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管家
不知道是不是當久了小孩子,心态就變得有些幼稚的緣故,靜儀在家沒人管,越發膽大起來。她看上四爺書房牆頭結出的紅杏果不是一天兩天了,趁着四爺不在家功夫,叫金垣馱着偷偷去四爺院子裏把那“出牆紅杏”摘了下來。
趙福來看見了也沒敢說她,等四爺晚上回府後,當玩笑的跟四爺說了一嘴。
四爺果然露出一種“我閨女就是活潑得讨人喜愛”的愉悅表情。
“這孩子近些日子有點淘呢,抽空得叫你李主子說說她。”
趙福來笑着,卻不敢應聲。
才怪。
拉倒吧,您才舍不得呢。
這也就是四爺不在府裏,要是在府上,四格格就叫四爺抱着摘果子了,四爺說不定還真樂意呢。
蘇培盛瞪了一眼和四爺說得熱鬧的趙福來,這小子可真不厚道,心裏一直憋着話呢,四爺一回府就哈巴狗獻媚似的迎上來了,以小格格為話題切入點巴結四爺。
小格格是四爺的心頭寶,掌中珠,趙福來這話題選得真不錯,聽到四格格的事情,四爺立馬就賞了他一個好臉,真是太有心計了!
蘇公公給四爺換上一盞新茶來,打斷了四爺和趙福來的交流:“這是年主子今兒早晨送過來的,爺且嘗嘗,佟德來幾個泡得對不對味。”
四爺喝了一口茶,腦子裏想着昨晚在年氏那裏用膳的事。
經過這段時間的調理後,年氏的身子好多了,不知道是不是一直吃着藥的緣故,一直都沒能養上孩子。
這次去塞上避暑,福晉給他安排了兩個侍妾帶着出門。年氏有些心裏不定,撒嬌說要跟着去。
年家子弟出息,四爺還想着要把年羹堯安排到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叛亂的軍隊裏,立下戰功才好繼續往上升幾級。
只是帶年氏出門不是件簡單事情,帶側福晉出門和侍妾出門是不一樣的,還有其他很多事情需要再做安排。況且他本來就是伺候康熙出門,幹的就是伺候人的活兒,要事事以康熙為先,風餐露宿、夜行趕路什麽都是家常便飯,不能給年氏太多的優待。年氏身體不好,萬一出個什麽事情,對他、對年家都是損失,對于康熙也是掃興。
Advertisement
想到這裏,四爺半是玩笑,半是安撫地對着年氏道:“福晉累了的這麽多年,眼下還要顧着弘晝,不如你留下來幫幫她。”
年氏惆悵道:“還有李姐姐呢,我總不好越過她去。”
四爺以為年氏還會推辭一下的,沒想到她這就接了。說出的話潑出的水,四爺不想收回,也算是給年氏找點事情幹,給她定定心。
四爺知道李氏不大在意這些,但年氏說得也不是不對,規矩不能亂,李氏的面子還是給的。正好靜儀到了淘氣的年紀,在府裏待不住,四爺想了想,便決定叫李氏帶着靜儀去莊子裏頭避暑。
四爺這日還有事,便叫趙福來去跟李氏說了去莊子避暑的安排,也傳達了年氏即将要管家的事情。
李氏身邊的嬷嬷周氏老大不高興,覺得這事年側福晉給四爺上眼藥,她來管家,卻把李側福晉給支出去。
李氏倒不覺得,她都這個年紀了,跟小姑娘們還能争什麽呢。再說,能出了府門去莊子裏避暑,靜儀必然高興。女兒高興了,她就高興。
四爺收起思緒,起身道:“去正院,晚膳安排在福晉那裏。”
四爺一行浩浩蕩蕩到了正院,福晉迎出門來:“爺,您來了。”
四爺同福晉一道兒進屋,換了衣裳坐下來。
“過幾日我就要跟着皇阿瑪出門避暑了,念着你事情多,又有弘晝在,難免手忙腳亂。我想着叫李氏帶着靜兒去莊子裏頭避暑,少給你添些麻煩,再讓年氏給你搭把手,這幾年府上事情越來越多了,早些讓她學起來,日後也算給你多個幫手。爺不在的日子裏,福晉多辛苦些,若是明年這時候府上沒事,爺安排你們去圓明園避暑去。”
福晉臉上笑容一僵,她明白,四爺答應她撫養了弘晝算是一個恩典。年氏父親正當用,兄弟們也争氣,四爺也想給年氏一點體面。不能府上什麽好事都是她這個福晉的,終得講究個平衡。
宮裏娘娘們幫着協理六宮雖說是稀松平常,然在宮外頭,除非嫡福晉有事情,很少會有側福晉幫着管家。
福晉心裏冷笑,年氏到底年輕,管家這活也敢大包大攬接下來,過幾天就知道厲害了。
福晉低頭喝茶,掩飾住自己不善的眼神,飛快道:“都聽爺的。”
四月底的一個大熱天裏,四爺又跟着康熙跑路了。
對于年氏要幫忙理家的事情,福晉表面上還是配合的。叫身邊專門管賬的向嬷嬷過來,給年氏送去了鑰匙和賬本,先把采買和跟內務府打交道這兩件最麻煩的事情交給了年氏。
年氏叫史嬷嬷接了東西,又留向嬷嬷坐下喝茶。
向嬷嬷擺手道:“爺出門了,主子那邊事情不少,實在是脫不開手,等改日得了空再來領側福晉的茶。這些都是近兩年來的份例和賬本,我們主子不着急,側福晉什麽時候看完了,什麽時候再差人送去便是。我們主子叫我同側福晉說一聲,這些賬目裏頭,原也有些不必要的開支,側福晉若是看着有問題,不必事事去問主子意見,只管裁了便是。”
向嬷嬷此次過來是代表福晉交接賬冊的,年氏恭敬地起身,站着聽完了向嬷嬷的話:“是,主子交代的事情,奴才都記下了。”
向嬷嬷看年氏态度還算恭敬,又道:“還有一樣,這李側福晉和四格格在外頭,莊子裏東西本來就缺,小格格和側福晉那裏只能多不能少,要是有什麽不足的地方,年主子先給李側福晉支着,我們福晉自己掏腰包給補上,不用動官中的錢。再者,要往十三爺府上和莊子裏送的東西,是四爺特地囑咐的,不必裁減,照例便是。”
向嬷嬷走後,汪嬷嬷不悅道:“這老姐姐也是不安好心,福晉都不裁的事情,叫您管家時候給裁了,這不是明擺着叫您得罪人麽?”
