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1)
【01.金蟬脫殼孫中山】
惜陰堂裏,張謇見到了趙鳳昌。可正如我們所知,趙鳳昌并無意恢複武昌的穩定,相反,他勸說張謇放棄君主立憲的想法,大家一起來共和,等搞死了清帝國,有的是錢賺,你急什麽呢?
張謇無奈,在日記中寫道:
絕弦不能調,死灰不能燃。
意思是說:……不穩定就不穩定吧,先共和,再賺錢,也只能這麽着了。
于是張謇就住到了惜陰堂,替趙鳳昌當秘書,先寫信給江寧将軍鐵良、兩江總督張人駿,奉勸他們認清形勢,不要聽信宵小撺掇,不要與人民為敵,放棄武裝幹涉武昌的愚蠢想法,早日加入到共和大潮中來。
可想而知,鐵良和張人駿收到這封信,肯定是欲哭無淚。這個張謇可真逗,前幾天還在這裏又哭又鬧,要求武裝幹涉武昌,今個兒又忽然說要我們放棄武力幹涉武昌的愚蠢想法……真拿這個怪人沒辦法。
張謇加入惜陰堂,直接促動了中國共和革命的進程,各省咨議局局長,都以張謇馬首是瞻,收到他的書信,就立即與革命黨人聯系,宣布獨立。由是惜陰堂已經隐然成為了中國革命的政治中心,全國各地督撫,紛紛來惜陰堂點卯報道。文件記載,當時到惜陰堂報到、接受趙鳳昌安排的人計有:黃炎培、宋教仁、吳稚晖、剛剛出獄的汪精衛、戴季陶、胡漢民、譚延闿、李列鈞、柏文蔚、徐紹桢、李書城、洪承點、李燮和、黃郛、黃興以及革命黨黨魁孫文。
連孫中山都要到趙鳳昌門口聽差,說起來也是沒得法子,因為孫文歸國之前,碰的釘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話說那同盟會革命黨,早在廣州起義失敗後,大批黨人逃亡東京,個個灰心喪氣,黨事已經無人再問。
是年6月11日,黨人譚人鳳向孫文提出改良黨務的建議,孫文點頭應允。于是宋教仁興沖沖地去找孫文,商議這個黨務如何一個改良法。可萬萬沒想到,當他見到孫文,說起這事兒的時候,孫文卻冷笑道:
同盟會已取消矣,有力者盡可獨樹一幟。
宋教仁聽了這話,驚得目瞪口呆,急問何故。孫文仍然是冷笑道:
黨員攻擊總理,無總理安有同盟會?經費由我籌集,黨員無權過問,何得執以抨擊?
孫文的意思是說:同盟會的錢,都是我老孫弄來的,哪有你宋教仁說話的地方?
宋教仁氣急敗壞,就去找譚人鳳說理。于是衆黨人熙熙攘攘,一起來找孫文吵架。譚人鳳倚老賣老,怒氣沖沖地道:
Advertisement
同盟會是全國志士結合組織,何得一人言取消?總理無處罰黨員之規條;陶成章所持理由,東京亦無附和,何得怪黨人?款項既系直接運動,然用公家名義籌來,有所開銷,應使全體與之,何雲不得過問?
意思是說:老孫,你有什麽資格取消同盟會?光複會陶成章罵你的時候,我們也沒跟着罵,夠意思了吧?怎麽這時候責怪我們?再說同盟會募到的錢,是以組織的名義募得的,憑什麽你一個人花,不讓大家過問?
孫文被駁得面紅耳赤,無言以對,就說:這事兒……等明天咱們開個會,讨論讨論再說吧。
衆人信了孫文,就先回去準備會議,次日再回來,吃驚地發現孫文已經無影無蹤,不辭而別了。
孫文去了哪裏呢?
