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看着韓松付錢拿藥,一旁的董傳林忍不住咂舌。
這幾包藥把賣蛇的銀子全花光都不夠,韓松還補了幾個銅板。難怪原本殷實的韓家會越過越清貧,光是韓嬸吃藥錢就是一項大開資。
賣蛇買藥兩件事都完成了,韓松打算先送董傳林去董傳良那,然後自己回家。
董傳良是董傳林的大哥,他在集市上和夫人經營一家小面攤,平時董傳林休沐都會去幫忙。
今日正好韓松來賣蛇,董傳林就央求大哥讓他跟着去看看。來鎮上的次數不少,有時間逛街的機會卻難得。
董傳林不想就這樣回面攤幫忙,一臉不情願地嘟囔:“那麽快就回去啊?”
“家裏還有活要幹,下次再帶你好好逛逛。”
董傳林沒想到韓松耳力那麽好,小聲嘀咕也被他聽了去。擁有兩世生活經驗的他自然明白“下次”只是個安慰詞。
不過他本也沒指望能悠哉地逛街,古代的生活既無聊又忙碌,想好好生活就得每天像陀螺樣忙個不停。
董傳林嘴上答應的好,腳步還是很誠實。
身臨其境處在古代熱鬧街道上,和拍戲布景感覺完全不一樣,董傳林被熱鬧新鮮的環境迷住眼。
人流絡繹不絕,街販的叫喊聲此起彼伏,琳琅滿目的商品應接不暇。董傳林東張西望,想通過淺短的時間對新世界多些了解。
見董傳林期盼的眼神,韓松有些動容,但還是狠不下心開口。家中堆積的事物太多,他必須趕回去。
不過他沒有催促,也沒有大步地走,反倒是陪着董傳林慢悠悠地邁步子
步子再慢,目的地也終會到達。把董傳林安全送到面攤後,韓松往回村子的方向走。
回村子要穿過一段熱鬧的街市。
Advertisement
學堂休沐,路上嘻嘻哈哈逛集市的孩子不少。他們手裏攥着幾個銅板,蹦蹦跳跳地跑到糖葫蘆前。
枯黃的稻草上插滿了紅彤彤一串的糖葫蘆,個子高的孩子踮起腳一串串認真挑選。
“你要幾串?”小販見韓松面朝自己站着不動,問道。
韓松有些楞神,随即摸摸荷包,還剩下幾個銅板“哐噔”作響。
“拿兩串。”
付完錢,韓松把其中一串小心翼翼地放進背簍裏,藥湯過于苦澀,買串糖葫蘆給娘解饞。
他手握着剩下一串大步往面攤走。
返回面攤時,董傳林正低頭抹桌子,聽到聲響他立馬擡頭熱情招呼:“吃面嗎?坐。”
看清是韓松回來了,他有些詫異。
韓松把糖葫蘆遞過去。
董傳林立即把抹布丢一邊,手在圍裙上蹭蹭後接過糖葫蘆。他鼻子情不自禁地往前湊,糖絲的甜味順着風飄進他的鼻腔。
“給我買的?”
