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2)
文人,最近寫的詩,是說你大兒子袁克定從德國回來後,你們全家都改穿德國衣服,說德國話,留德國胡子,還吃德國飯菜。也虧你們咽得下去,德國飯菜,是最沒品位的啦。而且我還聽說,德國人有意要承包你們中國帝制工程。現在,我以一個多年老朋友的身份,對你提出嚴正警告:你們中國的帝制工程,絕不可以承包給德國,一定要承包給我們英國。我們英國的帝制工程,是最講究質量的了,質量三包,售後服務,不信你就瞧好吧。
聽了朱爾典的話,袁世凱的眼淚,嘩嘩的。
他說:你奶奶的,這個帝制,還沒個譜兒呢,承包商們就已經吵成了一團,這還讓不讓人家消停了?
【07.秘密會談紀要】
接下來,朱爾典和袁世凱繼續擺龍門陣,并把袁世凱的英文秘書蔡廷幹叫來,讓他當場記錄。
這份記錄,經過加工潤色之後,以密件的形式下發至縣團級以上的領導幹部,要求各級領導認真學習,仔細領會。此密件到了今天,就已經成為了史學家吃飯的粗瓷大碗,有必要端上來給大家夥兒瞧瞧。
會談紀要如下:
朱爾典:大總統好,身體健康,見到您真高興。
袁世凱:老朋友好,我身體一向結實,貴公使身體可好?
朱爾典:好,相當好,身體好是福氣。袁大總統,我聽說貴國國體問題近日可以解決了,将改行君主立憲,是真的嗎?
袁世凱:是啊,各地方軍政長官反應強烈,或面陳,或電陳,都說非君主立憲不能鞏固國基、維持大局。尤其是大家都看到墨西哥行共和導致國家動亂,也都認為強行共和非永久之策。我個人則認為,現在實行君主立憲,恐怕還不是時候啊!
朱爾典:如果中國沒有內亂,則随時可以實行,因為這是中國內政,外國不能幹涉。
袁世凱:內亂方面可保證不出問題,我比較放心,即使有些小問題,也不會影響大局。我最擔心的還是外交方面。
朱爾典:英國對此事極為歡迎。您現在擔的責任真是太大了,大總統将來離位,沒有人能承擔起您的責任,貴國現在所行的共和,乃世界上所沒有的政體,既非共和,又非專制,又非君主立憲,此種特別政體,恐難堅持太久,不如早施君主立憲政體,則與中國人的思想也好習慣也好,都不相違背,與我國也一致。所以英國不但歡迎,并且絕無反對之意;又不但英國歡迎,凡英國聯盟諸國,也都表示歡迎。
袁世凱:謝謝公使先生,謝謝貴國對我的支持。我最擔心的是東鄰日本,不知其近日又有何舉動。各省治安都有保證,唯東三省、蒙古實難預料。該處日本人較多,時常發生摩擦,如果有日本人被殺,不論原因,他們都會借機鬧事,我所擔心的正在這裏。
朱爾典:沒有聽說日本有半點兒反對之意,或乘機取利損害中國。
袁世凱:大隈重信曾對我駐日公使說,關于君主立憲一事,請袁大總統放心去做,日本願意提供一切幫助。由此看來,日本表面上似不再行“漁人政策”。
朱爾典:大隈既如此說,就是想要表示好意。
袁世凱:我還有事請教,即我就任正式大總統時,曾發誓要維護共和,若變為君主立憲,豈不失信于天下乎?
