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快樂人生
李氏說想給靜儀找個好先生,四爺放在心上了。都說男女七歲不同席,四爺想着,靜儀年紀也才六歲,弘時幾個都是她的親兄弟,不用避諱太多,就叫靜儀跟着幾個哥哥在這邊讀書。
先生也知道四格格就是來打醬油的,教書重點不放在她身上,靜儀又占着年紀小的便宜,基本上随便做點什麽都會被先生狠命地誇,直誇得靜儀都有一些不好意思了。
靜儀的課桌就安排在弘晝的前面。
這日到了下課的時候,弘時和弘昌第一波跑了,他們這個年紀的小夥子原本就容易餓,就這離開速度來看,大概真的是餓着了。
弘歷和十三家的兩個小阿哥也一起離開,靜儀收拾好書本交給雲霄,同弘晝一起出門:“晚膳去我額娘那裏吃吧?額娘說,今晚膳房會準備秋蟹呢,我們每人都可以吃半只。耿額娘也在呢。”
四爺和十三爺天天同住在九州清晏,黏得很,年氏争寵都沒争過十三,李氏耿氏等人那裏更是見不到四爺了。
靜儀想到肥美的秋蟹就流口水了,宮裏來的嬷嬷養孩子小心着呢,半只已經很優待了。有蟹子就必須有黃酒,就是不知道耿額娘會不會再把額娘喝倒了。
弘晝有些羨慕地看了靜儀一眼,最終還是搖頭道:“我不去了。”
靜儀奇道:“為什麽?”
弘晝搖了搖頭,不再說話。
弘晝臉上表情并不輕松。靜儀半是好奇,半是擔心,扯着弘晝問個不停。
弘晝沒辦法,只得實話實說,要去嫡額娘那裏讀書。
難怪見他方才收拾了課本叫小太監們帶回去,她還納悶呢,不應該啊,回去要看書也是看“課外讀物”,不可能看課本的。
靜儀覺得,四爺給他們幾個安排課程強度已經很不低了,遠遠超過了小學三年級的力度。弘晝要去福晉那裏上“晚自習”,多半是福晉要求的。這樣不光對小學生弘晝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利,而且古代這個照明條件,晚上讀書寫字太容易近視了。
到底是個小正太,還是靜儀的便宜哥哥,靜儀既然碰上了,總不能袖手旁觀,否則自己心理上都過不去。
靜儀快步跟上弘晝:“好久沒吃嫡額娘那裏的飯菜了,我和你一起過去。”
Advertisement
福晉沒想到靜儀會過來吃飯。福晉到底是福晉,份例足,飯菜也多,加一雙筷子并不是難事。
福晉這裏講究“食不言,寝不語”,一頓鴉雀無聲的飯吃下來,靜儀覺得有些胃疼。
福晉這裏的飯後水果是皮薄多汁的貢梨,靜儀很給面子地吃了一個,填飽肚子後跟福晉商量道:“嫡額娘,過年時候在永和宮裏打牌我老是輸,四哥哥和五哥哥都比我強。我和五哥哥跟四哥哥他們約了,晚上要去學打牌,四哥哥還說要教我們行令呢,但是五哥哥說要看書,我就不信。額娘你說五哥有沒有騙我?如果五哥說得是真的,我就去跟阿瑪說說,不叫他晚上看書了,我額娘從不許我和三哥晚上看書的,說是沒的熬壞了眼睛呢。”
福晉皺了皺眉頭。
靜儀難道以為這是四爺給弘晝布置的任務?
