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前因後果
沒幾日,父親就上京述職。祖父把自己的書房分給我一半,讓我随意閱讀書架上的書,更重要的是多看邸報,了解時政,有點上政治課的意思。
一日,我正在書房看最新一期的邸報。祖父下朝回來的時候,我還在津津有味的研究着,習慣性的擡頭看了一眼,給了祖父一個大大的微笑,就繼續看報紙去了。結果,祖父上去就是一個爆栗,打得我都暈了,然後,就聽見祖父的大吼“你父親在家是怎麽教你的,見了祖父不行禮你笑什麽?以後見了聖上你也笑一下就完了?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了怎麽還這麽幼稚,真不知道你爹是怎麽教你的。作為文臣,可以谏,甚至可以死谏,但是,該有的禮節你不丢啊,見了皇上不行禮,就算不怕你那些禦史,可是你不嫌他們煩嗎?”
我爹在家貌似沒時間教我。我腹诽道。其實那些禮儀我都會,行的也比誰都規範,只是,我骨子裏實在是沒有這個意識。
“你小子記住了,該行的禮堅決不能錯,同樣,該堅持的信念不能改。作為文臣,不能無傲氣但是不能無傲骨。你倒好,離着八丈遠我就聞着你那股傲氣的味兒。”
就這樣,祖父開始給我上起了禮儀課,等到父親述職回來的時候,我已經屬于見到他,就下意識的規規矩矩的行了一個大禮,倒是給我父親吓了一跳。估計他很好奇自己半年前還很跳脫的兒子怎麽現在就成了一個小老頭。不過,他也沒說什麽,點點頭就完了。可是,坐一邊的祖父就不樂意了,估計是覺得自己短時間內給他強化培養了這麽一個尊規守禮,異常謙遜的兒子,他都沒一點表示,太不值了。
吃過晚飯,祖父帶着大伯和父親,順手捎上我,浩浩蕩蕩就進了書房。祖父坐上手,大伯跟父親分坐左右,剩下我望着他們,祖父點了點頭,我又看看大伯跟父親,等他們都點頭了,這才行了禮在最末坐下。倒不是我規矩好,而是祖父的爆栗敲得我已經條件反射了,遇到這種情況,還沒怎麽着呢,後腦勺就感覺一陣疼。祖父其實是真心為我着想,回頭陪了太子念書,他還沒坐下我先坐下了,就等着被禦史煩吧。
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祖父已經開講了,“聖上這次選了留哥兒給太子做伴讀,我覺得應該不是欣賞他學識這麽簡單。恐怕大有深意。琛兒,你怎麽看啊?”
父親這輩兄弟三個,大伯名琛,父親名珧,三叔名琰。大伯任大理寺少卿,從五品。三叔任翰林院侍讀,從六品。只有我這父親不是京官。祖父在教訓我的時候曾說道父親性子跳脫,這才讓他去維揚歷練,結果就忘了我了,就讓他把我教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祖父當時懊惱的樣子讓我竊笑不已。要說,祖父不僅自己有本事,教育人也是有一套,這一家子,官職都不低。偶爾有一兩個性格跳脫的也沒什麽不好,總比出個李道長這樣的強多了。
這時,大伯清了清嗓子說道“雖說,不得揣摩上意。但是,我認為,聖上此舉,應該是讓咱家保太子順利登基。就那些老臣們,一個個的都太難纏了。”
“嗯。”祖父點點頭,又看向父親,“你這次述職,見到當今聖上了吧?”
