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事發
兩人不歡而散後,李晏又是徹夜不歸。
往常陳凝兮還會向李默詢問幾句,不論李晏行事如何,對着一幹下人仍舊是溫和以待。然如今陳凝兮心中疑惑、憤怒,更多的是難言的傷懷,再無力掩飾擺出一副萬事皆安的模樣。
小心伺候着的李默心中那個愁啊,實在鬧不明白王爺和王妃這是怎麽了,叫他一個下人,即便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解決之法,只能看着王爺使勁地造作,王妃一日更勝一日地心灰意冷。
連帶着王妃身邊的春夏見了他都沒有好臉色。春夏自小長在陳凝兮與奶嬷身邊,因着身邊人的影響,雖潑皮了些,但心地純善,見的也多是普通百姓間的至真至善,從未想過人命盡是可以如此被人輕賤的。
自那日見了李默監刑,春夏受驚不小,此前見了李默便沒有什麽好臉色,現在更甚,老遠見了就繞道,實在繞不過去了,就當沒見着,低了頭快速走過。
李默突然就憋屈了,只是照着王爺的命令處置了幾個不長眼的下人,這就成了洪水猛獸,讓個小姑娘見了就躲,這也實在是太冤了。
又想着,連春夏這丫頭都抵觸地如此明顯,王妃心裏頭可得有多不好受。
陳凝兮确實不好受,從未有過的不好受,就連當初身陷天香樓想要咬舌自盡以及大婚之夜失去至親之人時都未有現如今這般的難受。
有人不經意間撞開了緊閉的心扉,埋了一抔土,灑下柔情蜜意的種子。種子生了根發了芽,正是急需灌溉的時候,埋土播種的人卻一聲不吭就走了。
新婚之夜的甜言蜜語和半生誓言,都已恍若隔世。陳凝兮覺着心中的那顆嫩芽即将枯萎,可種子還在,土也還在,甚至連打開的門扉都還未重新阖上。
這樣不明就裏的煎熬最是磨人,因為不知何時才是個頭。
睿王府裏人心惶惶時,天乾朝堂上也起了風波。
無他,只因天乾西鄰西蜀國邊境,西昌郡百姓流失之事,隔了數月,終還是紙裏包不住火,叫人在朝堂上捅了出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皇帝震怒,百官嘩然。
雖說天乾皇朝的吏治已是腐敗嚴重,皇帝李乾也并非治世的明君,然天下息壤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自古便是這個道理。
西昌郡郡守在內的一幹地方官吏倒好,逍遙自在地做起了土皇帝。李乾這位真龍天子都沒好意思明目張膽地搜刮民脂民膏,他們倒好,直接将百姓逼得轉投西蜀,西北門戶向西蜀大開,這不是等于将李乾的江山敗壞了,等着西蜀前來接手,不費吹灰之力。
Advertisement
這下子算是觸了皇帝的逆鱗,叫其在一衆大臣和天下百姓間失了顏面。
此次斷不可能如往常那般,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靠着平衡之術來補上西昌郡這一個大窟窿。
于是,李乾在朝堂上發了一通火,連下旨意,奪了西昌郡一幹官吏的職,派出護龍衛将他們即刻押送回京,等候發落,又臨時任命新的郡守,去收拾這一攤爛攤子。
這一通旨令比作平時可謂是雷厲風行了,奇的是朝堂上竟無一人予以阻撓。
胡老丞相老神在在地執着笏板,不發一語,座下門生通了聲氣,一個個地細數那西昌郡的窟窿,譴責一幹官吏的滔天罪責。
而武将這邊,俱都眼觀鼻鼻觀心,悶聲不響。不是他們不想反駁,實在是沒法反駁。
這西昌郡原是柱國将軍,哦不,是現在的護國将軍的治轄之地,後因其接管東南兵權,讓了出去。雖說讓了出來,但也填了不少手底下的人進去,這西昌郡郡守便是以前元老将軍麾下的一員參将。
元老将軍從柱國将軍降為了護國将軍,元家已不得聖心,如今西昌郡事發,搞不好便會殃及元老将軍。
能在京中混至今日還好端端站在朝堂上的,哪一個不是人精?此時開口,無異于引火燒身,這個道理,誰都懂。
于是,一槌定音。護龍衛衛長羅晉帶了兩個手下火速前往西昌郡緝拿罪臣。文武兩派各舉薦一名新任郡守,分管文吏武治,前往任職。
雖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奈何西昌郡這窟窿委實過大了些,那麽大的一個郡,卻連其他郡的一個小鎮都比不得,百姓流失已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餘下來的百姓也多是些走不了了等死的。
想要恢複西昌郡的生機,人才是關鍵。
可是上哪兒去弄人呢?于是,滿朝堂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西蜀。
西昌郡緊鄰西蜀,天乾的百姓日子過不下去,但有一絲向生的,即便是挪着也都挪去了西蜀。
既然西蜀是症結所在,百官就提出派使臣出使西蜀,正面交涉,讓西蜀國交還我天乾子民。
又有那自視甚高的出言反駁,言我堂堂天乾大國,豈是那邊陲小國能比的,誘拐我朝子民已是對我朝吾皇的大不敬,若我朝主動出使豈非太擡舉它了。
胡老丞相倒是開了尊口:此事涉及我朝子民,是乃關系國之存亡的大事,派遣使臣反而昭示吾皇對社稷百姓的在意,臣倒認為,不可輕視。
胡老丞相難得開了口,李乾卻是不聽了。
作為一個坐享祖蔭守成都不不能夠的皇帝,李乾最是受不得他人的微詞,成日裏窩在金碧輝煌的的皇宮中,耳閉塞聽,從來只覺治下的江山遠勝他國,無往不勝,何曾想過有朝一日會被他國進犯?
李乾甚覺胡老丞相言過其實,太過小心謹慎,有失我天乾皇朝的大國風範。于是,大筆一揮,一道送往西蜀王宮的谕旨便成了。自然,這使臣就不用了,最後換上一二送信的小吏。
為數不多的幾位朝臣滿心擔憂,都揣度着此事必不會如此簡單,只有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和附和迎合的百官不甚在意的樣子,俱都等着好消息的傳來。不知是何人給他們的自信,日益強大的西蜀國會拱手送還我朝子民。
胡老丞相捋了捋白須,下朝回府後,立馬傳信身處嶺南的胡硯書,大體意思就是:西昌事發,皇帝剛愎自用聽信小人言,戰事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