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懸案道歉,并對遭受司法迫害的無辜受害者負責。”——敢于正視自己失誤的民族,才有着未來和希望。
二:微晚清
位置:鹹豐十年(1860年),朝廷會考,由于太平天國戰亂,各地赴京考生極少。雲南考生只有一個叫倪恩齡的人,他是上一次落榜之後,滞留京師的。而這一次,只要他走進考場,就已經中進士了。此人成為中國科舉史上,唯一沒有作弊卻預知結果的人……能力不重要,位置才重要,但最好的位置,未必在最高處。
特色:晚清時,巡撫劉銘傳發現,官辦煤礦因為貪污橫行,嚴重虧損,于是就號召商股加盟。商家提出為防範貪污,官府不得插手企業,劉銘傳應允。不料朝廷得報大嘩,曰:清國有清國的特色,怎麽能搞西方那一套?必須要堅持以官辦為主。輿論統一之後,劉銘傳因此被削職,官員們繼續濫貪,結果清廷被推翻。
高薪:清朝末年,美國前總統胡佛正年輕,在中國礦業公司打工。他發現中國工頭虛報員工人數,就制作銅牌,員工憑牌領薪水。不料卻出現了銅牌黑市,牌子價格一路飙升。還有許多工人日夜加班打造銅牌,要狠賺一票。胡佛問計中國官員,回答說:你給中國人的工資太高,只要把工資降下來,就沒人賣牌子了……
聯軍: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始戰不力,遂召第九國的軍團——中國軍團助戰,不少于1200人的中國人加入了聯軍,計有23人戰死。曾有一位老父親趕到中國聯軍,勸說兒子回家。兒子回答說:不打這一仗,你還不如讓我別出娘胎。指揮官巴恩斯評價說:中國軍團表現出了即使是與自己的人民對抗也不猶豫的作風。
死鬥:傳教士克裏斯蒂,民國時來華,遇到樁窮富死鬥事件:一個富人和窮人打官司,富人贏了。第二天窮人的大兒子就吊死在富人門前。于是官司急轉直下,富人輸了,賠掉一筆錢。但接着窮人的二兒子又吊死在富人門前,富人又賠一筆錢。然後是窮人的三兒子也吊死在富人門前,這時候,富人已經比窮人更窮……
無力:他生在晚清,渴望拯救這個國家。他買書,買來了所有能夠買到的中文科技書。他主張變法,因此而引發了愚衆的憤怒,30萬龍精虎猛的義和團殺入北京,将他列為漢奸之首。但當不足2萬人的八國聯軍打來時,義和團作鳥獸散,他也只好亡命西逃,回來後囚死——他是光緒皇帝,他活得窩囊,死得不甘。
科技:清嘉慶時有個五公主,一次入宮,玩累了,就坐在一張雕龍椅子上睡着了。這時候就聽嘎嘣嘎嘣聲響,一個似人而非人的怪物走了出來,一步步走到五公主面前,突然哇的一聲。五公主睜眼一看,吓得大叫一聲,昏死過去。後來才知道,那怪物,原來是一個機器人……清朝時,機器人就在皇宮中出沒無常了……
太子黨:清嘉慶皇帝的小弟弟,號十七爺。有一次他坐了轎子去逛廟會,侍衛清場,游人們到處躲藏,嚷嚷說:十七爺來了,大家快點回避……有個少年不忿,大聲說:十七爺長幾條腿啊,憑什麽給他讓路?萬萬沒想到,十七爺根本不在轎子裏,而是穿着普通衣飾混在人群中,聽少年說話,一拍那少年的肩膀,說:我也不過是兩條腿啊……
隔膜:1635年,一支英國艦隊到達虎門,炮臺守軍鳴炮。英艦立即發起進攻,攻陷炮臺,搬走臺上的火炮。不久英艦再次焚燒中方帆船三艘,然後提出和談。英方表示,願意就前幾次事件向中國道歉,賠償白銀2800兩,還向中方提交了一份檢讨書。中方搞不懂英國佬是啥毛病,收下銀子和檢讨書,催其快點離開……
坑陷:餘莊兒,名武旦,深得光緒寵歡,曾拉着他的手上殿,結果被人告訴了慈禧太後。慈禧大怒,光緒驚恐之下,忽然心生一計,硬說餘莊兒佩刀上殿,企圖謀害自己,并将餘莊兒送交了刑部。餘莊兒賄賂了刑部官員,以病死上報,此後隐名埋姓二十年……故事告訴我們:大人物,就是用小人物來解決他們麻煩的人。
