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橘園的長燈注定又要燃一夜。
成去非的覺自鐘山一事後,比往日更減,他本就是少眠之人,如今,夜間攬衣斜卧榻邊,有時不到一個時辰,就要醒,他也自知這般下去,自己縱然是鐵打的利器,也會損壞,便聽了杳娘的建議,每日服安神湯,似乎也有些功效,可亦有難以成眠的長夜。
“兄長,”去之立在門外行禮,成去非擡首看了他一眼,手中筆滞了滞:“去之,夜深了,為何不歇息?”
去之笑了笑,走上前來:“我見燈還亮着,猜兄長還不曾安置,遂想來找兄長敘話。”
成去非聞言便把筆放下,動了動筋骨,換了個姿勢,比平日随意些:“少年之人,要善養精氣,以後不要睡太晚。”
燭影裏,兄長面容輪廓分明,便是一身布衣亦難擋其神秀天姿,去之愈看愈仰慕得緊,更覺放眼江左,真是無人能出兄長左右。
“怎麽了,去之?”成去非見幼弟的目光入神,灼灼閃着。
去之輕輕搖首,目光落到案幾上,兄長手底攤開的正是《漢書》。
成氏自有一套家學傳統,其子弟自幼便要“誦孝經、論語、周易、毛詩、尚書等”,十分看重傳統經學,其中以《春秋》為主,《尚書》次之,除卻經學,史學亦在成氏家學裏占有極重的地位。
成若敖在世時,便尤為喜愛研讀《漢書》,這習慣自然也傳承下來。
“弟還不曾開始認真讀《漢書》,”去之趁勢輕輕把書取過來,垂眸翻了翻。
待翻到刑法志章節,便道:“弟聽聞,前一陣官糧沉船的案子,是廷尉署鄭重審理的,聽說他也喜讀《漢書》,且精通刑法志。”
“《漢書》有十志,這裏頭,能通刑法志,便可進廷尉署當職;通藝文志,便能梳理清諸子百家的脈絡;而指點江山,離不開地理志;五行之學,又和當下學術聯系緊密,所以不可缺五行志;至于食貨志,更是實實在在的學問,田制、戶籍、賦稅、貨幣、鹽鐵如此種種,哪一樣都牽扯着朝廷政務。雖為史,卻又不止是史。”成去非循循善誘,有心教導,去之聽得也十分用心,不時颔首。
“兄長所言,弟謹記。”
“鄭重那幾人,雖出身寒苦了些,卻肯下功夫學,又經俗世磨砺,在廷尉署當差,再合适不過。”
成去之靜靜聆聽着,待兄長說完,才道:“大将軍一事後,坊間有傳言,說廷尉署乃兄長私人,大将軍到底不敵烏衣巷,弟其實想的不是這,而是廷尉署日後能為兄長做什麽?”
Advertisement
一本《漢書》,去之能從刑法志入手,且論及到鄭重身上去,意味着他早已開始研讀,并有相當的前瞻與敏銳,成去非忽然意識到,他的幼弟,可以致仕了。
“你覺得廷尉署日後能有何作為?”成去非有意考量他,反問道。
“猶如當日三千死士。”成去之迎上兄長的目光,語調铿然。
幼弟果真日漸長大,亦不辜負他如許厚愛。
“兄長欲有作為,必用酷吏,引為鷹犬,兄長是重臣,是能臣,大将軍罪已遭誅,兄長便當行陽謀,可一陰一陽方為道,廷尉署便是那另一極。”
少年意氣當拿雲,眼前的少年,骨骼初成,心思漸密,好似新生的荊棘,刺雖柔軟,可終究是刺,遲早會堅硬如斯,定能傷人。
成去非那些隐藏極深的,卻借他口,言簡意赅,直抵要害,仿佛這一眼,一下看到了路的盡頭。
“去之,你遠甚兄長。”他用一種極為複雜的眼神注視着幼弟,莫名讓去之有了一絲畏意,猶疑了剎那:“兄長,是不是我說錯了什麽?”
成去非無聲搖首,看他目中明顯多了搖擺不定,遂追問一句:
“去之,你可知兄長意欲何為?”
