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章節
身亦是非常好的舞蹈男演員,下午五點半時他帶領着男學員們準時來到了飯堂前面,與女學員們一起集合。
除了舞蹈隊的學員們,文工團的其它團體今年也招進來了不少新兵,因為他們的年齡相對較大一點,先參加完新兵連的訓練後才會來這裏報到。
隊伍重新在飯堂前列好了隊,林峰請學員們自我介紹。
這二十多個小學員來自全國各地,以北方各省為主。歌舞團的團長高櫻也出現在了隊伍前面,看着這群孩子,她心裏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有壓力。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排《白毛女》、排《紅色娘子軍》,裏面一招一式都是固定的,比的就是哪個團隊能把舞劇排練到極致,細節扣得更完美無瑕。
這一批學員就是為了排練大型芭蕾舞劇招的,上級給了不少名額,專門讓他們特招了一批基礎較好的舞蹈學員從小培養,以便把隊伍建設成更專業的、規範的文藝工作團隊。以前演員只要秧歌扭得好,腰鼓打得好,就可以成為出色的文藝工作者,現在不行了,那些擅長民族舞的演員,已經不再是文化宣傳的主流了。
軍區文工團中沒有成立京劇團,主要以歌舞和話劇為主,除了舞蹈和話劇學員,這兩年還招了一支管弦樂隊:單簧管、雙簧管、巴松、長笛、大提琴、小提琴……中西樂器,泱泱一個中型的交響樂團。
林雪娴一直認為六六年至七六年的十年是一個錯亂的年代,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貧乏的年代,本來屬于一小部分群衆的藝術,比如芭蕾舞劇、比如交響樂,卻因為樣板戲的浪潮,被廣大普通群衆接受和熟悉。
就像是一顆本應結在秋天裏的果實,卻長在了春天裏,林雪娴一直不敢想象,那個年代中住在窮鄉僻壤的人們的耳邊也每天響着交響樂,社會上家裏稍微有一些條件的年輕人們争先恐後地學着昂貴的西洋樂器,一時間出現了無數的野路子演奏家。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交響樂很快的又成為小衆的藝術,流行音樂開始大行其道,轟轟烈烈的交響樂運動就此土崩瓦解。
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除了一些高級知識分子或者音樂愛好者,交響樂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經幾乎銷聲匿跡。
【本來想多更一點,又開始的晚了,來不及了。】
38、
舞蹈隊的新學員們開始做自我介紹了,女學員們先來,一個短發大眼的女孩首先發言,隊伍是按個頭從高到低排列的,她排在隊首。
林雪娴的年齡小,當時在女學員當中個頭并不是最高的。
“我叫王婧,來自哈爾濱,我父母都是當地的宣傳幹部……”
“我叫龐蓉,來自河北省邯鄲XX公社,今年十二歲了,我的父親是公社會計,母親是小學教師。”
……
“我叫戴玉青,來自桐柏山人民公社,我父母都是農民……”
……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部隊裏的新兵有很多都是軍人和幹部家庭的子女,那個年代不能考大學了,學校一會兒停課鬧革命,一會兒複課鬧革命,稍有點門路的全都把子女往部隊裏送。
很多新兵雖然家是外地的,但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有戰友在B市,因此也都能幫忙把孩子們安排過來。
軍區院裏的女兵不少,通信連裏的話務員都是女兵,招待所和軍人服務社裏面有一部分工作人員是女兵,還有衛生院的很多醫生和護士,基本能在軍區機關的都有來頭。
因為軍區後門關系兵太多,為了安置新兵,就不得不把許多老兵(多數是女兵)下放到下面部隊,曾經“女兵不得下團以下戰鬥單位”的規定在那個年代也打破了,好多女兵都下到了團裏。
大院裏的後門關系兵很多,各有各的山頭,好在那個年代的人們的思想覺悟都比較高,雖然是後門兵,但一樣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奉獻。舞蹈隊比較出名的幹部子弟兵就是童唯和駱小月,兩人有一定的舞蹈基礎,但是都不算突出。
這一批學員裏面大多是來自軍人家庭和工人家庭,從農村來的學員比較少,舞蹈隊只有戴玉青和龐蓉是從農村來的——這是大家做完自我介紹完之後,得出的一個印象。
學員們自我介紹完,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全體又合唱了一首軍歌,然後就進了飯堂開始吃飯,文工團的老成員們也都在,晚上吃的是面條,有炸醬鹵和蘿蔔大肉鹵,雖然只是零星的肉丁,也比外面的強很多了。除了夥食比較好外,因為文工團的演員們的訓練強度大,每個人還有營養補貼費。
部隊食堂的規矩是打了多少吃多少,不許浪費,有些一開始不懂的新學員飯菜打多了,雖然吃不下了,也都強忍着吃光了。
因為是新來的,他們在飯堂裏引起了老兵們的注目——這群學員還都是孩子呢!
