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節
……李鴻章說:清國弱小,如何殖民別人?康有為回答:這是你的事,你是國家領導人嘛。李鴻章說:我幹不了,幹脆你來吧。于是康梁變法,巴西還沒殖民成,變法就失敗了。
往事:馮玉祥自述說:民國年間,南京政府擴修馬路,要求民衆配合。民衆不忿,于是馮玉祥講話:市政府要拆房,假若能首先給你們蓋上房,叫你們再搬出去那是好的。若沒蓋好房,硬叫你們搬出去那就不對。這是“中華民國”,不是中華官國。人民既是主人,官吏就是仆人,仆人應當為主人做事,應該讨主人喜歡……
李登輝:複旦大學的相輝堂,就是為了紀念這所學校的開創者馬相伯和李登輝。他募資建立了複旦校園,并改複旦公學為複旦大學,然而被人忘卻恰恰是李先生的願望,他拒絕讓自己留下任何記載。并說:比我能力強的都沒有留下任何記載,我為什麽要留下記載?現在人們知道的,只是臺灣也有一個和他同名同姓的人。
趙元任:前代國學大師,曾為商務印書館灌制留聲片,推廣國語。有一次上街買鞋,店員聽不懂他的國語,反而訓趙元任,說:你國語說得太差了,我都聽不懂,建議你買套國語錄音學一學。趙元任問他:我該買誰的國語錄音呢?店員不屑:當然是趙元任的。趙說:我就是趙元任。店員:呸,你也配和趙元任比?
添亂:1938年6月,日軍攻陷開封,國民黨空軍組織3個機群進行輪番轟炸,導致城區毀壞過半,市民死傷無數。6月24日,國防部長何應欽在立法院秘密會議上作中原戰局檢讨報告,引起《新民報》女掌門人鄧季惺的強烈不滿,在她領銜之下,有30多名立法委員提出一項對國軍極為不利的臨時動議:“今後應嚴禁轟炸城市。”
廣告:民國時,公務員待遇好,社會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報考公務員熱。于是一家報紙的社會服務版面登出了文化機關招考女職員的廣告,地點位于南京壽星橋五十八號。衆多的女子蜂擁而至,卻發現那裏不過是一家米店。前來面試的衆小姐憤憤而歸,大罵廣告騙人。米店老板卻偷偷地樂——原來這是米店的創意廣告。
烏龍:女明星李香蘭,小名豆豆,沈陽出生。日本侵華期間,主演侵華片《支那之夜》和《白蘭之歌》,引發了她的粉絲的憤怒。質問:你還是不是個中國人?怎麽可以演漢奸片?你的良心哪裏去了?李香蘭道歉說:那時我年輕,不懂事……抗戰勝利後她被以漢奸罪逮捕,開庭審理,卻發現她原本是日本人,只好釋放。
騎士:軍閥張宗昌,與妻子袁書娥恩愛。但妻妹袁中娥追求張宗昌,家中一片混亂。袁書娥氣道:我找野男人更容易。遂随便找來一個野男人賈瘸子,生下一個女兒。此後賈瘸子全家吃住在張宗昌家裏。張宗昌氣急拔槍,才吓走了這名情敵。後來張宗昌死,袁書娥落難,恸哭曰:老張啊,你在的話,誰敢欺負我啊……
講個段祺瑞的故事。辮帥張勳,讨厭民國,擁兵入京,複辟清朝,結果被段祺瑞打敗,張勳逃入荷蘭使館。張勳逃了,部下四散而走,結果都被捉住,有人請求段祺瑞,殺辮子兵以振軍威。段祺瑞沒答應,部下繼續要求,段祺瑞火了,罵道:罪在張勳,士兵何罪?你們總想着殺人,殺人者人恒殺之,能有什麽好結果?
