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出手
因着藺郇墜馬一事, 朝中流言四起,有人認為正是因為沒有聽從三苦大師的建議所以才導致陛下遭逢此難。
“陛下龍精虎猛, 且是馬背上厮殺出來的,怎麽會無故墜馬?”
“馬有失蹄, 陛下一時分心墜馬也是有可能的……”
“這麽多年都安然無恙,為何在巫師們作法之後才發生這樣的‘偶然’?諸位細想, 難道不是命格在作怪嗎?”
此言一出,衆人沉默。難道真的讓他們同意一個前朝的皇後入宮嗎?
乾元宮寝殿,藺郇召來了老太師。
“朕請老太師來,是有一事想托給老太師去辦。”
老太師眯着眼,半昏睡的模樣,道:“陛下都計劃周全了, 哪裏還需要臣出什麽力氣。”
果然瞞不過老狐貍。
“那依老太師來看,朕此舉是否妥當呢?”藺郇笑着問道。
“姚家的女兒, 錯不了。但陛下是否能和她琴瑟和諧, 臣就不得而知了。”
“老太師對她這般高看,她若知曉了一定會喜出望外的。”
“呵。”老太師笑出了聲,滿臉的褶子還是擋不住他臉上的笑意, 他道,“她不恨我才怪, 哪裏會高興我說這些話。”當年藺輝與姚氏之間是他做的媒人, 今朝來看, 也不知這媒做得是對還是錯。
藺郇自然也知曉其中的故事, 只是過去的事情就留在過去吧, 他們還有很多“将來”要往前看。
“老太師,朕不妨給你透個底。朕的皇後之位,就是留給玉蘇的。”藺郇直言道。
對此,老太師也不意外,姚玉蘇那般傲氣的人,讓她屈居妃位他才會感到意外呢。
Advertisement
他點了點頭,表情都沒變化一下。
“朕非她不可,這天下也非她不可。”
“陛下此言差矣……”
“她已懷有龍嗣,說不定就是朕的太子。”
老太師那雙渾濁的眼睛終于張開了,他盯着藺郇像在看什麽古怪玩意兒一樣,終年淡薄的臉上終于出現了一絲絲的震驚。
“陛下所言當真?”
“凡與江山社稷有關,朕絕不開玩笑。”藺郇鄭重地道。
老太師沉吟了一番,微微點了點頭,道:“如此,臣便不能袖手旁觀了。”
若只是一個皇後之位,他沒有出面的必要,是她或不是她,皆可。但皇嗣非比尋常,尤其是在如今的局面上,陛下太需要一個皇子來穩定人心了。
皇帝娶皇後,他尚且将它看做家務事。但皇嗣一事,他便不能隔岸觀火高高挂起了。
“陛下,臣知道該怎麽做了。”老太師清醒了過來,一向霧蒙蒙的雙眼也恢複了明亮。
藺郇欣慰地看着他,這就是他為什麽要冒着風險将此事告知老太師的原因。若是旁人,可能會流傳出對玉蘇不利的話,但老太師不會,他會盡一切可能護佑江山穩定。
“一切拜托老太師了。”
——
次日早朝,藺郇脖子上挂着受傷的胳膊而來。
開篇第一奏疏,便是太常上言請陛下立後一事。
本來因早起還昏昏欲睡的臣子們立刻清醒了過來,誰也沒有料到猛藥來得這麽快。糾結在諸位心中的事情一下子就被提了出來,并且還是一個不愛發言的家夥。
“臣以為,姚氏賢能淑惠,可堪鳳位。至于她之前的身份,恕臣直言,偉丈夫不該囿于過往,陛下天命所歸,正好向天下人證明陛下的胸懷,也給世人做一個表率。”
“什麽表率?扯掉貞節牌坊,鼓勵女子二嫁嗎?”立刻有持相反觀點的臣子站了出來。
太常轉頭,沉聲道:“為何不可?男子都可續弦,女子為何不能二嫁?難道女子生來就比男子低賤嗎?”
“你這是強詞奪理!自古以來女子都是唯忠貞二字至上!”
“那好,方大人,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若你有女兒年十八,嫁人後守寡,你願意讓朝廷給她賜個貞潔牌坊之後孤守終老嗎?讓她接下來的五六十年都獨自一人,即使親人都相繼離世了,她也只能守着一塊貞節牌坊和丈夫的牌位嗎”太常不疾不徐地回應道。
“你竟敢詛咒我女兒……”
“在下說了,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罷了。”太常微微一笑,轉頭面聖,“陛下,自古以來禮法對女子的要求都頗為苛刻,年紀輕輕守寡的大有人在,囿于風氣習俗,即使有好兒郎願意娶,這些女子大多也不敢嫁。可咱們細想一下,哪家沒有姐妹閨女?若此事攤在自己身上,還願意讓她們孤苦伶仃地活一輩子嗎?”