朱爾典:這也很好解決。當年議決共和國體,選您為大總統,您當然要發誓擁護共和。現在國民又議決君主立憲,推舉您為帝國大皇帝,則又是民意,順民意而為之,與信用沒有關系。
袁世凱:若行君主立憲,還是請宣統皇帝比較好。
朱爾典:再選滿人為皇帝,各國必不承認。若大總統肯順應民意擔此重任,英國必大為歡迎。大總統,您在英國有很高的聲譽啊。
……
這份會談紀要,白紙黑字地表明,英政府支持中國改行君主立憲,支持袁世凱當皇帝。
德國人、日本人、英國人都湊齊了,就差美國人了。
美國政府對這件事不予表态,認為政體是一個國家的內政,愛怎麽着就怎麽着吧。但有一點,美國公使性格外向,人很熱情,不管哪國公使想勸說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湊人數去叫美國公使,美國公使都跟着來,非常合作。
另外,袁世凱的憲政顧問古德諾,就是美國人,這厮對中國當時的憲法非常不滿意,認為憲法草案使總統處于無權地位,對大總統之權限亦未見适宜今日之中國。說白了就一句:中國不适合共和政體,還是改成君主立憲制更妥當。
就在這一片熱鬧聲中,國學大師王闿運入京,專誠添亂。
【08.毀滅民國的人】
人這個東西啊,上不得年紀。一旦上了年紀,心腸就會變軟,殺伐也不果斷了,兒女情長也多了,被別人羞辱時,一怒拔刀的沖動也随之少了。就拿袁世凱來說,少年時代他叱咤朝鮮,遇有士兵違反軍紀,不由分說抽出刀來,咔嚓就把腦殼砍掉。那時候的袁世凱,要多野蠻就有多野蠻。等到上了年紀,火氣消磨殆盡,就該輪到別人對他野蠻了。
國學大師王闿運入京添亂,就是袁世凱心腸變軟的一個明證。不過話又說回來,饒是王闿運以經學名,以史學名,以詩學名,以教學名,以叛學名,其生平最得意的,卻是所修帝王策術。但他老人家的花樣,終究抵不過曾號令過秋瑾、徐錫麟等國士的光複會魁首章太炎。及至王闿運入京,專誠給袁世凱添堵之時,袁世凱已經生生被章太炎老先生,逼得哭出了不知幾多眼淚。
有分教:時危挺劍入長安,流血先争五步看。話說那章太炎老先生,學究天人,腹有珠玑,最讨厭的就是袁世凱。為什麽他讨厭袁世凱呢?因為章太炎老先生是武昌黎元洪的鐵杆粉絲,認為黎肥仔性情溫和,方面大耳,是最标準正宗的大總統人選,可大總統職位卻歸了袁世凱,章太炎老先生怒不可遏,遂在上海與湯國梨女士成婚。新婚之夜不上床,兩腳反穿皮鞋,趴書桌上寫信,大罵孫文和袁世凱,并寄厚望于黎元洪、黃興及岑春煊,希望三人聯手搞掉袁世凱和孫文。
不承想,黃興和岑春煊還真合夥了,不過他們是和孫文一夥,一起去搞袁世凱,章太炎老先生再次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曰:
吾雖微末,以一身撄暴人之刃,使天下皆曉然于彼之兇戾,亦何惜此孱形為!
于是章太炎老先生入京,專門去修理袁世凱。
史學家分析說,實際上,章太炎老先生入京,是被人騙去的。而把章老先生騙到北京,讓老先生和袁世凱對掐的,是一個叫陳宦的壞蛋。
為什麽說陳宦是壞蛋呢?
這是因為,陳宦其人,原本是湖北人,自打黎元洪大興共和,陳宦就躲在幕後為黎元洪出謀劃策,也沒聽說他劃出什麽名堂來。章太炎老先生趕到了武昌時,不留神和陳宦打了個照面,當時章老先生大叫一聲,吾命休矣,便向後倒。衆人急忙将章老先生扶起,問他怎麽了,何故又發神經?
就見章太炎老先生面如金紙,兩眼無光,曰:這個陳宦,此中國第一等人物!
這個評價,未免有點兒離譜。放着孫文、袁世凱這種人物擺在面前,章太炎不屑一顧,竟然說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陳宦才是中國第一等人物,是不是有點兒瞎掰過頭?
