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1)
〔走投無路的劉備只得小心翼翼地待在曹操身邊,努力表現出一副胸無大志的樣子。曹操決定先向呂布下手,對于這只反複無常的猛虎,他知道只預備一只籠子還不夠,因為在任何情況下這只虎都會咬人。呂布死了,死得很悲涼。〕
【一、殺不殺劉備?】
曹操在南陽郡屢屢受挫,但是在關中地區卻收獲頗多。對于下一個打擊目标,荀、郭嘉以及荀攸都主張鎖定在呂布身上。曹操也認為合理,但在行動之前,對南陽郡那邊也必須有所防備才行。
曹操仍然留下曹洪負責守衛南陽郡北部的曹軍占領區,交給他的任務是堅守不出,絕對保證許縣南線的安全。
曹操覺得還不放心,他又啓用了幾個從荊州北歸的人,把他們派到敵占區開展工作,深入敵後,發展根據地,對曹洪進行策應。這些人裏,數杜襲、趙俨最有成就。
杜襲字子緒,颍川郡定陵縣人,他的曾祖父杜安很有名氣。杜襲在荊州避難,與繁欽是好朋友,劉表待杜襲也不錯(待以上賓之禮),但杜襲發現劉表難成大事,于是跑到長沙郡躲了起來。聽說天子來到許縣,那裏是杜襲的老家,他輾轉回到了鄉裏。
曹操任命杜襲為南陽郡治下的西鄂縣長。這個縣離宛縣很近,基本上是把刺刀頂到了鬼子的鼻尖上。在那麽惡劣的情況下,杜襲很不簡單,不僅站住了腳,而且還發動軍民一邊防衛一邊開展生産。
有一次,張繡聯合劉表的人馬大約上萬人來攻城,杜襲召集身邊的骨幹共五十多人,跟他們集體盟誓,共同率領西鄂縣的軍民拼死抵抗。杜襲親自戰鬥在最前線(身執矢石),士兵受到鼓舞,個個拼死抵抗,斬殺數百名敵人,而守城的這邊僅死了三十多人。
但是,敵人過于強大,最終殺進城中,杜襲率軍民突圍,傷亡慘重。突圍出去以後,杜襲沒有逃到曹洪那邊求救,而是收攏散民,轉戰到摩陂(今河南郏縣東南)一帶,繼續堅持敵後游擊戰。大家聽說後紛紛趕來向他彙攏,杜襲又重新組織起一支力量,不斷抗擊張繡的進攻。
趙俨字伯然,颍川郡陽翟縣人。在避亂荊州期間,跟杜襲、繁欽很要好,他們三家像一家人一樣生活(通財同計)。建安二年(197年),他也回到故鄉,這一年他二十七歲。
曹操任命趙俨為朗陵縣長,朗陵縣雖然屬于汝南郡,但這裏緊鄰着南陽郡,屬于敵我雙方開展拉鋸戰的地方,由于它位置靠南,貼着南陽郡的腰眼位置,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朗陵縣有很多黑惡勢力(多豪猾),一向無所畏忌。趙俨到任後,從打擊黑惡勢力頭目入手,一下子抓了不少人,全部判處死刑,由此樹立了威望。
在南征張繡行動中立下大功的李通長期駐守在汝南郡,他利用自己的影響,不斷鞏固實力,有力地策應了許縣以南的安全。曹操根據李通前後立功的情況,升他作裨将軍。
李通與趙俨在汝南郡共事,他們之間建立了良好關系。李通妻子的伯父是朗陵縣人,因為什麽事犯了法,被趙縣長抓了起來。李通的妻子哭着向李通求情,希望李通去疏通一下,但李通說:“現在大家都全力以赴為曹公效力,不可因私廢公。”最後,李通妻子的伯父被砍了頭,李通反而稱贊趙俨執法嚴格,跟他成為好朋友。
南面有曹洪留守,又有李通、杜襲、趙俨這樣的幹才,曹操基本上放下心來,專心考慮東面的戰事。
曹操東面的敵人實際上就是呂布和劉備。而現在,劉備基本上可以先不考慮,要解決的敵人是呂布。
當初,呂布被曹操從兖州一路打了出來,實在無路可去,投奔了剛剛就任徐州刺史的劉備。劉備收留了呂布,讓他屯駐于小沛。袁術攻擊劉備,劉備率主力到微山湖一帶與袁術作戰,呂布趁機奪取了徐州,虜獲了劉備的家眷,劉備成了無家可歸的人。
劉備後來又轉投呂布,當時呂布手下多數人認為不能收留劉備,呂布沒有聽從,他跟劉備調換了個職務,自己當徐州刺史,讓劉備當豫州刺史,屯駐小沛,作為徐州的軍事緩沖區,目的是曹操或袁紹來攻,有人能替自己抵擋一下。
這兩年,劉備一直駐守在小沛(今江蘇沛縣),呂布将徐州刺史部的治所移到了下邳(今江蘇邳縣南)。