年氏也知道這是個坑:“這也沒辦法,畢竟是四爺授意把事情交給我的,我若是越管家裏開銷越大,四爺回來難免不好交代,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怎麽不中用呢,你們細細看看賬本,若是真有什麽不必要的開支,能省就省一下。”
向嬷嬷轉頭回到正院,跟福晉說了年氏這邊的情況,福晉捧着茶盞淡淡道:“這也是個蠢的。”
親王俸祿能有多少呢?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這些要支持雍親王府的開銷遠遠不夠。
府上一應吃穿用度,很大一部分來自內務府供應的,餘下的就是皇帝賞下的莊子、各路官員和門下奴才的孝敬,再有就是自家田莊鋪子。
內務府、皇莊、還有鑲白旗的供應都算是康熙給的,說白了都是皇帝給兒子錢花,他都不心疼,你年氏心疼個什麽勁兒,還真以為這府裏以後就是你的了。
果然,沒過多久功夫,鈕祜祿格格就跟側福晉年氏杠上了。
酷暑炎熱,冰是消耗品、必備品,也是奢侈品。
冰這東西在府裏都是定量供應的,有點像是計劃經濟的産物,就算鈕祜祿氏自己使錢也是弄不來的。
年氏是嚴格照着福晉給的例分發各房用冰的,但鈕祜祿氏就覺得,年氏今年發給她的冰明顯少了,不夠用的。
五月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皇帝都帶着皇太後跑到北邊避暑去了。讀書是個辛苦活,書房的先生們也怕在眼熱天氣當中讀書,那些年幼的皇子、皇孫會中暑出問題,每年都會放一個簡短的暑假。
于是弘歷和弘晝兩位小朋友便都回府了。
弘晝跟着福晉過活,他那裏的冰自然是不缺的,可鈕祜祿氏那裏,自打弘歷散學回來,冰就有些不大夠用了。
若是以往四爺在的時候,弘歷還能去前院蹭四爺的冰用。可如今四爺不在家,年氏就把前院四爺的冰也給省了出來,弘時在前院用的冰都是李側福晉的份例。
鈕祜祿氏是覺得,如果只是她沒冰用,可以不計較,但是四阿哥房裏不能缺了冰。
況且打四阿哥出生以來,夏天她這裏就沒缺過冰,怎麽現在就這一個月的冰都勻不出來給她?
鈕祜祿氏不是那種撒嬌争寵的小女生性子,平常也不大追求多高的生活品質,但是有一點,特別認死理。她就認為年氏這是想在府裏立威,以削減用度為幌子,故意挑她這個軟柿子捏。
鈕祜祿氏心中十分不滿,年氏你立威可以,愛找誰找誰,但是你別立到我頭上,你要非立到我頭上就別怪我跟福晉告狀。
在鈕祜祿氏過來告狀之前,福晉就聽春朝說起了此事。
鈕祜祿氏就這人還是挺正直的,就是性子有點拗,在生活中也沒啥情趣,所以剛入府時候也沒怎麽得四爺青眼,叫郭氏獨得寵愛。這種姑娘,月圓花好的時候最好說話,但是拗勁兒一上來,傻大姐似的,一旦她覺得這事有問題,就一定要讨個說法。
福晉已經給靜儀自掏腰包置辦了不少東西,犯不上再給弘歷掏腰包了。否則年氏管個家,窟窿都要她來填,她成什麽了?
面對鈕祜祿氏的不滿,福晉四兩撥千斤,道:“年氏年紀輕,沒管過家,難免疏漏,你多擔待。年氏是四爺欽點的,我不能明着不給她面子,不如這樣,叫弘歷和弘晝兩個去莊子裏跟四格格玩幾天吧,那邊比咱們府上涼快兒,冰也是管夠的。他兩個在宮裏念書念了那麽久,也算是換換心情。”
正好叫史嬷嬷去看看靜儀母子,若是李氏母子有什麽要求,趁早給她們辦了,等四爺來了也好表功。
至于弘時嘛,那是四爺交代了,就算放假後也必須留在前院讀書的,福晉就不做安排了。
鈕祜祿氏這才多雲轉晴,也願意給福晉一個笑臉:“奴才謝福晉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