奴才:清朝時,除非公主宣召,否則驸馬不得入內。而公主宣召驸馬,必須通過保姆,保姆則趁機勒索敲詐,許多公主錢財耗盡,卻一輩子也見不到丈夫的面。只有道光皇帝的大公主符珍,她回宮詢問道光自己的丈夫是誰,這才獲得道光的允許,趕走保姆,此後她和丈夫生了八個孩子……這世上最可怕的是,奴才掌握權力。
買單:清朝時有個江南貴公子,帶了五千兩銀子赴京趕考,進了妓院忘了出來,錢花光了,考試耽誤了。回家後,父親要懲罰他,搜他的行李,發現一句詩:比來一病輕于燕,扶上雕鞍馬不知。父親大喜,說,五千兩銀子買句詩,值。再送兒子進京,中進士……錯過才知正路,關鍵是要找到願意為你的錯誤買單的人。
開明:雍正皇帝大概是中國第一個戴假發、穿洋裝、系領結,還往臉上撲粉的人。他在1727年7月,就是以這麽一副模樣接見了歐洲傳教士,他允許傳教士們不對他下跪,只是行歐洲的鞠躬禮,他還發表了極具開放意義的講話,然後宣布驅逐傳教士,徹底閉關鎖國……專制制度下,除了權力外,統治者對任何事物都持開明态度。
睡前看書:孫眉,孫中山的哥哥,黨人專門為他安排節目,布置人手毆打徐勤。徐勤屬于梁啓超陣營,被黨人暴打了一頓,孫眉在一邊看得開心不已……孫眉這個人在海外,也是規矩老實的生意人,一旦回國,就立即被暴力規則所吸引。這是環境影響了人,還是人心深處,藏有暴戾的種子?
Advertisement
1892年2月4日,《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光緒皇帝學英語》。文章說:今年20歲的大清國皇帝陛下,目前正由兩個受過英美教育的北京國子監學生負責教授英語,而這件事是皇帝頒布诏書告知全國的……文章最後說:皇帝陛下周圍的一些大臣甚至希望,大清國未來應該在文明國家的行列中占據一個适當的位置……
列了個太平天國洪秀全八年創業簡史:第一年,洪秀全敲鄰居門,說,我是耶弟,信我吧。收了倆弟子。第二年,倆弟子。第三年,剩一個弟子。第四年,剩下自己。第五年,跑掉的大弟子替他招了3000弟子,此後每年弟子數目增長十倍。結論:宣傳需借力,借力才給力。自己忽悠不如別人忽悠,效果相差三千倍。
分析:晚清時的中學生,每周要完成一篇歷史作文。如陶希聖中學時,他歷史老師出題為《劉備不取荊州而取益州論》,陶希聖大筆一揮,論述了龐統死于落鳳坡事。老師點評:有沒有搞錯,你那是演義,不是歷史。後來學校教育被扭曲,不允許學生分析歷史。失去了分析能力,教育最終喪失了啓迪學生智能的價值。
辱華:蒲安臣,美國共和黨創始人之一,林肯的哥們兒,被任命為奧地利大使,可奧地利不要他,就改任正處于晚清的中國大使。到任後改名蒲安臣,被清廷任命為中國第一任外交使臣,代表中國和美國簽訂《蒲安臣條約》,條約規定:美國人要視在美華人為最優國民,中國也同樣。曾被視為辱華條約……
截訪:晚清時,朝廷為免政權崩盤,不得不宣布立憲,于各省成立咨議局。但因為朝廷立憲不情不願,于是各省咨議員入京上訪,散步靜坐,要求面見高官,加快立憲。不想朝廷高官躲起來不露面,反而出動警察,将上訪咨議員一頓暴打,押送出京。此次截訪事件之後,咨議員怒極,遂與革命黨合夥,推翻了清朝……
臣服:晚清時,曹汝霖與袁世凱素無往來。忽一日袁世凱讓曹汝霖過去,告訴他說:明天慈禧太後要見你,問立憲的事兒。入宮時你要留神,因為太監會使壞,用門簾打你,要小心別被打到。二一樁事,你馬上去琉璃廠買副護膝,否則會把你膝蓋跪傷……曹汝霖依從袁世凱吩咐,果然順利,從此對袁世凱欽服敬仰……
師生:吳祿貞,晚清留學日本,察知日本圖謀間島,回國後就奔赴間島,發現島上有夥土匪,遂收服,用以守護國土。不久,吳祿貞的老師齋藤,率一隊日本兵匆匆趕到,發現吳祿貞率兵攔在前方,齋藤大怒:吳祿貞,誰教你跟老師動槍的?吳祿貞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