沒過頭,章老先生仍然在大聲疾呼:然他日亡民國者,必此人也!而且黎元洪、袁世凱也必将被收拾于此人之手。
章老先生斷言,想搞死民國,袁世凱不成,孫文也沒這個本事,唯獨陳宦能幹成。
章太炎的評價,有點兒太高,陳宦消化不了,就離開武昌,去了北京。袁世凱與陳宦談了整整一夜,然後問:你恐怕是天底下心眼最多的人了,快點兒告訴我,有啥招把你家黎肥仔擺平?
陳宦笑曰:不就是擺平黎老板嗎,易爾。你讓那個誰,那個段祺瑞,讓他去武昌,約黎老板上船擺龍門陣。老黎心眼實在,準保登船,等他上了船,叫小段把船一開,忽悠悠,不就把我家黎老板弄到北京來了嗎?
當時袁世凱大喜:就依你好了。
于是,黎元洪就被跳槽的打工仔陳宦,給忽悠到北京了。最悲慘的是,袁世凱一夥人還忽悠黎元洪将自家女兒,嫁給了袁世凱的一個兒子,結果黎元洪的女兒生生被害得精神失常。
總而言之,大家都斷定,章老先生入京,實際上是被陳宦給騙去的。當時的解釋是,陳宦這麽搞,其實是為了囚禁章太炎。但從事态發展的過程來看,陳宦把章太炎騙到北京,其實是為了搞袁世凱。史有公評,均認為袁世凱死于陳宦之手。
還有一個證據,章太炎去世時,陳宦專門跑來,寫了副挽聯,稱:
囊括大典,整齊百家,否歲值龍蛇,千載修名君比鄭。
人號三君,國推一老,抗顏承議論,世間北海亦知劉。
把這副挽聯,翻譯成白話文,意思是說:章太炎啊章太炎,果然兩眼尖又尖。游戲人生我陳宦,逮誰搞誰真好玩。最先擺平黎肥仔,然後搞死是老袁。問我為啥這麽幹,閑極無聊扯扯淡。世人誰知我在玩?一生知己章太炎。
總而言之,陳宦的意思是說,這個民國是被他活活玩死的,只是誰也不知道這件事而已。
真的假的?
甭管真假,此時章太炎已經被陳宦騙到了北京。他來北京也有個說法,現在他是共和黨的黨魁,于是先來到化石橋共和黨支部,進門就見幾名黨員正手捂肚子,在屋子裏團團亂轉。衆人見到章太炎大喜:大魁首,你老人家終于來了,帶多少錢來了啊?大家快要餓死了。
當時章太炎老先生就覺得不對勁,果不其然,未過兩天,黨內同志就已經将他吃得山窮水盡,然後一哄而散,把老先生扔在化石橋一個人傻眼。
這時候寫《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的劉成禺來看望章老先生,章太炎一見他就破口大罵:你們湖北人沒一個好東西,合夥騙我。
劉成禺辯解道:你這怎麽能怪得了我?在上海時,我就勸你快點兒進洞房,你偏不進去,非要來北京,這能怪我嗎?
章太炎老先生聽了道:對,湖北人就你沒騙我,剩下的都在騙我。
【09.章瘋子大鬧京師】
此後章太炎老先生自修年譜,曰:戒嚴副司令陸建章以憲兵守門,餘不得出。
但實際上,章太炎老先生并非“不得出”,相反,他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出門登車,就會有兩名憲兵也跳上車,一前一後将章太炎夾在中間。章太炎大喜,謂人曰:看我老章好風光,出門有憲兵貼身保護。對曰:老先生,你真是這麽缺心眼嗎?看不出來那憲兵是專門來監視你的嗎?還保護你,保護你個頭!
