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觐見天子
陳公公心尖重重一顫,閃過一絲驚慌,細小的眼珠子一轉,頃刻,壓下那份揣揣不安,輕笑:"蕃使不愧是東瀛天皇禦賜的大和撫子,溫潤如玉,黃莺出谷,耳聽難忘。"試探性地說着,腳下彷如灌了鉛,一動不動。
麻蒼梨花聽着陳公公的說話,冷笑,不語,不動。
她雖代表梁唐臣國,但如今在梁唐也算是有面子、有名號的人,憑他一個入不了陛下內殿的太監便妄想對她下套?就算他背後的人不容小觑,這也太小看她。
直至周遭的太監宮女察覺不妥當,輕推陳公公,方知曉自個失言。東瀛人聽不懂漢語實屬自然,然而麻蒼梨花能作出使梁唐的東瀛女子,足見她不是聽不懂不回,而是不要理不回。
陳公公心裏的不踏實,伴着那份心寒、那份膽怯,讓他面容一點點地扭曲,細小的眼睛閃過好幾抹陰狠之色,不知盤旋着什麽主意。
那條他走了一輩子的路,首次感到異常壓逼,彷如有一只無形的手抓緊咽喉,魑魅魍魉一圈又一圈地把他緊緊纏住。
那條進宮的路,麻蒼梨花默默走着,一樑一柱,一磚一瓦,記在心裏。
"蕃使,到了。"陳公公看見周遭的人煙漸稠,走到紫宸殿前時,淡定些許。頓足,轉身向麻蒼梨花說道:"請稍候。"走至殿前侍者前,眼睛從沒在她身上移開。
麻蒼梨花感受那炙熱目光,只覺可笑。
聲音讓他防範如斯,當她暴露在殿前,只怕整個梁唐都要地動山搖。
不過,這正正是她此行目的。
陳公公再次走回她身旁,輕聲:"煩請蕃使進殿觐見陛下。"
"東瀛使臣麻蒼梨花到—"小太監聲音高亢清脆,響徹雲霄,正巧和陳公公的聲音重疊。
東瀛使臣,麻蒼梨花。
傘下紅菱,嘴角微勾。
陳公公眼皮莫名跳動,似是不祥。同時,殿內回話:"傳。"
Advertisement
"有請蕃使。"陳公公逼于無奈彎腰,卻忍不住心裏膨脹的好奇心,往上瞟。
驚鴻一瞥,那張更精緻、更成熟的臉容吓得他心髒驟停,面如菜色。
麻蒼梨花收起油紙傘,一記眼神也不投給陳公公,手下自然地把傘子塞過去,細碎的步調輕盈自在,神色自若地步入紫宸殿,渾然不覺越接近殿內,看着她的眼神越是詭異。
訝異、懼怕、不信,而最接近梁唐天子的大臣們見着麻蒼梨花時,最是淡定也難掩慌亂。
紫色朝服、以玉帶鈎腰的大臣握着茶盞,越發使勁。
本來高談闊論的紫宸殿,頓變死城。
龍椅之上,梁唐天子看望麻蒼梨花時,墨黑的眼睛也是一片震驚,只是卻不如臣子般露骨和沉不住氣。待她站穩,行過君臣之禮,輕咳幾聲,道:"免禮,賜座。"
宮女領她到梁唐天子右下方的懸空位置,而那個位置剛巧與紫色朝服的男子見個正着。
麻蒼梨花朝着他颔首,莞爾,淺棕色的美眸異常平靜。
"郭愛卿甫說東瀛有句家喻戶曉的話:"有女若梨生而嬌,生而華貴美而俏,賞罰朝拜禮樂書,東宮麻蒼歡樂頌。蕃使可知?"梁唐天子望着麻蒼梨花,目不轉睛。
麻蒼梨花微微一笑,望着梁李唐天子,答曰:"家父與李唐商旅走動甚繁,實屬戲言。"轉過頭,望向幾案面對的正前方。
四目交投,風起雲湧。
郭左相的敵視和質疑顯而易見。
"不知麻蒼蕃使何以一人面聖?"郭左相看着麻蒼梨花,收起眸中翻騰的情緒,談笑風生。
笑語間,語帶殺機。
