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山雨
日子忽然變得平靜了許多,沒了殺手,蕭家也沒人再來,就連李姨娘也沒追問瑞應到底是不是王府的人。
天氣也不再悶熱,傍晚的時候刮過幾次風,竟帶來些許微微的涼意。
這麽過了十一二日,李姨娘忽然收到了前線的回信,看了信上的內容,她滿面紅光,腳下生風一樣來找瑞應。
“大喜呀大喜!”李姨娘揮着手中的信,“沿海大捷!齊家軍大破倭寇,大破倭寇啊!”
瑞應驚得跳起來,抓住她手裏的信一目十行,歡喜的說道:“是真的,是真的!王爺來了,王爺真的來了!”
李姨娘見她最高興的不是海戰勝利,卻是謙王來此坐鎮,眼珠一轉,笑道:“姑娘許久不見王爺,必定十分想念吧?”
瑞應抿唇一笑,把信交換給她,說道:“我知道姨娘想問什麽,既然王爺來了,倭寇也被趕回了老家。我想着,這巡按府我恐怕不會久留,姨娘是個聰明人,有些話就不必說出來了。”
看來自己的猜測沒錯!
李姨娘立即收了笑,小心翼翼的說:“妾身并沒有別的意思,只恐招待不周,若有得罪小姐的地方,小姐可千萬別往心裏去。”
瑞應微微一笑,道:“姨娘再好不過,我怎會怪罪?”
太好了,原來王爺早就到了浙江,和林淵一起,在胡東寧、齊柱光部與倭寇大戰。戰況不可謂不激烈啊,但這次大戰,胡東寧準備已久,糧草充足。謙王也對此戰勢在必得,有他坐鎮穩定軍心,這一戰肯定會贏。
想着不日就要見到謙王,林淵也要回來了,瑞應就打心裏高興。
收到信的可不止巡按衙門,蕭家也收到信了。
蕭潤廉、蕭潤賦、蕭潤玉三兄弟坐在正堂之上,派去京城打探消息的若筠雖然沒回來,但是急信已經送了回來。信上說,清心庵在六年前遭遇大火,庵堂裏的尼古無一生還!
後來權相府重建清心庵,對外仍稱女兒養在其中!
可是蕭若筠找到了大表哥權祿,權祿告訴他,瑞應已經走失了六年,根本不在清心庵裏。
Advertisement
蕭若筠就把家中驚現一名和三叔長相相似的十四歲女子之事告訴了權祿,權祿當時就坐不住了,要和他一起來探個究竟。
“若筠還說了什麽?”蕭潤玉問道,此時他已十分肯定,瑞應就是權相的女兒!
蕭潤廉繼續說:“小閣老并未将此事告訴閣老,他自己職務在身,不便離京,但也帶了急信給二少爺。原來二少爺就在浙江,化名改姓投在齊柱光部下,這兩天正在沿海打仗呢!”
二爺蕭潤賦豁然起身,道:“祐哥兒在浙江?那為什麽這麽多年了,都不來找我們?我們好歹還是他的親舅舅啊!”
蕭潤廉看了他一眼,說:“當年為了不讓閣老把瑞兒送往庵堂寄養,祐哥兒那急脾氣,被閣老打了一頓趕出家門。這一走就是好幾年,他不是不想來找咱們,就是怕找了咱們,再連累蕭家。”
“堂堂首輔家的二少爺,跟當兵的混到了一處!”蕭潤賦恨得雙手直發抖。“打倭寇是那麽好玩兒的嗎?一個不好就是要命的事!”
蕭潤廉道:“這次還好,祐哥兒指不定能掙軍功回來。哼,跟當兵的混還算好,瑞兒不是從小養在尼姑庵嗎?難道她就不是閣老的女兒!”
如果閣老真當她是親生女兒,又怎麽會不聞不問這麽多年呢?
這話誰也沒說,他們只打聽到這麽多,并不知道瑞應這六年是怎麽過來的。
“這孩子必然吃了很多苦。”蕭潤玉的眼圈又紅了,想到同船時她就刻意遮掩真容,不與自己相認,心裏不知壓抑了多少苦楚啊!
“先不說這些,”蕭潤廉道,“等祐哥兒來杭州,咱們和他見一面,由他出面去見那孩子。那孩子不認咱們,肯定有她的理由,是不想認,還是根本就不記得了。”
權相府的嫡小姐,在外流落了六年,搖身一變,成了浙江巡按的“親戚”。這個“親戚”的成分到底有幾分是真的,誰也說不準。
這件事,三兄弟議定之後,只告訴了莫氏,沒告訴別人。
之所以告訴莫氏,就是想讓莫氏出面,再去探探瑞應的話。看看瑞應到底還記不記得,自己是誰了。
莫氏随即就出門拜訪巡按衙門,李姨娘接到帖子十分稀奇,這麽多天,蕭家人總算又露面了。
瑞應并不打算見莫氏,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她估摸着時間,恐怕蕭家人已經打聽到了消息。
蕭潤玉當然知道自己不是蕭家人,瑞應長得像蕭潤玉,也長得像蕭夫人啊!
蕭家人不笨,肯定會往京城那邊查探。
這麽多天過去,莫氏忽然登門,恐怕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她該用這樣的身份去見舅舅、舅母嗎?
謙王馬上就要來了,如果讓謙王知道自己是權相的女兒,他會不會恨自己?
還有林淵,林淵在提起權相的時候,總是咬牙切齒的,仿佛這個世道不公,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奸相”在。只要權相倒了,這個世道就清明了。
瑞應的心裏一團亂麻,這個時候,她誰也不想見。
莫氏無功而返,蕭家三兄弟更不懂瑞應了。
“好像是知道咱們家人,故意避開似的。”老二嘀咕道,這話說得蕭家人心裏發沉,為什麽要避開?是不是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隐衷?
莫氏便說:“要不,我明日再去一趟,總要見見那孩子。”
蕭潤廉卻擺手阻止:“不用了,既然那孩子不想見咱們,咱們就先別去,還是等祐哥兒來了再說。她不願意見我們,總不能連親哥哥都不見吧!”
說起哥哥,他們又想起瑞應的哥哥林淵來。
“這個林淵,到底是何許人也?”
一直沉默的蕭潤玉忽然想起一個人來,面色巨變,道:“我到知道有個叫林淵的,因年初在鞑靼戰場上立功,被封為從六品忠顯校尉的,出身……出身謙王府!”
“不會!不會是他!”蕭潤廉立即否決了,心髒卻在砰砰直跳,權相家的嫡小姐,成了謙王府的人?這不是瘋了嘛!
屋子裏再次陷入了寂靜,仿佛只有等權祐來,事情的真相才會水落石出。可是誰都知道,露出的冰山一角,已足夠讓他們窺探到真相的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