可是,劉備并不甘心給呂布當盾牌,他暗地裏跟袁紹和曹操拉起了關系。早在建安元年(196年),天子才回到洛陽,曹操剛剛以錄尚書事的身份主持朝廷日常工作,劉備就暗中派人來聯絡。雖然劉備跟呂布一樣,都是曹操昔日裏在戰場上動過真刀真槍的敵人,但此時曹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瓦解敵人同盟的機會,于是以獻帝的名義任命劉備為鎮東将軍,封宜城亭侯。
這件事應該發生在曹操改任大将軍之時,因為此前鎮東将軍一職一直由曹操本人擔任。在史料中提及這項任命的很少,只存在于《三國志》劉備的傳記中,可以推測,這項任命或許是秘密的,曹操的思路很明确,就是拉劉備,打呂布。
劉備的小動作可能讓呂布偵知了,呂布很生氣,向小沛發起進攻,把劉備趕了出來,這一次劉備又成了無家可歸的人。這是建安三年(198年)九月間的事。
對于呂布的翻臉,《英雄記》裏有一個解釋,說早在這一年的春天,呂布派人到河內郡買馬,擅長騎兵作戰的呂布離不了馬,徐州的養馬業并不發達,所以經常派人四處弄馬。馬對呂布來說很重要,馬就是呂布的軍火。
呂布的販馬隊要從劉備防區經過,結果劉備來了個黑吃黑,把呂布的馬給劫了。呂布大怒,派高順、張遼攻打劉備。
如果在戰場上相見,關羽、張飛組合厲害,還是高順、張遼組合厲害?這一仗給出了明确答案:後者更厲害。
《英雄記》說,小沛被攻破,劉備逃走,劉備的夫人甘氏以及新納的夫人糜氏又成為呂布的俘虜(獲其妻息)。
劉備向西逃,十月份,在梁國境內遇到了親率大軍東征的曹操。曹操收納了劉備,以獻帝的名義任命劉備為豫州刺史,使劉備的職務合法化。
曹操命劉備以及他手下的關羽、張飛等人随大軍一起行動。當時,曹操手下有人反對這樣做,建議曹操趁機把劉備及其手下解決掉,免生後患。
提出這個建議的是一直留守在兖州的大胡子将軍程昱。程昱勸曹操:“我看劉備這個人有雄才,而且很得民心,終究不會甘居人下,不如盡早解決他(宜早圖之)。”曹操說:“現在正是聚合天下英雄之時(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個人而失天下英雄之心,不能這樣做呀。”
從曹操的話裏可以看出他承認劉備是個英雄,也不否認日後劉備會發展成為一個可怕對手,但他卻不能殺劉備,不是不想殺,而是害怕讓天下英雄寒心。
程昱的想法是出于戰術上的考慮,而曹操的想法是建立在戰略層面上。
從以後的發展情況來看,程昱的建議是很有道理的,但曹操的想法也不能說不對。設想一下,如果現在曹操就把劉備殺了,不久之後張繡的主動投降,以及張燕、臧霸等人在袁曹決戰期間始終站在曹操一邊的情況就未必會出現了。
收留劉備是有風險的,但這項風險投資值得做。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也只能這樣做。
【二、籠中困獸】
曹操在梁國境內與劉備會合後,指揮大軍繼續向東進擊。在這條進攻路線上,小沛(今江蘇沛縣)的重要性已經降低,因為他們面前的敵人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和下邳(今江蘇邳縣南),而小沛在其以北較遠的地方,偏離了此次作戰的主軸。
呂布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雖然他已經占領了小沛,但迅速退了回來,将主力部署到彭城一線,依托彭城周圍的低矮山丘以及水、濟水、泗水等河流,構築起保衛徐州的第一道防線。
呂布親臨前線,誓死守衛彭城。但是,在他與曹操的直接交手中總是敗多勝少,這一次仍不例外。
曹軍有過多次痛打呂布的經驗,心理上占優勢,加上他對彭城這個地方很熟悉,幾年前他曾率軍在這裏與陶謙的軍隊交鋒,所以打起來很順手。
曹軍很快取得了勝利,攻克彭城。呂布率軍退到他的第二道防線:下邳。根據史書記載,曹軍攻克彭城後,又搞了一回屠城。這是曹操對彭城軍民犯下的第二次大屠殺罪行。實在不太清楚曹操的心裏是怎麽想的,為什麽對彭城人如此憎恨?如果說上次的解釋是父親及一家五十餘口被陶謙殺害而要報仇的話,這一次就有些費解了。