成去之眨了眨眼,目光複又落到那本《漢書》上,語調了忽浮上幾許哀傷:“兄長和父親其實并不一樣,兄長在乎的,不是弟這種俗人能忖度,弟唯願長伴兄長,為兄長排憂。”
眼前好像又回到鐘山之事的前夜,父親靜靜倘在那裏,他怕極了,他實在是怕他們都要和父親一樣,整個成家都要和父親一樣,永遠地睡在漆煙的地下,沒有翻身的機會。
直到鐘山事了,他才重新擁有清白的睡眠。
“去之,我累了,你也歇息吧。”成去非伸手在他肩頭摩挲一陣,成去之緩緩起身,鄭重行了禮,退至門前時,忽想起二哥同二嫂閑話時提及的一事,他雖還不是很了解,直覺卻認為十分有道理,怔了片刻,被成去非看見,遂問:
“去之,你還有他事?”
去之回神,勉強笑道:“桃符會笑了,兄長有空去看看他。”
原是這事,成去非默默點頭,除卻家宴,他确是不夠關心桃符,許是心底覺得桃符畢竟是嬰孩,有一衆人細心照看,又有璨兒這個良母,無須顧念,沒想到去之連這個都知道提醒自己了。
“兄長,”去之依然立在那看着自己,成去非輕笑:“還有事?”
去之眉頭攢在一處,含糊不清道:“兄長也該有自己的子嗣,即便不是正室所初,”說到這,無端想到自己,唯恐再說便失言,及時打住,默默離開了。
良久,成去非都覺得心底是冷的,如今,他沒了父親,來路已斷。尚無子嗣,是他同父親兩代人的遺憾。而閨中妻,則形同虛設,殿下是真正的目冷心冷。他想起少年時随母親去靈隐寺禮佛,那座上觀音寶相,頭戴天冠,身着□□,姿容典麗。佛性雖猶如水中月,可見而不可取,但觀音的模樣,則是确切地告訴衆生:一切随緣,一切依法,又一切如空虛之意。
當真貼合殿下性情,卻絕無無半分慈悲。
他的兩任妻,交錯在一起,仿佛冰上燃起的火海,而他則置身于浩淼的荒野上,和誰都無法相依。
成去非慢慢起身,取下燈罩,吹滅了那突突躍動的燭火。心中不辨悲喜,榻上錦衾寒,可日子分明剛入秋。和衣而卧,聽着外頭園子裏的蟲鳴,眼睛忽有些疼意,他漸漸失去了思考的力氣。
耳邊濤鳴忽遠忽近,眼前細浪忽濁忽清,身底慢慢好似發酵出一股近似醉酒的懸空感,他忽然覺得自己焦渴如斯,置于困境,已如病獸。
昏沉睡意中,便有一襲熾熱嬌弱的軀體蛇一般滑入懷中,仿佛只需一只手,便能拿捏住懷中人所有的柔軟,底下猶如洪水泛濫,他扯下礙事的亵褲,指尖很快就在那片水草豐茂的幽深中迷了路,他只得翻下身子,讓她全部承受着自己,接納着自己。
明明是纖不可支的單薄腰腹,卻偏又充滿着遒勁的韌性,他一下一下貪得無厭地狠狠地撞擊着,猶如裘馬輕狂的絕望,只能同她骨血交纏,看着她眼中盡是初承歡的懵懂,似娛還痛,白玉般的身子盡在自己掌間……
醒過來時,恰不曾耽擱早朝,成去非皺眉看了看身子底下,輕籲一聲,到底有些恍惚,他甚少有夢,就是年少時,也不曾如此,夢中人的溫存仿佛還留在腹間不散,那張臉也清晰印在腦海。
胸腔裏裹着的這顆心,莫名悸動一陣,成去非喚人打來冷水,盥洗一番,換上朝服,出橘園時,尚且需要挑燈,他下意識看了看仍淹沒在微醺天色中的木葉閣,身側并無他人,照樣掠過一絲尴尬。
好在出了烏衣巷,他頭腦思緒漸漸恢複平日冷靜清明。
官糧沉船,牽連方山津,扯到顧家顧未明,他上呈的折子措辭明确:損失要顧家補上,且顧未明停職罰俸一年,一并又降了官職。至于津關兩處關稅,連帶着務必要細查一番,正是整肅章程的一個機會。
查出來的官員,他早已給想好了去路,瘴氣叢生的雷州,恐怕不等到目的地,便要死一批。這番行事,下手快,處置重,尚書令親查,無人敢敷衍。
證據鑿鑿,朝野上下不好說什麽,私下裏卻不能不議論。顧未明于衆人前,忽這般丢了臉面,心底恨恨,下了朝,待人散後,在官道上截住了最後出來的成去非。
“大公子欲行大将軍故事?”