他去了美國科羅拉多州,在一家華人小餐館找了份刷盤子的工作,不再攪和革命這事了。
【02.妙手空空大總統】
據茅家琦先生所撰《中國國民黨史》中記載,孫文在東京神秘消失之後,諸黨人無奈,只好踢開孫文鬧革命,組建同盟會長江中部分會,黨人胡漢民反對,被譚人鳳罵得狗血噴頭,兩人差點兒沒打出人命來。但此後中部同盟會杠上開花,策動武昌首義一舉成功,革命情勢霎時間好轉,這卻是出乎孫文意料的事。
正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孫文得知消息,急忙發電黃興,聲稱自己将前往各國借款,要帶大筆的錢回國。
于是孫文直奔華盛頓,寫信給美國國務卿諾克斯,要求見面會談。不曾想那缺德的美國佬諾克斯,硬裝作沒收到信,讓孫文無計可施。
美國不乖,那就先拿下日本。
孫文又找到日本駐美領事館鶴崗永太郎,希望日本能夠公開邀請他訪問日本,以便制造國際影響。鶴崗那厮聽了要求說:等我向國內請示請示……然後就躲起來不見面了。
日本也不給力,孫文也絲毫不洩氣,徑奔英國倫敦,給英國外相格雷拍電報,承諾說革命勝利,他掌權後,将“給英美在華若幹優先權力”……這次英國佬終于回信了。
格雷說:孫文其人,是個理論性的喜大言的政治家,英國将保持中立,英國政府不反對孫先生經英國及英屬殖民地香港返回中國作短暫停留。
英國也不給錢,那就去法國。
在法國,孫文見到了東方彙理銀行經理西蒙,明确提出借款。西蒙搖頭:不不不,不借,錢有的是,就是不借給你。
你看這個法國佬,真氣人。
孫文急了,改了一種說法,想用中國償還庚子賠款的名義借款,還可以拿礦稅、土地稅作抵押。法國佬禮貌地回答道:閣下所說的話,我真的一句也聽不懂。
沒咒念了。
沒咒念了也不要緊,回國,去找趙鳳昌,讓他來解決問題。
但孫先生歸國之後,他下榻的居所非常重要——他居住在共進會成員應夔丞的家中,全部開銷由應夔丞包幹,事後應夔丞報賬十七餘萬,再後來應夔丞雇刺客殺掉了國民黨黨魁宋教仁,孫先生大怒,指責袁世凱為兇手,并發動了二次革命。
在應夔丞殺宋教仁之前,大家仍然是一團和氣,都來共和,遂齊至趙鳳昌的家中聽候吩咐。趙尊岳文《惜陰堂辛亥革命記》中,記述了孫文抵達上海次日,就去惜陰堂向趙鳳昌彙報的詳情:
……孫中山先生剛回國初晤趙鳳昌,言及民生凋敝,如何解救國民于困難危急之中。孫立即作出豪語,謂今當先免全國之田賦。趙鳳昌立即阻止孫的說法,并告知曰:稅賦是軍政費用支出的來源,君剛歸國門,一言為萬方所矚目,慎勿輕言之。
其後議及優待清室經費,孫中山突然講:每年給一千萬何妨?趙鳳昌又阻止曰:此當交國會決議,非一二人所可定奪。
主要是孫中山滅清在眼前,情緒尚在亢奮之中,有些喜出望外,不當溢于言表,最終亦僅定四百萬兩。凡此種種均可看出革命黨人之坦率豁朗,而尚不習于治道,幸多機敏善服,不致贻留禍階……
惜陰堂散會之後,孫文回到寓所,集黨人繼續開會,會上宋教仁認為中國不應該實行總統制,應該實行內閣制,孫文不同意,兩人大吵,黃興拉架,會議在争吵中愉快地度過。次日,南京各省代表派了馬君武,率領一個六人小分隊來找孫文,陳裼祺先生編《孫中山年譜長編》,詳述了此次事件:
代表們說:代表團拟舉先生為臨時大元帥,先生意如何?
孫文回答:要選就選大總統,不必選舉大元帥,因大元帥在國外并非元首。
可想而知,孫文這個要求讓代表們措手不及。明擺着,北南談判正在進行中,中國到底是實行君主立憲制,還是實行共和制,此事目前尚無結果。正因為國體懸疑,代表們才想推孫文為大元帥,領導南方軍跟北洋軍人頂牛。可孫文突然提出來要當大總統,這個事就讓代表們為難了:
代表們說:在代表會所議決的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本規定選舉大總統,但袁世凱的代表唐紹儀,到漢口試探議和時,曾表示如南方能舉袁為大總統,則袁亦可贊同共和。因此代表會有決議此職暫時留待。
孫回答:那不要緊,只要袁真能擁護共和,我就讓給他。不過總統就是總統,臨時字樣可以不要。
孫文把他的要求進一步加碼,不唯是要做大總統,而且還不要“臨時”字樣。再加上革命黨早已放出風聲,說孫文從美國帶回來了美元千萬,兵船百艘,有如此強硬之實力,難道南方軍還怕北洋軍嗎?