福晉看李氏一家都是傻瓜蛋,從李家到李氏到李氏的一雙兒女都沒腦子。不光弘時功課差,就連靜儀也只想着玩。
可靜儀年紀小,說話也直,若是不讓弘晝跟她去玩,說不定她還真能跟四爺說去。畢竟弘晝不是她親生的,福晉不确定四爺會不會認同此事,不敢冒這個險。
她對着靜儀勉強擠出一絲微笑:“既然你們都約好了,就去玩吧。”
靜儀笑得燦爛:“謝謝嫡額娘。”
= =
相比洞天深處的文化課而言而言,靜儀對山高水長的體育課興趣更大一些。
在五個月弓馬騎射的學習過程中,靜儀發現,心理年齡成熟了,理解東西更容易,學得也更快一些,何況還有前世在少年宮學散打的基礎在。
古代武學成就高還是有道理的,不像現代人,學個跆拳道大都為了簡單防身或者才藝展示。将士們是要憑着武力值上戰場的,練好了就是活命的根本。
幾位谙達都是四爺尋來的滿蒙高手,會教你在打鬥時候什麽角度最好,用哪個關節發力,怎麽最大限度地利用身體去對抗敵人。
靜儀在這邊待了五個月,不論是拳腳、射箭還是騎馬,看上去都很有那麽回事了。更兼十三爺家的幾個小夥伴兒們來了以後,學生隊伍不斷壯大,除了十三爺家的二格格沒去之外,幾個小的都去山高水長玩下場了。
四爺和福晉沒有傳轎辇,一路從九州清晏為着湖邊逛過來。
福晉還在糾結曹家和李家都送禮的事情。
“要是送些一般的東西,我也就收下了,不來問爺,不給您添麻煩。可平郡王福晉送了那麽重的禮過來,我收下來了,總覺得心裏頭不踏實。”
四爺“嗯”了一聲。
平郡王納爾蘇的福晉曹佳氏正是曹寅的女兒。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曹家雖然一直标榜自家想當純臣,但也知道自己發家史中有不少說不清的地方,少不了主子的首肯和庇護,想要守住這財富少不得要提前做些工作,是而在康熙五十年前多少是有些偏着太子。
太子倒臺以後,曹家看八爺待人寬和,素有賢名,又對着八爺有了想法,想靠着八爺這棵大樹好乘涼。誰知沒過幾年,八爺又倒黴了。曹家“多面撒網,重點盯防”,終于确定在了四爺身上。
四爺本就對于貪官污吏極為痛恨,對曹家攫取財富的方式也不認同,曹家現如今貼上來,四爺并不想搭理。當年曹寅在位時候,好歹還算有些才幹,曹寅死了以後,曹家當家的曹颙就是個廢物,依着四爺脾氣來看,根本就不該占着江寧織造的位置,不如趁早回京養老為好。
再說李家。
康熙幼年患有天花的時候,李煦的母親文氏衣不解帶地在一旁照料,給康熙留下了深刻印象。十五十六的生母,庶妃王氏的父親王國棟,就是李煦父親李士桢原配夫人王氏的親哥哥,算起來是李煦的舅表妹。
康熙護着“娘家人”的心,滿朝上下都很清楚,不管是生母還是乳母。佟家如此,曹家、李家也是如此。
四爺雖然看不上他們,但也到底不想得罪狠了,遂吩咐福晉道:“收下來,托你娘家準備點像樣的回禮,托你兄弟給平郡王府送去,就說你在園子裏,不方便過去。不要用咱們府上的名義去送,也不要走府上的禮單。只當是正常交往就好。”
四爺這是不想沾手了,福晉應道:“是,都聽爺的。”
二人正好步行至山高水長,孩子們在校場裏的吆喝聲傳來,四爺笑笑:“走,過去看看那幾個小的。”
這日弘時領着一幫小的正在比武,四爺二人過來時候,靜儀正上場跟弘晝切磋呢,三招就把弘晝給撂倒了。
福晉看得臉都綠了。
福晉心裏不痛快,她剛剛囑咐了弘晝要好好表現,給四爺留個好印象,也顯得這個嫡母對對養子的功課督促上心.