言辭不恭至極,顧未明眉眼藏着針尖般的笑,成去非卻連看他也不看,只管目不斜視往前走。
身後顧未明幾步趕上,側身擋住了去路:“成伯淵什麽時候也學會了栽贓陷害?怎麽,眼下就想着掃清四姓,你便能一步登天了?”
成去非冷冷瞧着他,他仍是慣常的傲慢模樣,嘴角那一縷笑意格外冷酷:“成伯淵只敢拿我開刀麽?真有本事,拿了江左所有人,我開先河算什麽,半截身已入土的老東西大有人在!”
好嚣張的模樣,成去非見他猖狂至此,更不想理會,錯開身子要走,仍被他攔着:“我告訴你,那船官糧,我都嫌它窮酸,你若想,”說到這,故意壓重了“若”字,“拿我,好歹換個說辭,真嫌污了我這身份……”
“你還記得身份,真是難得,也好,你有一年的時間來好好思量你的身份。”成去非終于接話,“你歇一年和歇十年,沒多大區別,回府養着吧。”
顧未明怒火走到眉梢,忽又化作一股冷笑:“這江左,手都伸有多長,你比我清楚,查吧查吧,我就看你能拿下幾個,最後別查到你成家自己人頭上去!”
一陣風掠過去,兩人皆衣袂飛舞,成去非只覺寒意透骨,顧未明那末了的一句,直擊心坎,他靜靜擡眼注視着眼前人:
端的一副好皮囊,四姓的貴公子,骨子裏卻早已爛透了,可嘆的是,腐爛的,不只眼前人。
“成去非,”顧未明越發過分,挑着桃花眼直呼起他的名諱,“過河拆橋也太心急了些,你想做什麽,我清楚,可你要是覺得自己有這個本事,哼,別忘了,這些老家夥都還沒死,你還是先熬死他們再做春秋大夢吧!”
這便是顧子昭的厲害處。
他精明,他陰毒,一番惡語相向,把藥下得又狠又準,直戳心尖,偏還要有恃無恐地讓他成去非知道,讓他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全盤收下那些紮心的話,自己消化去。
這般精明聰穎的人,偏偏是個無恥之徒,他一身本事,任性浪費,絕不肯為任何人所用,什麽人倫綱常,什麽功業不朽,全都是虛幻泡影,唯有懷中美人,口腹佳肴,才是切切實實可知可感,誰都馴服不了他顧未明!
成去非冷冷瞧着他那張太過俊美的面龐上,已經扭曲了的笑靥,像是一張醜陋的面具附在魂魄之上,頭也不回地大步去了。
身後還是順風又送來幾句:“成去非,你別忘了,離了烏衣巷,你可什麽都不是!烏衣巷捧得了你,也照樣摔得死你!”
恨不能挫骨揚灰的這一句,久久回蕩在狹長的官道上空,聽得人心底怒火亂竄。成去非神情漠然,沒有駐足,沒有回首,他從一開始就清楚,眼前這條路,他無需回首,永遠都是。原地徒留顧未明一臉的不甘,他很少這般失态,視線裏遠去的那襲身影,無論如何冷酷,都依然這般美麗。
成去非并沒有急着回府。
涼氣習習随谷風而來,秋意漸近。成去非順着石板小徑往郊外走,很快看到鄉野人家,對澗菜圃葵花數十株,如碧竿懸球,金燈列仗,饒有生趣。牽牛花蔓上人家籬笆,亦油油然如青帷翠幛。
待又走一段,大片良田躍入眼簾,他駐足于埂間,四目望去,木葉微脫,人煙俱渺。事發半載多,這一季收成已過,遠處有野火順風而起,映得秋色灼灼,煙火氣息慢慢彌漫開來。
身後銅鈴叮當作響,有牧童高歌的聲音,成去非看他悠游自在,一張胖臉險要把眼睛擠沒,竟也不怕生,目光瞧過來,憨憨一笑,口中的歌聲不斷:
“老牛老牛你莫回頭,山清水秀任你留……”
調子悠揚,成去非聽得順耳,心緒平複許多:“這牛你放得好啊!”
“我是替大人家放牛,”牧童笑嘻嘻指着田地說,“這裏都是大人們的地,我天天都來這裏放牛。”
本是天真無心的話,卻引起了成去非的注意。
“這裏都是大人的田?”
牧童甕聲甕氣應了一聲,成去非上前幾步,和顏道:“你可知是哪家大人的田?”
牧童揚起胖臉,茫然無緒地看着他,撓了撓腦袋,半晌才嘟囔道:“大人就是大人啊!”