章太炎聞言大怒,操起拐杖,照憲兵腦袋上狂打,憲兵哪兒有膽子敢還手,只能是抱着腦袋,號啕大哭而逃。
老先生大勝,拄杖捋須,目無餘子,曰:袁狗被吾逐去矣。
但實際上,憲兵們吃了癟之後,就化裝為共和黨員,又跑到章太炎身邊紮堆。章太炎正寂寞難耐,就每天和這些憲兵窮侃,天上地下,無所不聊。聊着聊着,章太炎就發了狂,忽然間掄起鐵鍬,将一棵樹掘出來,說:這棵樹,就是袁世凱,看我老人家燒了他……緊接着,一把火将樹燒掉,于熊熊烈焰中,章太炎放聲大呼:袁賊被燒死矣!此外還操起毛筆,到處塗鴉,在房間裏寫滿了辱罵袁世凱的話。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黎元洪看不下去了,就出來找袁世凱,說:老袁啊,你看你和章太炎,怎麽關系處得這麽僵啊,要不要緩和一下啊。
袁世凱說:我先把話說在前頭,是章太炎來找我麻煩的,可不是我找他章太炎麻煩,這是一。二呢,無論他章太炎怎麽罵我,我都不可能傷害他,我哪兒敢啊,惹不起人家。三呢,就是……我不敢惹章太炎,可章太炎他敢惹我,他那一支筆,可抵百萬軍,天天往死裏罵我,我怎麽能受得了?總之,在這北京城裏,我是決不會讓他罵我的,萬一把我罵死了,豈不虧大了?
于是黎元洪與章太炎聯系,說明了袁世凱的意思。章太炎就說:是這樣啊,那簡單,我也不跟袁世凱計較了,你讓袁世凱設立個部門,就叫考文苑好了,我來負責這個部門的工作,可不可以?
袁世凱大喜,立即答應下來,并承諾每年財政撥款十五萬元。
不承想章太炎說:小袁你有沒有搞錯?十五萬就把我打發了?不行,每年至少七十五萬元,少一個子就罵死你。
聽了章太炎的答複,袁世凱怒不可遏,曰:那就叫他罵死我好了,張嘴就要七十五萬元,你叫我上哪兒偷這麽多錢去?
雙方的談判,就這麽破裂了。實事求是地講,這次談判破裂,章太炎老先生要負全責,開口就要七十五萬元,他明知道袁世凱掏不出來,故意逗袁世凱開心。此後章太炎過于郁悶,遂于京師公開講學,講了一段時間,他又靜極思動,再次置袁世凱于必哭之地。
據當事人記載,那一天早晨,原本下榻于日本旅館的章太炎,忽然失去了蹤影。原來他獨自一人,藍布長衫,手執羽扇,胸佩勳章,殺奔袁世凱的大總統府。
章太炎突然來到,吓壞了大總統府的衛士,急請老先生先在招待室坐下。不一會兒,袁世凱身邊第一紅人梁士诒急急趕來,熱情地與章太炎打招呼:嗨,章老先生好,今日得見,先生果然是……章太炎打斷他的話,說:滾!我此來為見袁世凱,你湊什麽熱鬧?
梁士诒不敢吭氣,急忙退下。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秘書出來,笑眯眯地說:請章老先生稍等一會兒,大總統一會兒就到。
于是章太炎就坐那兒等,等啊等,等啊等,突然之間老先生一聲長嘯,跳了起來,掄起拐杖,在招待室裏狂砸起來,須臾,接待室裏的器物,悉被砸得稀巴爛。外邊的人聽到動靜,都是能跑多遠就跑多遠,萬一被章老先生暴打一頓,那可真是沒地方說理去。
砸完了,章太炎神情淡定地坐在碎爛的器物中,繼續等待。等到了下午五點左右,就聽一聲哈哈大笑,一個人走了進來。
【10.敵人願是袁世凱】
外邊進來的人,乃京師戒嚴司令部副司令陸建章。
說起這陸建章來,有分教:将軍百戰沙場上,殺人如草不聞聲。號令如山不為動,兇名威震北京城。陸建章乃北洋頭號煞星,身擔戒嚴司令部副司令之重任,死在他手下的亡魂,不知凡幾,是一提起來連嬰兒都不敢啼哭的狠辣人物。此人進來,哈哈大笑,向章太炎老先生鞠躬再鞠躬:章老先生,不好意思,大總統馬上就接見你,請這邊走。
章太炎拿眼睛不屑地看着陸建章,卻不吭聲。陸建章臉上的笑意更加殷勤:老先生請這邊走。
章太炎滿心不情願地起身,登車,陸建章親自在前面開路,車出東轅門,章太炎喝令道:不對,這條路不對,要見袁世凱,怎麽不走新華門?
