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謀劃
這一日是冬月十九, 恰好是冬至。想着牛大壯中午下差回來能趕上吃午飯, 顧默默決定親自和羊肉餡兒包餃子。
京城比杏花村還冷點, 蛋蛋、周和已經穿上了厚棉衣。蛋蛋這一年長高許多,雖然穿的綿鼓鼓, 卻不再是個小棉球。
“娘”蛋蛋坐在竈下的小板凳上,看顧默默做飯。這樣的場景在杏花村時天天都有, 現在則少了很多。
顧默默一邊攪餡兒, 一邊回頭對蛋蛋笑笑。她的臉上沒有任何修飾,只是輕輕擦了脂膏防皴裂,當然給蛋蛋也擦了。
“蛋蛋餓了?待會等爹爹回來咱們就吃餃子。冬至吃餃子,蛋蛋的耳朵就不會凍了。”
“好。”
看着乖乖坐在小板凳上的兒子,顧默默忍不住走過去, 在他額頭上‘叭’的親一口。蛋蛋笑的眼睛眯眯的,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額頭。
在案板上擀面皮兒的冷嫂子, 看了也覺得心裏甜滋滋的,這家人真是把日子過的像蜜裏調油。雖說将軍三五不時惹的大娘發火收拾,可是冷嫂子能看出來, 将軍滿心都是大娘,大娘對将軍也越來越用心了。
顧默默要是知道冷嫂子的心思,一定會說冷嫂子想多了。她是沒辦法,要不對那笨蛋上點心,那笨蛋就能生出許多事來讓人頭疼。比方說忘記給他過生辰,他就能跟被親娘扔了似的,在自己眼前晃悠了三天, 直到……直到……算了顧默默不想提。
“王爺,今天是冬至,想必王妃在家裏準備了餃子等王爺回去呢。”牛大壯勸說跟他一起騎馬回家的孝義王。
“是個男人就應該雷厲風行,拖泥帶水算怎麽回事?”孝義王幹脆的說完,轉頭吩咐跟着自己的長随“你回家跟王妃說,本王今天下午回家陪她吃餃子。”
“是”那長随應了一聲,調轉馬頭回王府。
牛大壯暗嘆一聲,只能領着孝義王回家,陳貴妃真是好算計。
聽到院門打開和馬蹄聲,顧默默微皺眉頭迎出來:“你今天怎麽回來這麽晚,蛋蛋都……”看到院子裏身着錦袍、眉目如畫、神采飛揚的青年,顧默默愣住了。
孝義王看着眼前迎出來的女子:一雙眼睛黑白分明清澈動人,皮膚白皙沒有半點瑕疵。一頭黑發梳成簡單的墜馬髻,用淡色絲帶和素銀簪子挽着。上身豆綠色柿蒂紋細布綿襦,下身綠色素面細布綿裙,一條淡黃色細綢汗巾系在腰間。
這并不像傳說的那樣飛揚明麗容貌傾城,到是讓人一見便覺得清雅而且适意。
Advertisement
“娘子,這是當朝孝義王。”跟在後邊進來的牛大壯連忙介紹。
顧默默提裙雙膝跪地:“臣婦牛門顧氏叩見王爺。”依大治律見親王須伏而拜谒,跟在後邊出來的蛋蛋抿抿唇,也走過來跪拜。
“恭人不必多禮,請起,倒是本王冒昧來訪,打擾了。”
不一時冷嫂子、周和、內院裏做活計的阿蠻都出來跪迎。孝義王不過揮揮手也就罷了,牛大壯恭請他進內院正堂,顧默默則命阿蠻端了熱水,新布巾進去伺候梳洗。
除了孝義王,還有跟來的八位護衛,顧默默無奈,這位孝義王也太随性了。忽然帶這麽多人來,就是想買些吃食都沒處買。
冬至是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從百官到商販全部放假歇業,也只有牛大壯這樣的還需要當差,可是這樣的日子要去哪裏買吃食?
顧默默一邊下餃子,一邊讓冷嫂子收拾些蘿蔔、豆腐、肉丁出來,準備給那些侍衛做疙瘩湯。她一邊忙碌一邊思索:牛大壯是岳紹輝親衛出身,按理該是太子一系。就算不是太子一系,親衛要避嫌,也斷不可能跟孝義王走到一起,今天是為什麽?
