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蘇穆的情況危急。
如果這是過去的話, 蘇明若恐怕早就已經鬧到皇帝的面前去了。
但是此時, 她要鎮定的多。
蘇明若緊繃着臉,強做鎮定的說道:“這種時候不能添亂, 如先生所說,皇上并非昏庸之人,無論他做出怎樣的決定都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 權衡各方之後的決定, 何況姑姑也在宮中,容兒說姑姑已經知道這件事情了。”
榮貴妃絕不可能坐視蘇穆被拖累至死, 如果能夠勸說建武帝出兵, 她一定已經勸說了。
因此蘇明若在這件事情上倒是不必太過擔憂。
因為如果連榮貴妃都無法說動建武帝的話,那麽一定是鄭城和管原的情況十分危急, 建武帝再也拿不出其他的兵力來了。
蘇明若耐心的等了一天, 等來的卻不是建武帝給蘇穆派出援兵的消息,而是管原和鄭城兩地太守被殺,這兩地徹底落入前宋叛軍之手。
建武帝已經下令高坤領兵平叛。
江岸青對此有些擔憂:“之前好像并沒有聽說過高坤的名聲, 他能行嗎?”
蘇明若想了想點頭:“目前國內可以空出手的将領當中, 高坤算是水平不錯的吧。”
這麽說着, 蘇明若也給江岸青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高坤:“雖然我沒見過他, 但是父親對他倒是贊賞的,先生沒有聽說過高坤,大約是因為高坤一直在邊境與胡人作戰,并沒有在對燕國又或者梁國的戰場上出現過,因此在別國他的名聲不顯, 不過高坤此人風格看似穩健卻有奇謀,他是典型的以正穩大局,以奇出險勝的類型。”
這大約于高坤一直以來的作戰環境有關,與胡人作戰,首要目的不是斬殺多少敵人,而是守住城池,不能讓胡人打進來,之後才是想辦法退敵,在能夠退敵的前提下才能夠去思考怎樣最大程度的殺傷敵人。
因此高坤是那種就算打不贏,想要他輸也是很難的類型,只要被他纏上,便是耗着他也要耗死對方。
“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很難對付的類型。”
江岸青聽完這番話才點點頭,但他臉上的憂慮之色并沒有減少:“以往高坤是在守城的前提下作戰,這回卻是要攻城,對他而言這恐怕也是第一次吧?”
Advertisement
蘇明若點點頭:“他并沒有參與過對其他國家的作戰,因此這種攻城戰确實是首次,但這次的副将文定安将軍之前打過這樣的仗,因此低級錯誤是不會出現的。”
而如果沒有低級錯誤,以高坤的本事,他就算不能立刻平叛,也能将叛亂控制在鄭城和管原,使叛軍無法進一步擴大勢力。
這就保證了國內的基本安穩。
江岸青看着蘇明若,他倒是真的對蘇明若有些意外了:“所以,你到底是真的不記名字還是裝作不記名字?”
關于蘇明若那神奇的忘名字能力,江岸青當然是知道的,可如今蘇明若對着這些沒有見過面的陌生将領,不僅能夠報上名字,甚至連對方大致的經歷,打過什麽比較有名的仗都知道。
蘇明若眨眨眼:“我只是不記沒有必要的名字而已,而将領的資料,晉國只要有些名氣的我都知道,就算是其他國家,比較有名的幾個我也都記得呀。”
她甚至能夠記得那些人打了哪些仗,那些戰事的大致發展過程她也都能說得上來。
江岸青抽了抽嘴角:“既然如此,幹什麽不記別人的名字?”
你這樣很得罪人的知不知道?
蘇明若卻說得理所當然:“我又不那麽聰明,能記住的東西有限,當然是要用來記重要的事情啊。”
江岸青:“……”
你贏了。
蘇明若此時卻說道:“我要回城裏,先生幫我看着部隊吧。”
江岸青頓時明白了蘇明若的意思:“你想要請皇上下令讓你去救援蘇穆?”
見蘇明若點頭,江岸青下意識的說道:“這不可能。”
他對蘇明若解釋道:“你目前不過一千多人,想要救援英國公幾乎不可能,就算皇上要派援軍也絕不可能只有這麽一點。”
蘇明若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千餘人在一場戰争中或許不能算是小股勢力,但實際上也沒有很大。
她有單獨作戰的能力,但這本身就是在大部隊的背景之下的,如果單獨只派出千餘人的話,這是不可能做出的決定。
“就算是這樣我也要去試試。”
蘇明若說的堅定,江岸青想了想也只能點頭,他說道:“皇上此時應當也在猶豫,你去了之後不必強硬的要求一定出兵,只需要表明堅定的态度就可以了,讓皇上知道,國內還有其他力量可以用。”
建武帝接到唐德安的通報的時候也是嘆了口氣:“她這種時候過來,除了要求出兵恐怕也沒有其他話可說了。”
唐德安只是問道:“皇上要見一見麽?”