一般來說,打江山就是占地盤,而地盤其實是不值錢的,值錢的是地盤上的人和物,尤其是現在,人口銳減,生産凋零,無論發展兵源還是組織生産,人力資源都是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資源。
屠城這種手段只在一種情況下比較理想,那就是打下的地盤守不住,地盤上的人也帶不走,不想留給敵人,于是消滅。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曹操再屠彭城已經毫無理由。況且,他現在的身份相當于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總司令是袁紹),同時又是行政部門的最高首長(司空),再做屠城這樣的事簡直是匪夷所思。
曹軍攻克彭城後繼續進軍,直抵下邳城外。呂布将徐州治所移至下邳城後,對這裏進行了大力整修,這座城池雖不如彭城那樣知名,但現如今的防衛能力卻大大超過彭城。
下邳城有泗水為依托,陳宮建議呂布趁曹軍尚未渡過泗水時主動出擊,将敵人拒于泗水河西岸。但呂布好像正在研究兵法,他對兵法上說的“半渡可擊”深信不疑,覺得如果趁曹軍正渡河時發起進攻,對自己更為有利。
可是,讓呂布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曹軍渡河的動作如此迅速,根本沒有給他留下通過突然襲擊把他們消滅在河裏或者打回去的機會。可能曹操也注意到了“半渡可擊”這一點,所以提前進行了特別防備,沒有讓呂布占到便宜。
更讓呂布鬧心的是,他還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自己這邊倒先亂了陣角。呂布的屬下廣陵郡太守陳登臨陣起義,打亂了呂布的布防,呂布大敗,手下将領成廉也被曹軍俘虜。成廉被俘後史書上就再也沒有關于他的記錄了,可能他被曹操祭了旗。
當初許縣一別,曹操握住陳登的手久久不放,陳登這個卧底如今終于發揮了大作用。
接連兩敗讓呂布軍心嚴重受挫,喪失了與曹操一決高下的信心。呂布退回下邳城內,依托堅固的城防工事進行抵抗。
為了盡可能減少傷亡,曹操給呂布寫了一封信,勸他投降。呂布接到信,真有點動心了。陳宮知道後一下子急了,他勸呂布千萬不能降。
據《獻帝春秋》說,呂布确實想投降,當曹軍攻城很急的時候,他到了下邳城的西門,這個門的門樓又叫白門樓,呂布當年抄劉備老巢攻入下邳時,就是在這個地方首先入的城,并在城樓上指揮巷戰。呂布現在又站在白門樓上,對下面的曹軍喊:“不要攻得這麽急,我将向明公自首!”陳宮聞言大叫道:“只聽說過逆賊曹操,哪裏來的明公?”陳宮勸呂布趁早打消投降的念頭,因為現在投降,就像用雞蛋去碰石頭,生命安全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到保全的。
其實,呂布現在如果真的投降了,曹操未必會殺他。曹操不殺劉備,考慮的是不能讓天下英雄寒心,後來他不殺張繡,也是出于類似的考慮。如果呂布主動投降,曹操殺他的可能性很小。
況且曹操很愛才,尤其對軍事才能突出的武将更是偏愛,曹操對典韋、許褚、于禁、樂進等勇将一向極為賞識和愛護。呂布的名氣和能力比他們強了很多,如果呂布真願意歸順,曹操還有可能對他給予重用。
這是呂布的一個機會,但基本上也是最後一個機會了。呂布想抓住,可是陳宮堅決反對。陳宮跟呂布不一樣,陳宮當年在曹操手下,曹操對他很信任,把兖州日常政務都交給他處理,但陳宮關鍵時刻的背叛,讓曹操差一點永遠無法翻身。曹操愛才,但曹操不愛叛徒,更何況這個叛徒手上還沾滿了自己人的血。
陳宮可能暗地裏盤算過,呂布如果投降,活的機會是九分,死的機會只有一分;而自己投降了,死的機會是九分,活的機會不超過一分。所以,他力勸呂布不要投降,繼續抵抗,找機會反敗為勝。
