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
北黎既然請南梁祁相前去議和,這個消息不日便會傳遍南梁境內,議和是真,順便也給那些心懷他意的人一個機會。
若是想利用戰火來造勢,那可得快點了,打了半年的仗就停了,這次和談成功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次打起來,這回再沒動作的話還不知要等到何時了。
因着此次的戰事表面上還是北黎挑起的,所以議和的地點選在南梁境內,依舊是多年前的使臣,夏孟瑜和祁寒,一國之主和一朝權相。
遠在金陵的和彥接到了祁寒的飛鴿傳書,信中所言,若是林舒當真是真正的韓氏遺孤的話,林祝恐怕等不起了,此時他就有可能采取行動,而這也是最好的時機,北黎之主親往南梁,若他在南梁遭遇刺殺,或者幹脆身亡,北黎蠻人怎麽可能咽得下這口氣,戰事重啓。
那麽林祝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和彥也未将此事瞞着韓謹,直接将祁相的傳書讓他看了,可他總覺得韓謹好像是故意的,他好像就是在等着林祝了。
韓謹看了也沒說什麽,沉默了一會兒問道:“那我們就是什麽都不做,等着看戲就好了?”
和彥蹭了蹭韓謹的額頭,“阿衿,你該明白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單靠我們的話,或許能揭穿林祝也或許真能殺了他,但于南梁、于戰死沙場的将士而言都不是更好的方式。”
這是和彥第一次這麽正經地叫他“阿衿,”可他看不到他們這個姿勢在外人看來是多麽親密。
韓謹知道和彥在開導他,但還是被和彥的舉動驚了一下,呆了一會兒又問道:“那我們倆就要在這金陵城中改頭換面,混吃等死嗎?”
和彥放開他之後笑着說:“混吃等地不好嗎?不用操心那些亂七八糟的事,你要是不願意用這副面容的話,我們可以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改名換姓,重新來過。”
“和彥,你別撒謊,你從來就不是甘于這樣平淡的。”韓謹盯着的眼睛看着說道。
和彥眼眸微動,這麽多年他與祁寒兩人也聯手幹過不少事,當年他父親的死雖是南梁皇帝容不下,可下手的人,這些年來他也沒少處理,再後來是韓謹的假身份容易招致禍端,他的手也确實不太幹淨。
可和彥還是釋然一笑:“那是以前,最開始是想活着,後來是想護着你,如今你不用我護着了,我們倆又都差點死了,什麽名利富貴都能放下了。
再者,以前你也不能一直陪着我呀!現在和彥和韓謹這兩個人一個是卑鄙小人冒名頂替,一個是投敵叛國十惡不赦,也就不存在誰耽擱誰了。
那我就找個山清水秀的村子,陪着你到老吧!”
Advertisement
韓謹本來面目平靜,聽了此言仍在努力裝作平靜,自他前往邊關前夜那回說過一句低不可聞的“我喜歡你”之後,在沒提過這樣的話,在臨安城中與和彥相逢後,雖然言語舉措上都與往常不一樣,但他也沒見和彥有什麽不一樣的反應,他當時被打擊了一下,兼之不确定兩人還能不能活,便也沒多大顧忌。
待他們從臨安城中出來的時候,韓謹就想,能活着,死纏爛打也不能就這麽放手了。這一路上他們扮作夫妻,親密的舉動不少,他就想着若是一直這樣就好了。
回來金陵這幾天,親密之舉少了,今天是唯一一次還是和彥主動蹭上來的,韓謹當時內心一直在問“什麽意思?安慰我嗎?”卻不想收到了這樣驚喜的回答。不由得懷疑是不是自己耳朵出什麽問題了,便出聲道:“你剛剛說了什麽?能不能再說一遍?”
和彥本來是想嗆他一聲“聽到了就行了,”猝不及防看見了韓謹的眼睛,那是和往日裏平靜的眼神不一樣的,但又好像是一樣的,只是多了一片星海,熠熠生輝,再見他那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無奈一笑,“聽好了,只說這一遍了。”
韓謹連忙點頭,和彥猛地攥住韓謹的衣襟,将人拉過來,湊到耳邊。
“我說,我想,陪你到老。”說完便松開了韓謹的衣襟,帶着雲淡風輕的笑,但耳朵尖卻悄悄紅了。
韓謹紅着眼,一手攬着和彥的後頸,一手覆上後腦勺,不管不顧地親了上去。四片嘴唇相貼,主動的人也還是個新手,只是不斷地蹭磨着,似是覺得不過瘾,又不得章法,卻不想被親的人有些喘不過氣來,嘴巴微微開了個口,這一下倒是找到了方法,先是試探性的咬了咬上唇,又用力的咬了咬下唇,悄悄地伸了伸舌頭,猝不及防兩舌相纏,這一下像是領悟到了什麽訣竅,只可惜還未來得及施展就被咳嗽聲打斷。
兩人迅速分開,互相看着對方,平素裏面不改色的和大少爺臉上有了可疑的紅暈,嘴巴微張還在輕微地喘着氣,看見韓謹一臉癡迷的看着自己,一時間有些失語,果然美人做出來什麽姿态表情都是各有風情。這傻小子,這麽容易滿足的嗎?
韓謹想的卻是,眼前的這人是我的了,是我的了。兩人各有心思,被老管家又一聲咳嗽拉回來,“顏家侄子,不如跟你媳婦進屋?”老管家滿臉戲谑道。
和彥定了定心回道:“叔父說的有理。”轉而又對韓謹道:“阿衿,不如我們現在就進屋?”