陸建章笑曰:老先生,大總統現在居仁堂,咱們走東轅門,經後門,進福澤門,就到地方了。
章太炎沒再吭氣,就跟着陸建章一直走到龍泉寺。進了一個華麗麗的大院子,就見陸建章突然掉頭,嗖的一聲,逃了出去。外邊的憲兵嘩嘩嘩沖上前來,将章太炎困在院子裏。
當時章太炎跳高大罵,掄起拐杖,将院中屋內所有能砸爛的東西,統統砸碎,但陸建章卻鐵了心:你想砸就砸吧,反正不讓你再出去了。
将章太炎困住之後,有人嘲弄陸建章:你可是堂堂的戒嚴司令部副司令,卻給一個瘋子開路,不覺得丢人嗎?
陸建章笑道:你懂個屁啊,章太炎老先生,學究天人,造化參神,他一篇文章,可抵百萬雄師。世人皆将章太炎老先生比作東漢時的經學大家鄭玄,可黃巾軍起義時,黃巾軍經過鄭玄的家鄉,不敢過去,只能繞道而行。我們這些人再不怎麽樣,難道還比不上黃巾軍嗎?
聽陸建章這麽說話,此人端的是個明白人。
陸建章明事理,那是因為袁世凱更明白。袁世凱曾親自交代陸建章對章太炎的“八項注意”,流傳至今:
一、飲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計;
二、說經講學文字,不禁傳抄。關于時局文字,不得外傳,設法銷毀;
三、毀物罵人,聽其自便,毀後再購,罵則聽之;
四、出入人等,嚴禁挑撥之徒;
五、何人與彼最善,而不妨礙政府者,任其往來;
六、早晚必派人巡視,恐出意外;
七、求見者必持許可證;
八、保護全權完全交汝。
時人有語,此八條者,讓人內心敬意油然而生。如果人生一定要有一個敵人的話,那寧肯是袁世凱。
陸建章嚴格按照此“八項注意”行事,章太炎鬧就随他鬧,瘋就随他瘋。沒辦法啊,中國難得出現像章太炎這樣重量級的大師級人物,瘋一點兒鬧一點兒,正常,太正常了。
發現摔砸解決不了問題,章太炎明白了,必須要找到另一個更有效的法子,才能擺平袁世凱。
什麽法子最好呢?
絕食,當然是絕食!
果然,章太炎開始絕食。這一記殺招,讓袁世凱頓成騎虎,倘若真的把章太炎老先生餓出個好歹來,那可如何是好?
無奈之下,袁世凱召集門人幕僚,商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可章太炎老先生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的,他的才學太高,又有誰有這本事,能夠勸說章老先生,打消絕食之念呢?