呂布被稱為天下第一勇将,但他是個耳根子很軟的人,平時在家聽老婆的,在外面聽手下人的。經陳宮一說,他打消了投降曹操的念頭,從而失去了最後一次生的希望。
陳宮還真為呂布想了一個反敗為勝的計劃。
陳宮建議呂布派兵出城偷襲曹軍的糧道,曹軍遠途作戰,糧食供應很困難,一旦糧食被劫,軍心必亂。
呂布認為陳宮的建議很有道理,準備親自帶隊去劫曹軍的糧道。軍事會議也開了,各項部署也下達了,呂布回家收拾東西,順便跟妻子也交待一下。
呂布的妻子(說明一下,肯定不是貂蟬)聽說丈夫要出城,頓時沒了安全感,她想反對,又怕丈夫不聽,于是換了個理由說事。她說:“高順和陳宮素來不合,将軍一出城,他們必然不能同心協力守城,如果有什麽差池,将軍何以自立?”呂布的妻子還哭訴說,當年在長安李、郭汜之亂時,呂布只顧自己逃命,已經把她扔下不管了一回,現在再也不能那樣了。
呂布在陳宮面前耳根軟,在老婆面前耳根就更軟了。呂布悶悶不樂,不再提劫糧道的事。
陳宮不放棄,又出了一個主意,建議由他來守城,呂布帶一支人馬到城外駐守,形成呼應,曹軍攻呂布,陳宮就出來夾擊曹軍;曹軍攻城,呂布就從後面包抄曹軍。
陳宮認為,只要守城策略正确,曹軍很難找到機會。況且曹軍也不可能在下邳城外久駐,因為那樣一來糧食供應就會成為大問題,當年曹軍不止一次兵臨郯縣城下,最後都因為無法解決軍糧供給問題無功而返,說明只要下邳城能頂住,時間一長圍城必解。
陳宮的主意未必高明,因為如今曹軍的力量已發展得很強大,即使分兵兩路對攻,未必能出現想象中的對曹軍兩面夾擊的态勢。但陳宮的計劃也有可取之處,因為分兵畢竟可以分散敵人的進攻點,削弱敵人的攻勢。同時,分兵可以減輕城內糧食不足的壓力,跳到外圍作戰後,可以變被動為主動。
呂布也懂些兵法,知道陳宮的這個主意可行,準備同意,但回到家跟妻子一說,呂太太再次堅決反對。
呂太太說:“當初曹操待陳宮那麽好(昔曹氏待公臺如赤子),陳宮仍然舍棄曹操。現在将軍待陳宮未必如曹操那樣好,就把守城的大任付于他,将軍孤軍遠出,一旦情況有變,我還能再做将軍的妻子嗎(妾豈得為将軍妻哉)?”
呂布一聽更郁悶,陳宮的這項計劃又告吹了。
【三、壓向呂布的最後一根草】
城外的攻勢一波急似一波,城裏的呂布心裏越來越慌。他思來想去,覺得現在有可能出兵支援下邳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老鄉兼昔日的同事張楊,另一個是剛剛當上僞皇帝的袁術。
曹操把獻帝遷到許縣,張楊對此很生氣,但也無可奈何,實力決定地位,他的實力無法與曹操比,只能看着天子這張牌從自己手裏飛走。張楊只好繼續游蕩于河東郡、河內郡一帶,與黑山軍、白波軍相互呼應,倒也沒人來找他的麻煩。
張楊的頭上曾經有一頂很大的帽子:大司馬。這是一個極其崇高的職務,屬于上公之列,名義上比袁紹和曹操的地位還要高。
但是張楊此時有沒有力量出兵來救,呂布實在說不上來。呂布抱着試試看的想法,派出人去往河內郡一帶尋找張楊,看他能不能來為自己解圍。袁術實力要強得多,但是呂布跟袁術剛剛翻過臉,還動了手,他拒絕了袁術和親的請求,殺了袁術的特使,已經成了仇人,現在自己遇到邁不過去的坎,袁術能不能幫自己實在沒有把握。
但是,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呂布決定試一試。
呂布率領一千多人殺出下邳城,主動向曹軍發起挑戰。雙方混戰一氣,呂布并不戀戰,殺了一陣,主動撤進城裏,因為呂布的目的達到了,他此次軍事行動為的是掩護特使出城。
呂布的特使是許汜和王楷,他們的具體情況不詳。呂布集團失敗後,他手下很多武将和謀士只留下了名字,而沒有詳細的事跡。這并不奇怪,歷史往往是成功者的舞臺。如果呂布成功了,想必這許汜、王楷也是荀攸、郭嘉甚至諸葛亮那樣的人物吧。
許汜和王楷在呂布的親自掩護下出了下邳城,來到壽春,見到了袁術。袁術此時還在生呂布的氣,他對許汜和王楷說:“呂布不願意和親,失敗是必然的,幹嗎還要來告訴我(何為複來相聞邪)?”