說說張學良,張學良丢了東北并熱河,就去上海快活。不料暗殺大王王亞樵找上門丢炸彈,要殺張學良。張學良害怕,求杜月笙幫忙說情。于是王亞樵給張學良三個選擇:或是奪回東北,或是自殺謝罪,或是捐出所有財物救國。三個條件都太苛刻,杜月笙繼續做工作,最後的協議,是将張學良逐出國門,放逐歐洲……
有人說,民國最有智謀的人,是陳宦。那怎麽沒聽說陳宦混出個什麽名堂呢?陳宦曾跪求袁世凱稱帝,等到袁世凱真稱帝,陳宦又反對,與袁世凱絕交,把袁世凱郁悶死了。北洋段祺瑞也反對袁稱帝。但老段反對的是帝制,不是袁世凱這個人。陳宦反對的是袁世凱這個人。所以段祺瑞修理陳宦,導致陳宦此後窮困潦倒。
主權:曹汝霖回憶,民國時,袁世凱欲恢複帝制。日本代使小幡酉吉、英使朱爾典、俄使庫朋斯基,拉着法國公使康悌、意大利公使華蕾來勸止,說:中國的現狀,恢複帝制恐怕會有危險,建議保持現狀,千萬不要亂來。民國外交部認為,這是五國公使對中國的恐吓,遂正告對方:請尊重中國主權,中國人民不可侮……
入骨:民國成立之初,民衆對剪辮抵觸情緒極重。馮玉祥部下士兵拒絕剪辮,于是馮親自提槍監視。士兵們號啕大哭,終于剪掉了辮子。未過多久,馮玉祥招兵買馬,最關鍵的條件是:剪了辮子的一概不要……只有拒絕剪辮之人,才是奴性入骨,唯命是從的人,才是最适合于打造暴力機器的。
四:微革命
空戰:抗日時,美國人陳納德來華,觀看中國空軍訓練。起飛時11架飛機,降落時5架相撞,4名飛行員死于非命。陳納德很絕望,但還是硬着頭皮訓練,不久空軍出戰,與日機空戰,一口氣将日本人的飛機幹掉一半。但是中國的飛機也很快拼光光,只剩下11架飛機,不得不由蘇聯空軍接管了中國的空中防務。
不太嚴謹點說,晚清洋務運動,是不觸動政治體制的經濟變革,走不通。于是戊戌變法,也不成。但政體不變必死,最後是政體自己給自己手術,舍不得下刀,慈禧如果肯推進憲政,就是千秋偉人,世代景仰。可是她怕死人,因為她的權力是死人給的。不怕活人,結果她連墓都被活人扒了。進退一念,結果完全不同。
Advertisement
1933年前,大學生散步求抗日,鬧得很歡。局勢果然緊張起來,于是大學生求免考,求不扣學分,紛紛逃跑。傅斯年先生怒罵:責任不在己則請願,禍害不及身則散步,明知用不着上陣則軍事訓練,與日本人相離太遠則抗日,一旦事情變了,則走為上計,走還要罷考不忘學分,逃難不舍升級……(《現實政治》)
有觀點認為,晚清是想立憲的,這觀點沒錯,但想跟做是兩回事。晚清真心想立憲,而且也清楚,立憲就意味着将剝奪的國民權利奉還,意味着自己特殊利益受損。這個受損也答應,但希望損別人而肥自己,每個人都真誠呼籲立憲,直到武昌槍響,立憲才成為現實,但這時立憲派已經不帶你玩了。
胡為真,胡宗南之子。他聽父親的老部下說:1944年,日寇陷洛陽,胡宗南到潼關召集軍師長和敢死隊講話,身後帶了一具棺材,他說:如果這次不能打敗日寇,這便是我胡某人的棺木!結果全軍奮勇殺敵,果然打了勝仗。此前淞滬會戰,胡宗南與日寇激戰六周,四萬人打得只剩下一千二百人。如此犧牲,聞之泫然。
胡适說:改造社會的方法,在于改良那些造成社會的種種勢力:制度、習慣、思想教育等。這些勢力改良了,人也改良了。個人是社會無數勢力造成的,改良社會即是改造個人。有人說社會各種勢力互相牽掣,互相影響,零碎改良不中用。其實不然,正因為社會勢力相互影響牽掣,一部分的改造必然影響到其他部分。
1916年,孫文任命蔣介石為中華革命軍東北軍參謀處處長,但蔣介石只去了十天,就逃了回來。時中華革命軍東北軍中有個團長,叫王貫仁,用暴力強占一少女做小老婆,蔣介石宣布将王貫仁撤職,王貫仁大怒,就帶了手下來殺蔣介石,蔣介石更名改姓,化裝逃走。但蔣氏顯然沒有吸取教訓,後來又吃東北軍的虧。
馮玉祥說民國四川土匪:一夥姓陳的土匪,搶了個寡婦,另一夥鄭姓土匪認為有違江湖道義,就攻打陳匪,當地百姓找了外地的賴姓土匪主持公道。賴匪到後開堂,陳鄭兩匪到案,賴匪問陳匪為何搶女人,陳匪解釋說是手下幹的,正要放人,可是鄭匪逼人太甚,所以打起來。賴匪令将搶寡婦的小土匪推出斬之,此案結束。
美國南北戰争,南方失敗。敗軍之将,是不是要宣布為罪犯,槍斃或關押呢?是不是要由群衆監督,勞動改造呢?美國人不這麽玩,美國的玩法是:南方軍官仍然可以攜帶手槍或佩劍,并由戰勝方簽署證明,證明他們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