弘晝要是被男孩撂倒就算了,偏偏還是靜儀。
一個女孩子,争這麽多表現有啥用啊?還能當世子啊。
偏偏一堆人還在那裏叫好,就連弘晝,被靜儀伸手拉起來時候,臉上也是帶着笑的。
四爺看女兒自帶柔光濾鏡,忍不住也叫了聲好。
福晉一口氣梗在胸膛裏,悶得很。
圓明園內,除了四爺安排的諸項課程外,還有一個四爺自家的保留項目——種地。
二廢太子前後那段時間,四爺在家天天種地,種得都快要隐世了。再到後來,太子廢了,八爺倒了,四爺重新出山了,身上差事一堆一堆的,康熙離京要幫着處理事情,每到夏日還要随駕出門避暑。
靜儀穿過來四爺就開始忙了,沒趕上種地的時候。十三卻是跟着四爺種過地的。
弘時一聽說種地,臉上表情都扭曲了,弘歷和弘晝兩個沒種過地的倒是一臉向往。
春天時候大家都忙,沒得空種地,所以這次要種的是冬小麥。
種地是個體力活兒。從府裏帶來的那些衣裳是不能穿了,錦緞什麽的一碰土基本就沒救了,更重要的是伸不開手腳,不方便。
于是靜儀等人就穿着針線上趕出來的棉布衣裳下地了。
弘時顯然對于這種地是有過經驗的,但種出來的作物依然東倒西歪,預計冬小麥長成時候也會給人一種“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的感覺、
弘歷和弘晝都是第一次下地,二人亦步亦趨跟在四爺身後,一絲不茍。相比而言,跟在十三爺身後的弘暾和弘晈就随意多了,看得出十三平常不怎麽管這幾個兒子,起碼在教育上比四爺更松一些。
福晉和十三福晉都沒過來,佩佩姐姐也沒來。
靜儀和舟舟戴着涼帽跟在後面,偶爾上來搭一把手,這兩個年紀小,又是姑娘,四爺和十三都不大管她們。
種了兩天地下來,靜儀的小臉就瘦了一圈兒。李氏心疼得很,再這麽下去連自小積攢的奶膘兒都要沒了,一直張羅着要給靜儀吃些好的補補。
這日,靜儀和舟舟吃瓜回來,正巧看到樹蔭底下,崔盟和一個姓胡的小太監正在聊天。
胡太監對着崔盟讨好道:“鑲白旗的人為了讨好咱們府上,給主子爺送了兩只巴掌大的小奶狗來,就在後面瓦房裏頭擱着。我想着這幾年崔哥哥對我照顧得緊,就來問您一句,要不要抱一只來給小格格玩玩?”
小孩子都喜歡新鮮東西,這是個讨好小格格的好機會。
崔盟想了想,到底搖頭道:“萬一主子和主子爺不讓格格養狗,那咱們就是吃不了兜着走,挨罵挨罰都是輕的。若是主子爺盛怒,拖出去打死就不值了。”
誰知道四爺今天心情好不好呢?還是不要铤而走險了。
靜儀以前也聽說四爺在圓明園裏頭養着狗的,想着多半是拿來打獵用,只是住了這麽久都沒見到。
靜儀跟舟舟悄聲離開,避開身邊跟着的嬷嬷對着小夥伴輕聲問道:“你有在園子裏頭見到我阿瑪養狗嗎?”
舟舟搖頭:“我沒有的。”
靜儀道:“額娘她們都在午睡,這會子沒人管咱們,要不咱們偷偷出去找找?”
舟舟眼睛都亮了:“好啊好啊。”
靜儀要溜出绾春軒時候,被金垣截住。
金垣一臉正氣凜然:“兩位格格要去哪兒?”
舟舟在園子裏面人生地不熟的,也不認識李氏這邊的總管太監金垣,吓得忙躲到了靜儀身後。
靜儀對于金垣印象不錯,就是覺得這人太勤懇老實,不大适合當太監,每次見到金垣這張正直的臉,總會讓她想到聽的戲文裏頭,買賣人随身帶着的招牌——童叟無欺。
靜儀也知道,四爺怕幾個孩子亂跑,失足落水,故而靜儀幾個出門都是必須要帶人的。
如果不帶上金公公,今天怕是出不了這個門了,靜儀無奈地拿手指了指金垣:“跟我們來吧。”
靜儀覺得養狗的地方應該在邊緣地帶,主子們不大去的地方,否則不可能這麽許久她倆都沒見到。
舟舟深以為然。
終于,兩人在園子西北角一處瓦房之中,聽到了叫聲。
靜儀和舟舟進去,奴才們一看衣裳就知道是小主子,不敢攔着。忙把大狗都隔在了後頭,只留下兩只小的給兩個小祖宗觀賞。
那是剛生下來的有兩只小黃狗,一只是純白的,另一只是奶黃包剝開後的顏色,趴在窗戶下的太陽裏打盹。雖然金垣攔着二位格格不許摸,但那兩只小萌物安靜趴在地上,毛茸茸的可愛,摸上去手感一定好得很。
舟舟興奮地扯着靜儀的袖子:“是小狗呀。”
靜儀神思道:“什麽狗呢?”
什麽品種的?看着有點像京巴。
舟舟堅持道:“就是小狗呀。”
靜儀:……,好的吧。
舟舟喜歡那只小白狗:“我想要這只。”
靜儀兩只都喜歡,見小夥伴已經占下了一只,忍痛割愛道:“那我就要那只黃的,就叫它奶黃包吧。”
若是她好好求一下四爺,阿瑪會許她養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