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養狗
十三福晉房中,舟舟拉着額娘的手晃晃:“額娘,好額娘,您就讓我養一只小狗吧。”
“不行,女孩子就該有女孩子的樣子,你看你哪個小姐妹會在自己院子裏養狗的?”
若是嫁了人,成日裏無聊,養個花啊鳥的解悶兒還差不多,才這麽一丁點大的孩子,正是要學規矩的時候,怎麽能在自己屋裏頭養只狗呢?
舟舟有些小心翼翼道:“可靜姐姐也想養呢,若是她阿瑪額娘許她養,那我也可以養嗎?”
十三福晉被她鬧得沒法兒,拉過舟舟的手,語重心長道:“你跟她是不一樣的。靜格格的父親是親王,你的父親連貝子都不是。靜格格在你四伯家裏頭是被寵大的,康熙爺提起來都是誇的,她想怎樣都是可以的。但是咱們跟她不一樣,她能做的事情,不是每個姑娘都能做的,懂嗎?”
十三福晉有點心痛,女兒到底是要撫蒙的,不能縱得不知天高地厚。康熙已經許了四爺,靜儀可以留在京中嫁人。靜儀有四爺撐腰,在康熙那裏都是挂上號了的,有資本胡鬧,可舟舟有什麽呢?
舟舟無比郁悶地告知靜儀,額娘不許她養狗,而靜儀這幾日裏還沒見到阿瑪。
這日,四爺終于得閑來李氏這裏坐坐,主要目的不是看望靜儀,而是跟李氏抱怨弘時。
弘時已經十四了,比弘昌還大兩歲,論起穩重來卻比弘昌差遠了。
“十三弟都不大管府上幾個孩子的,我又是怎麽個督促弘時法兒?弘時怎麽就長成這樣了?再過幾年也到了娶親的年紀,怎麽就這麽不穩重呢。”
李氏思緒被帶跑了:“爺說的是,的确快到娶親的年紀了,那咱們是不是也該給他采買幾個丫頭?”
弘時這個身份的公子哥兒,在婚前都是要找人練練手的。
四爺想回原來的話題,發現有點難度,索性繼續順着李氏的話說:“能吧?按理說也早該置辦起來了,這事情不用福晉出面了,你來辦吧。”
這是他第一個“長大成人”的兒子,很多東西都要好好教教。
話題越發偏了起來。
四爺和李氏對着弘時的未來人生感慨一番,等到靜儀進屋來時候忙停下了話頭。
Advertisement
靜儀的目的比較明确,相求四爺讓她養兩只小狗。
靜儀前世家中住得是樓房,家裏父母都朝九晚五忙得很,從來都不許她養狗。靜儀也跟媽媽求過,媽媽對她說,舅舅家就養了一只薩摩,家裏鋪天蓋地都是白毛不說,狗狗要每天早晨五點多就要出去遛一下的,只要不帶它出門,它就撓門嗚咽決不允許你睡懶覺,如果你能起得來就養吧。
早起真是太痛苦了,靜儀打消了養狗的念頭。
靜儀記得,她是車禍後穿越的,醫生對着父母和兄長無奈宣告:植物人,什麽時候能醒就說不好了。真奇怪,自打穿越以後,随着時間的推移,前世不少事情靜儀都不大能記起來了,很多情感也漸漸淡了下來,可偏偏對這些細枝末節的小事卻記得清楚。
靜儀跟阿瑪請安後,坐在四爺身旁,将那天去瓦房看小狗的事情一五一十說來。
“阿瑪,那是什麽狗呢?”
好在四爺腦電波跟她很合,沒有像舟舟一樣回答“小狗”。
“好像是牡丹犬吧?蘇培盛?”
被四爺點名發問的蘇公公賠笑道:“奴才也不知道,不如奴才去後頭找個懂行的過來問問。”
四爺揮手:“快去。”
不過一刻鐘功夫,蘇培盛就回來了,還帶來了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太監。
那小太監嘴皮子很溜,上來就給四爺和靜儀行了個大禮,跪在地上給小格格解惑道:“主子爺說的不錯,正是牡丹犬。從唐代開始就有的,那時候就一直只許皇家飼養,如果民間有人敢私自養它就是重罪。宋代時候,百姓叫它羅紅犬;元代時候,叫它金絲犬。前朝時候就叫牡丹犬了,也有愛狗的宮吏們出門時就把它放在寬大的衣袖內,所以也叫它‘袖犬’。”
都說柯基是英國皇室犬,看來這牡丹犬就是中國皇室犬了?
靜儀眼睛裏閃着小星星,拉着四爺的袖子撒嬌:“可以讓我養嗎?”
四爺都快被靜儀萌化了:“可以啊。這兩只是鑲白旗的一個旗人送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珍品,改天阿瑪再叫內務府給你挑兩只好的吧。”
那這要等到什麽時候啊?
靜儀不依道:“我就想要那兩只,我們一見鐘情了。”
四爺拿這個女兒沒辦法,道:“那就那兩只吧。蘇培盛,給格格挑兩個養狗太監,替格格把狗馴起來。你好好挑人,若是格格出了半點事情,爺唯你是問。”
靜儀:四爺真是理想中的親爹啊!
