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魚丸湯
衛若懷本著寧可看錯, 絕不放過的原則,衛若愉哪能想得到。見兩個男人不是來給杜三鈕說親,小孩的注意力瞬到籮筐裏,“好多大蝦啊,三鈕姐又能做好多好多好吃的。”
“若愉想吃什麽盡管說,讓三鈕給你做。”段守義不拿自個當外人。然而他低估了衛若愉,小孩無所謂地說:“随便。三鈕姐做的饅頭我也喜歡。”
“那我中午做饅頭, 記得來我家吃啊。”三鈕故意逗他。丁春花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三鈕,四喜哥幾個網不少魚, 我們要鯉魚還是要鲢魚?”
東漢末年戰火紛飛,三國晉朝內憂外患不斷,百姓死的死傷的傷, 以致如今總人口還沒有東漢初年多。地廣人稀, 又因這些年邊關沒大戰,內無暴/亂,得以休養生息的廣靈縣物産豐富。沒到“瓢舀魚”的地步,下暴雨時稻田裏能捉到魚倒是真事。
杜家村村民随便在河流分流處刨個缺口, 放張網眼大的網兜,兩個時辰便能堵到一網大魚。
丁春花和杜發財到田裏, 見幾個侄子拿著漁網, 便說:“多捉些。”四喜隔著兩畝地喊,“三爺,我這裏有。”
四喜的老板給他放兩天假, 又因昨兒狂風暴雨一直沒停,他家前天下午做的豬頭肉沒法去賣,便自家分分吃掉一半,今天也沒法去賣了——量太少,一家人倒是閑下來。
天蒙蒙亮,四喜聽到外面沒有雨也沒風,就把三個哥哥喊起來和他一塊去捉魚。廣靈縣最不缺魚,除非家裏來重要客人需大魚上桌,否則沒人去縣裏買魚,也導致生活越來越好的村民捉到魚就留著自個打牙祭。
“我要鲈魚,有嗎?”杜三鈕出去說。
四喜笑道:“三姑奶奶要,沒有我也得去給捉啊。”彎腰在木桶裏翻翻找找,“有兩條,不大。”
“夠了。”三鈕道“娘,家裏來客了,和爹趕緊來家吧。”
“來客?”四喜想一下,又翻出一條大草魚,“再給你一條。”
杜三鈕接過來,進屋見大海和大船兩兄弟還在院裏站著,“姐夫,你們去屋裏坐,我收拾收拾做飯。”看衛若愉一眼,低聲說:“你先回家,我做好了給你留點,晌午飯後來找我。”
衛若愉這次才不是沖著她家的美味佳肴,一聽這話,麻溜跑回家。背著他母親和伯母,把衛若懷拉到角落裏,“下次看清楚,別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讓我去。”說著還“哼”一聲。
衛若懷才不會說他看得很清楚,為了掌握三鈕身邊所有動向才讓衛若愉走一趟,“我那兒還有點葡萄幹,分你。”
衛家做出十斤葡萄幹時,爺孫三人就分了。衛老五斤,兩兄弟各一半。衛炳文他們來的這幾天吃的葡萄幹一直是衛老的。兩兄弟的私藏沒拿出來,衛老就裝不知道,實在是兩兒子和兒媳太能吃,把葡萄幹當飯,數落他們幾次也不聽。
Advertisement
美味吃多了衛若懷哥倆倒不在乎葡萄幹,于是兩人便準備送給若兮、若恒和若忱半斤,用油紙包好,等他們走的時候再拿出來,算是臨別驚喜。
“不稀罕。”小若愉轉過身就偷笑,才不告訴他三鈕姐又做好吃的呢。
杜三鈕前世得以善心人資助,病情控制住,後來又上大學,有個體面工作,出車禍死了還能回到到古代,這讓三鈕更惜福,知道感恩,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別看杜三鈕沒問大海兩兄弟,家裏受災嚴重麽?看到他們帶來的東西,就想好怎麽不動聲色的幫助海邊的漁民。
丁春花問:“晌午做什麽吃?”
“魚丸。”三鈕從大海帶來的籮筐裏找出幾條青魚,“娘,把魚身上的刺剔掉,不好弄就把魚切成片,骨刺留下來。”
“這種魚刺少,好剔。”杜發財幫忙殺魚,丁春花在廚房裏翻翻找找,“醉蟹被我們吃完了,豆腐皮和豬肉也沒了——”
“娘,我拿菜呢,在案板底下。”三鈕的蟹黃包很受縣裏那幫有錢老爺夫人喜歡,段家人這幾天差點忙暈過去。早飯後段守義對他爹娘說,去杜家村送節禮,他娘一下給五兩銀子,大手一揮,“随便買。”
段守義轉手給杜大妮三兩,留二兩買菜買肉。
黃瓜茄子不需要買,杜家也不缺青菜,段守義便買五斤羊肉,八斤豬肉,又買兩條大魚,鹽和調料買一大包。至于縣裏賣的熟食和油炸物,段守義自個都看不上,自然不會買來忽悠三鈕。
家裏的魚太多,杜發財聽閨女的話,全部殺了洗了,用鹽腌上放在院裏晾曬,只留青魚讓三鈕做飯。
做魚丸很費工夫,青魚刺少好剔出肉,但是把魚肉剁成肉泥,加藕粉、調料攪成糊,以前攪過豬肉餡的段守義仍然累得胳膊酸痛,卻不忘确定:“鈕要做魚丸,魚丸怎麽吃?”還有一句沒說,他怎麽沒想到把魚肉做成丸子呢。
“紅燒。”魚頭和魚骨被三鈕放在大鍋裏炖,小鍋裏倒半鍋清水,等水燒開,三鈕丢一塊魚肉進去,圓圓的魚肉入水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白白嫩嫩的丸子。
段守義睜大眼,“魚肉真能做出丸子?!”
