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提親
周氏和五娘子一左一右,恰好和其他丫頭們圍成一個u字形,衆星捧月似的,把走起路來如弱柳扶風的張大少奶奶讓進正房。
曹氏連忙把在樹下打鬧的李昭節和李九冬叫到跟前,理理姐妹倆的發辮,拍拍衣襟裙角,拿帕子仔仔細細擦幹淨兩張紅撲撲的小臉蛋,帶她們進去給張大少奶奶見禮——曹氏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奴才,一眼看出張大少奶奶不是尋常鄉下婦人,想讓李昭節姐妹倆和她多親近親近。小姐們多和富貴人家的太太打交道,沒有壞處。
李绮節蹑手蹑腳走遠了些,沒有跟進去瞧熱鬧,張大少奶奶打量五娘子的眼神她看得真真的,這位大少奶奶顯然看不起大腳女子,她可不想進去自讨沒趣。
才剛轉過月洞門,正巧聽見一聲熟悉的嗓音響起:“三娘在哪兒呢?“
李绮節歡歡喜喜奔到大門前,“大哥!阿爺!“
李子恒穿着一身簇新的銅綠色圓領細布衫,打扮得格外精神,胳膊底下夾着一只綢紙包,躍下牛車,幾步跳到門檻前,彎起兩指刮李绮節的鼻子:“三娘這幾天悶壞了吧?“
李绮節吐吐舌頭,伸手去夠綢紙包:“大哥給我帶什麽好吃的果子了?“
李子恒臉上罕見地閃過一絲忸怩之色,往旁邊躲閃了一下:“這不是吃的,糖果匣子裏有蛋黃月餅和蓮蓉月餅,是你最喜歡的口味,讓進寶給你拿。“
李绮節眼珠一轉,目光在綢紙包上停留了半刻,沒有堅持,轉身走到剛和李家長工交代完事情的李乙跟前,“阿爺回來了。“
李乙取下頭上戴的綢面*帽,摸摸李绮節的發辮,“花相公家送來幾匣子滴酥鮑螺,爹專給你留了一匣子。其他兩盒給你兩個妹妹吃。“
李绮節噗嗤一笑,揚聲叫寶珠的名字:“快把滴酥鮑螺盛在盤子裏送到上房去!“向李乙和李子恒道,“嬸嬸為了這個稀罕果子急了一上午呢!“
李子恒像是有心事,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
李绮節心中暗笑,她這個大哥可是個頭號甜食狂人,滴酥鮑螺是他最愛吃的點心之一,不知道他這會子到底在發愁什麽,竟然連滴酥鮑螺的話題都不能讓他回神。
門前迎出一個雪白身影,孟雲晖朝李乙和李子恒作揖:“七叔,子恒大哥。“
李乙和李子恒似乎對孟雲晖的出現一點都不奇怪,應聲還禮。
彼此全了禮數,李子恒心急,直接握住孟雲晖的手:“怎麽樣了?“
Advertisement
孟雲晖颔首笑道:“子恒大哥放心,已經成了一半,我娘正和嬸娘商量提親的幾樣定禮。“
李子恒聞言,立刻喜笑顏開,眉梢眼角,都是藏不住的春風得意。
李乙臉上也現出幾分喜色,看向李子恒,欣慰道:“大郎可以放心了。“
李绮節的目光從李乙身上溜到李子恒身上,然後又從李子恒身上溜到孟雲晖身上,這三個人在搗什麽鬼?誰給誰提親?誰要辦喜事?
孟雲晖察覺到李绮節探究的目光,濃眉舒展開,朝她笑了笑。
李绮節連忙移開目光,心中暗暗道:這孟秀才生得一副濃眉大眼,笑起來憨憨的,帶着一股傻氣,實在不像個聰慧狡黠的神童,怎麽看,都像個不拘小節的馬大哈。
等張大少奶奶在李家擺足了大戶人家少奶奶的款兒,告辭離去後,李大伯正好從鎮上回來,李子恒聽到門外鈴铛響,第一個蹦出去迎接。
周氏和五娘子看到李子恒的猴急樣兒,相視一笑。
李绮節心中愈發好奇,提起裙角,也跟了出去。
迎面正好看到李大伯和李乙兄弟倆一邊往裏走,一邊商量着去誰家上門求親的事。
李子恒眼巴巴地跟在父親和大伯身後,神情又是歡喜又是急躁,像一只爬上爬下的綠皮猴子,恨不能竄到房頂上去。
李绮節恍惚間聽到一個孟字,心頭霎時雪亮一片:李子恒瞧上孟春芳了!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出城那晚,孟春芳壓根沒和李子恒說過話啊?為了避嫌,孟春芳上船的時候,李子恒已經躲出去了。下船的時候,他也是最先上岸的。兩人全程連個對視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說話或者別的什麽了。
李子恒怎麽就一眼瞧中孟春芳了?還在幾天內說動李乙為他提親?