一會餃子下好,并四個小菜,還是由阿蠻端進去伺候,蛋蛋則由周和照顧一起在西廂吃飯。
冷嫂子手腳麻利的炒臊子,攪面糊做疙瘩湯。顧默默在竈下燒火,思索牛大壯和孝義王的事情。
不一會滿滿一鍋濃濃的疙瘩湯好了,顧默默還應景的放了些煮熟的餃子。領着冷嫂子給護衛們送去。
八個護衛分兩列站在正屋門外。
“各位辛苦了,飯食雖然粗陋卻也熱乎,不知幾位如何用飯?”顧默默笑着問道。
最近顧默默也算是名人,更何況還有正四品的诰命,如此和氣讓幾個侍衛受寵若驚。
一位小頭領抱拳回道:“勞動恭人實在慚愧,我們四人一組換班吃。”
“都是當差人何必客氣。”顧默默一邊笑着說,一邊領着四個人到東廂客房吃飯“今天是冬至,原本該請諸位吃餃子,只是太過匆忙 ,就在這疙瘩湯裏應景放了幾個,諸位莫怪。”
這些侍衛也曾跟着孝義王到別人家去,也受過別家的熱情款待,可是像顧默默這樣,女主人親自招呼的卻沒有。
“恭人太客氣,實在是我們王爺羨慕牛将軍的箭法,一心想學才冒昧來打擾。”
原來如此,顧默默不動聲色的笑着說:“我夫君笨嘴笨舌怕是會耽誤王爺。”
“牛将軍也再三辭過……”
等顧默默領着冷嫂子出來,心裏便明白是怎麽回事。真笨,推辭都不會,顧默默笑着回到廚房。
午後牛大壯照例練石鎖,不過這次多了孝義王。顧默默領着蛋蛋笑吟吟走過去屈膝說:“天氣寒冷,還是請王爺屋裏坐吧。”
“不必,本王特意跟着牛将軍一起操練。”孝義王挽起袖子準備提石鎖。
顧默默笑着說:“王爺為習武也是用心。”
“誰叫你家将軍竟然不會教,本王只好跟着他自己琢磨。”念在餃子還算美味的份上,孝義王總算沒把對牛大壯的怨念表現出來。
“王爺想學箭法,何必舍本逐末?”顧默默笑吟吟的說。
聽到妻子的話,牛大壯眼睛隐隐閃了閃,娘子要幫他!不過面上卻是好奇的看着顧默默。
“恭人有什麽高見?”孝義王眼睛亮晶晶的問,難道她有什麽好辦法。
“夫君的箭法,也是有人教的,王爺何不把他的師父請來?”
孝義王的眼睛一點點亮起來:“恭人果然聰明,本王怎麽沒想到這法子!”
顧默默笑容不變:“王爺只是一心想要學的上好武藝,報效國家,一時情迷而已。”
牛大壯憨憨的笑了:“微臣的師父這麽巧就在京城。他原本是鞑靼人,因為心愛的妻子被頭人所害,才射殺頭人逃到咱們大治。”
“好,天助本王!”
“不過我師父一直被岳将軍供養在府中……”
孝義王一揮手不在意的說道:“在大皇侄那裏更容易,一家人,本王去說一聲就行。”說完他眼光無意中掃到了蛋蛋。
“好漂亮的金童子。”
眼前的孩子粉妝玉琢,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唇紅齒白再加上漂亮的虎頭帽,寶藍色團福字的綢棉襖棉褲,分外招人喜歡。
“本王成親一年多,王妃沒有動靜,不如讓這孩子去王妃的床上滾滾。”孝義王自說自話的接着安排“剛好王妃挺喜歡恭人的畫……”
“這樣就麻煩恭人帶着令公子,一起去王府做客,一來替王妃作畫,二來讓這孩子也給本王召個金童子。”
顧默默笑着屈膝:“王爺擡愛,臣婦和慶年感激不盡。只是王爺龍子龍孫血統高貴,長子也應當由皇家血脈的兒童來召,方顯王爺的重視。”
既然牛大壯不想跟孝義王走得太近,顧默默就不能讓蛋蛋去滾一滾。
越好明天去王府作畫的時間,孝義王帶着他的護衛,急匆匆趕去岳紹輝的将軍府,他一定要學的上好箭法,将來總有一天能用上。
這一晚,牛大壯陪着妻兒歇在正屋。平常他不太歇在這裏,因為睡在這裏就表示……今晚沒戲……
“娘子,都是為夫帶累了你。”牛大壯低低的說。
為了救人顧默默露了畫技,于是有了為陳貴妃作畫的事,鞑靼挑釁承平帝才會召見。牛大壯知道自己的娘子,不是那種喜歡出風頭的人,可是為了幫他贖回彎刀,後邊引來一堆麻煩。
不僅是皇親貴族來找她作畫,現在京城大小官員誰不知道顧默默,慢慢的京裏人都會知道,以後顧默默走出去難免會多些議論麻煩。