吃完飯回到宿舍,女學員的房間每間來了一位老兵,老兵的軍裝明顯都是私底下改過的,褲線筆直,腰身合适,雖然是冬天依舊顯得曲線玲珑,身材挺拔苗條。
老兵們的身上還有淡淡的香味,那是她們臉上和手上的雪花膏的味道,穿着四個口袋軍裝的老兵們嚴肅地為新學員們示範了女兵宿舍的內務,包括毛巾擺放的位置,牙膏牙刷擺放的方向,床單不能有一點褶皺……事無巨細。
新兵期間的內務要求自然是嚴格的,這是每個新兵都必須經歷的過程。最難的是壓被子,新兵們年紀小力氣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疊好了一床被子。
給林雪娴她們的宿舍做示範的是一個21歲的老兵,名叫金淑媛,她是朝鮮族人,跳得最好的是朝鮮舞蹈《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
金淑媛長了一張典型的朝鮮族姑娘的臉龐,看着非常和氣,已經有六年軍齡了,剛剛提幹有一年。
39、
金淑媛向林雪娴她們詳細講解了內務要求,然後又告訴了她們平時要遵守的紀律。新兵們對文工團的一切都很好奇,卻不敢問東問西。
文工團女兵宿舍樓的三層住的大部分是歌舞團的人,挨着新學員宿舍住的是兩年兵三年兵,比林雪娴她們早來了一兩年,一樣還是學員,越是老兵住得越靠裏面。
金淑媛走了之後,鄭佳佳對林雪娴小聲道:“你剛才看見那個去了隔壁宿舍做示範的老兵了嗎?她的手腕上還戴着手表呢!”
林雪娴笑了笑,道:“你好好表現,等你提了幹,你就也能戴手表了。”
鄭佳佳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很快就到了熄燈時間,第二天還要出早操,新學員們累了一天,洗漱之後很快就上床睡覺了。
林雪娴躺在床上極力去回憶上一世剛進文工團的樣子,記憶卻支離破碎,畢竟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她想着想着很快也睡着了。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新兵生活了,新兵學員們每天早上起來出早操,上午進行舞蹈基本功訓練,下午隊列和體能訓練,晚上有時政治學習、有時開會,總之每天的安排都是滿滿的。
第二天林雪娴在起床號吹響之前就已經摸黑起床了,她把睡在上鋪的蔣瑩喊醒,兩人飛快地穿好了衣服,整理了各自的床鋪。接着是戴玉青、鄭佳佳、吳玲聽見了她倆的響動也都起來了,只有童唯貪睡,起床號吹響了依舊酣睡如故,于是早操集合時,只有她足足遲到了十五分鐘,第一天就挨了批評。
早上出完操,吃完早飯,新兵們回到宿舍開始打掃衛生,戴玉青是她們宿舍中最積極的一個,不僅搶着掃地、拖地,還把外面的走廊也打掃了一遍,隔壁宿舍的積極分子林靜一看走廊已經被戴玉青搶先打掃了,立即把目标轉移到了樓梯,一口氣掃到了一樓,好多沒有搶到表現機會的學員們心中暗暗責怪自己太笨,自責不已。
衛生打掃完畢,學員們到排練廳集合,開始上午的訓練。
歌舞團團長高櫻在排練廳裏再一次向新學員們強調了紀律:“記住,你們首先是一個兵,其次才是舞蹈演員,一定要遵守紀律,服從命令,按照軍人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像個當兵的樣子。今天早上有人集合時足足遲到了十五分鐘,我希望下次不要再出現這種情況,我不管你是幹部子弟兵還是工農子弟兵,在我這裏都是一樣,沒有特殊待遇,今天早上集合遲到的學員每人給我交一份檢查,下次如果還遲到,就不要參加正常的訓練了,直接去炊事班幫廚吧……”
童唯不以為然地聽着,臉上沒有一點愧疚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