衆代表如何知道所謂美元千萬,兵船百艘,純系子虛烏有?再加上孫文歸國之前,早已密令陳其美派了蔣介石動手,将唯一能夠與孫文分庭抗禮的革命大領袖陶成章槍殺,于是孫文如願當選為臨時大總統。
等臨時大總統孫文橫空出世,諸代表才知道兵船美元,壓根就是瞎掰,登時全都急了。見此情形,孫文的香山老鄉及黨人們紛紛上前,替孫文遮掩,孫文大喜,聲言招待大家吃飯。衆老鄉大喜,紛紛赴宴,不過飯局過後一抹嘴巴,才吃驚地發現孫文一文不名,這頓飯還得大家自己掏錢。
從此,孫文先生的香山老鄉,聞孫文之名奔避躲讓,再也不敢沾到孫先生分毫了。
但孫先生妙手空空,輕取大總統寶座,卻讓幾個人說不盡地尴尬惱火。
【03.假洋鬼子唐紹儀】
孫文巧取大總統寶座,最尴尬、最別扭的人,當屬北方使者唐紹儀。
說起那唐紹儀來,他本是大清帝國最早的留美幼童,留美期間榮獲綽號“阿賈克斯”,居住在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的隔壁,經常開PARTY,和馬克·吐溫的女兒跳踢踏舞,結果學了滿腦子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朝廷對此有所察覺,擔心美帝國主義和我們争奪下一代,遂勒令幼童歸國。
歸國後的唐紹儀,曾赴朝鮮海關就職,手提駁殼槍,與袁世凱兩人合鬥日本五大師團,是讓日本人極為羨慕的中國英雄。此番他出任南北議和使者,朝廷早已拟定了二十二條協議草案,要求建立君主立憲制。可唐紹儀卻看也不看,就直接把朝廷的草案丢廢紙簍裏去了。
當時的香港《華字日報》透露說:臨行之前,袁世凱把唐紹儀叫了過去,吩咐道:小唐啊,你記好了,我們的底線是,除了民主我們不可讓步外,南方提出來的任何條件,都可以讓步。
唐紹儀興奮地道:OK,你就看我的吧……說話間,唐紹儀咔嚓一刀,将自己頭上的辮子剪掉,換上西裝、領帶、法式皮帽、呢子大衣。看得袁世凱大詫驚呼道:好一個假洋鬼子……我就不明白了,眼下的局勢是如此危急,怎麽這個唐紹儀如此興奮呢?
不唯袁世凱目瞪口呆,等南北代表雙雙會面時,在場之人更是齊齊地跌破眼鏡。
南方的談判代表,是老外交家伍廷芳,他原本在上海好端端地做寓公,可武昌革命軍大都督非要高薪誠聘他,請他出來談判。前去邀請的人,就是青幫大佬陳其美,當時陳其美就拿了張名片登門,一說這事兒,把伍廷芳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伍廷芳和陳其美,素不相識從無往來,這時候陳其美突然登門,竟然提出這麽大的一個要求來,伍廷芳哪裏敢答應?當即拒絕。
眼見得伍廷芳不出山,陳其美這邊回去就無法跟大家交代,情急之下,撲通一聲跪在伍廷芳門外。伍廷芳不出來談判,他就不起來了。
這就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大俠霍元甲神秘身死之後,陳其美不說想辦法查清此事,卻于伍廷芳門外長跪不起的原因。
被這麽個大男人莫名其妙地跪在自己家門外不起來,伍廷芳沒得法子,只好硬着頭皮出來談判。出場時他的打扮與唐紹儀構成強烈的反差。唐紹儀是标準的假洋鬼子打扮,而伍廷芳卻是長袍馬褂,讓在場的人心裏一個勁地打鼓:這倆活寶,到底哪一個代表革命黨?怎麽朝廷來的特使,打扮得居然比革命黨還要給力?
唐紹儀首先表态:共和民主,我們從北京來的人沒有反對意見。
伍廷芳:……蠻好,蠻好……那咱們還談什麽?
唐紹儀:要談一下清廷,假如沒有清廷,咱們現在立馬共和,可問題是清廷就擺在這裏,你不能裝看不見啊,所以咱們得……
這邊唐紹儀的話還沒有說完,江湖上突然爆出個特大消息,那孫文已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坐上了大總統的寶座,并于南京組織臨時大總統府。當時唐紹儀就傻眼了:這個這個……這讓我如何跟袁世凱交代啊?