“讓她進來吧,”建武帝說道:“即便知道,但也不能不見。”
但蘇明若進來之後問的第一件事情卻不是建武帝能否出兵,而是:“物資供給怎麽會突然出現問題?”
這可不是物資不足造成的。
如果是物資不足,那麽肯定一早就有消息傳過來,蘇穆也必定會知道國內資源供給困難,以蘇穆的本事,如果提前知道這種事,他還不至于毫無辦法。
畢竟蘇穆征戰多年,要說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作戰也不是一次兩次,這對他而言絕不是無法克服的問題。
這次的物資鏈是突然斷裂的,這甚至突然到蘇穆毫無準備,當他發現後勤出現問題的時候,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補救了,恰好在此時陳玄袁維兩人發動進攻,這才讓蘇穆狼狽後撤。
蘇明若知道晉國完全能夠支撐得起這樣的戰争,目前沒有聽到任何物資不夠的消息,這也就是說,不是在物資本身出現了問題,而是供給運輸方面出現了問題。
提起這個,建武帝臉上的表情也不好看:“這件事情确實是人為,但具體情況還在調查,你放心,朕定然會給蘇穆一個交代。”
建武帝語氣平靜,甚至對蘇明若說話的時候還有幾分安撫的意味,可實際上站在建武帝身後的唐德安知道,皇帝心中已經怒極。
蘇明若能夠想到的問題,建武帝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甚至因此憤怒的砸了杯子,這對于建武帝來說可算是難得一見的場面。
對于建武帝來說,他可以容忍大臣們相互鬥争,甚至就連他的兒子們,拼個你死我活也沒有問題,這世道本就是強者生弱者死,作為國君更是如此,這沒什麽值得說的。
但如果這種事牽扯到了國家的層面,他就不允許任何人搞破壞。
何況這次動手還動到了蘇穆的頭上?
蘇穆對于晉國的意義建武帝心知肚明,便是給他十座城池千萬珍寶他也是不換的。
梁國之前有羅寧,因此哪怕梁國這些年國力逐漸衰弱,但建武帝攻打梁國卻一直不能取得較大的戰果,梁帝說話也是很有底氣。
畢竟就算是晉國派出國內有軍神之稱的蘇穆數次攻伐,也都被羅寧擋在國門之外。
可羅寧死後呢?如今的梁國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至少對于建武帝來說,此時的梁國就是拔了牙的老虎,只餘下威勢撐着,實際上已經無力做出強力的反擊了。
蘇穆對于晉國的意義更是如此。
有人動手動到了蘇穆的腦袋上,甚至此時的蘇穆還在前線作戰,這實在是讓建武帝怒火中燒的事情。
或者說,他此時臉上還有些火辣辣的感覺。
當年他與蘇穆約定,蘇穆只管安心在前方作戰,他決不讓國內的事情拖累前線戰事。
這一回可算是被人狠狠地打了臉。
可對于蘇明若來說,她現在想要的可不是什麽給個交代之類的話:“皇上不需要這樣說,比起我父親,前線為此犧牲的将士們,甚至包括晉國以及努力勞作生産支持這場戰争的百姓們才真正需要一個交代。”
建武帝看着眼前的蘇明若嘆了口氣:“明若長大了啊……”
以前的蘇明若是說不出這樣的話來的。
蘇明若說道:“皇上,我原本是要來請戰的,我……”
“明若,”建武帝打斷她:“只憑一千人是無法救出英國公的。”
燕國集結的兵力就遠不止這個數目。
蘇明若卻擡起頭來,眼神堅定:“我知道只憑我一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但我也相信,晉國不止有一個蘇明若,一定還有其他人也願意來做這件事情。”
建武帝搖頭道:“才剛說你長大了,又開始講孩子話,目前來說,如果從北面邊境抽調一部分兵力的話,出兵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後勤供給卻是個問題。”
蘇明若卻不認同這一點:“皇上是算上了我父親的那一路才覺得不夠吧?可現實是,如今這部分物資我們根本無法送上去。”
也就代表這本身就是不需要計算的一部分。
“而只要前線解圍,那麽自然也就不需要額外的援軍了,何況如今距離秋收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晉國近兩年并未遭逢大難,就算之前數次作戰,但糧草的儲備應該還是夠的,只要咬牙撐過了這幾個月,待秋糧收上來,自然能夠解決困難。”
說完這話蘇明若還嘀咕了一句:“皇上總不能連這幾個月都撐不住啊,我晉國還沒弱到這種程度吧?”
