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捉蟲)他應了一聲,嗓音低沉
“北狄寒冷,北狄兵卒早已習慣了天寒地凍的天氣,但是我們大周的許多将士,是無法适應這種寒冷天氣。只怕這戰場還沒上,就已經凍壞了,這樣的将士還談什麽戰鬥力?”
薛佑琛緩緩呼出一口氣:“這也正是我憂心所在。軍中統一發放的禦寒衣物十分單薄。若是沒有戰事,将士們熬一熬,冬天也就過了,但現在卻真要上戰場了,一支被凍得失去戰鬥力的隊伍,一上戰場就是去白白送死。
是以,這次軍需給養,最重要的是禦寒。”
“侯爺說得極是,若是禦寒一項壞了,将士們的戰鬥力就壞了,我大周将士恐傷亡慘重,這大周的江山……”
衛得遠說着,看了眼薛佑琛,目露憂色,“後果不敢設想,想來就讓人……”
他頓了一下,接着說道:“害怕。”
“恩。”
薛佑琛用低沉的嗓音應了一聲,随後,他從書案邊緣擺着的一沓折子上,取下了最上面的一本,遞給衛得遠:“得遠,你看看,這是我打算明天一早給皇上呈的折子。”
衛得遠接過折子,打開,迅速看起來。
他看得極快,眸中漸漸出現亮光,看完之後,他擡頭道:“侯爺,此法甚妙。”
衛得遠贊嘆了一句之後,接着道:“邊境将士們的禦寒衣物過于單薄,現在最要緊的是盡快趕制一批禦寒衣物送到邊境。但是單靠朝廷下轄的幾家制造局,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制出數量如此巨大的禦寒衣物。若是用侯爺的這個法子,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薛佑琛颔首:“明日早朝,我就把這本折子呈給皇上,請皇上下旨,命京城所有民間繡坊為朝廷制作禦寒衣物,以做軍需。”
“是,侯爺。”
“其中細節,我再同你商讨一下,”薛佑琛道。
“嗳,侯爺。”
随後,薛佑琛和衛得遠兩人,就朝廷向繡坊定制禦寒衣物一事,開始讨論細節,包括布匹等原料的來源,工錢的計算,完成的時限等等。
Advertisement
兩人商讨好之後,衛得遠便向薛佑琛行禮告退:“侯爺,屬下告退。”
“等一下,”薛佑琛手指着書案正中擺着的羊毛衣衫,問道,“你是否認識此物?”
“哦?這是羊毛衣衫,不知侯爺是從哪裏得來的?”衛得遠說道。
“我回京之後,有官員送的禮,”薛佑琛道,“官員的禮我都退回去了,但是這一件……”
薛佑琛頓了一下說道:“得遠,你認識?”
衛得遠說道:“屬下也是聽人說的,知道的不多。
屬下只知道,這叫羊毛衣衫,深得達官顯貴們的追捧,聽說很難買得到,貨很少,是有銀子都買不到的。屬下就知道這些,旁的就不知道了。”
薛佑琛沉吟片刻:“得遠,你去調查一下這羊毛衣衫的事情,尤其是這羊毛衣衫的來源。”
“是,侯爺。”
——
又過了一日。
清早,林舒婉收拾妥當,吃好早飯,就別了畫眉,去織雲繡坊。
一進織雲繡坊的大門,董大娘就迎了進來:“舒婉,你可來了。”
“怎麽了?董大娘,你怎麽站在門口?”林舒婉問道。
“我在門口等你商量事情,”董大娘越來越倚重林舒婉,隐隐有一種把林舒婉當主心骨的意思,繡坊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她都會找林舒婉商量。
“什麽事呀?”林舒婉好奇道。
“今兒一早,竟有衙門的官差到繡坊來,說朝廷要向全京城的民間繡坊定制禦寒衣物,以做軍需。我們織雲繡坊也要做禦寒衣物,”董大娘說道。
“看來是因為邊境在打仗,需要在短時間內,制出大量的禦寒衣物,所以朝廷才會向民間繡坊定制。”
林舒婉思忖了一會兒問道:“董大娘,衙門的人給布匹之類的原料了嗎?”