此時袁世凱已經發來了賀電:
君主、共和問題現方付之國民公決,無從預揣,臨時政府之說,未敢與聞。
是日,北洋軍人以段祺瑞、馮國璋為首47人,聯合通電,欲與南京政府誓死決戰。
面對北洋的挑釁,孫文報以輕蔑的冷笑。
來得正好,革命軍正要興師北伐呢。
【04.孫文之奇門兵器】
孫文在南京宣誓就職大總統,立即誓師北伐。
興起義師,直搗北京城,将袁世凱的北洋軍消滅掉!
面對實力如此強大的北洋軍,孫文何以有如此信心呢?
因為他設計出了軍事戰史上聞所未聞的奇門兵器:
飛艇炸彈!
此種武器之設計,是由升空的熱氣球,下懸巨大的炸彈,順風向着北京城飄啊飄,飄到北京城袁世凱家裏,轟的一聲,把袁世凱炸得七零八碎,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制造局接到了南京政府的訂單,定制四寸直徑、六寸高、十六磅重,上尖下圓,形似葫蘆的炸彈兩百粒。當時制造局的技師拿着圖紙看了半天,問:這種炸彈,制造出來并不難,就是特別費料,炸起來時效果也不好,還不如放個爆竹。一看就是屁事不懂的外行設計的。還有還有,你們說要用氣球把這些炸彈飄到北京的袁世凱家……可我就納悶了,這氣球他認識路嗎?你怎麽就知道氣球一定會飄到袁世凱家?萬一它飄到老百姓家裏,轟的一聲炸了,那可咋辦?
南京政府來人說道:你說的是什麽話?對北伐又是什麽态度?這炸彈是大總統親自設計的。
技師說:別管誰設計的,氣球都不大可能認識路……
南京政府來人說:你知不知道,演藝界大紅大紫的大明星潘月樵,領取了兩百杆槍,要率領最漂亮最漂亮的花旦武生,親自參加這次北伐。
技師說:潘月樵是唱戲的,居然要帶着花旦去打仗,這個……可這樣氣球也未必認識路啊。
南京政府來人說:你知不知道,女子北伐鐵血團已經成立了,正所謂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你還有什麽疑問嗎?
技師:……不是說兔子的事,我是說,氣球炸彈它不認得路,會炸到老百姓家的啊。
南京政府來人:你知不知道,楊以德死期将至。
技師:……楊以德?啥叫楊以德?
南京政府來人把厚厚一疊子《民立報》擲在技師的臉上:你自己好好看看,就不信你還敢跟大總統擡杠。
技師狐疑地打開報紙,看了後放下:好,好,好,算我輸了行不行?大總統設計的炸彈,鐵定是識路認人的,這些炸彈我一定盡心盡力制造,一定一定。
報紙上究竟登了什麽消息,把個技師吓成這般模樣?
【05.被黨人玩慘了】
1912年元月的《民立報》,大篇大篇地刊載了天津黨人攻殺楊以德的事件。
這件事說起來,還是孫文手下第一缺心眼死士應夔丞搞出來的。話說當初上海光複,民軍風起雲湧,數量無窮,都堵在大都督陳其美的門外要求發薪,其中有個民軍領袖王鐘聲,最是兇悍,他用槍口抵在陳其美的腦殼上,強迫陳其美拿出3000元錢。而後王鐘聲知道陳其美絕不會放過自己,遂乘船逃往天津。
果然,陳其美怒不可遏,命令他的諜報處長應夔丞解決此事。應夔丞端的詭計多端,就給天津警備道楊以德拍了個匿名電報,言稱有亂黨王鐘聲潛入天津,請當局速速緝拿。
楊以德是北洋袁世凱手下大将,天津又是北京的門戶,所以接到電報後楊以德不敢怠慢,立即率了軍警登船,果然逮到了從上海逃來的黨人領袖王鐘聲,驗明正身後,将其槍決。
事發後,《民立報》發布大幅哀悼文章,痛斥反動元兇楊以德殺我革命同志的罪行。陳其美并應夔丞親赴王鐘聲的追悼會,并致悼詞,親自落淚。
而後黨人大舉洶洶,入天津誓殺楊以德。先是有人往楊以德身上丢炸彈,被楊以德逃開,沒炸到。緊接着黨人大模大樣地在楊以德的住宅前埋炸藥,楊以德的衛隊持槍上前幹涉,結果卻跳出來大夥黨人,持槍與衛隊對射。
随後,天津出現了成群結隊的黨人,各執短槍炸彈,徑直殺奔楊以德家。楊以德大駭,飛逃入租界,不敢再出來了。
後悔得恨不能吃了自己,楊以德心想,你說我這不是閑極無聊嗎?那王鐘聲既然從上海逃到天津來,明擺着是黨人借刀殺人。你說我怎麽就這麽傻?黨人挖個坑我就撲通跳進去了……唉,你說我真是笨,當時我要是再聰明一點兒,把王鐘聲驅逐出境,再攆回上海去,讓黨人自己殺了他,這不就沒我事兒了嗎?