顧默默明白他的意思笑着說:“有什麽帶累不帶累,人命比什麽都重。再說我上次替玉宜公主作畫,公主還賞了七寶梳篦和錦緞,比賣畫還賺。”
玉宜公主是太子的嫡妹,今年三十多歲看起來很溫婉和氣。
顧默默幫牛大壯掖好被角,說道:“人命當前、國事當前,都是義不容辭的事情,我很樂意,別想了睡吧。”
待顧默默睡着,牛大壯悄悄的幫她把被角掖好,至于蛋蛋睡覺從來不動。
牛大壯看着顧默默的背影,目光中含着萬千情意和愧疚:娘子,謝謝你替我打發了孝義王,娘子你是不是猜到了我是太子一系的?對不起我還不能跟你坦誠……
宮裏的承平帝得知,八皇子被顧默默勸去和牛大壯的師傅學射箭,笑着對貴妃說:“朕就知道牛愛卿不行,恭人也能想出法子幫牛愛卿解圍。”
說完承平帝也是感嘆:“美人易得,但是像牛恭人這般聰慧知進退的,實在難得”
陳貴妃并不接顧默默這個話頭,只是懊惱的說:“都是臣妾望子成龍心切,竟然一時糊塗,忘了親衛不能和宗室多接觸。”
“你呀就是多心,彥兒哪有那麽多心眼,他啊就一門心思的想當大将軍”
陳貴妃笑着應到:“還是陛下了解皇兒。”
兩個人慢慢的說到別處,只經此之後,陳貴妃讨厭上了顧默默:竟然壞了本宮好事。其實她讨厭顧默默不光為這件事,顧默默身上有太多讓她嫉妒的地方。比方說有一心愛她的牛大壯,比方說美麗的容貌,比方說皇帝的贊賞……
顧默默知道她現在是‘名人’很不願意出門,所有的事都安排冷嫂子出門辦。恰好冬天越來越冷,就大部分時間都和蛋蛋窩在家裏讀書,過了年蛋蛋就六歲了,周和九歲,顧默默慢慢的開始教兩個孩子寫字。
臘月底,杏花村。
牛三旺和楊秋娘面對笑的和氣的程氏,有些畏手畏腳。畢竟人家穿着、口音、來頭都比他們高太多。
“我們小姐念着太爺,奶奶在鄉下過年,心裏很不是滋味,特意派老奴來接兩位上京團聚。”
楊秋娘手心捏把汗:“你們老爺怎麽說?”
“老爺并不知道,大娘一向管得嚴,老爺縱是有心也無力。”
夜裏牛三旺說:“咱可不能去,那死崽子不喜歡咱們,更何況還有那潑婦。”
楊秋娘卻有些沉吟:“他爹,你想想他現在可是四品官,比寶雞府的知府大人還高兩級。”
“那又咋樣”說起來牛三旺也是憤恨“早知道當年就不該養大他!”
“悄聲!”楊秋娘捶了他一下“不管咋說,他現在官大得很,死活賴上就只有好處。”
“哼,那狼崽子能給咱們什麽好處?”牛三旺粗聲粗氣的虛張聲勢,陳寶珠到底怎麽沒的,他心裏清楚地很,他現在是真後悔當年沒弄死牛大壯。
楊秋娘卻有自己的心思:“承祖過年就叫十六了,咱們到底是老子娘,去京城死活纏上大壯,說不得也能借光給承祖找個官家小姐做妻子,就是不行也能找個富戶多得些嫁妝,往後可就不用再受苦了。”
牛三旺不吭氣。
“他爹,你到底在怕啥?反正上京也不要咱們一分一文。去了咱們做長輩的一把鼻涕一把淚,他還能不要臉面?我可是聽人說當官的不孝是要除名的。”
牛三旺還是不吭氣。
楊秋娘有些急:“你傻啦,你看看陳明德家,自從年初那封信,他們家就又是買地又是蓋新房。你才是親爹,你怕啥?”
楊秋娘這會已經忘了,當年為了讓牛承祖名正言順的生下來,而陷害牛大壯的事情了。
牛大壯年初讓程光不僅帶回來信,還有銀票給陳明德,信裏說的很清楚誰家多少,誰家多少。陳明德家是大頭,還有九外爺家,就是幾個遠點的舅舅家也沒空,唯有牛三旺這裏只字未提。
牛三旺當時羞的好些日子沒出門。
“老娘就不信,纏不住他!實在不行咱們跪他家大門外哭鬧,不給我點好處,他這官也別想當。”這幾年又過起窮日子不說,還有牛承祖的婚事壓在身上,楊秋娘豁出去了。
聽到這混不吝的法子牛三旺心動了,這就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就不信牛大壯敢讓他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