點頭應嗯後韓松扔下一句“我先回去”轉身就走。
董傳林嘴角快咧到耳後根,他揮揮手裏的糖葫蘆,沖着身影喊:“謝謝韓大哥。”
雖說糖葫蘆對他來說不算新鮮玩意,無論是哪世董傳林都嘗過,可當他咬下一顆沾滿紅糖絲的山楂時,幸福感由然而生。
一串糖葫蘆很快就進肚,董傳林撿起抹布繼續幹活。
大嫂餘氏近幾天受涼了,總是昏昏沉沉渾身打不起勁,董傳良心疼夫人不讓她碰冷水。董傳林也自覺地把嫂子的活全攬了。
估計是回家路上吹了風,到家後餘氏的病情變得更嚴重,臉色蒼白昏昏欲睡。
董傳良扶着她進屋休息,母親劉氏也趕忙去竈屋燒熱水,給她暖暖身子。剛閑下來的董傳林被吩咐着去菜地裏拔蘿蔔,好給餘氏熬湯驅寒。
董傳林領着劉氏的旨意出門,趁着天還有一絲光亮趕緊往地裏跑。
路上經過韓家時,董傳林餘光撇到院子裏的身影,韓松只着一件單衣正在打拳。
入夜的風很涼,刮得董傳林渾身打顫,他卻還是拳拳生風。
拔完蘿蔔再次經過,董傳林忍不住又撇頭瞧。
正巧一套拳結束,韓松拿毛巾擦擦額頭的汗後去了後院。
鬼迷心竅的董傳林從籬笆一側繞過去。他去過韓家好幾次,位置熟悉得很。
他猜想着韓松是不是要到後院去練傳家武藝,畢竟韓家是打獵為生,有幾套獨門技藝再正常不過。
想偷師學藝兩招的董傳林貓在爬滿藤蔓的籬笆後,剛窩好身子就看見香豔場面。
韓松先把毛巾放在一旁,随後把唯一一件單衣脫了,接着彎腰扯下褲衩。
夜幕降臨,修長的身軀立在後院,他用葫蘆勺盛滿水往身上澆。
距離太遠,董傳林看不清水珠跑到哪兒去了,他眼睛在黑夜裏的一抹白上移不開眼。
農戶面色多黝黑,韓松則是典型的小麥色。臉部的小麥色融進黑夜已看不出差別,與常年被布料包裹的白皙大腿形成鮮明差別。
松樹般挺直的身材,精壯緊實的肌肉,流暢的線條……
無一不在敲打董傳林的心。
一時間他竟忘了禮義廉恥,蹙眉深吸口氣,他抱着大蘿蔔悄悄離去。
勁跑引起的寒風吹散董傳林心中的旖旎和遐想。他不停歇地飛快回到家中,回來還是晚了一步,餘氏喝完熱水已經睡下。
大概是因為天色昏黑,劉氏沒有詢問他怎麽那麽久才回來。
董傳林松口氣坐在門檻上,望着月光深思。明明思考的是工作大事,腦海卻總是浮現出韓松沖涼的畫面。
他一面煩躁,一面遐想。
可能是沒及時喝上蘿蔔湯的緣故,餘氏的病情反反複複,依舊嗜睡無力。
這日,下午放學回家的董傳林一進門就覺得不對勁。
往常這個點應該在地裏幹活的董光承和劉氏兩人在堂屋幹坐着,二姐董傳芳也難得的沒在繡喜服,本應該晚些時候才收攤回家的董傳良蹲在門檻上傻笑。
這是咋了?
上個學回來,四個人都奇奇怪怪的。
董傳林一一打招呼,進屋把布包放下,搬張板凳在劉氏邊上坐着。
董傳林細細觀察四人。
劉氏和董光承臉上帶着笑意,眼底卻藏着一絲憂愁。
董傳芳眼盯着地面沒什麽反應。
董傳良極力控制喜悅之情,嘴角眼角還是忍不住上揚。
董傳林一詢問才知道,原來是餘氏身體一直不見好,今日特地請大夫來看,才知是懷孕了。
大哥成親已經一年有餘,懷上孩子是好事,董傳林納悶怎麽劉氏和董光承還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家裏人全部到齊,董光承率先發話。
“餘氏懷上孩子是喜事,她身子弱,往後她就留在家裏休養,別去面攤了。”
為了夫人和肚子裏的孩子着想,董傳良沒什麽好反駁的,點頭答應。
劉氏緊接着插話,把孕期照顧妻兒的方方面面都交代個遍。
把生活中的細節都交代完,話題才進入正軌。
懷孕了董光承和劉氏都很高興,可又犯難,餘氏有身子肯定要留在家中休養,那面攤誰去幫忙?
小面攤生意雖說不上好,卻也不差,占了董家收入的大半。有孩子後處處都得花錢,面攤生意可不能放之不管。
董家收入的另一半來自田地收成。田地要董光承把持着,家裏的事務依仗着劉氏忙活。董傳芳離出嫁日子不到半年,在面攤抛頭露面做生意不合适。董傳林又還在學堂上學。
董傳良思索片刻道:“爹,這幾日我一個人也能忙得過來,要不我先頂着?”
這些天餘氏留在家中休息,董傳良一人去面攤,除了勞累倒也沒出什麽岔子。
想了那麽久,也沒想出應對的法子。董光承點頭答應:“只能這樣了。不過一個人還是太緊湊,明日讓你娘去瞧瞧村子裏有沒有哥兒在找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