許汜和王楷說:“明上現在不救呂将軍,自己最後也得失敗。呂将軍不在了,曹操的下一個目标就是明上。”
許汜和王楷一口一個“明上”,實際上就是承認袁術這個皇上,袁術聽了很舒服。同時,袁術也想到自己與呂布鬧得再不痛快,也是唇齒相依的關系,呂布如果被消滅,曹操收拾自己就更加容易。袁術決定不再坐視不管。
下邳城裏的呂布此時心裏更着急,許汜和王楷走後不見回音,他此時為當初沒有送女兒到壽春去感到特別後悔。當初都是陳登這小子勸他與袁術反目投靠曹操,如今看來,曹操不可信,陳登更不可靠,現在陳登正在曹操的指揮下攻城呢。呂布越想越生氣,越生氣心裏越着急。
《英雄記》稱,呂布決定不再坐等,為了争取袁術的支援,他要親自送女兒到壽春,向袁術求救。呂布的女兒年齡不詳,呂布也不再管呂太太是否同意,他把女兒用絲綿縛在自己背上,準備親自護送出城。
呂布剛一出城,外面的曹軍就發現了動靜,他們拼死抵擋,同時亂箭齊發。呂布雖然是一世名将,但也無可奈何,又害怕背上的女兒受傷,只好退進城內。
城裏的守軍士氣更加低迷,他們雖然是一支能征慣戰的隊伍,但此時被困在下邳城內,擅長的戰法施展不出來,糧草消耗得很快,外面沒有援兵的消息,個個人心惶惶。
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在內部出現問題。
其實,攻城的一方也不順利。下邳城久攻不下,曹操也很頭痛,大軍長期滞留在徐州一帶,南陽郡的張繡,荊州的劉表,冀州的袁紹,關中的韓遂、馬騰,這些人此刻都在盯着徐州的戰局,會不會趁亂打劫,真的很難說。
如果出現那樣的情況,自己倉促回軍,豈不是興平元年兖州之叛的重演?曹操人在徐州,心裏一直惦記着許縣。
這時又傳來情報說張楊在東市起兵,打出支援呂布的旗號,向下邳殺過來,這讓曹操對許縣的局勢更加擔憂。曹操不怕張楊殺過來,他怕張楊殺到許縣去,張楊雖然對自己構不成致命的威脅,但他帶頭一鬧,四周的實力派們更要蠢蠢欲動了。
張楊起兵的東市不知在何地,應該在河內郡,有人認為是下邳城的東市,那肯定是不對的,張楊此刻應該距這裏還很遠。
曹操想撤軍,這時郭嘉和荀攸都來勸他,現在已經到了節骨眼上,一定不能松氣,如果讓呂布緩過這口氣,日後再解決他就更困難了。
郭嘉說:“當年項羽有七十餘城,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一朝失勢導致身死國亡,這是他恃勇無謀造成的。現在呂布每戰必敗,已經氣衰力盡,內外皆困。呂布的勢力比起項羽要差遠了,現在的情況也不如項羽,如果乘勢攻之,一定可以将其擒獲!”