“都給了,”董大娘說道,“衙門的人都送過來了,都擺在院子裏了。衙門來的差役還說,朝廷會給繡坊工錢,按照市價有一件算一件。
只是這訂單要得急,三天之內,要我們繡坊制出三百件禦寒衣物。”
“原來如此,”林舒婉說道:“時間确實趕,但是這是朝廷派發下的任務,就算時間趕,也要完成。不如讓繡娘們連夜趕工。”
董大娘也是個伶俐人,只是剛才頭一次碰到衙門派發任務,事出突然,又出人意料,難免有些慌張,聽林舒婉這麽一說,她也冷靜下來。
她想了一會兒:“嗳,白天晚上都做的話,時間至少可以快一倍,另外,我再讓繡娘們手腳加快一點。如果是這樣的話,倒也勉強來得及。還有,我也得給繡娘們多加些工錢,不能讓她們白辛苦。”
林舒婉點頭:“另外,就算衙門給的時間再短,我們也不能偷工減料,這些禦寒的衣物是要送到戰場上,給将士們穿的,是性命攸關的事。
這還是往小裏的說的,往大裏說,軍需物資關系到打仗的輸贏成敗,大周軍隊要是輸了,萬一北狄軍長驅直入……”
董大娘臉色一白:“我省得,我省得,你提醒的是,這事兒我也得跟繡娘們說道說道,讓她們一定仔細着些,賣力着些,千萬不能躲懶,不能偷工減料。”
……
當日,整個織雲繡坊所有的活都停了下來,羊毛衣衫也不再織了,所有的繡娘只做一件事,就按照衙門的要求,制作禦寒衣物。
到了夜裏,繡娘們都沒有回家,而是留在繡坊趕制衣物。
整個正堂燈火通明,布匹,針線,絲絮堆得到處都是,繡娘們都擠坐在大堂裏,手裏忙碌着針線活。
林舒婉倒是沒什麽事,不過她也沒有回去,而是留在繡坊裏。
她在門口找了一個路過的賣貨郎,讓他給畫眉帶個口信,這三天,她都會待在繡坊裏,三天過後她自會回去,讓畫眉不要擔心她。
林舒婉待在繡坊裏,給繡娘們打打下手,比如遞塊布料啊,穿個針線啊,整理一下已經做好的衣物啊。
綠珠接過林舒婉遞來的布料:“林小娘子,您是繡坊的賬房,您的手是拿紙筆的,怎麽能做這些粗活,您快歇着,這些活,有我們來做就成了。”
林舒婉笑道:“你們都是頂頂要緊的繡娘,不能把時間浪費在這些雜活上,我手笨,針線活做不好,做做這些雜貨還是可以的。”
繡娘們見林舒婉這麽賣力的幫忙幹活,更加不敢怠慢,埋頭縫制衣物。
這日,一直到子時,織雲秀坊的衆人才在繡坊裏胡亂睡下休息。
第二天一早,大家又都起身,接着幹活。
一連三天,天天如此。
三天後的清晨,當衙門的衙役來收衣物的時候,織雲繡坊終于按時交出了三百件衣物。
衙役們核對了數目之後,按照市價,給織雲繡坊結算了工錢。
衙役們走後,董大娘在大堂裏大聲道:“大家夥兒都,辛苦了,今兒大家好好休息休息,不用做工了。”
“舒婉,”董大娘轉向林舒婉,“你随我來取銀子,給大家夥兒發賞錢。”
“好,”林舒婉應道。
林舒婉跟着董大娘去二樓取了銀子,又和董大娘一起,給繡娘們分發了賞銀,每人一兩銀子。
繡娘們雖然疲憊,但是收到一兩銀子賞銀時,那歡喜的神情溢于言表。
午後,繡娘們就都散了,有的回家了,有的在院子裏散步,也有的坐在正堂裏聊天。
董大娘和林舒婉也在大堂裏聊着天。她們随意說了幾句話之後,林舒婉就向董大娘告了辭,準備回家,畫眉還在家裏等着她,也不知道她等急了沒有。
林舒婉和董大娘道別之後,正要離開,突然聽到院門口:“織雲繡坊的東家在不在?我們是衙門的公差。”
董大娘一個激靈,站起來:“他們,他們怎地又來了?”
林舒婉也跟着站起來:“去看看。”
“嗳,走,舒婉,你同我一起去看看,”董大娘說道。
“好。”林舒婉點頭。
董大娘邊走邊往外喊:“在的,在的,這就來,這就來,幾位差爺稍等,”
林舒婉提起腳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