到底只是鄉間稚童,問不出什麽,那牧童也不再理會他,言罷又唱起來,黃牛一搖三晃,朝草木深處去了。
歌聲漸遠,鈴铛聲也漸遠,成去非伫立風中,四下打量了許久,才往回走。
剛進府,趙器就迎了上來:
“大公子,您交代的事情,都已為公主備好了,芳寒已回過話,說公主,明日一早便啓程……”
正回禀着此事,那邊芳寒順着水榭迤逦而來,遠遠瞧見成去非,遂加快了步子,朝這邊趕來。
“大公子,”芳寒見了禮,“公主命奴婢來傳個話,給精舍至少要捐十萬錢,府上準備的,差了些。”
聽她溫文軟語說得輕松,趙器忍不住皺了皺眉,不由望向成去非。十萬錢,這是瘋了麽?雖說江左禮佛之風甚重,捐錢給精舍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十萬錢世家大族許不算什麽,可府上向來節儉,公主看着冷性冷情,萬事不放心上,可花起錢來一點也不含糊,下嫁烏衣巷的這兩年,這是第幾次捐錢了?
蔓蔓枝枝聯想許多,趙器見成去非沉默片刻,才朝自己比了個手勢:
“你去找福伯杳娘,再支錢給公主。”
芳寒見成去非應下來,便施禮去了。
“大公子,這……”趙器罕有聽了命令再多嘴的時候,他亦是素樸慣的人,雖深知殿下絕不是自己能非議的人,可一想到那十萬錢,不清不楚地就莫名給了那些僧人,到底意難平。
成去非默然不響,寺院什麽情況,他早年在會稽生活便有所耳聞目睹。就是母親,也十分向佛。光是免去納稅一樣,就引得多少人家甘願把男丁往寺院裏頭送。
而身邊,虞家人性好釋典,崇修佛寺,每一年供給沙門以數百萬錢毫不吝啬。有衆寺産者不在少數,并不遜于一些江左世家。
至于暗處得一些東西,更是不可說。
什麽樣的佛要這般普度衆生?成去非不無嘲諷地想道,目光越發冷峻,只揚手沖趙器擺了擺手。
待途經木葉閣,方又想起昨夜那荒唐的夢,聖人說,君子慎獨,他自問一向無愧于心。夢中之事,便是聖人也無解罷?
正凝神想着,四兒自園子裏正出來準備去取澡豆,見他駐足在那,便先過來行禮:“問大公子安。”說罷正要走,被成去非叫住:
“賀姑娘可還好?”
四兒忙折身回來答話:“姑娘身子恢複如常,飲食上也頗為留意,大公子勿念。”
成去非微微颔首,暗忖着何時跟她提及此事,卻聽四兒又道:
“姑娘身子雖恢複了,可精氣神卻不是很好,本做的好好的女紅,突然拿剪子又給絞了……”話剛說完,四兒便懊悔自己怎麽竟一時多起嘴來,後頭聲音一下軟了下去。
那半成型的香包立刻浮上心頭,說得成去非更覺該再掂量些時日才能開口。
等又過幾日,虞府秋芙蓉開了,成去非公務纏身,卻也抽出半日的功夫,偕同去之幾個去了虞府。
府上門庭若市,虞府的花園品種多,花色佳,連帶着清談,曲水流觞,算得上是盛事了。
虞歸塵的書房在西南角。十來步深的庭院,鋪着一徑青石板,一孔月洞門隔成內外兩進。外院僅幾步,兩面牆爬滿了常春藤,內院中央一棵老榆樹,樹下是一具石桌,四具石繡墩。月洞門上鑿了兩字“蕉風”,典型世家風範。
窗子是開着的,逸出半竿翠竹來。
室內并無人,成去非随意翻了翻案幾上典籍,瞥見一側的畫卷,打開來看,是一幅紫藤。桌角上有研好的墨,成去非提筆就勢在空白處寫了一行小字:
風拂紫藤花亂。
“大公子,我家大人請您去園子。”有小丫頭恭恭敬敬在門外輕喚他。
“靜齋人呢?”他整整衣裳,緩步而出。
小丫頭不由笑了:“公子正在後院親自為您修花,供您插瓶用。”江左誰人不知大公子同虞十七情誼,就是府上下人言及,也是自帶欣喜。
園子熱鬧,成去非略略掃了衆人一眼,既有長者,也有年輕子弟,正都散在虞仲則身側,議論取名一事。這處園子是新翻修的,景變了,名字自然也要動的。
“這一處新栽桃樹,待來年春日,便可如紅雲懸浮,諸位可有佳名,請賜教。”虞仲則捋須笑道,衆人交頭接耳議論開,很快有人提議道:
“可謂桃蹊。”
“桃蹊,這多多少少有些俗媚了。”
“蟠桃園如何?”
