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喝酒吃蟹
李道長在餘杭只呆了三天就決定繼續雲游,他說,這樣的地方雖然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但是不适合他這種人,太無趣了。範先生倒是也不挽留,在自己的院子裏設了一桌踐行宴,居然還請我來作陪,範先生說了,李道長覺得我這個小孩挺有意思的。去就去,誰怕誰啊。
此時,金秋十月,正是吃蟹的好時機。我那知府父親知道李道長要離開,送了一簍不知誰進的螃蟹,說是給李家兄弟踐行。原來,這李道長是當朝李宰相的孫子,自幼畔道離經,考上二甲前三名後居然辭了朝廷給的官職做了道士,給李老爺子氣得夠嗆,直接從府邸一路追打到城門,李道長秉承你比我老我不跟你打但是也不能讓你打這樣的信念,左閃右躲,愣是沒讓李老爺子打着一下,最後,氣得李老爺子不顧身份當街大罵他數典忘祖、無知的業障、李家的敗類,最後連忘八羔子這樣的詞都出來了。其罵人之狠毒、失态之嚴重,令當時在場的所有人瞠目結舌,記憶猶新。為什麽我知道得這麽清楚呢?因為我那可愛的師父範先生就是現場目擊者之一,他是來給自己的師兄送行的,結果就遇上了李家老爺子發威。不過,胳膊擰不過大腿,給李道長發路引的是李宰相的死對頭的兒子,遇上這等好事豈有不參合之理。于是,李道長拿着路引晃晃悠悠的就出了城門。
“可是,先生,為什麽李道長的長安口音這麽濃呢?李宰相可是在京城住了很多年啊?”我好奇的問道。
“哈哈,留哥兒你問的好啊,下次你随知府大人回京的時候不妨注意一下,李家的人就沒有不是長安口音的,包括下人。”
“這是為什麽啊?”我覺得傳過來以後,我的心理年齡直線下降,很快就化身為好奇寶寶。
“留哥兒,我來告訴你吧”當事人李道長說話了,“因為李家祖籍長安,祖産以及李家的族長都在長安,我們小的時候都要送過去上家學的,所以,自然是改不了鄉音。”
原來如此。瞬間豁然開朗。
範先生把踐行宴擺在了院子裏,一方石桌,四個石凳,李道長居尊,我在末座作陪,空着的那個石凳,後來被李道長喝多了架了腳丫子。
餘杭的螃蟹應該就是後來的澄陽湖大閘蟹,脂膩膏肥,味道鮮美。熟了的顏色也好看,紅彤彤的。
李道長跟範先生蟹八件使得非常順手,姿勢又好看。我以前吃蟹是把蓋子一掀,先吃黃後吃肉,再然後再咬咬爪子,就算吃完了,快倒是快,可是,有辱斯文。好在穿過來以後也吃了幾次蟹,年紀又不大,慢慢學吧。于是,我慢慢的用着蟹八件,吃蟹、看天、偶爾喝一口熱熱的酒,聽聽李道長跟範先生聊天,然後再吃蟹、看天、喝酒。範先生在院子種了的菊花也都開了。天光正亮,日子悠長,那一恍惚間,我覺得日子就這麽一天天過下去也是非常好的。
這頓螃蟹宴從中午一直吃到傍晚,範先生跟李道長喝了好幾壇子的酒,聊到高興處,李道長還用筷子跟酒盅當樂器,擊節而歌,範先生居然還跟正搖頭晃腦的哼唱起來,等到李道長的歌聲停了,範先生還在繼續。這時,李道長悄悄跟我說,“看聖樂奏起,果然百獸率舞。”逗得我差點被酒嗆着,這兩個人,真有意思。
“得酒滿數百斛,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鳌,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我說,德華,這樣的生活多好”正在用簽子鈎蟹腿肉的我聽到李道長的聲音,擡頭望去,範先生跟李道長已經喝得東倒西歪。
“是啊。引以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觞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耀明,你雲游四海,我寄情山水。自此一別,不知何時再見。”
這兩個人有意思歸有意思,但是我不喜歡他們一說話就掉書袋,可能是因為我還是不習慣古人的對話,呵呵,我現在也是一個古人,适應吧。
可是不知怎麽的,他們兩個人的對話讓我忽然想到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難道說,他們兩個……?難道就像我前女友說過的,這就是所謂的有基情?趁着他們都喝醉了,我又仔細的觀察了一下。臉都是紅紅的,一個靠着桌子,一個倚着大樹還把腳翹到了凳子上,沒有臉挨臉也沒有手牽手,嗯,可能我也有點喝多了,太八卦了。
我又自己吃了一只螃蟹,看看二位還是沒有醒過來的意思,順手招呼了一下院子裏的小厮,把他們分別擡進屋裏,又讓丫鬟端水給他們擦擦臉,囑咐範先生的笨書童看着他們,要是吐了就讓廚房做醒酒湯給他們。然後我又把手洗淨,晃晃悠悠的就回院子了。古代的酒,誰說不上頭。我也暈着呢。
Advertisement
晚上,娘親讓人給我做了白粥,也給範先生他們送去了一些。我那知府父親非常羨慕的說道“德華跟李道長那才是真正的名士自風流,他們的氣度,我是一點都趕不上了。”
“老爺”額娘用帕子掩嘴,看來是偷着笑了。“就算您想,家翁想必也是不會同意吧。”
“是啊。留哥兒,跟着範先生學習,其他的想法可不許有,不然,家法伺候。”父親又開始裝面癱臉。
“是,兒子記住了。請父親放心。”我站起來聽訓後,行禮坐下。不過我覺得父親根本就是怕我不考書院他在白起世叔面前丢了臉面,我甚至覺得,他自己少年時用功讀書,也純屬是跟世叔鬥氣。
作者有話要說:求留言,求打分,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