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出名
玉竹帶回來了一碟如意卷,一碟雙色馬蹄糕,外加了兩碗糖蒸酥酪。
如意卷是用雞蛋制成,卷至如意形狀,口感上有些像蛋卷的味道,內裏填的是腌制好的豬肉餡兒,每片如意卷的橫斷面都有清晰的雲紋,既好看又好吃。[1]
馬蹄糕是拿牛乳化開馬蹄粉、白糖、香草粉蒸成,大師傅手藝不錯,蒸得恰到火候,配着酥酪吃味道極好。
靜儀很給面子地用了半碗酥酪,又各用了兩塊點心。禦膳房給的這幾樣點心一點都不敷衍,比那天康熙給的牛乳糕不差什麽,還給得這麽快。靜儀得出結論,和嫔娘娘還是很得寵的。
和嫔也知道小孩子脾胃有限。宮裏頭阿哥公主們都被嬷嬷們管得很嚴,不敢随便添零食的,靜儀這吃得分量很是不少了,連忙叫停,讓宮女們收了盤子。
和嫔只生養過一個格格,是康熙的十八皇女,可惜剛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十八格格以前的東西有好些是康熙賞的,和嫔都留着一直沒舍得扔,也盼着再能有個孩子能用上,只可以一直沒再有孩子。
和嫔喚宮女道:“我記得十八格格以前的玩具都在庫房收着。玉竹,你叫人開了庫房,找幾樣存的好的玩具出來,給小格格玩吧。”
靜儀在四爺府裏也沒少見過好東西,但好東西也分等級的,就好像同樣是樂高,三百塊買的和三千塊買的一看就不一樣。和嫔這裏拿出來的幾樣玩具都是那種很精致、費了工夫打磨的那種,可見和嫔一直以來都很得聖心的。
靜儀懷着考古的心情抱着這些玩具,探索清代工藝成就。
和嫔看靜儀跟小大人似的研究,也覺得有趣兒,在一旁時不時逗逗她。
康熙和四爺一起過來永壽宮時候,意外發現和嫔竟然和靜儀“聊”得不錯。
四爺帶着靜儀告退,康熙順勢留下來。糖蒸酥酪的味道還在,康熙拍了拍和嫔的手,道:“許久沒嘗這味道了,也給朕來一碗。”
玉竹領命而去。
康熙只是想嘗嘗這味道,也沒多吃,就用了一點兒便擱下了碗,看似随意道:“你覺得老四家這個小姑娘怎麽樣?”
皇帝想讨你開心,把自己小孫女兒都送過來解悶兒,和嫔當然除了好什麽都不能說。不說靜儀本身挺好的,就是不好也要想出好處來。最關鍵的是,要讓皇帝知道,你對于他向着你、念着你的這一份兒心意心存大大的感激。
和嫔坐在康熙身邊,半是撒嬌半是說笑,把靜儀的種種好處說了出來。
Advertisement
康熙就盼着有這效果呢,越發覺得雍王家裏的孩子們好。
“朕也看老四家裏的孩子們教得好,你既然喜歡,就多把小格格請過來玩便是。”
在順治一朝,滿族後妃最大的競争對手是蒙古嫔妃。而今康熙為了滿人江山統治,早些年專寵滿族嫔妃,不大往再往後宮裏納蒙古美人兒,而是采用公主格格們“撫蒙”的方式拉攏蒙古。
可誰能想到,四妃年紀大了,時過境遷,康熙又情不自禁地寵愛起漢人嫔妃來。阖宮裏得寵的滿人嫔妃就只餘下和嫔一人,不少滿族嫔妃都心生不滿。
這時候,和嫔就是風向标,只有她得寵,壓過漢人嫔妃們一頭,才能維持這後宮的平衡。
和嫔自幼聰慧,又在這宮中混了十五六年的光景了,哪裏想不到這點?既然康熙想施恩,體恤滿人後妃,那麽就算是做戲也做足了。
和嫔對着康熙笑得一臉歡喜:“那臣妾可是得了萬歲許可的。若是得閑,就把四格格接到永壽宮裏玩了。”
四爺三番兩次領着孩子進乾清宮的事情沒瞞着人,原以為不大的事情卻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康熙已經決定于四月下旬帶皇太後出門避暑,皇三子和碩誠親王胤祉、皇四子和碩雍親王胤禛、皇七子多羅淳郡王胤佑、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祿、皇十七子胤禮随駕。
這日,康熙将三爺幾個召到宮中,商量塞上避暑事宜。康熙在衆皇子面前公然對四爺提出表揚,說是家裏孩子養的不錯,性格好,教養好,就算是異母兄妹之間也很有親情。
其中重點表揚了雍王府家的四格格,就連和嫔提起來也是止不住的誇呢。
三爺突然回過味來,原來四爺是拿孩子出來争寵了,沒想到他家三歲的姑娘戰鬥力還挺強的,這就在老爺子面前挂上號了。
消息沒過幾天就傳到了宮外,九爺和五爺喝酒時候還提起了這事兒。
五爺為人厚道,笑了笑,沒說什麽。
九爺卻十分不屑,不過是拿一對吃貨兄妹博取康熙關注度而已。