“有新意,卻嫌直露。”
“不如仙都貼切些?”
“字面貼切,意境卻模棱了。”
顧曙聽了,心裏默念幾遍,又上下打量着景,腦中早過一陣春風,落得紅雨缤紛,遂含笑道:“曙忽得二字,不如‘天香’。”
衆人聽見回味片刻,等會了意,立刻一片贊揚聲,“天香”得自“仙都”,卻要高古許多,衆人服氣,皆笑言阿灰果有才子氣,顧曙笑而不言,連連作揖以示謙遜。
又到一處,卻是幾株美人蕉立在一旁,倒有些娟閣味道。衆人見成去非難得在,便笑議推他取名,又唯恐他搪塞,正巧虞歸塵朝這邊來,倒好勸說。
“伯淵,這一處,等你賜名。”
“靜齋,你也來想一想。”
風雅趣事,正是江左衆人所鐘,成去非此刻并不想拂諸人雅興,倒比衆人想得利落,并未推辭,而是看了看四下地勢,又打量幾番那幾株高挺的美人蕉,便反其意而行,只道:
“此處稍稍隆起,應眼下時節,取‘待霜’如何?”
衆人一怔,随即反應過來,紛紛稱嘆:“伯淵出其不意,用字奇也。”
成去非向來對此類事只求大面上過得去便可,并不上心,眼看着移步換景,趙器已穿過人群而來,附在他耳畔低語了幾句,成去非神色照舊,向虞仲則幾位長者微微打了個揖:
“府上有急事,去非不得不先行一步。”
諸人知挽留不住,彼此客套幾句,仍繼續賞園取名。成去非出了虞府,一個箭步上了馬,直往城北奔去。
建康城北疏曠爽達,因秋日緣故,頑蘿巷卻有幾分荒落之意。巷口兀立着一株古槐,上頭有三五鴉雀躁鳴,成去非勒馬徘徊片刻,若有所思,目光收回時,已瞧見從巷子裏走出的溫青君。
“大公子,請随我來。”溫青君躬身致禮,成去非下了馬,早有小厮牽過了缰繩把馬拉走。
溫青君是典型江左少年子弟,衣飾華美,臉上挂着似有若無的笑意,矜貴得緊。此刻神情多了幾分焦慮,一路也不見說話,等到了一處院落,才說:
“祖父不肯在府上養病,這是處老宅子,倒也幽靜,家父在裏面等候多時,大公子,請。”
引至一室前,溫青君不再往前,成去非會意提步拾級而上,剛進屋子,似曾相識的味道撲面而來,他本以為是藥材的氣味。
繞過屏風,溫靖聽見動靜已起身來迎客,成去非一眼瞥見榻上人,竟有剎那恍惚,仿佛再睹父親當日情形,這邊先給溫靖行了禮,低聲道:“溫大人。”
“伯淵來了,”溫靖眉頭緊皺,又俯下身去,在太尉跟前柔聲低喚:“父親,是伯淵,他已到了。”
溫濟之果真艱難睜了眼,費力揚了揚手,溫靖便退了出去。
成去非自然得靠上前去,便在床榻前跪坐了下來。
“伯淵,”這一聲,也分外熟悉,成去非接住那伸出的手臂,枯幹無力,輕微的肌膚相觸,如古樹擦掌,粗糙不适。
太尉氣短,成去非只得容他先喘上半晌,待理順了氣,榻上人發出的聲音幹涸而沙啞:
“吾家子弟,不過中人之資,倘生變革,惟願伯淵顧念舊情……”那雙本已灰蒙的眼眸,突然就迸出一絲光亮,投在成去非身上。
他心底驚愕,微微揚眉,看着榻上老人,又聽他徐徐說道:
“年少時,病老別離俱覺遙不可及,而今竟多已歷盡,只空待一死,複命歸根,本不該憂慮子孫之事,卻奈何常情難斷……”盡管語調緩慢,太尉仍不可遏止地再次喘起來。
成去非依然不語,手忽被握緊,太尉的眼眸又亮幾分:“伯淵,我只托付這一事,你,能答應我否?”