說着,太常加重了語氣,拱手彎腰面對聖上,道:“陛下,臣認為此事不僅是姚氏能否入宮的問題了,而是在陛下的統治下,我朝的女子能否抛去舊俗惡習,陛下能否為她們伸張一二!”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太常要挑戰的不是将姚氏送入宮,而是通過此事讓天下的女子解除道德束縛,慨然選擇二嫁。
一石激起千層浪,陸陸續續地有人站出來否定太常的觀念,直斥他狂悖妄言。
如此,姚玉蘇能否進宮已經不是她個人的事情了,而是關乎天下女子的權益了。
朝上發生的事情自然流傳得很快,一傳十十傳百,不用兩天,整個京城都知道了陛下要摘除貞節牌坊,鼓勵女子二嫁的事情了。不過半月,京津冀都知曉了,再往遠處傳,恐怕不過半年整個中原大地都知曉了陛下關心守寡女子的再嫁問題了。
姚玉蘇本以為此事應該是板上釘釘了之後才會被披露出來,沒想到自己還未成功入主中宮,關于自己二嫁的事情便如火如荼地讨論了起來。
“不該啊。”她撐着腦袋扶額,頭疼不已。依她的性格,事情做好了才會宣揚出去,而不是要做什麽事情先大肆宣揚一番,成不成另說。
“藺郇在搞什麽!”她越想越氣,忍不住拍桌而起。
如今她肖想中宮之位已成司馬昭之心了,這要是幹不成還有何顏面?
“走,進宮去看看。”她甩開袖子,一臉不好惹的模樣往外走去。
“夫人,姚二夫人來了。”紅杏進來禀道。
“嬸娘?她來做什麽?”姚玉蘇停住腳步站在門口,伸手揉了揉額角,“想來也應該是家裏人聽說了我的事,請她進來吧。”
冷氏笑意盈盈地而來,絲毫沒有姚玉蘇所想的滿面愁容。
“你如今是風雲人物了,我這一路走來都能聽見街頭巷尾在議論你呢。”冷氏笑着道。
“嬸娘就莫要打趣我了,我這兒正頭疼呢。”姚玉蘇無奈地道。
冷氏道:“莫要頭疼,我看此事轉機甚大。”
“嗯?”姚玉蘇停止了揉額角的動作。
“這幾日大家議論紛紛,顯然成了一個所有人都能參與進來的話題。朝上的臣子們雖然守着舊俗不願低頭,但我聽說以長樂大長公主為首的公主們卻是很贊同此事,聽說大長公主已經去宮裏見陛下了。”說到最後,冷氏壓低了聲音。
姚玉蘇略感訝異,轉頭一想,是啊,大長公主還有一守寡的女兒呢,年紀比她還要小一些,丈夫卻是早早地病逝了。
如此看來,此事一提倒正中她們下懷了。
“細想一番,誰家沒有閨女啊?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後閨女要是真守寡了,難道按着她的頭也給戴上貞潔的帽子便讓她孤苦一生嗎?有兒女還好,像大長公主的小女兒才剛嫁過去兩年,一兒半女都沒落着,更是可憐。”說着,冷氏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像她這般嫁進來後公婆不啰嗦,妯娌常年不在家,自己又有一兒一女傍身的,畢竟是少數。
“看來這是觸及到了大家的核心利益啊。”姚玉蘇面色一松,開着玩笑似的說道。
冷氏笑着點頭,越看眼前這侄女越覺得她本事高強,非池中之物。兩年前她喪夫又被趕出宮,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後笑話她等着看她的好戲,如今峰回路轉,卻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大造化。
“玉蘇,你一向比我們這些尋常女子強些,這次為了給那些苦命的女子做表率你可一定要成事啊。”冷氏難得語重心長地道。
姚玉蘇捧着茶盞微微一愣,看向這個素來少言寡語的嬸娘,竟不知她心裏還有這般的傲氣。
女子生來就以服從男子為首要任務,千百年來抗争不斷,但收效甚微。一是權力總掌握在男子的手裏,他們豈能願意女子反抗;二是人心不齊,大多數時候為難女子的竟也是女子,如何能成事?
如今正是一個為衆多女子申讨的好機會,冷氏是希望姚玉蘇可以成功的,不僅是為這些人,還為了沉寂已久的姚家。
姚玉蘇看着冷氏滿懷期待的面孔,漸漸打消了去宮中讨要說法的想法。
本是一場朝臣之間的争鋒,最後卻演變成了一場波及甚廣的大讨論,這樣的影響力,從古自今未有。
“姜還是老的辣,朕不得不服氣啊。”藺郇站在乾元宮的角樓,俯瞰宮城,心服口服地感嘆道。
一招移花接木,轉嫁注意力,再一招無中生有,讓更多利益的關切者來幫忙發聲,如此恢弘的手臂,果然是老太師所為。
蘇志喜在一旁笑着道:“奴才倒是覺得,能讓半隐退的老太師這般費心盡力地籌謀,陛下才是技高一籌。”
自從太後倒臺,劉德江這個太後的走狗被處置,蘇志喜就光明正大地成為了皇帝身邊的第一人。如今說話辦事越來越深得帝心了,看看,這番話說得多漂亮。
藺郇微微一笑,負手而立,眺望宮牆之外的地方。
“傳旨內務府,一切可以準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