋不選俺呢?呂複破口大罵:你算個什麽玩意兒,老子就是不選你。說完操起硯臺打向曹锟,老曹抱頭鼠竄……打走尊重你的選舉權的人,最後得到的,是再也不需要投票的權利。
報複:武俠小說作家平江不肖生,晚清留日學生,寫了本《留東外史》,揭開了留學生在日本喝酒泡妞的底盤,結果開罪了所有人。民國後齊心合力擠對他,讓他衣食無着。無奈之下,只好關門寫小說……有些人,喝洋墨水喝洋奶水,可是肚子裏冒出來的,始終是卑污不堪的壞水。
蔡锷:13歲中秀才,後留學日本,頭角峥嵘,文武兼備。歸國後,袁世凱囑意其為北洋接班人,但北洋暮氣沉沉,蔡锷居京三年,逃歸雲南,發動讨袁義師……後蔡将軍喉嚨不适,覓一庸醫,庸醫知蔡是在名妓小鳳仙的掩護下逃出京城的,遂以花柳病下猛藥治之,蔡将軍由是而卒。
監視:民國初立,馮國璋被迫去說服要造反的禦林軍。禦林軍群情激憤,說什麽也要造反,馮國璋急了,就大聲喊:我拿我的腦袋,替皇上的性命做擔保,你們可以派兩個人拿槍跟在我身邊,如果皇上有危險,你們就殺了我……禦林軍真的派了兩個人跟着馮國璋。後來全體禦林軍失業,只有這兩人有工資可拿。
發刊詞:1907年1月,秋瑾創辦《中國女報》,在發刊詞中說:世間有最凄慘、最危險二字,曰黑暗……
小報:《蘇報》創辦于1896年,由創辦人胡鐵梅以其日本老婆生駒悅的名義,向日本駐滬領事館申請注冊,該報是有名的黃色小報,主要刊載黃色新聞,敲詐當事人。但四年之後,這家黃色小報卻突然刊登出了鄒容的《革命軍》……水深火熱之際,只能靠黃色小報挑起救國重擔了。
殖民:戊戌年間,康有為公車上書,要求強國。李鴻章見他,問:如何強國?康有為回答:我建議殖民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