荀攸也說:“呂布自彭城以來,連戰皆敗,銳氣已衰。三軍以将為主,将衰軍隊就沒有鬥志。陳宮雖然有些智謀,但現在他的計謀還來不及施展,趁着這股勁猛攻,一定可以拿下呂布。”
荀攸、郭嘉給曹操出了個以水灌城的主意,他們建議将下邳城附近的泗水、沂水引向城裏,弄得城內一片汪洋,呂布守起來就更加困難了。
袁術倒是打算來支援下邳,但他想再等等,等到呂布消耗得差不多了,曹操那邊也付出更大代價的時候自己再出手,于是動作很慢。而張楊那邊更不順,剛一起兵,就被手下将領楊醜殺了,楊醜轉而投降曹操。不過,沒有多久,張楊手下另一個将領眭固把楊醜殺了,率部投降了袁紹。
不管怎麽說,呂布做夢都在渴盼着的兩個人都沒有來,一個是還不想動身,另一個已永遠沒法動身了。
下邳城裏迷漫着一股末世之氣,呂布整天唉聲嘆氣,訓這個罵那個,言行都有點失常了。陳宮竭盡全力想辦法解圍,但仍然無計可施。在這種情況下,呂布手下出了亂子。
據《九州春秋》記載,呂布手下的将領侯成有十五匹好馬讓人喂養,但喂養的人卻偷偷把馬弄走,想出城交給劉備。侯成親自追趕,把馬奪了回來。侯成覺得這也是個小勝利,想擺幾桌酒席慶賀一下。
侯成搬出來自家釀的酒,又殺了幾口豬,諸将都來祝賀。侯成一向很敬重呂布,他拿了半頭豬和五鬥酒送給呂布,跪禀道:“承蒙将軍的恩德,讓我把馬追了回來,這些酒和肉我沒敢先吃,特地奉上聊表寸心。”
呂布看來也不失人格魅力,手下的人不管什麽時候都對他尊敬有加,侯成這麽做純粹是出于敬意,可呂布一聽就火了。
呂布說:“城裏被圍,糧食匮乏,我正在禁酒,你難道不知道嗎?你們又吃又喝,稱兄道弟,想結夥謀殺我嗎(諸将共飲食作兄弟,共謀殺布邪)?”
侯成吓壞了,趕緊賠罪求饒,回到家,把諸将送的禮都退了,把酒和肉都扔了,心裏仍然惴惴不安。
呂布的不近人情,讓侯成有點寒心。侯成守城時就不像原來那麽賣命了。終于,侯成決定投降曹操,成為壓垮呂布這頭大象的最後一根稻草。
【四、命斷白門樓】
下邳城雖然被灌得到處是水,但還是打不下來,并州軍的戰鬥力可見一斑。曹操下令猛攻,務必盡快将下邳城拿下。
就在攻城戰異常激烈之時,劉備的部将關羽私下裏來見曹操。關羽跟随劉備來投後,曹操對他很器重,對于特別能打的猛将,曹操一向很賞識。有曹操另眼相看,關羽自認為也能在領導跟前說上話了,于是向曹操提了一個私人請求。
據《蜀記》一書說,關羽想娶呂布部将秦宜祿之妻杜氏,請求曹操城破之後能夠成全。曹操想這也不是啥大事,就一口答應了。可關羽說了一次還不夠,就在城池将要攻破前,又多次向曹操請求,害怕曹操把這檔事給忘了,這下子反而勾起了曹操的好奇心。
《蜀記》的作者王隐是晉代的學者,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學者,王隐從小受家庭影響走上從文之路。王隐參與撰寫《晉書》,但他拙于文辭,相傳他所撰的《晉書》,凡是精彩之處都是他老爹替他寫的,王隐的作品多“文體混漫”,意不可解。關羽向曹操求杜氏這一情節僅見于他的筆下,有鑒于此,該事件的真實性頗受懷疑。
而在下邳城內,呂布的軍心徹底動搖,除了侯成外,宋憲、魏續等人也有反水的想法。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城內又堅持了一個多月,宋憲、魏續把陳宮抓了起來,打開城門,投降了曹操。曹軍攻入城內,把呂布也生擒了。
《三國志呂布傳》所載略有不同,說曹軍攻城甚急,呂布帶着一部分手下登上最後一處據點白門樓,呂布看回天無力,于是走下城樓投降(兵圍急,乃下降)。呂布投降後,被人捆了起來。
曹操攜劉備等人随後登上白門樓,在此建立臨時指揮所,命手下人把呂布等帶了上來。這大概是曹操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呂布,曹操特別想看看這個名震天下的飛将被捉後是什麽反應。關于呂布見到曹操後的情形,史書有着不同的記載。
據《三國志呂布傳》介紹,呂布見到曹操的第一句話是:“綁得太緊了呀,能不能給松松(縛太急,小緩之)?”
