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3)
,反映孫策的惡行,建議朝廷征孫策入京,借以削弱孫氏的勢力。許貢的上書被孫策截獲,孫策下令把許貢處死。今天在這裏埋伏殺孫策的,就是許貢生前的舊部,他們專門在此等候就是要給許貢報仇。
衆人将孫策護送回營帳,請随行軍醫來看,發現他傷勢很重(創甚)。孫策自知難過這一劫,于是忍住傷痛,将孫權以及随行的張昭、程普等人找來,指着孫權對他們說:“現在天下大亂,我們以吳越之衆、三江之固,足以成就大業,希望諸位能善待我的弟弟!”
據《吳歷》記載,孫策還對張昭說:“如果仲謀不堪大任,請先生取代他自任。”這是一個孫吳版的“白帝城托孤”,比劉備托孤早了二十三年。但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張昭,都千萬不能把這些話當真,人家只是說說而已,不是一種交待而是一種姿态,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提醒和警告。
孫策讓人取來自己的印授親手交給孫權。孫策對弟弟說:“舉江東之衆,決策于兩陣之間,與天下争衡,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你呀。”
就在這天夜裏,孫策與世長辭,年僅二十六歲。
一代英雄竟然也如此短命!據《吳歷》一書說,孫策的傷原來還是能治好的,醫生咛囑他必須好好養護,一百天之內不能刺激它。孫策忍不住照鏡子,發現自己已經破相。
孫策長得很英俊,走到哪裏都有很多粉絲,他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孫策對左右說:“面容毀成這樣,還能建功立業嗎?”說完捶幾大憤,傷口崩裂,當天夜裏就死了。
《搜神記》還說,孫策當初殺了于吉之後,便落下了心病,每當一個人時,就覺得于吉也在左右,弄得自己都有點精神失常。孫策受傷後,照鏡子的時候發現于吉居然在鏡子裏,孫策驚恐回頭看,身後卻沒有人,再看鏡子,又見于吉在鏡中,如此三次皆然,孫策驚恐不已,扔了鏡子大叫,傷口崩裂而死。
孫策死時孫權年僅十八歲,對于繼承父兄遺志獨立挑起江東大業,他毫無思想準備。孫權跟孫策感情很好,對于兄長突然離世,孫權心裏無法接受,終日痛哭不止。
張昭對孫權說:“孝廉,這是哭的時候嗎?現在是奸宄競逐,豺狼滿道,請先把禮制放到一邊,節哀振作精神。”孫權不僅被嚴象舉為茂才,據《三國志·朱治傳》稱,他還被朱治舉為孝廉,所以張昭這樣稱呼他。
張昭指揮人給孫權換了衣服,扶他上馬,陪着孫權出巡各軍,形勢才稍稍安定。
曹操得知孫策死了,興奮之情難以言表,相對于眼前的劉表,孫策是只猛虎,現在孫策死了,短時間內江東難以對他構成威脅。曹操以獻帝的名義,任命孫權為讨虜将軍,兼任會稽郡太守,指定他屯駐于吳縣(今江蘇蘇州)。
孫策死時周瑜并不在跟前,周瑜聽到消息,立即率所部前來奔喪,後來随孫權一起到吳縣,繼續擔任中護軍,張昭擔任長史,一武一文,共同輔佐孫權。
從公孫瓒之死到孫策之死,短短一兩年時間裏,發生了公孫瓒自殺、呂布被絞死、袁術憂憤而死、劉備投降曹操又叛亂、張繡投降曹操、孫策遇襲身亡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當這些塵埃落定之時,歷史的目光就要聚焦到袁紹和曹操這兩大主角身上了。
他們已經擺好了厮殺的陣式。
這一仗将決定無數人的命運,也将決定今後天下将由誰來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