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節
童唯的外公在軍區的職位很高,從小嬌生慣養,哪裏受得了這個,臉一下子漲得通紅。
“你們鋪好了也白搭,我現在就去找高團長讓她來給我做主。”
高團長是歌舞團的團長,童唯的父母和她都認識。她說完這句話後,把自己的行李一股腦扔在地上,又狠狠地跺了跺腳。
“那你來睡這個鋪吧,我睡上鋪。”戴玉青在她的惡狠注視下,怯怯地道。
“哼!”她心安理得地把行李放在戴玉青騰出的下鋪,同時不滿地瞄了一眼林雪娴和鄭佳佳。
一切都和前世一模一樣,林雪娴幾乎想讪笑起來,當時自己還同情戴玉青來着,結果人家目的就是為了讨好童唯。
可惜童唯天性涼薄,根本就沒把她放在眼裏。童唯有一幫自己的小夥伴,戴玉青根本融不進她的圈子。
林雪娴把自己的床鋪好、物品擺放整齊,然後幫着蔣瑩收拾好了一切。
因為是新兵還沒有接受正式的訓練,大家都很随意,床上擺滿了自己從家裏帶來的零食和小物件。
林雪娴帶的東西不是很多,因為她知道學員期間隊裏管的嚴,很多東西都是要沒收的。蔣瑩把自己帶的鴨肝分給了大家一些,然後和林雪娴一起坐在下鋪邊吃邊小聲說話。
35、
“如果有人要和你換床鋪,你不要和她們換……”林雪娴趴在蔣瑩耳邊輕輕道。
蔣瑩笑了笑,也附在她耳邊小聲道:“我睡的是上鋪,沒人想和我換的。”
林雪娴微微搖了搖頭,道:“我說的是別的宿舍的人,如果她們要和你換床位,你不要答應。”
上一世蔣瑩在她們宿舍住了兩天後,就與隔壁宿舍的駱小玥換了床位,搬到了隔壁宿舍。駱小月和童唯是發小,讓她和蔣瑩換床位是童唯的主意。
駱小月住進來了之後與童唯形影不離,兩人優越感十足,林雪娴和她倆玩不到一塊兒,一直處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況。
在文工團提幹了之後,就是兩人一間宿舍,林雪娴當時和戴玉青關系最好,就住一起了。
此刻林雪娴雖然清楚,蔣瑩肯定是願意跟自己住一個宿舍的,但還是不放心,專門又囑咐了一遍。
“放心吧,我要和你住一個宿舍,不會和別人換的。”蔣瑩悄聲道。
林雪娴和她說話的同時,眼睛的餘光一直在悄悄地觀察着戴玉青,她帶的東西也不多,一個綠色的玻璃絲編成的網兜裏面放着一條手絹、一套嶄新的牙具、幾雙鞋墊和一包糖炒栗子。
畢竟是前世在一起相處了多年的朋友,戴玉青對一切懵懂未知,她的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過了一會兒,生活教員王淑英老師走了進來,對屋裏的小學員們親切地說:“同志們,你們好!”
她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女性,軍帽下面剪着齊耳的短發頭,身上穿着一套洗得發白的軍裝。
幾個小學員第一次被老師正經地稱呼為同志們,還是蠻開心的,立刻傻笑成一團。
“安靜!”王老師大聲呵斥了一聲,接着道:“我是負責新學員生活的王老師,就住在一樓的樓梯旁邊的房間,門上有我的名字,以後你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現在你們把新發的軍裝換上,一會兒去飯堂吃飯要統一着裝。吃完晚飯回到這裏,會有舞蹈隊的老兵來宿舍給你們講解、示範部隊對內務要求……”
“我們的班長是由老兵擔任嗎?”鄭佳佳大聲問道。
“在部隊中發言前要打報告,我允許你說了,你才能說。”王老師糾正她道。
“報告,請問今晚示範內務的老兵是我們的班長嗎?”