正當大家絕望之際,忽有一人越衆而出,大笑曰:此事易爾,待吾往見章老師,但以三寸不爛之舌,定然說得章老師捧起飯碗,狂吃猛塞。
袁世凱細看此人,頓時大喜:此事非你不可。
【11.有事生完了氣再說】
那名自告奮勇、主動請纓之人,姓王,名揖唐,乃章太炎早年的學生。此人在日寇侵華之後,成為了日僞政權中一等一的大漢奸。
能夠名列大漢奸之榜首,哪怕是智商略低一點兒,都是不行的。這王揖唐,就是一個絕頂聰明之人。他領命之後,前往龍泉寺,拜訪章太炎。見到他進來,章太炎大怒,扭過臉不答理他,表示自己真的很生氣。
其實對章太炎來說,王揖唐畢竟是自己的學生,關愛之心還是有的。只是自己的學生跟了袁世凱,則讓他很生氣。但話又說回來,學生王揖唐在袁世凱那裏,怎麽說也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于是章太炎的內心又很是滿意。諸多矛盾的情感錯綜交雜在一起,使得章太炎見到王揖唐,也不知該怎麽表示,只好先生氣,有事生完了氣再說。
王揖唐進來,先對老師行叩拜大禮,屁股蛋子撅向天,腦袋瓜子貼着地,號啕大哭起來,哭了足足小半個時辰,才止住哭聲,一句話也不說,爬起來就走。這回輪到章太炎急了:你個渾蛋,給我回來,有你這麽當學生的嗎?見了老師話也不說一句,哭完了就走,你以為你誰呀?
王揖唐道:老師,我哭,是因為我恨自己的老師太蠢,上了袁世凱的當而不自知,你說我能不哭嗎?
胡說八道!章太炎怒不可遏:我是誰啊?袁世凱又是什麽東西?你竟敢說我上了袁世凱的當?這是對你老師最大的污辱。王揖唐,今天你得給我說出個道理來,說不出來,我打不死你。
王揖唐轉身,正色道:老師,你想那袁世凱,何許人也?他乃當代的曹操,當代的賈似道,當代的嚴嵩,當代的……那個誰,總之,古往今來所有的大奸臣全加一塊,那就是袁世凱了。這樣的亂世賊子,你猜他最害怕的,是何許人也?是革命黨孫文嗎?非也!是帝國列強嗎?非也!是日本人嗎?非也!是他的老婆嗎?非也!夫亂臣賊子袁世凱,他天不怕,地不怕,天底下唯一讓他害怕的,就是老師你呀。老師你可否知道,那袁世凱連晚上睡覺做夢,都在咬牙切齒,一心想殺掉老師而後快。可老師你學究天人,獨步天下,袁世凱他不敢動手啊。
說到這裏,王揖唐陡然提高聲音:老師啊,那袁世凱想殺你而又不敢殺,就如曹阿瞞對祢正平,所以不敢者,是不願千秋萬代後承受殺士之名矣!所以那奸雄袁世凱,布下了險惡圈套,他不親自下令殺你,卻故意将你軟禁于此,撩撥起你的火氣,讓你自己絕食。老師絕食而死,那是老師你自己想死,正中奸雄袁世凱下懷,徒然令親者痛而仇者快,于己何益?我哭,是哭我的老師竟然如此愚蠢,中了袁世凱的奸計,絕食尋死而不自知,這是何等悲催啊……悲催,真是太悲催了,嗚嗚……
王揖唐一番話,只說得章太炎潸潸淚下,汗流浃背。他仔細一想,對呀,王揖唐說得對呀。我若是自己把自己餓死了,跟人家袁世凱有什麽關系?我怎麽這麽缺心眼啊?我應該活着,活着才能夠給袁世凱添堵,讓他一想到世上還有這麽個人,就哭都哭不出聲來。
對,就這麽辦!
當即章太炎大吼道:來人,給老爺拿肘子來,老爺我餓了!