靜儀根據毛色給兩只小狗取名,一個叫小白,一個叫奶黃包,雖然沒什麽藝術含量,但靜儀自己卻覺得挺美。
繼收獲了舟舟一波渴望的目光後,弘歷也來了绾春軒,對靜儀表達了自己羨慕。
秋日午後的陽光暖融融的,靜儀坐在窗邊的貴妃榻上,懷中抱着奶黃包,腳踏上睡着小白,一本滿足。
弘歷羨慕到不行:“四妹妹,你養小白和奶黃包兩只小狗,不累麽?”
靜儀不明所以道:“就還好呀。”
還有一屋子的下人幫忙呢。蘇培盛挑來的兩個小太監也伶俐得很,一個能頂倆。
弘歷坐在靜儀身邊,小心地摸着奶黃包溫熱的腦袋:“四妹妹,哥哥平常對你好吧?”
平心而論,幾個哥哥對她都好。弘歷對她尤其不錯,平常有個稀罕點心玩物的,很樂意跟她分享,在學堂裏對她也很是照顧。除了因為上課太能同她講話導致她被先生罰過兩次,其他還好。
靜儀點頭:“好的。”
“那你能不能把小白給我養一下?奶黃包也行的,我都不挑。”
靜儀奇道:“你怎麽不跟阿瑪要一只呢?”
這可是我憑本事要來的!
弘歷悶悶道:“我怕阿瑪不肯嘛,你知道的,自打十三叔家的幾個堂兄弟來了園子。阿瑪對三哥管得越發嚴了,連帶着我和弘晝也被加了不少功課。”
頂風作案失敗幾率太大了。
以前都是弘歷主動給她送東西,這次難得開一回口,靜儀忍痛割愛道:“那好吧,小白給你了,你要照顧好它。”
小白被興高采烈的弘歷帶走後,李氏見靜儀目光之中滿滿的不舍都要溢出來,一直目送着四阿哥走得沒影了才回過神來。
李氏一向心疼閨女,抽空就跟四爺彙報了一下,你閨女這幾天有點沉默,要不爺再給四阿哥挑一只狗吧?
“不用。”四爺把李氏的想法兒給否了,“等咱們回府後,弘歷就要入宮念書了,小白兩個多半還是靜兒要照顧,再養幾只怕是靜兒照看不過來。”
李氏點頭表示接受。
頒金節前後,先是康熙狠狠病了一場,到了十二月裏,皇太後去世了。
康熙對太後一向孝敬有加,除了每年夏天都奉太後北上避暑外,康熙四十九年太後七十大壽時候,還曾親自在皇太後寶座前跳起滿族的蟒式舞祝壽,可見太後地位的尊崇。
靜儀從未見過太後其人,康熙沒幾個孫女見過這位老祖宗,但就康熙的哀痛和四爺的悲傷來看,太後一定是個很不錯的人。
四爺府上的大小主子都是要去太後靈前磕頭跪靈的,持服的這段時間裏,每天都要過來哭靈。
最忙的幾天過去後,四爺在出宮回府之前,帶着福晉和孩子們去德妃那裏請安。
恰巧遇上十四一家也在。
十四一見了四爺就打趣道:“方才額娘還念着四哥呢,說是許久沒見四哥過來請安了,誰知這就來了。我還安慰額娘呢,說四哥是大忙人,一堆差事在身的,跟我們這些閑人自是不一樣的。少不得我多辛苦幾次,替四哥來額娘這裏多請安些才是。”
為着四爺把女兒許給佟家的事情,德妃跟四爺別扭了好一陣兒,這會子剛剛緩過來。
四爺本來打算在德妃這裏坐坐的,誰與剛進來就被十四刺了一通,頓覺渾身上下都不自在,喝了半盞茶後就帶着家眷離開。
況且有十四在這裏陪着德妃說說笑笑,看着他們的母子情深,四爺總會覺得,自己坐在這裏像個外人。
十四對着德妃努嘴:“額娘,你看他。”
德妃打了十四一下:“吃你的桔子吧,少說話。”
十四都被德妃打皮了,不在意地拈了一瓣桔子放入口中:“他都能做得出來,我還說不得了?”
出宮的一路上,風大得很。
四爺見靜儀走得搖搖晃晃,忍不住伸出手來将小女兒抱在懷中,拿身上的鬥篷給靜儀遮風。
弘歷對着靜儀羞羞臉:“四妹妹多大了,還要阿瑪抱。”
靜儀剛要反擊,被風灌得一陣兒咳嗽,四爺擡起腳來給了弘歷一下子:“別逗你妹妹了,快走。不嫌冷麽?”
弘晝也在一旁微笑:“阿瑪就是偏心妹妹。”
出了宮門,四爺送靜儀上車,見小女兒又是标志性的若有所思模樣:“靜兒又在想什麽呢?
靜儀對于十四爺拿話刺自己阿瑪的事情心生不滿,在四爺耳邊小聲吐槽道:“我覺得十四叔有點得了便宜還賣乖。”
德妃跟四爺不親近的事情,十四是門清兒的。孝懿仁皇後都走了那麽多年了,四爺有心親近德妃,可德妃明顯就是偏心十四。
明明在德妃那裏,所有好處都是十四爺一個人占了,到了十四爺嘴裏,卻成了因為四爺太忙顧不上德妃,才跟德妃不親近,還作出一臉自己是替四哥照顧額娘的樣子。
四爺忍不住笑了笑,自家姑娘說話就是順耳啊,難怪叫他這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