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貪沒案發
風神醫是被鄭王派人匆匆喊過來的,在鄭王府門口正好與鄭王等人相遇,可是直到此時,他才明白鄭王找他來的目的,随後慎重地說道:“那就滴血認親。”
“滴血認親?”鄭王皺着眉頭問道:“這是民間傳開的法子,本王也知曉,只不過這法子靠譜嗎?”
陶晨禧心裏真是無奈,這滴血認親根本無半分科學依據,之前是用來吓唬小郭氏和賈氏,讓她們乖乖招供的,如今換做自己身上,才知道真是“報應不爽”。不過陶晨禧是真的有些好奇,原主真的是王爺的女兒,是郡主?
陶晨禧用一種迷茫的眼神看向鄭王,這個人會是原主的父親?父親、母親,還是爸爸、媽媽?這些詞離陶晨禧實在是太過遙遠。已經不記得多少年,陶晨禧的心門已經将他們隔開,除了法定贍養義務,他們似乎也不會再有更多的接觸。
風神醫此時胸有成竹地答道:“自然是靠譜的,草民曾經試驗過,将數十人的血滴在一個大清水盆中,只有存在血緣關系的人的血才能融化。所以王爺可以放心。”
啊?陶晨禧聽此不可置信,這根本是不可能的,血液融不融合同親緣關系是否存在沒有必然的關系,因為親生父子或親生母子的血型也可能不同。
算了,聽天由命吧,反正有沒有這個父親,對此時的陶晨禧來說,都已無所謂。所以便任由風神醫拿出匕首割了她的手指并将她的血滴在了清水裏,随後鄭王又滴了一滴血在碗裏。
陶晨禧坐着,其餘的人全都站起來緊緊地盯着那個碗。
可能性半半吧,陶晨禧尋思着若是原主真的是鄭王的女兒,那這一撥操作可真是虧大發了。
融合?不融合?每個人的眼中都迸射出好奇的目光,就連陶晨禧都踮起腳來仔細看着。
可是還未等陶晨禧看到結果,鄭王卻忽然高呼道:“陶姑娘果然是本王的女兒!”随後激動地立即走過去抱住陶晨禧,差點沒把陶晨禧給弄窒息了。
楊耀茗見了結果,心裏是極度的震驚,怪不得陶晨禧是如此的勇敢、美麗和迷人,原來是皇家血脈,怪不得……随後看着陶晨禧憋紅的臉蛋,趕緊提醒鄭王松開陶晨禧。
陶晨禧被松開後,直接躲到楊耀茗身後,心裏感嘆這鄭王力氣真大啊。
鄭王見陶晨禧躲着他,很是納悶。楊耀茗見此趕緊說道:“風神醫,如果晨禧真的是王爺的女兒,那麽勞煩你和王爺說一下當初晨禧中毒的事。”
“中毒?”鄭王詫異地看向風神醫,随後指着陶晨禧說道:“是本王的女兒……中毒嗎?”
風神醫于是将陶晨禧中毒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鄭王,鄭王聽過後雙眼迸射出熊熊的烈火,咬牙說道:“怪不得,我的女兒還能活着,不是因為善緣,不是因為好心,而是因為要讓本王的女兒受盡折磨?一定是那個賤人!”随後落淚說道:“本王的女兒被她掉包,如此說來,熙兒也可能不是難産而死……”
Advertisement
陶晨禧在楊耀茗身後伸着小腦袋看着鄭王,她明白鄭王發火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原主遭到了苛待,但是她知道其實也算是為了她。
多少年了,她沒這份幸運再去體會爸爸媽媽的在乎,他們有了自己更加親愛的人,便将她抛諸腦後。她知道在他們的眼裏,她或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累贅,如果不是為了法律責任,她想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抛棄掉。
所以,當她看到鄭王眼中的那份熱切的眼光時,心裏是既欣喜又羞愧。欣喜的是她這輩子不是被抛棄的,羞愧的是受了那麽多年苦的人是原主,而不是她這個異世界的靈魂。所以陶晨禧自認為沒有資格享受這份父愛和天賜的尊榮。
楊耀茗見鄭王與陶晨禧的關系似乎已經塵埃落定,随後趕緊說道:“啓禀王爺,其實家中已經在着手準備晨禧和我的婚事,所以……如果晨禧是您的女兒,在下在此向王爺您說明此事。”