“不是,班長将從新來的學員們中間選拔出一個人來擔任。現在大家把所有的零食和不是生活必備品的物品全都交給我,我統一為你們保管。零食平時不能吃,周日的時候你們可以來找我要——”
學員們只得乖乖的把零食和小玩意等都做了記號,交給了生活教員。
“好了,你們開始換衣服吧,5點半時統一列隊去食堂吃飯。”
生活教員離開了之後,宿舍中的六人開始換衣服。新軍裝對于她們來說,免不了上衣太長、褲子太肥,但是每個人都興高采烈,鄭佳佳一邊穿衣服,一邊還哼起了歌:“我參加解放軍穿上綠軍裝……鮮紅領章兩邊挂,五星帽徽閃金光……”
36、
七十年代的軍裝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一身綠,三片紅”,非常鮮豔、簡明。
【1965年5月24日,國/務/院作出《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的帽徽、領章和部分軍服樣式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已經通過了取消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的軍銜制度。為了能夠充分體現出我軍是偉大的黨、偉大的XXX思想領導下的偉大軍隊的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做到三軍一樣、官兵一樣,對新的帽徽、領章和部分軍服樣式決定如下:
一、陸、海、空軍、公安部隊一律佩帶新的全紅五角星帽徽和全紅領章。現行的帽徽、軍銜肩章、軍銜領章和軍種、兵種、勤務符號,均予以廢止。
二、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現行的大沿帽、女無沿軟帽、水兵大頂帽,均予以廢止。
三、海軍軍服的樣式改與陸、空軍相同,其顏色為深灰色。
四、官兵每人發腰帶一條。原軍官武裝帶予以廢止。
五、原校以上軍官的西式大禮服和女裙服予以廢止。
本決定,從一九六五年六月一日起開始實行。】
從那時起,海、陸、空三軍全部統一,從軍服上也看不出每個人的級別和軍銜。官兵的唯一區別就是軍服上衣的口袋,軍官四個,士兵兩個。
到了八十年代,為了恢複軍銜制進行了軍服改革。1985年5月1日,全軍正式裝備85式軍服,至此才結束了65式軍服長達20年的歷史。
林雪娴從72年入伍至83年轉業,在部隊呆了十年之久,身上穿的一直就是“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挂兩邊”的六五式的軍服,這在當時也是老百姓們最喜歡的衣服,風靡全國。
當時在農村,經常發生有些小姑娘為了得到一身軍裝,被知青們用一套軍裝就換走了貞操;有些不幸懷上了孩子,不敢去醫院以至于自行堕胎最終喪命的也大有人在。
前世林雪娴沒有等到文工團換新軍裝就離開了部隊,一直是她心中耿耿于懷的一件事,她此刻發自內心地希望這一世她不僅能夠穿上四個口袋的軍官服,還能穿上八五式的新軍服!
林雪娴依次換上部隊發的絨衣、棉衣和外套,又束上腰帶,穿上統一發的棉鞋,頓時感覺自己找到了當兵的感覺。
雖然她在前世已經見過許多時髦的衣服和昂貴的飾品,可是綴着兩面紅領章和紅帽徽的軍裝依舊是她心底最難忘的記憶,畢竟那是她整個的青春和最值得別人豔羨的時代。
因為是冬天,每個新兵還發了一頂栽絨帽和一雙綠色棉手套。現在學員們自然還沒有發領章和帽徽,要等體檢複查合格成為了正式的軍人之後,才會給她們發放領章和帽徽。
戴玉青換上了統一的軍裝之後,馬上融入了大家,她臉上的表情也自然了很多。
大家把換下的衣服塞進了自己的儲物櫃中,一個個嚷着要等到發了津貼之後,去照一張相片留念,還要寄給家人讓他們看到。
PS:樓主沒當過兵,只看過《士兵突擊》,全文虛構,平時世界架空。
37、
童唯出生在軍人家庭,對部隊的一切早已習以為常,看着同宿舍的女孩們個個興高采烈的樣子,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
大夥兒全部換裝完畢後,生活教員王老師馬不停蹄地領着這群孩子們去了軍人飯堂。一路上小學員們仍舊排着隊唱着歌,給大院增添了不少熱鬧氣氛。
XX軍區大院位于B市的西郊,建築面積占地約四百畝,非常大。最初選址的時候,這邊還是偏僻的郊野,沒有通公交汽車,一片荒蕪。
院內除了司令部機關外,還有政治部、衛生院、服務部、警衛連、通信連、汽車連、招待所、大禮堂、運動場、軍區幼兒園,以及文工團等單位和設施。
飯堂四周種植了很多松柏樹,原因就是這裏曾是一大片的墳茔。
文工團排練樓後面是一個大山包,平時聲樂系和樂隊的團員們最喜歡朝着山包練習。
這些年随着B市的一些軍事機關陸續地遷來,這附近漸漸變得不再那麽荒涼。
林峰作為舞蹈隊的隊長,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