眼前長者,曾是他一度信任依賴的人,太尉歷經幾朝,又怎能不深谙人心?他到底是察覺了些什麽,方這般急急找來自己托付?
殷殷的目光壓在頭頂,他似乎不得不應允,氣氛寂靜下來。
不知過了多久,他方擡首,低低道:“我答應您。”
太尉嘴角便泛起絲絲笑,在成去非看來竟莫名有幾分凄涼味道,直到最後一句低喃猶如耳語:“伯淵,你珍重……”
榻上人再沒了言語,只剩渾濁粗重的喘息。
這個時候,他才回想起剛進來的那一刻,空氣中不是藥材的味道,而是死亡的氣息。
府上曾真切存在過的同樣氣息。他的發妻,他的父親,都是一樣的。
這樣的場景,時隔并不長,便再次親臨,成去非心底多少有些戚戚然。
回到府上時,暮色漸漸下來,他仍在思索太尉那番大有深意的言辭,再擡首間,府上燈火已亮了起來,自然也有木葉閣的。
這才仔細一算,離步芳提及彼事竟不覺數十日過去,他做事從不喜拖泥帶水,如今,卻仍覺棘手。
本都進了園子,臨近石階,剛撩了衣襟,不知為何,他又放下手去,折身往外走,沒走幾步,恰迎上一人影挑燈而來,成去非已辨出是琬寧,她似乎沒留意到自己,怕驟然驚到她,便有意輕咳一聲提醒。
果然,琬寧循聲望過來,把燈挑高些,見是他,不似先前又羞又畏,只覺心頭滿是說不出的酸楚哀緒,尤其是隐約覺得他仍是尋常冷淡模樣,一顆心又撲撲直跳。
她款款見了禮,聽他沒言語,并不知他仍在思量着措辭,便鼓起勇氣先問道:“您用過飯了麽?”
天知道她竟挂心他這個,府上下人提及過,大公子忙于政務,飲食睡眠皆不甚為意,別人無心之語,卻入了她的心,渾然不覺就想到這句,放了膽子問。
成去非見她嬌嬌羞羞的,忽問出這麽一句,自有難言的脈脈溫情,随口就扯了謊:“用過了,這些日子身子可養好了?”
琬寧低應一聲,聽他話中是關切之辭,到底是欣喜,雖那語氣聽起來,更像是無心一問。
“外頭涼,進去我有些話想和姑娘商量。”成去非一壁說,一壁取過她手中長燈,在前面引路,上臺階時特意為她停了停,等進了屋子,才把長燈遞與婢女。
一眼瞧見條案上,鋪陳着紙張,便說:“你大病初愈,應休養一段時日,勞心費神的事,日後再做也不遲。”
琬寧走了過去,把它收拾一番,心底只想着不知哪一日就斷了這機會,心境竟同當日他對她起了殺機般沉重而迫急,那時候,她也是沒日沒夜抄錄典籍的。
唯恐活不到明日。
他拿那些話來錐其心刺其骨,并不比當日的生死存亡好過多少。
倒也不見得就對他有多少情深義重,只是一想到倘是離他而去,便好比命似江芷,斷根而去,讓人惶惶而不安,就是老死府中,似乎都是極好的歸宿了。
她是削肩細腰,留背影給成去非,在燭影中看,更添少女特有的無辜和純潔,成去非驀然就想起夢中她那模樣,星眼朦胧,仰着小臉,整個身子都交付于他,他自背後咬住她肩頭的狠勁陡然上來,成去非險些都要以為那真實發生過,而不只是一場绮夢。
“我先前,”成去非艱難開口,他被忽如其來的意念沖擊得近乎難堪,倘上一回是事出有因,那麽眼前呢,明明她穿戴整齊,一層一層的衣裳,仿佛他用目光便能剝開了,這豈不是禽獸之行麽?
琬寧轉過身,滿是毫無防備的目光,怯怯望着他,成去非看得心底沉沉,自有愧意。
“底下一個河道監察來府上禀事時,無意遇到你,遂來向我提此事。”他盡量說得隐晦,不想太過直白,琬寧本聽得混沌,漸漸聽出個中意味,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淚一下便湧了上來,扭頭死死咬住了唇,一言不發。
成去非早料到是這個結果,便說:“你不肯,我自會回絕。”
沒想到候了半晌,琬寧忽回眸問:“您看那人好麽?”
成去非很是意外,只能接口道:“步蘭石是個厚道人。”
“大公子既然覺得好,那便是好,我答應了。”琬寧目光跌落下來,聲音仿佛溺了水一般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