“你們要成親了?”風神醫聞着身上的香包傳出的淡淡幽香,先是一滞,而後笑着說道:“恭喜你們。”
鄭王早就看出陶晨禧和楊耀茗親昵的關系,興奮地說道:“只要是晨禧喜歡的,本王自然不會反對。”随後招手讓陶晨禧過來,“你過來。”
陶晨禧低着頭扭扭捏捏地走到鄭王的身前,不發一言。
鄭王十四年後能有機會再見到‘死去’已經的女兒,心裏的激動簡直是翻江倒海般洶湧澎湃,
他還有女兒?他居然還有女兒!此時他紅着眼睛說道:“你是本王和熙兒的女兒,你是皇家的郡主,本王以前欠你的,以後會加倍地補償給你。”
楊耀茗見陶晨禧依然不為所動,趕緊說道:“晨禧,你已經沒有多少時間盡孝了,還不趕緊認親讓鄭王安心。” 言外之意,認祖歸宗是陶晨禧該盡的孝道。
經過楊耀茗提醒,陶晨禧才反應過來,親情是相互的,她如果要接受鄭王的親情,也要為他盡孝才是。想到這裏,陶晨禧放下心中大石,慢慢地走上前去,擡起頭,看着眼前這個陌生又熟悉的男人,鼓足勇氣,輕輕地喚道:“父……親。”
※※※
翌日,陶晨禧在昏昏沉沉中被鄭王府的奴仆喚醒,随後被伺候穿衣吃飯。陶晨禧自從來到這裏,從沒有被人如此伺候過,如此簡直是身心舒暢。
中午時分,陶晨禧歸位的聖旨已經到了鄭王府,随後昭告天下鄭王遺失民間的獨女已經找回,尊名李晨禧,位封禧榮郡主。
鄭王獨女尋回的消息雖然讓百姓議論紛紛,鄭王的獨生女不是已經死了嗎?但是更讓京師的人關注的則是周王的貪污受賄案。
此時陶晨禧身着精美服飾,頭戴華美釵飾,站在先王妃的牌位前叩拜。叩拜過後回到暫住的廂房,随侍的小丫鬟藍環問道:“郡主,可是要用飯?”
藍環年紀比她年長,處事穩重,是鄭王托管家給她備下的。陶晨禧不想吃飯,她想見楊耀茗,正當她尋思的時候,郭汐如帶着賀禮來看望陶晨禧了。
行禮過後,郭汐如吩咐奴婢将禮品放到了桌上,笑着說道:“原來妹妹竟然是姑父的親女,怪不得昨日一看見妹妹就覺得親切呢。”
小郭氏三番兩次差點害她和少爺沒命,大郭氏還涉嫌害死她的母親、給她下毒,論起來,陶晨禧與郭氏姐妹已經結下不死不休的仇了。所以,陶晨禧真的很懶得應付郭汐如,此時随口說道:“郭家女兒向來都是聰慧非常,這一點本郡主早就知曉,更領教過。”
郭汐如聽見這話,略顯尴尬,随後帶着三分哀愁說道:“其實,這一次也是想替我的姑母向郡主道歉的。”
陶晨禧擺了擺手說道:“我不需要道歉,只需要惡有惡報就可以了。”随後定眼看向郭汐如說道:“郭大小姐,你有沒有做過虧心事?”
“自然沒有。”郭汐如不明白陶晨禧為何這樣問。
“人在做天在看,所有人自以為不為人知的一切其實從來都在老天爺的天眼之下。”陶晨禧望着門外的天空,說道:“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
郭汐如看着陶晨禧那似笑非笑的眼神,頓時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
“她真的這麽說的?”大郭氏皺着眉頭問道,“這麽直白?”
郭汐如嘆氣說道:“我總感覺這個陶晨禧不簡單,說話總是雲山霧繞,讓人捉摸不透。”
沒經歷過自然不懂,大郭氏不準備和郭汐如多說當年的事,只是催促道:“那你和晉堃儒的事進展的怎麽樣了?這麽多年了,難道他真的對你一丁點的意思都沒有嗎?”
提及晉堃儒,郭汐如滿臉愁怨,說道:“他就像塊冰疙瘩,怎麽都捂不化,什麽詩詞歌賦,什麽針線香包,我都送過了,可是他偏偏一個好臉色都沒有。”
大郭氏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昨天當她看到陶晨禧的時候,她就知道王爺肯定會懷疑她的,但是她不怕,因為愉貴妃雖然死了,但是周王還在。可是誰能想到,今早周王就深陷在了貪污案中,就算意料之外地能讓他脫身,但是卻也會永遠地和儲君之位無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