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
3.
沈雲正想着,又有幾名宮女進來,給她換上新茶,又留下她一個人在殿裏沉思。沈雲也已等了一會兒,有些無聊,便端起茶來品了一品,只覺這宮裏的茶比她那老爹搜羅來的更勝一籌。
她輕聲道:“似是然然湘江月,映出菲菲滿盞花。”
話音剛落,只見一道影子從門前閃過,聽聞屋內她的聲音,又退了回來。沈雲擡頭一看,竟是她相識的人!
那門口站着的青年錦衣華服,身材高大,他明明面容俊朗和善,眉宇間卻有些不怒自威。沈雲脫口道:“師兄……”
話音剛落,她自覺失言,忙站起來行禮:“是大皇子殿下,沈雲莽撞了。”
那青年正是皇帝的長子,楚其瑞。他忙快步進殿,把沈雲扶了起來:“師妹,不必多禮。”
楚其瑞見了沈雲,全然沒有皇子的架子。他對沈雲道:“師妹,坐下來說。”
沈雲和楚其瑞隔着放茶盞的桌子坐了,兩人确曾同上歸霞山學藝,只不過楚其瑞早兩年已經下山了,兩人也許久未見,多少有些唏噓。
歸霞山收徒,下到平民,上至皇胄,并不拘泥。只是皇親國戚,高官顯貴一般是走後門塞進去的,而普通人家就需要歸霞山上掌門長老看中了孩子的資質,才肯授以武藝。但上了山以後,衆弟子的待遇卻并不因貧富,貴賤而有所區別,是以只有那些想讓孩子有些真才實學的權貴才會送孩子上山,若是僅僅沽名釣譽,就算父母送上去,那些公子小姐也往往吃不了苦頭。
沈家的三個孩子和這楚其瑞,顯然都是吃得了苦,受得了罪,有所追求的世家子弟。這楚其瑞目前雖僅僅有個大皇子的頭銜,他卻絕不僅僅是大皇子,雖然太子未定,但在朝堂上文武百官眼裏,這楚其瑞就是不二的太子人選。
皇帝本人深受于多年與鈞王斡旋之苦,他充分地吸取了經驗教訓,從小就對幾個兒子分別培養,對于這楚其瑞,他只有一個字:狠!而對于另外兩個兒子,他卻恩愛有加,賞賜不斷,早早的劃好了封地,定好了官爵,讓他們都死了奪位的心思。另外兩個皇子的母妃一開始也有些想法,可是她們看到楚其瑞整日在歸霞山上風吹日曬,要死要活,不由得想,若是換自己兒子去受這些罪,還不知有沒有命活着回來,實在不值。
這楚其瑞也實在争氣,文韬武略,當年歸霞山上,無人能出其右,怎奈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他當年下山,卻并非自願,而是犯了師規。
如今宮中久別重逢,兩人各自滿腹心事,不知從何說起。楚其瑞先開口道:“師……雲兒,你要去塞北歷練了?”
沈雲見他改了口,心想他應是知道了聖旨。便答道:“正是。大皇子有什麽要囑咐的嗎?”
楚其瑞低頭沉思片刻,低聲道:“我本想去沈府找你,想在你出城前見上一見,不想今日在宮裏碰上了。”
Advertisement
沈雲見他臉色,便知這大概于他犯了師規的那件事有關。只是她想,那事過去許久,自己又有什麽能幫得上忙的呢?
楚其瑞略有遲疑地說:“我有些消息,說……你曉清師姐如今去了塞北……”
沈雲驚道:“她如何去了那麽遠……”
楚其瑞臉色晦暗不清。沈雲也不知如何安慰他,她想,師兄仍是忘不了曉清師姐,怎奈他們身份懸殊,只是徒增煩惱罷了。她轉念又想,曉清師姐不是被她父母領回山下了麽?怎麽會去了塞北?當日曉清待沈雲很好,沈雲不由得更加關心起她的下落來。
楚其瑞接着說道:“我也僅僅是聽聞……我沒有那麽多消息,故聽說你要去塞北,希望你能幫我留意。”
他站起身來,沈雲也忙随他站起,只見他身影間有些落寞,沈雲想,宮廷雖有這上好的茶,卻遠沒有山上過得快樂。
沈雲對他行了禮,說:“師兄,你,莫要難過,我若是尋着了師姐……”
楚其瑞打斷了她:“你若是見着了,千萬別提起我,若是她過的好最好,若是她過得不好,或有所需,你一定要告訴我。”
沈雲不解其中意思,只得恭敬的答道:“雲兒……知道了。”
此時,皇帝和沈尚書在不遠處的偏殿裏,也讨論到了尾聲。皇帝最後問道:“你這一番打算,你女兒知道幾分?”
沈尚書沉吟道:“我可并不打算瞞她。雲兒是個識大體,聽話的孩子。況且她從小環境太過單純,未免于她日後不利,此番她正好見見這人心變幻,世間疾苦。”
皇帝深以為然,他對楚其瑞的教育也是本着這個原則,所以他很能理解,只不過沈雲畢竟是個女孩,還有人身安全方面的顧慮,皇帝想着沈老頭比自己還要狠心,女兒當兒子用啊!
他不禁道:“沈雲畢竟是個女子……”
沈尚書趁機上前了一步:“正是,老夫僅有這一女,聖上可知賤內因此與臣大鬧了一番,臣的脖子……”
皇帝瞅了一眼沈尚書那又短又粗的脖子上,赫然幾道紅痕,他一揮手:“知道了,我叫影衛跟的緊些,事成之後,朕定然好好賞賜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