本該勤懷王與麻蒼梨花一同進宮觐見,于情于理,沒有一個合理解釋自是無法堵住悠悠衆口。
他這一招,輕輕松松殺了她一個片甲不留。
"初到貴境不知馬車無法進入皇宮,皇太子水土不服,怕穿越重重宮門後不但無法以最好姿态朝見陛下,還沖撞陛下,便回去休息。"麻蒼梨花站起身,舉起茶盞,續道:"大唐有句話'先幹為敬',今梨花就以茶代酒,先幹為敬,還望天子見諒。"語氣謙遜,儀态萬千,卻有着比男子還爽朗的豪情。
放在漢人或許亂用,放在異域人士卻又不能全是亂用。
東瀛內侍司首席女官随皇太子出行本是怪異,卻又因她習得漢族文化,自幼與漢人相識,讓一切來得自然而然。
當衆人見着那張漂亮得讓人見之難忘的臉容時,再聽見她對梁唐文化看似不太了解的了解……
那張麗顏,那道聲音,那份謙恭,那份才情,衆人心裏生出不少疑窦,膽小者更是懼怕得抖如篩糠。只有做盡壞事的佼佼者,第一時間便是要趕盡殺絕。
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漂亮的眼睛微斂,對那份殺意視若無睹,婉約自然,恬靜優雅。
歡笑間,刀光劍影,看似一一迎刃而解。
只有他們知道,一切才是開始。
"小葉子。"就在郭左相欲回以麻蒼梨花幾句時,陛下出言打斷。
眼下無證據的對話只徒添苦惱,來者定是預備妥當。
梁唐天子望着衆人,抿唇。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明的一方更是不能輕舉妄動。
小葉子聽見陛下叫喚,上前,一揖,彎腰,續道:"老奴在。"
"命人送些人參、補藥和治水土的藥到驿站。"陛下說着這番話時,眼睛全然沒有在麻蒼梨花身上移開,恨不得把眼珠子貼在她身上似的。
"諾。"語畢,小葉子轉身向後面的宮女囑咐幾句,便默默後退。
麻蒼梨花對大殿上的不妥,自始至終以漫不經心的态度看待。一個兩個神經繃緊得像根快斷的弦,纖細修長的手指輕撫精細的茶杯杯沿,一旁宮女立時上前倒茶添水。
姿容無雙,臉若桃花,笑得雲淡風輕,輕聲道謝:"梨花代儲君謝過陛下。"放開杯子,雙手作揖,寬闊柔軟的袖子紋風不動。
郭左相聽見麻蒼梨花儲君二字,頓要發作,卻比陛下先行一步止斷。
"今夜特為勤懷王和麻蒼蕃使設宴麟德殿,不知勤懷王能否到來?"陛下望着麻蒼梨花的臉,只要有機會細看觀察,一眨不眨。
毫不掩飾的注視,她終究不能任由下去。
麻蒼梨花意會梁唐天子口中的'勤懷王',道:"皇太子怕是不能來。棕色的大眼直視李唐天子的眼睛,毫不畏懼,續問:"敢問陛下,不知梨花臉上可有異物?"不是不知懼怕,而是不會害怕,天真的眼神一如當年那個不幸的少女。
陛下狐疑地看看麻蒼梨花的眼神,巴掌大的小臉配以水靈靈的大眼,我見猶憐。陛下看着那張絕色容顏,壓下心中浮現的影像,笑應:"沒有。"眼睛裏,卻是滿滿的心痛。
白裏透紅的肌膚如凝脂般光潔無瑕,健康青春。
棕色的眼睛……
陛下別過頭,不再細看。
"敢問陛下,不知陛下和群臣何以自梨花進殿後便目不轉睛地看着?"說是看着,實是瞪着。
麻蒼梨花挺直腰板,唇畔帶笑,眼睛也像月兒般彎彎,卻不帶笑意,笑裏藏刀,暗藏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