李绮節暗暗啧啧道:沒想到啊,沒想到,一直以為老哥只是個沒心沒肺沉浸于甜食的半大少年,沒想到少年的手腳這麽快,前一天才剛剛窺見人家小娘子幾眼,沒幾天的工夫,已經連提親的彩禮都要預備好了!
誰說古人含蓄慢熱來着?古人看對眼了,下一步就是直接成親生娃!絕不耍流氓!
很顯然,五娘子和孟雲晖今天上門來,就是為了和李乙、周氏商量去孟家求親的事。
趁着李大伯、李乙和五娘子說笑,李绮節私下裏找到笑容滿面的李子恒,打趣道:“大哥,你是不是要去間壁孟姐姐家提親?“
李子恒笑得合不攏嘴,點點頭,坦然承認。
李绮節想起孟娘子的為人,有些憂心:“恭喜哥哥,只是孟娘子那邊,怕是不大好說話。“
李子恒嘿嘿一笑,眼裏閃過一絲精明之色,左顧右盼一番,見四下裏沒有外人,悄聲道:“我托五娘子去孟家問過了,七娘……七娘她家的長輩都同意了。“
按着瑤江縣的規矩,求親要麽找媒人,要麽找兩家都熟識的親戚代為說和。李子恒沒有去求媒人,輾轉找到五娘子,也是用心良苦。
孟娘子含辛茹苦把孟春芳養大,為了培養孟春芳,投入了大筆錢鈔和心血,自覺奇貨可居,一心想攀高枝,把孟春芳嫁到大戶人家去。
這幾年,前去孟家提親的各路人馬受盡孟娘子的奚落和刻薄,瑤江縣的媒人們全都把孟娘子給恨上了,聽到誰家要去孟家求親,立刻把頭搖得撥浪鼓一般。
李子恒只得另辟蹊徑,想着孟春芳現在正好住在鄉下的孟氏大宅裏,回城那天,就暗中托五娘子去孟家打探孟春芳祖輩的意思,當然這種事不能明說,只是略微露個口風,試探試探對方的想法。鄉下人家爽快,一般只要沒立刻否決的,基本上就是答應一半了。
孟娘子挑肥揀瘦,輕易不肯張口把孟春芳許配給縣裏人家,孟家的老太太、姑老太太們恰好和孟娘子相反,更加樂意把孟春芳嫁到本地的清白人家。
李家名聲好,家中人口簡單,沒有婆母,只有一個年紀相當的小姑子,錢款又多,這樣的好親事,不用五娘子多費口舌,孟家老太太已經一口答應了,還和五娘子打包票,說孟娘子是她孫媳婦,重孫女的婚事,就該她這個老太太做主。
李绮節聽李子恒把前前後後娓娓道來,唏噓不已:
一是為大哥的早熟而覺得好笑——十四五歲的少年娃,就看了人家幾眼,立馬心急火燎想把小娘子娶回家,這也太猴急了。
二是為孟春芳的命運而感慨。她生得花容月貌,纏了一雙三寸小金蓮,是這個時代的标準淑女。也正是因為她是完美的閨中小姐楷模,所以必須對父母親人言聽計從,婚姻大事只能聽任母親和太/祖母安排,自己不能有一點意見。
三是為自己的未來擔憂——那個娃娃親楊天保,到底是不是她的良配?
李绮節向來心大,默默想了片刻,愁緒很快被李家即将到來的喜事取代:管他呢,車到山前必有路,楊天保又不是什麽豺狼虎豹,她就不信自己對付不了一個十幾歲的小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