曹操笑道:“綁猛虎不緊不行呀(縛虎不得不急也)。”
呂布見氣氛不錯,活命的信心大增,他向曹操建議道:“明公所擔憂的不過是我呂布罷了,現在我已經服了,天下不足憂。今後明公統率步兵,讓我統率騎兵,則天下必然平定!”
而《獻帝春秋》記載,呂布見到曹操的第一句話是:“明公好像瘦了。”
曹操有點驚訝,問:“你以前見過我嗎?”
呂布說:“當年在洛陽,在溫氏園中我見過您。”
曹操想了想:“有可能,我全忘了。現在是有點瘦了,那是因為一直抓不到你的緣故呀(恨不早相得故也)。”
《英雄記》一書中記載,曹操與呂布探讨了他失敗的原因,呂布說:“我待諸将很厚,但諸将都叛我而去。”
曹操揭了呂布的老底,說:“你背着老婆,霸占手下将領的太太,這怎麽叫厚道?”這也許是真的,因為呂布聽後默然無語。
《獻帝春秋》稱,呂布還對曹操說:“當初齊桓公舍射鈎,用管仲為相;現在我願意效股肱之力,甘為前驅,可以嗎?”綁呂布的人看來确實下手有點狠,呂布被綁得難受,看到一邊坐着的劉備,就打招呼說:“玄德,你現在是座上客,我是階下囚,能不能幫忙說句話,給我松松綁(不能一言以相寬乎)?”
曹操笑道:“幹嗎不跟我說,還求玄德呢?”準備下令給呂布松綁。
曹操的辦公室主任(主簿)王必正在旁邊,他看到領導有意饒呂布一命,趕緊上前勸道:“呂布可是個強大的敵人(虜也),他還有不少部下在外頭,不能寬恕他。”曹操無奈地說:“本來想從輕發落,但王主任不同意(主簿複不聽),怎麽辦呢?”
王必是曹操的心腹近臣,類似家臣的性質,他很早便追随曹操,當初通使長安的重任就由他來完成。主簿一般是州一級政府的屬官,曹操此時兼任着兖州牧,王必的這個辦公室主任,推測起來可能是兖州牧的屬官。
但是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曹操之所以臨時改變主意要殺呂布,是因為劉備的提醒。劉備一心讓這個反複無常的呂布死,他看到曹操有些猶豫,就上前說:“明公難道忘了呂布曾經事奉過丁原和董卓嗎(明公不見呂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曹操點頭稱是(太祖颔之)。
呂布大罵劉備:“你這個小子讓人最不能相信(是兒最叵信者)!”
曹操下令将呂布絞殺。叱咤風雲的一代飛将,就這樣悲劇謝幕了。
曹操難道真的動過不殺呂布之心?倒也有這種可能。曹操很愛才,呂布作為将才在同時代幾乎無人匹敵,他雖然不是一個帥才,但卻是一把攻擊敵人的利器。當年張燕很難打,袁紹一籌莫展,呂布出馬就能迅速搞定。
曹操也不會過于在意那些過往的經歷,從給曹操造成的傷害看,呂布似乎比不過張繡,後來張繡投降曹操,曹操欣然接納。
曹操顧忌的是呂布能否被馴服,最終為自己所用。正如劉備所言,呂布這個人誠信度較低,缺少政治倫理,凡與他合作過的,丁原、董卓也罷,袁紹、袁術、劉備也罷,都吃過他的虧。這一點才是曹操所要考慮的。
殺呂布是曹操早就想好的,他愛才,但不會幹養虎為患的事。至于王必的相勸,有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雙簧戲。
領導經常會有些想法不能明說,或者經常說些跟心裏想法剛好相反的話,就需要有人勇敢地站出來背黑鍋,王必就是替曹操背黑鍋的,這也就是為什麽荀攸不來勸,郭嘉也不來勸,而是從未在重大場合出謀劃策過的王必出面相勸的原因。
至于劉備的相勸,那正中曹操的下懷。曹操做出動作要解呂布綁繩的時候,一定拿眼睛在瞟劉備,他估計劉備肯定要急,劉備一急,他就順勢将這把火燒給了劉備。劉備出于對呂布種種作為的切身感受,肯定不希望呂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