建武帝聽到這話笑了出來:“你這是已經算好了才來的?”
蘇明若點頭,然後眼巴巴的看着建武帝。
建武帝最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你去吧。”
蘇明若怎麽說也是蘇穆的女兒,如今當爹的遇到危險,女兒請求去救援,這怎麽都沒有拒絕的道理。
不過建武帝接着說道:“你不是一個人去,我已經從北方調集了兩部兵馬,又從衛敏那裏調來一部,總計三部一萬五千人,再加上你那一曲,一起去增援蘇穆。”
蘇明若聽到這話大喜,緊接着問道:“帶兵的将領是誰?”
一萬五千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用得好了足夠解蘇穆之圍,但要是用不好,那就是個送菜的,因此将領的人選就至關重要了。
建武帝說道:“領兵的是白書月,你應該知道他吧?”
蘇明若聞言點頭:“印象深刻。”
白書月,字玉素,怎麽看這名字都是個文雅人。
實際上也确實是個文雅人,不過文雅的不是白書月,而是白書月的父親,崇文館博士白鴻跡。
至于說白書月本人,據說當年也是個俊秀文雅公子哥兒,結果誰知道二十歲剛加冠就跑去了軍中,等到幾年之後再回家,就是個黑黑瘦瘦的猴子樣,白鴻跡差點沒認出親兒子來。
不過雖說從那之後白書月就一直保持着黑瘦的形象,但打起仗來他卻相當兇悍,也算是晉國比較有特色的一位了。
不過之前蘇明若并未将白書月納入考慮範圍,那是因為早些年白書月犯了事,且白書月犯下的還不是小事。
他一劍砍了自己的結發妻子,甚至當其妻子死後,檢查屍體時發現其妻已經懷有五個月左右的身孕。
白書月因此出名。
殺妻可是大罪,更別提戰争年代人口是重要資源,因此對殺死孕婦的刑罰更重。
可白書月在殺人之後卻沒有逃跑,而是跑去自首了。
因為白書月當時也算是年輕有為的将領,因此晉國也有不少憐惜他的人,因此在審判時便詢問白書月此事是否有內情。
可白書月只是搖頭,表示并無內情。
問起他為何喪心病狂到殺死懷孕的妻子,白書月只道:“沒什麽,想殺,又沒忍住,就殺了。”
如此本該判為死罪,可白書月之前到底立下不少功勞,于是在建武帝插手的情況下,白書月只是被免去職務,施以墨刑流放他鄉。
要說起來,白書月的事情鬧出來的時候蘇明若年紀尚小,若非白書月當年确實是年輕将領中最具才華可以說是超過了不少老一輩将領的人物,甚至被人傳說恐怕會是晉國的下一個蘇穆,而他犯下的罪行也實在駭人聽聞,這兩者相加,蘇明若才會對他印象深刻。
此時聽到白書月領兵,蘇明若倒是不擔心将領的水平了,哪怕白書月這些年不僅沒有長進反而打了個折扣,以他的水平也足夠領兵了。
可對于白書月這個人,蘇明若卻是要皺眉的:“皇上在這種時候讓他來領兵?”
建武帝只看蘇明若的表情便知道她所想:“明若,白書月此人之才,足可以讓我忽略他在其他方面的任何不足了。”
蘇明若說不出反對的話。
确實,這就是這樣一個時代。
歷年來有多少人是犯下大罪之後卻展露了才華然後得到重用一路高升的?
無論一個人之前做了什麽,只要他能富國強兵,只要他能為帝王奪取天下,那麽就沒什麽是比這個更重要的。
這也是當年建武帝插手保住白書月性命的原因。
這樣一個人,他實在是不忍心殺死。
蘇明若重新回到營中的時候,便對江岸青說了建武帝同意她去增援蘇穆的事情。
之後又鼓着臉道:“不過這回的主将我不喜歡。”
江岸青有些意外的挑眉:“不喜歡?皇上總不會找個庸才吧?而晉國有本事的将領當中,還有你不喜歡的?”