“那當然。”杜三鈕頓了頓,“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做不出的。”等所有魚肉做完,三鈕便撈出來魚丸,一部分放到大鍋裏,加香菜和調料,一道魚丸湯瞬間完成。
濃濃的魚湯做底,配上白嫩的丸子,青翠的香菜,正是色香味俱全。段守義忍不住說:“可以吃飯了吧?”
“夠你自個吃的麽?”正在燒火的丁春花瞪他一眼,“鈕,再做兩個。”
三鈕洗一大把蔥,蔥葉用來做湯,留下的蔥白準備做蔥爆羊肉,随後又做個海帶炖排骨、紅燒魚丸、紅燒茄子,涼拌黃瓜和蒜蓉生菜,每樣都滿滿一盆,“娘,我再做個海菜蛋湯,這麽多夠吃嗎?”
“夠了。”大海和大船兩兄弟來杜家主要找三鈕,杜發財便讓妻女和他們這些男人一塊吃飯。大海兩兄弟一直想找三鈕聊聊,怎奈三鈕沒出過廚房,一見她坐下吃飯,兩兄弟就起身感謝,“給你們添麻煩了。”
“沒事,沒事。”丁春花招呼道:“坐下,先吃飯。”指著段守義和杜大妮,“這是我閨女,女婿,你們不來晌午也得做菜。而且你面前的魚丸湯,和排骨裏的海帶,海菜蛋湯裏的菜都是你們帶來的。”
丁春花所說的海菜就是紫菜,三鈕不知道漁家怎麽稱呼紫菜,怕露餡就跟她娘說那是海菜。
大海兩兄弟來找三鈕,其實是愁家裏海産太多一時賣不完,請她給出個主意。然而一聽丁春花說的話,兩兄弟相視一眼,飯後就問三鈕怎麽做魚丸。
第二日,廣靈縣魚攤旁邊多個賣魚丸和日後專門賣海菜的攤子。
話說回來,段守義對魚丸感興趣,當即就說:“大海,明兒早上給我們家送一百斤青魚。”
漁家的魚如果賣不完,一律風幹,雖然不用擔心魚臭,但是能及時換成錢,大海和大船兩兄弟得了段守義的話,立馬起身回家。
杜家一家人終于能聊點家常。
丁春花借著外孫女犯困的由頭把杜大妮喊她屋裏去,到屋裏還沒把困得睜不開眼的小孩放床上,就問:“你婆婆有沒有催你生孩子?聽我的,別這麽著急,過兩年。我當初就是太著急生二丫,你和二丫中間隔的時間太短,才又生個閨女。”
杜大妮滿頭黑線,心想:您這都是什麽歪理啊。三鈕比她小十來歲,不照樣是個女娃,“我知道,娘,家裏生意越來越好,我婆婆的意思把兩邊的店盤下來,他們每天忙得顧不得吃飯,才管我生不生。現在不生最好,我若是懷了,他們得愁死。”沒人照顧孕婦和孩子。
“那就好,二丫那丫頭最近怎麽樣?”丁春花忙問。
“她還沒滿四個月,她婆婆的意思等月份大些再讓二丫過來。”杜大妮說:“昨天下大雨,我們店裏閑,他們店裏沒人,特意去找我一說聲。”
“來不來都沒事”。丁春花道:“等哪天陰天,他們店裏人少,我去看她。”杜二丫和趙存良住店鋪的後院裏,天氣好的時候,前面布店裏全是買布的人。丁春花上次給段守義送醉蟹的方子,特意拐到二丫那邊,見店裏有客人便沒進去。
“收了黃豆再說。”杜大妮頓了頓,“娘,家裏還有錢嗎?”
“有啊。”丁春花一愣,意識到她什麽意思,笑道:“我們和你可不一樣,吃個青菜葉都得用錢買。前面河裏,後面山上,除了買豬肉和鹽需要上縣裏,平時用不著錢。
“說起這個我就想笑,早兩天你那妹妹去山裏弄一盆桃膠,回來就做了吃。你二伯娘想起來就說她瘋了,瘋了,什麽玩意都吃。”
“真吃了?吃了沒事吧?”杜大妮吓一跳。
丁春花笑道:“在縣裏書店裏看到的,書上有。昨兒下大雨,我不讓她出去,怕風刮掉的樹枝砸到她,那丫頭除了做飯的時候,一直在屋裏趴著。我算是看出來了,惜命著呢。”
“噗,你一說我想起來了。她小時候燒火燒著自個的衣服,還差點把廚房點著,我不準她進廚房,她當真吓得不敢再往竈門前去。”杜大妮笑道,“可能就是怕燒死自個。”
杜三鈕正在和段守義講做魚丸需要注意事項,若是知道她姐這麽吐槽她,一準撂挑子不幹。見衛若愉過來,三鈕抛下她姐夫,拉著小孩,“魚丸都快涼了。”
“若兮姐盯著我,我跑不出來啊。”衛若愉的小臉皺成包子,“祖父和我爹,還有大伯去海邊啦,他們說如果那裏受災不嚴重,明天就回京城。錢娘子正在家裏做豬肉脯,我娘和伯娘什麽都不會居然上去幫忙,別以為我不知道她們想吃,還不準我離太近。”
“你大哥呢?她們不說你大哥嗎?”三鈕随口問。
衛若愉道:“大哥精明著呢,在屋裏做功課,其實算著時間,等祖父布置的功課完成,豬肉脯也差不多做好,他一出去就能吃到。伯娘見他這麽乖,也會給他很多。”
杜三鈕想笑:“那你怎麽不做功課?”
“因為我得來找你啊。”小孩說得理所當然。能說會道的杜三鈕竟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