情知自己智商過低,被陳其美玩慘了。楊以德找人求情,說:你們不要殺我了好不好,我知道錯了,以後我也支持共和行不行?
黨人的答複是:不行!
必殺楊賊以謝天下。
此後楊以德就被困死在租界裏,每日裏黨人絡繹不絕,進入租界在他的寓所前晃來晃去。雖說是黨人最害怕洋人,不敢在租界裏造次,可門外晃動着一群又一群殺手,這還讓楊以德如何安枕?
更狠的是,黨人每天在報紙上連篇累牍,揭楊以德的老底,說楊以德是小妾生的,說他以前曾在妓院裏做龜公提茶壺,說他幹過在火車站剪票的活兒,還暗示他和他爹的小妾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總之,楊以德的名字,已經是頂風臭出十八公裏,讓人再也不敢輕觸革命黨人的虎須。
楊以德的困境,增加了黨人必勝的信念,在這種情況下,還會有人敢懷疑孫文大總統設計的氣球不認得路嗎?
敢跟孫文的革命黨擡杠,楊以德就是現成的例子。
所以制造局的技師,再也不敢多說一個字,只管閉着眼睛制造炸彈。
【06.堅決打壓大肥仔】
困死天津楊以德,又設計出了奇門兵刃氣球炸彈,孫文英姿勃發,雄心勃勃,轉而向武昌的大肥仔黎元洪下手了。
為什麽要對肥仔黎元洪下手呢?黎元洪領導武昌革命,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正因為大肥仔有苦勞,所以才要狠狠地修理他,沒苦勞的人,如袁世凱,你想修理也修理不到。
從人類社會關系的角度而言,孫文這邊入主大總統,對袁世凱并無實際影響,唯一的影響就是留美幼童唐紹儀臨陣反水,傾向共和,和孫文的革命黨人攪和到了一起,忽悠了袁世凱,讓袁世凱的君主立憲政體泡了湯。但泡了湯也沒關系,畢竟這湯是清廷的湯,不是袁世凱的湯,泡就泡了吧,袁世凱表示淡定。
但是,就在大肥仔黎元洪趕鴨子上架,硬起頭皮出任湖北革命軍政府大都督以來,上海這邊以陳其美為首的革命黨人,始終在堅持不懈地幹一件事——他們試圖領導中國革命——這個意思是說,他們始終想領導大肥仔黎元洪,始終在打壓黎元洪的勢力。
前者,黃興抵達武昌,出任軍事統帥,最終沒搞過馮國璋的北洋軍,遂擡屁股走人。到了上海後,上海的各省代表推選黃興為革命軍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讓湖北革命黨非常之郁悶。雖然各省代表發現情形不對,又改選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但上海黨人仍然期待着孫文,孫文的名頭響亮,足足可以把肥仔黎元洪壓個半死。
實際上正是這樣,孫文明修大元帥,暗渡大總統,一舉奪得了中國革命大魁首的地位之後,黎元洪的地位直線下降,忽悠一下子降到與各省的都督平級。
這時候肥仔黎元洪正在武昌,抱着印信被馮國璋的北洋兵追得到處跑路,顧不上跟孫文理論,可湖北省代表湯化龍,以及武昌革命黨人孫武興沖沖地趕來,卻都碰了一鼻子灰。
湖北革命黨人專程派了孫武來找孫文,那是有原因的。前者,武昌城陷入北洋軍的重攻之中,民心不穩,黨人遂瞪倆眼珠子撒謊說:孫文目前正在海外,率列國兵艦而來,暫先派了弟弟孫武前來,領導大家革命。當時還用了頂八人大轎,天天擡着屁股被打得稀爛的孫武招搖過市。所以在感情上,不唯是孫武自己,武昌的革命黨人,也都将孫武視為了孫文的弟弟,所以派他來親近孫文。