外邊的憲兵們一片忙亂,紛紛往廚房奔跑,給章太炎老先生蒸肘子。王揖唐則哈哈大笑,回去跟袁世凱交差去了。
【12.他比表妹還要瘋】
王揖唐走後,章太炎老先生最得意的弟子黃侃跑來了。
說起黃侃其人,實乃天生妖孽,讓世間無數學子,為之欲瘋欲狂。早年間,章太炎老先生東渡日本,矢志推翻清政府,以挽救中國于危亡,當時生活環境極為惡劣,老先生居于鬥室,一星燭火,幾本殘書,幾日裏才啃幾口燕麥餅幹,卻仍然堅持鬥争。
這一天,老先生正在鬥室之中,捧着書卷,啃着燕麥餅幹鬥争着,忽然間就聽嘩啦啦啦,一道濁黃的液體,自天而降,漫灑于老先生頭上。章太炎老先生将手指拿到鼻翼間一聞,嗯,腥臊腥臊的,此乃人尿也。
人尿怎麽從天上灑下來了?
章太炎老先生恍然大悟,是有那缺德的人,站在樓上往下撒尿。老先生怒不可遏,指着樓上破口大罵。就見一個年輕人,從樓上直沖下來,指着章太炎的鼻頭回罵,意思是自己非常有學問,往章太炎老先生頭上撒尿,實乃你章太炎的榮幸之事,你亂罵可不對。
太炎老先生被氣得兩眼冒火,他本有章瘋子之稱,居然碰上一個比他還瘋的人,當下兩人就對罵起來,一邊罵一邊絞盡腦汁掉書袋,一定要罵出學問來,才不負“國學大師”之稱。兩人罵到最後,太炎老先生越罵越勇,越罵越有靈感,對方卻因為年輕,終于敗下陣來,并說:老先生,你學問比我深,比我會罵人,我黃侃心服口服,願拜你為師。
說罷,黃侃跪下磕頭,成為了章太炎老先生座下大弟子,也是最有出息的弟子。
然而學問害人啊,尤其是遇到黃侃先生這種學問與人品成反比的異類,那更是害死人不償命。
早年間,黃侃有個表妹,叫黃紹蘭,是當時有名的女才子。黃侃跑了去追求她,黃紹蘭說:表哥啊,你有沒有搞錯?你是有老婆的人啊,現在又沒有和老婆離婚,怎麽安置我啊?
黃侃笑曰:表妹休怕,我有一招妙計。咱們倆啊,一起去辦結婚證,結婚證上呢,不寫我的真名,寫個假名。這樣的話,我老婆就不會知道。等我和她離了婚呢,咱們再恢複真名,你看如何?
小表妹黃紹蘭傻啊,就信了表哥的話,讓黃侃用假名和她領了結婚證。婚後兩人濃情蜜意,不在話下。卻說有一天早晨黃侃起床,對小表妹黃紹蘭說:表妹啊,你在床上等着,我去趟洗手間就來。說了這話他就出了門,此後再也沒回來。
新婚之際,丈夫不翼而飛,黃紹蘭心裏那個納悶啊,就到處尋找。終于聽說丈夫早就去了北京女子師大,又和一名溫柔的蘇州女孩結婚了。黃紹蘭驚訝地追到北京,要求黃侃解釋,可黃侃卻說:表妹啊,你有沒有搞錯,你的結婚證上,寫的是另外一個人的名字,跟我又沒關系,你怎麽來找我呢?
聽黃侃這麽一說,小表妹黃紹蘭一下子就瘋掉了。
沒辦法不瘋啊,你說黃侃這幹出來的是人事嗎?