蘇明若看他一眼:“當然有,白書月嘛!”
“白書月?”
江岸青隐隐約約有些印象,直到蘇明若對他提起白書月殺妻的事情,江岸青才反應過來:“是那個白玉素啊!”
“就是他,我不喜歡他。”
江岸青卻搖了搖頭:“明若,恐怕無論你是否喜歡,皇上都是喜歡他的,而在這種時候将白書月調回來重新啓用,恐怕就是皇上給他的機會。”
如果這次白書月立功,那麽不用說,日後他肯定重新得到重用。
蘇明若嘆了口氣:“這我管不着,也不歸我管,先生還是說說這次增援的事情吧。”
她實在是不想提起白書月了,太糟心。
江岸青卻笑道:“這件事情倒是沒什麽好說的,無論何種謀劃都要在見到那位白将軍之後才能做出決定,不過皇上對你倒是真的不錯。”
見蘇明若一臉茫然,江岸青不由道:“你該不會又不知道皇上一早就打算讓你去吧?”
蘇明若的表情,更加茫然了。
完全不知道!
江岸青只好解釋道:“對于皇上來說,目前這一曲是肯定要派去前線的,再加上你與英國公的關系,他怎麽都不可能真的不讓你去,只要有充足的兵力,他就一定會讓你去,但如果你從一開始就吵着鬧着要去而不顧其他,皇上恐怕反而會想辦法留下你,因為這證明了你尚且不成熟,不能夠克制自己,這樣的你去了前線恐怕不僅幫不上忙還會添亂,但如果你鎮定有序,能夠有理有據的說話,皇上自然也就沒有不讓你去的理由了。”
蘇明若哀嘆一聲把腦袋砸在桌面上:“所以先生你一早就知道才讓我那樣說的?”
這個問題不需要答案,看江岸青的微笑就知道了。
既然得到了調令,蘇明若很快啓程趕去與大軍彙合。
因為各路兵馬來自不同的地方,因此并不是直接開去前線,而是先到石方縣彙合之後才根據白書月的安排來做之後的決定。
蘇明若趕路是很快的,經過了艱苦的訓練,她營中士卒體力耐力都相當不錯,因此她反倒是比從衛敏下屬調來的那一曲更早到達石方縣。
蘇明若到石方縣的時候還有些感慨:“這算是故地重游了吧?”
當年她和蘇敬言等人一起去燕國營救蘇穆,便是從石方入燕國的。
蘇明若到的早,白書月卻比她更早一天,而無論蘇明若是否喜歡白書月,她都需要去找白書月報道。
見到白書月本人的時候,蘇明若實在是無法想象就是這樣一個人幹出了殺妻這種喪心病狂的事情。
白書月膚色略黑,身材看着确實有些瘦削,但他身姿挺拔器宇軒昂,在武将的堅毅殺伐之中還帶着幾分平和的書卷氣,這讓他看起來并不顯得鋒利銳氣,反倒像是一把寶劍歸于鞘中的樣子。
蘇明若注意到他的右側臉頰上留有當年墨刑的印記,這讓人一看便知道他曾經犯下重罪。
如今白書月不過三十來歲的年紀,多年困苦的生活讓他面帶風霜之色,卻并不顯得蒼老,但眼神卻已經不是年輕人的明亮鋒芒,帶着幾分滄桑之感。
比起蘇明若那明顯的不友好,白書月的态度卻很正常,在與蘇明若互相介紹做了交接之後,他便對蘇明若道:“雖然還有一曲人未到,但也該就是這一兩天了,我之前提前派人前去偵查情況,今早剛回來,蘇曲尉也一并來聽吧。”
等他轉過身去,蘇明若翻個白眼,然後對身邊的江岸青嘀咕道:“說的仿佛他是個好人似的。”
江岸青憋着笑:“別管他是不是好人,至少現在為英國公解圍的希望都在他身上呢。”
蘇明若癟嘴:“知道啦!”
然而在蘇明若聽白書月介紹情況之前,外面卻先進來一個士卒通報:“蘇曲尉,外頭有個少年人吵着要見你,說是與你認識。”
蘇明若眨眨眼:“少年人?叫什麽?”
那士卒答道:“說是叫衛然。”
蘇明若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看向江岸青:“先生,你說這個人我是真的不認識,還是不小心忘掉了?”
江岸青微笑:“你猜?”
作者有話要說: 來了個小萌物啦!23333333333
話說昨天好多人讨厭寧王_(:зゝ∠)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