“回禀父親,此次面聖,說句大不敬的話,聖上氣色并不佳啊。”父親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那就是了。”祖父點點頭,“咱們宋家不能說盛極一時,但是算是留哥兒已是六代為官。當年祖上曾經留下二字,中立。依今日的情況,恐怕是不能夠了。就像珧兒所說,聖上的身體是大不如以前,如果能堅持到太子成年還好。如果……,這京城恐怕又是一場禍事。早知這樣,我就不讓留哥兒參加此番科舉了。不過這樣也好,早知聖意就可以早作準備。留哥兒。”
聽到祖父叫我,我下意識的就站起身來,做出一副聽訓的樣子。
“好好在太子身邊,多聽多看少說。白家那小子雖是武狀元,學問上也是極好的,人情上也比你通透,有事情可以找他商量。還有,對太子務必坦誠以待。記住,太子,宋家,還有白家,已經是在一條船上的了。”
“是。”大伯、父親和我都恭敬的答道。
“還有,”祖父捋捋胡子道。“如今朝上李家,孫家都是态度明确的太子一系的,從今個兒起,見到他們,态度比以前要親熱一些。其他的,就和以前一樣吧。”
Advertisement
當今聖上,十歲被立為太子,十六歲登基。二十歲立太子,四十歲時太子反,聖上重兵壓制,将太子圈禁于韶華殿,又因皇後教子無方,廢後。又立當朝宰相李密孫女李青瑤為新後,三年後,立新後之子為太子。
要我說,這廢太子也是太急功近利了,那位子早晚是他的,何必着急呢?當今這位太子其實也算名正言順,只不過還是年紀尚幼(阿喂,太子比你大好不好)。上面又有庶兄,最關鍵的是,廢太子廢皇後還在冷宮裏關着,都沒死。雖然擁立太子造反的人都死得七七八八了,但是還是有些舊部在的。所以,這新太子要是在皇上死了以後即位,還真是有些麻煩。不過,這朝代是立嫡不立長,廢太子又是因為造反被廢,這保太子的活,還是幹的過的。而且,白阿元又是太子護衛,能跟他在一起共事,是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等等,宰相李密,李道長的祖父,哦,我說這麽耳熟呢。不過,想起了李道長那嘴正宗西安話,我不禁腦補了一下,佟湘玉似的皇後,有意思。
在我正式上班,哦不,上朝,也不對,是陪太子上學的前一天,祖父單獨把我叫進書房。一進書房,就看見祖父正襟危坐,我先對祖父行禮,等祖父點頭後,才小心翼翼的坐在椅子邊上。祖父笑着點點頭“嗯,小子,有進步啊。”我一猜他就是在看我禮節如何。哼,是瞞不過我的。
接着祖父又說道“留哥兒,你年少高中,本是好事,但是遇上現在這情況,不得不說喜憂參半。陪太子入上書房,切勿心高氣傲。而且,你作為太子侍讀,如太子念書不用心或者犯什麽錯誤,雖然受罰的是太子,但是你也會因為沒有規勸太子而陪罰,太子打手板,你就是罰抄書。遇此情況,不可心生怨怼,一定要,記住沒?”
“記住了。”陪太子讀書,看太子挨打,就算是罰抄書,也值了。
“還有,你今年十三歲,雖然年幼,但是有些事情我覺得還是告訴下你比較好。太子身邊多的是貌美如花的宮女,看看就完了,不可動了歪念。”說完,祖父的臉還紅了紅,真是個有意思的老頭。
不得不說,祖父這話還真說我心坎裏去了,我還真有點抱着看美女的念頭去的,不過,我這歲數,也就真的只能看看,還能做什麽啊,真是的,就算古代人早熟,這十三歲,也忒早點了吧。
“你随身的物品都收好了嗎?聖上憐你幼小,許你每日在太子聽先生講課時陪伴,不用陪太子早讀。可不許晚了聽到沒有?”祖父轉眼又是一副威嚴的樣子。
“是。孫兒明白。”我又起身行了一次禮,這是要累死我。
“行了,沒別的事兒了,你回去吧。明天回來在書房等我。”祖父沖我揮揮手。
我行禮告退,出門擡頭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心說,以後我就要起得比雞早睡了,可憐啊。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吧,我覺着這一章真是一章廢話,可是不交代清楚,又心裏別扭。話唠的人傷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