但黃侃并不認為自己有什麽不對,表妹愛瘋就去瘋,他比表妹還要瘋,就跑來找老師章太炎擺龍門陣。到了地方,發現章太炎窮極無聊,專以戲弄看管他的憲兵警察為樂事。他命令這些憲兵警察,對自己要稱“大人”,對來賓也要稱“大人”、“老爺”,逢年過節,還要進來磕頭,如有違背,輕則罰跪,重則罰錢。
黃侃見了此事,大樂,可當他拿起筷子吃菜時,卻皺起了眉頭。
原來,黃侃先生第一愛美色,睡完提褲子就走,絕不負責。第二就是喜歡吃,可是章太炎老先生的這個廚子,水平太差了,于是他要求老先生立即發瘋,不換個四川廚子,這瘋病沒個好。
無奈之下,戒嚴司令部只好為太炎老先生換了個廚子。
但那名被換掉的廚子卻被激怒了,于是暗中搗鬼,把黃侃趕走了。此事又引發了太炎老先生的再一次絕食。
有章太炎、黃侃這倆瘋子橫卧京師,可想而知,袁世凱的日子是多麽難過。但人性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不肯吸取教訓。按說袁世凱遇到章太炎和黃侃,就應該知道這些國學大師是不可招惹的了。甭管男女,不分老少,碰到這些國學大師,神經必然分裂,精神必然失常。可袁世凱竟然腦子進水,又把另一位同等級別的國學大師王闿運,給弄到北京城來了。
【13.他的情商有點兒偏】
說起王闿運其人,就不能不提到晚清史上一樁最神秘最神秘的懸疑事件。
早在鹹豐十年,也就是公元1860年,正值洪秀全發起太平天國運動,攪得大清山河破碎,風雨飄搖。鹹豐皇帝為了擺平洪秀全,就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欽差大臣,駐紮在安徽祈門,以備用兵。
就在這一年,當時還是個帥仔的王闿運,專誠來找曾國藩,并在其軍營中,逗留了三個月。
于是曾國藩的日記上,出現了這麽兩條怪異的記錄。
第一條記錄于七月十六日:傍夕與王壬秋久談,夜不成寐。
第二條記錄于八月初四:王壬秋來,與之久談,夜極倦。
曾國藩的日記中,所提到的王壬秋,就是年齡比曾國藩小二十二歲的王闿運了。此前曾有無數史學家蹲在這個位置上,揪住頭發光着腳板,茶不思飯不想,苦苦地瞎琢磨:這個王闿運,他到底和曾國藩說了些啥呀,把個曾國藩說得一夜夜失眠?
但這個問題,單憑史學家是破解不了的。這個問題必須由……由雜家來破解,因為答案并不在曾國藩的日記中,王闿運也偷偷地銷毀了所有的文字資料。要想找到答案,你非得去另外一個地方,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啥地方呢?
詩人紮堆的哼哼唧唧之處。
如果你碰巧是個詩人,又或者有個喜歡讀古詩的臭毛病,那麽你遲早會讀到這麽一首怪詩,名字叫《湖南少年歌》,歌曰:
……
更有湘潭王先生,少年擊劍學縱橫。
游說諸侯成割據,東南帶甲為連橫。
曾胡欲顧鹹相謝,先生笑起披衣下。
……
這首詩,便是民國第一怪人、王闿運的門下弟子楊度所寫。在詩中,楊度縱情讴歌了老師王闿運的不凡之學,并點明了王闿運游說曾國藩,用的就是縱橫術。
啥玩意兒叫縱橫術呢?
縱橫術這個東西,說起來可是有年頭了。早在戰國年間,就有十家學說,在這十家中縱橫家榜上有名。縱橫術這個東西,用現在的語言來表達,就是策劃,難聽點兒叫忽悠。但忽悠也得有忽悠的本錢。戰國年間,大縱橫家蘇秦,兩手空空,單憑一張嘴巴,就說得列國紛紛點頭,盡數将相印交付,于是蘇秦以一介布衣身份而佩六國相印,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千秋絕響,也讓無數的書呆子,坐在屋子裏發傻發呆,唉,要是人人都那麽容易被忽悠,該多好啊。
古書上有個故事,說是有個縱橫界人士,出門去忽悠,結果非但沒有忽悠成功,反而讓人打了個半死,送回家來。別人都在同情他時,這老兄卻伸出舌頭,問人家:我的舌頭在不在?對方回答:還在。縱橫家哈哈大笑:舌頭還在就行,有舌頭在此,不愁忽悠不住他們。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