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
5.
又過了幾日,終于到了沈雲該出發的日子。沈尚書和夫人以及近日裏住在家中的沈君,沈林,一起出來相送。這樣大的鎮仗,倒把來接她的安撫使吓了一跳。
沈尚書仍是滿臉笑容,李昌冶是個清廉的人,沈尚書自己和他話不投機,便邀他進府和沈君談論了一番天下形勢,臨走時李昌冶對沈君贊不絕口,連帶看沈尚書也不是那麽可惡。
李昌冶又和沈雲聊了幾句,他自然知曉沈雲是個女子,但見她言語大方坦蕩,和沈君有幾分相似,不由得對她好感頓生。
沈尚書最後開口道:“雲兒,你随李大人去吧。”
沈雲很一狠心,對父母兄長一拜,随李昌冶出門去了。
李昌冶是個文官,他一路坐轎,他也給沈雲備了轎。可是沈雲初次出遠門有些新鮮,況且平日騎馬居多,便騎着馬,和沈行以及李昌冶的随從跟在後邊。只叫她自己帶的一個侍女英兒坐在李昌冶給她準備的轎裏。
李昌冶見沈雲體恤下人,又能吃苦,不由得對她的好感又深了一層。
他們一幹人走了半月有餘,走得一路上江南村鎮漸漸稀落了,景色也從滿眼青山綠水,變成了黃沙石土,人們的裝扮也從細致精巧,變的簡陋粗曠起來。
李昌冶年紀稍大了,有些舊疾。這一路颠簸多了,最後有些體力不支。沈雲上前詢問領路的當地人:“還有多遠?”
那領路人上下裹着些粗布,口音含混不清,沈雲和他探讨了半天,才知道,過了前邊村落,就是通州。
李昌冶腰腿疼得很,只得半躺在轎裏。他只得對沈雲說道:“多謝沈公子,可否在那村落歇上片刻再走?”
沈雲有些犯難,就算到了那村裏,恐怕也沒有歇腳之地。她左右看看無甚危險,便對沈行說:“你與我到前邊看看,給李大人找戶幹淨些的人家休息片刻,再入通州。”
沈行随沈雲撥馬絕塵而去,兩人的座駕皆是良駒,瞬時就到了這村裏,好在這村落就在通州腳下,不是特別荒蠻。雖仍是塞北村落樣子,但街道整齊,門戶頗有規矩。沈雲尋了戶院牆高大些的人家,叫沈行前去敲門。
不一會兒,只聽門吱嘎一聲,有位老婦人,微顫顫探出頭來。
沈雲上前道:“我等要入通州辦事,家父舊疾發作,可否借貴府稍事休息?”
Advertisement
那老婦人似是聽懂了,卻沒說話,往裏喊道:“狗子,大狗子!!!”
沈雲與沈行對視一眼,只是怕她要放狗,沈雲猶豫是調頭就走,還是再看看。
可那老婦又不像是要趕他們的樣子,她努力把那大門拉開,還擺手叫沈雲上前。沈雲上前一步,只見裏面屋裏走出來一個披頭散發的人,比狗更吓了沈雲一跳。他穿着身補了又補的破舊衣裳,滿臉黝黑,扯開嗓門嚷道:“奶奶,什麽人來了家裏?”
沈雲受了他的刺激,不由得有些目瞪口呆。沈行上前又把兩人的目的說了一遍。那老婦講一口塞北方言,奇怪的是這野人一般的人卻言語頗有些江南口音。
那人聽了緣由,打量了兩人一番,沈雲端詳了他一下,發現他其實歲數不大,體格健壯,濃眉大眼,只是被他那淩亂的頭發遮住,看不真切,況且他似乎久未沐浴,身上還散發着一股異味。
沈雲運功屏住呼吸,不知他有何話說,只見那人打量過後轉身一揮手,對沈雲道:“叫你爹進來吧!”
沈雲與沈行商量了幾句,決定由沈雲回去給李大人一行帶路,沈行留下來在探探虛實。
不一會兒沈雲便帶着這一小隊人馬趕到村裏,有好事的村民三三兩兩伸出頭來觀看。不過,塞北人雖粗陋,卻民風淳樸,他們看了兩眼未發現有什麽看頭,便各自回家去了。
沈雲到了剛才那戶人家,沈行在門口接她。他對沈雲說道:“只是平常農戶,只是那老婦的孫子似是江南人氏,我們在此最多歇息半個時辰,還是快些趕路為好。”
李大人對兩人千恩萬謝,他的随從攙扶他下了車,進了老婦的院子,老婦迎他進了屋,給他備上了茶水。李大人下來揉腿服藥,沈雲和沈行便在院裏候着。
沈雲站在院中,聽李大人在屋內與老婦寒暄,似是她兒女皆故去了,僅有這一個孫兒相依為命。
這老婦的孫兒此時正在院裏,他抱着兩只雞往雞舍裏塞,一邊塞一邊道:“阿雲,阿花,你們多吃點,明早多下幾個蛋。”
沈雲聽見那雞竟與自己同名,不由得怒火中燒,她用腳輕輕踮起一塊石頭,想給這要飯的一點教訓。沈行似乎瞧出了她的打算,不由得在她手背上輕輕一拍,叫她不要沖動行事。沈雲轉念想到,他怎會知道我的名字,不過是個巧合,我還是魯莽了。
沈行也覺得這人有些奇怪。他上前抱拳道:“請問這位兄臺高姓大名?”
那人從雞窩裏伸出頭來:“你問我的名字?我叫大狗子,你不是聽見我奶奶喊我了?”
沈行越看越覺得他可疑,不由得上前用手一點,想探探他有沒有功夫。那人也不躲避,沈行把手收了回來,又一抱拳:“得罪了。”
沈行與沈雲交換了個眼神,沈雲明白這人并沒有功夫,大概就是個鄉野粗人,說不定腦筋還有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