“自打八哥出事以後,就餘了他和三哥,上蹿下跳,真以為有通天的能耐。狂什麽狂?依着我看,最後還不定能杠過十四。”
十四沒過多久也聽到此事,心裏頭活動,四爺最近有點跳脫,跟前段時間種地種得都快隐世的四哥判若兩人啊。
康熙兒子不少,孫輩兒就更多了。康熙兒子都不大管得上,更何況是孫子。除了當年直郡王的弘昱和廢太子的弘皙外,康熙幾乎沒有對任何一個孫輩上心。
不管外頭人怎樣反應,靜儀作為康熙點名道姓稱贊的小孫女兒可算是出名了。
四爺和福晉賞過靜儀和李氏後,年氏也備了點心來拜訪李氏。
“是我娘家做的點心,特地送到府上給四格格嘗嘗。”
李氏笑笑,現在靜儀喜歡吃牛乳糕的事情已經傳開了,只要是把禮送到她跟前的人家,都會在禮物裏面添一份兒牛乳糕。
李氏叫翠西把格格抱了過來。
說起來,年氏入府也快一年了,靜儀還是第一次見到年氏。
年氏果然如嬷嬷們口中所說,膚白貌美氣質佳,為人親切又和氣,穿衣打扮嬌俏不失華美,是個很養眼的美人兒。
論顏值,年氏在四爺後院裏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年氏看了靜儀一眼,很普通的小孩子,不過是比普通小姑娘更白一些,五官生得也還湊合,都說女大十八變,将來怎麽樣很難說。外面卻傳得神乎其神的。
但面上還是對着靜儀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
年氏拿帕子掩口一笑,差點兒把靜儀看癡了:“從前光聽人說四格格生得極好,粉團兒似玉人兒,今兒一見,我可是信了。也是,爺和姐姐都是模樣再好不過的人,養出的四格格定然是也是實打實的美人坯子,難怪萬歲爺看了都喜歡。”
這日,福晉在裏間午睡,春香和春蕊站在簾子外頭小聲說話。
兩人聊着聊着便說到了靜儀身上。
春香到底還是向着福晉:“四爺也太捧着四格格了,前兒膳房有個姓黃的小太監做了個酥皮蛋奶羹,格格喜歡吃,李側福晉在四爺面前誇了一句,四爺就給那小黃升了等。”
聽說那姓黃的小太監腦袋不大好使,人也傻犟傻犟的,照自身條件發展下去,少說也要在廚房再幹上十年才能升等。不過就是做了個酥皮蛋奶羹給格格,就能少奮鬥十年,誰不眼紅?
四爺對這個黃姓小太監如此肯定,照這樣下去,日後會有更多的人想盡辦法拍四格格的馬屁,李側福晉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這對于正院來說不是好事。
春香道:“也不止如此,我聽外院的佟公公說,前些日子佟家舅爺送了四爺幾方上進的墨錠,四爺自己留了兩塊,幾個小主子裏頭單單給了四格格。四格格才多大呀,筆都提不起來,要這墨錠做什麽,賞幾塊糕餅也就是了。”
還不如拿來給弘晝阿哥呢。
“說什麽呢?”
福晉聲音在背後響起。
福晉醒了,兩人吓得連忙噤聲,進屋伺候。
福晉淡淡道:“你們嘴上越發沒個把門的了,都別在屋裏頭伺候了,站走廊上靜靜心吧。”
史嬷嬷使個眼色,叫這兩個不着調的趕緊下去。春朝上來半跪着給福晉穿上鞋子。
史嬷嬷也有些憂心,道:“主子,春蕊兩個說話雖然有些過了,可近些時日來,主子爺的确有些太過優待四格格了,李側福晉這幾日風頭也是大得很呢。”
福晉道:“不過是個側室生得女兒罷了,就算是外頭人家,姨娘養的庶出姑娘也是嬌客,何況是我們。”
四爺正寵姑娘寵在興頭上,這姑娘的确也給雍王府博了關注度,如果這時候福晉在四爺的興頭上橫插一杠子,四爺想不多心都難呢。
她和四爺夫妻關系一直這麽不鹹不淡的,福晉可不敢主動去招他厭煩。
其實也好,除了八爺家的郭絡羅氏,哪個兄弟家中不是這樣呢?只可惜,八爺夫妻兩個情分再好,八福晉一直沒有誕下個一兒半女,就連八爺府上子嗣也格外艱難。不知是八爺重情義,不願接觸侍妾,還是八福晉有手段,占着八爺不叫他去找旁人。最終結果是八爺兩口子被康熙點名批評——八爺受制于妻,八福晉嫉妒行惡。
好在四爺不是寵妾滅妻的人,雖然對後宅女子容忍,但也不是一味容忍的,更多時候是眼裏揉不下沙子的。一旦觸及了他所不能容忍的地方,不管你是誰以前有多麽得寵,福晉側福晉還是格格,養過多少兒女,都不是你犯錯所依仗的資本,前幾年李氏的失寵就是例子。
福晉想着,靜儀不過就是個女兒,又争不得世子之位。既然四爺喜歡小格格,她也要配合四爺,适時展現一下嫡母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