老管家回道:“你們進屋進屋,我老頭子不在這兒礙眼了。”說罷搖搖頭轉身走了,和彥當真就拉着韓謹去了他的卧房。
這回到房裏後,和彥裝作沒事人一樣,找地方坐下沉默着,眼角餘光瞥見韓謹悄咪咪地用手碰了碰唇瓣,在韓謹把目光轉過來的時候又不敢看了。
韓謹率先打破沉默,“等此間事了,我帶你去見見我阿爹和師父好不好?”
和彥回道:“好。”
此間事了,是什麽事呢?國家安定,四海升平,還是他二人平安就好?
但和彥覺得他不用聽得太明白,韓謹不會害他,不會無緣無故害人,天下太平也非他二人之力就能做到,不必此間事了,他們在一起,什麽時候都是“事了。”
老管家走了之後轉去了祠堂,對着和彥父母的牌位先是上了炷香,然後絮絮叨叨地開始說着。
“我以前就總瞧着這倆孩子有些太親密了,也沒放在心上,後來也是察覺到他們倆的情分更是勝過了親兄弟。
從前還總怕大少爺走了歧路,斷了和家的香火,對不起老爺和夫人。
可這半年來我瞧着大少爺為這小公子做的,都不顧及自身了,我最開始啊,是有些埋怨這個小公子的。不過老奴我呀也看出來咯,這小公子雖是身世成謎,但對大少爺是情深義重的。
這兩個人走到今天也不容易,算是有了同生共死的情分了。
相信老爺和夫人若是在的話也不舍不得阻攔他們倆的,這倆孩子命運多舛,你們在天之靈要保佑他們吶。”
情意定下來了,也就不用拘着了,倒是往日裏視禮教如塵埃的大少爺在拉拉小手,親親的時候頗有些放不開,再加上韓謹也是個新手,什麽都不會。
那日不管不顧地親了上去,只覺得嘴唇上酥酥麻麻像是電流經過,緩了好一會才有了實感。
韓謹總覺得親吻這樣的事還當有更快活的體驗,和彥那樣看起來浪蕩的公子哥,實則說個葷段子都要糾結半天,是指望不上他能主動的,于是兩個人每天都在拉着手糾結着要不要親親,看得老管家都有些掩面不忍直視。
老管家将這歸結于他們大少爺未經人事不曉得該怎麽做,并沒有把重心放在其實是他們小少爺未經人事,大少爺羞于開口,只是私底下安排了府上唯一的小厮當年那個寫春宮詞的書攤上買了本龍陽的春宮。
入夜,老管家趁夜倆人出去散步了,悄悄将書放到了大少爺的枕頭底下。
雖然兩位少爺還是分開睡的,但該有的準備還是要有的,不能到時候大少爺什麽都不懂,在小少爺面前丢了面子。
整個和府裏人煙稀少,确實洋溢着一片歡喜,但該來的事情還是要來。
五月中,南梁祁寒與北黎新王夏孟瑜重新簽訂盟約。
延續舊約,以清石江為界分而治之,為兩國互相往來,南梁每年援助北黎五萬石糧草,北黎向南梁進五千馬匹,合議暫定,後續還可能會有補充。
六月初,兩國和平初定,北黎新王歸國,沿途護送,由南梁邊關守将林舒擔此重任,可此時發生了一件事差點令剛定下的盟約作廢。
林舒護送北黎王上返回,行進途中突遭伏擊,林舒被俘,但夏孟瑜卻早已抵達北黎都城,因此才算得上是有驚無險。
南梁皇帝震怒,遣祁相徹查此事,破壞兩國和平,其心可誅。卻沒想到林祝老将軍主動上奏告知陛下,承認了此事是他指使,本意就是為了破壞南梁北黎的和平局面。
蕭子昱感念林老将軍為南梁所做的貢獻以及林老年邁不便奔波,命祁相親往金陵提審,證據不足的話,暫且緩一緩,證據确鑿絕不姑息。
祁相抵達金陵後先是去了和府,說是來送骨灰的,衆人都道,祁相可真是仁義,此等叛國背主的無恥之徒竟還勞動祁相親自将骨灰送來。
而實際上,祁寒在和府中與和彥韓謹小坐了片刻,和府中無他人,祁寒問韓謹:“你是不是有點虧?送了這麽大的一份禮,只救了和彥一命,要是你當時說清楚‘林舒是韓氏遺脈’對南梁到底有多大的用處的話,或許能換的陛下名正言順的為和彥洗脫罪名,你二人也不至于都要隐姓埋名。”
韓謹沒顧得上回答祁寒的話,只注意到了和彥正在看着他,他其實不能确定那天的話和彥有沒有聽到,他也不敢想和彥要是知道了是會嫌他心機太深還是別的。
他只是覺得自己的身份到底比不上和彥,再加上卑鄙無恥冒名頂替的名聲,更怕和彥會嫌棄他,他只換和彥一命,私心裏也是想着這樣可能會将他二人之間的差距縮小一點。
但這麽明晃晃地被祁寒指出來,他還是有些不敢面對和彥,悄悄擡頭看了一眼,才看到和彥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表情,安撫地對他一笑他才放下心來。
祁寒覺得自己來和府就是招人厭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