可是前者黃興在武昌,因為戰事不力,遭到了黨人的質疑,從此就對湖北人超級厭惡。而他最讨厭的,就是孫武——“孫武到上海,态度殊惹人厭”(見之于《太炎先生自訂年譜》)。
雖然黃興厭惡孫武,但這不等于孫文也厭惡孫武。但問題在于,南京政府剛剛草創,與事諸人全都不懂政務,設置的官位滿足不了黨人的需求,也就是說僧多粥少,所以南京政府拒絕授予孫武職務。而湖北的咨議局局長湯化龍更慘,他的弟弟湯芗銘因為統率着一支艦隊,被授予了海軍次長一職,而哥哥湯化龍,由于實在沒官位安置,又找不到個借口,幹脆編了個借口,硬說湯化龍為逃官,不予任用。
章太炎記述此事時說:
孫堯卿至南京,不用。時黎公已被副選,諸将請仍稱大元帥,移書南京,稱湯化龍為逃官,不當任用。兩府之怨,自此起矣。
章太炎先生是光複會的領袖,與孫文長期不睦,現在他看好大肥仔黎元洪,要替肥仔說話。而同盟會成員查光佛,卻堅定不移地讨厭孫武,并撰《武漢陽秋》聲讨孫武:
孫武至寧意在陸軍次長,鄂人亦多為宣言争持者。本以其聲名素劣,在黨人中屢失信用,且不學無術,而黃亦以軍事非己所長,欲得軍事學識較優者為佐,而孫非其人,且在漢陽時孫多與掣肘,雅不善也。
意思是說,孫武這個人狗屁不懂,人品超級低劣。黃興在漢陽的軍事失利,不怪人家黃興,都怪孫武人品太差,這麽差勁的人品,絕對的“雅不善也”,豈有不打敗仗之理?
可想而知,孫武肯定不會喜歡這個結論。替他老人家想想吧,為了發動武昌起義,他可是連身家性命都搭上了,被炸彈炸得屁股稀爛,還堅守武昌城與北洋軍交戰。革命到最後,卻落得個“雅不善也”的結果,這叫什麽事兒啊。
孫武怒極,又沒臉再回武昌。他來的時候可是風風光光,首義元勳啊,給個陸軍次長還不算委屈,卻不想給了他一個“雅不善也”,這讓孫武如何下臺?正尴尬之際,有鄂人孫發緒找來,說道:老孫,你看明白了沒有?這個狗屁南京政府,居然沒有一個武昌的首義元勳,真是太他娘的雅不善了,我建議你拉攤子單幹吧……
南京政府排鄂,鄂人功高材多,應另樹一幟。
孫武一想,對啊,我明明是首義元勳,功勞天下皆知,又何必非要和孫文這夥怪人攪和在一起呢?
1912年1月,鄂人首義者于上海列名發起民社,列在名單上的重要人物有:黎元洪、孫武、藍天蔚、譚延闿、王正廷、朱瑞、張振武……這個張振武最重要,他也被排擠在南京臨時政府之外,不得已加入民社,但他的老婆太多,無論如何也不夠吃的。最後必然還要再革命,終被袁世凱所殺,這是很快就要發生的事情。
從此上海以民社為根據地,以武昌為大後方,不停地與孫文鬧事,搞得孫文焦頭爛額。但南京與武昌兩府的糾葛事小,財務上的事大,由于南京政府沒得錢花,逼得孫文幾欲發狂。
沒有錢,北伐的事情也就無從談起,再加上孫文自己心裏也清楚,他的奇門兵器之氣球炸彈,對袁世凱的威懾是低于零的。如此這般情形,迫得孫文巴不得快點兒讓袁大腦殼來接手這爛攤子。
如何才能哄着袁世凱接手呢?
只能忽悠惜陰堂的趙鳳昌了。
【07.讓你們找不到阿拉】
惜陰堂被迫出面,替革命黨解決麻煩,細說起來應該歸功于陳其美。
但事實上,陳其美他并沒有露面,而是躲藏了起來,深藏不露。頭一個露面的是老同盟會成員馮自由,馮自由向孫先生祝賀說:
我輩夙昔之願,竟成事實,何等痛快!
孫先生卻皺着眉頭回答說:
何來痛快,直苦惱耳。
大總統都當上了,還有什麽苦惱的呢?事後孫先生回顧說:
民國建元之初,予則極力主張實行革命方略,已達革命建設之目的,實行三民主義,而吾黨之士多期期以為不可。經予曉喻再三,辨認四起,卒無成效,莫不以為予之理想太高……嗚呼!是豈予之理想太高哉?毋乃當時黨人之知識太低耶?予于是乎不禁為之心灰意冷矣!……此予之所以萌退志,而于南京政府成立之後,仍繼續停戰,重開議和也。至今事過境遷,則多有怪予于民國建元之後,不當再允議和,甘讓總統者……黨員于破壞成功之後,以多不守革命信誓,不從領袖之主張……夫如是,則予無為總統之必要也。
孫先生的這段回顧,亮點在最後一句。翻譯過來就是:……大家都不乖,不聽我的話,早知這情形,我何必要當這個大總統呢?
然則,大家為何不聽孫先生的話呢?
有個小細節可以讓我們知道答案:南京大總統宣誓就職,南方革命軍一片歡呼,書信如雨點般飛往南京——全是催款單,要求孫先生速速支付革命經費。各省等着掀鍋的革命軍數以百萬計,全指着孫先生掏錢了。孫先生最先接到的是安徽革命軍的催款,當時他大筆一揮:撥款20萬!然後丢給新任命的民政部長胡漢民:快去打款!
胡漢民拿着孫先生的批條,到了庫府一看,頓時就哭了。原來,偌大的南京臨時政府,賬面上全部流動資金只有10元錢,孫先生吩咐胡漢民打款20萬,這豈不是難為死胡漢民?
原來是沒錢。沒錢也不要緊,這不,最有錢的狀元公張謇,來找孫先生擺龍門陣來了。
狀元公、實業家張謇來找孫先生,聊過之後,張謇回去寫日記,詳述孫先生其為人。日記上一共有三句評價:
頭一句:張謇說,(孫文先生)于中國四五千年之疆域、習俗、政權、因革損益之遞變不盡了徹……意思是說,孫文先生不了解中國的基本國情。
第二句:張謇說,(孫文先生對)各國政治風俗之源流未暇加以融會貫通……意思是說,孫文先生也不了解外國是怎麽個情形。
第三句:張謇說,……與孫中山談政策,未知涯畔……意思是說:忽悠,孫文是個大忽悠,忽悠得人找不到北了……
總而言之,張謇搞了一輩子實業,卻無法與孫文先生對話,這就意味着滬商對孫文先生的支持必然會受到限制。實際情形是,滬商為臨時大總統提供了366萬餘的資金,然後現金流就斷了,南京政府財政總長陳錦濤憤而辭職。
財政總長可以辭職,但滬大都督陳其美卻傻了眼。誰都可以辭職,唯獨他不能辭職,上海的革命是在他的領導下成功的,現在革命成功了,陳大都督也應該支付革命經費了,這你沒得說。
可陳大都督兩手空空,上哪兒弄錢去?
沒錢?沒錢你革個屁命啊!上海的革命軍憤怒了,包圍了陳其美的大都督府,不拿錢出來,就放火燒掉你的都督府,看你給不給錢!
急難之際,陳其美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嗯,你們都來找阿拉要錢,可阿拉找不到錢,除非讓你們找不到阿拉,阿拉的耳根子就清靜了……
找個地方躲起來再說。
躲什麽地方呢?
惜陰堂!
當然是惜陰堂,誰讓你趙鳳昌多管閑事,非要憂國憂民來着?就躲惜陰堂不出來了,不信你趙鳳昌能趕走阿拉。
【08.袁世凱回家種地】
陳其美躲在趙鳳昌的家裏,說什麽也不肯離開了。趙鳳昌沒得法子,只好再把張謇叫來:小張啊,你看這個陳其美,待在我家裏不走了,真拿他沒得法子,我看你還是再拍個電報吧。
張謇問:電報拍給誰呢?
趙鳳昌:當然是拍給袁世凱啦,跟人家老袁解釋一下,這個南京大總統府不給力,錢也沒有,還天天跟武昌大肥仔吵架,弄出來的氣球炸彈又純屬扯淡,肯定得散夥。大總統遲早還是他老袁的,叫他老袁別急,千萬別帶北洋軍打過來,有話好好說,好好說……
19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