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
麽努力,他還有自己的小秘密,小二以為這樣不好,爹要是知道了,肯定得揍他,雖然爹還從來沒揍過他。
“打你幹嘛。”常寧好笑,不過,臭小子,才幾歲,就玩秘密了,也确實可以揍一下,說打就打,拍了臭小子肩膀一下。
“爹,姐,你們跟我來!”得到爹的保證不打人,常小二帶着兩人來到家裏的院子裏,院子裏的石桌旁。
“爹,就在這裏。”小二趴在地上,鼓弄了下,拿出一個小包,裏面,就是常小二的秘密,其實也沒什麽,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彈弓,很簡陋,但已經算是小二最寶貴的東西。
至于小二藏東西的地方,其實就是石桌有一角松了,小二把它挖開,藏點小東小西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轉到如果想藏米面上,地方不夠大,不防潮不防雨,肯定是不行了。
傻小二,也沒好好想想,就一股腦把自己的秘密給賣了。
問題還是存在,到底藏哪裏?
可別說什麽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常母要真來了,以常母那種過境就是臺風掃過,一毛不留的性格,你要真敢放最危險的地方,一眼就得被常母一把拿手,還是想想哪裏能藏得最深吧。
還是回到屋裏,肯定也只能是屋裏,只有屋裏防雨防水,南方歷來水氣重,所以,地窖修不起來,只能考慮地面上。
只是一個家三間房加個廚房棚子,常寧一下子真沒找出哪是藏東西的好地方。
廚房,首先就剔除,這裏絕對是常母的第一個目标,而且還是會被翻天覆地的地方,哪都藏不了。
孩子們的兩間房還是自己的房,常寧拿不定主意。
“大妞,小二,你們再看着,爹先回屋下。”算了,還是先看看原來夫妻倆的秘密吧,之前一直都沒從記憶裏想起來。
藏東西的地方很好找,靠着床的最裏面的左地角邊,先把床板挪開,人蹲得下去,然後用手扣一下,就能扣出一個布包來,打開,五毛八分,整整齊齊疊在一起,也不知道夫妻倆是怎麽努力攢下來的。
重新把錢包好,放回原地,等用到的時候再來拿吧,現在,就小心放好,換現代,掉幾百塊,她可能都不會心疼下,可現在,不見一分錢,他都得心疼死。
至于米面要藏那裏,他也想到了,也實在找不到更厲害的藏身之地,那就床底下吧,他們家的床都是撿的石頭做角,上面放張床板搭起來的,石頭也大,就藏在最裏面角的石頭後面,看是根本看不見,除非用手扒,要這樣,常母也給掀開床板扒出石頭翻出來,那他認了。
“小二,到了外面,誰都不許告訴,記住了沒有?”藏好了米面,大妞還不放心,特別是小二,成天亂跳。
“姐,你才是誰都不許告訴!”小二不服,他又不是小女娃,外面摔一跤都要回家哭鼻子。
“這事,就是我們三個人的秘密,三兒他們,就不要告訴他們了,他們還小,藏不住話,現在大家日子不好過,如果別人知道了,我們是要借,還是要幫,都麻煩,或者借給誰,幫誰,就幾斤米面,惹來一堆麻煩,不值得,記住了嗎?”想想也夠心酸,不過就幾斤米面,卻如此興師動衆。
收拾好東西,常寧帶着孩子們早早休息,明天将是他農民生活的真正第一天,對他來說,無疑是個考驗,在沒有想到辦法前,他必須得做一個好農民。
“常寧,今天到你家擔水啦?”藏好糧食,第二天一早,常寧就開始從家裏一擔一擔挑着水往田間走,如何挑水,他已經練習過很多次,真現在挑起來,很累,但常寧不得不咬牙學着堅持,如果想不出別的生活辦法,常寧怕是只能在鄉下堅持做個農民,然後,成為一個老農民。
老農民,想想常寧都想哭,幹脆不想,走在田間,各種糧食作物已經到臨近收成的最後階段,只可惜,老天不高興,今年依然不愛下雨,到了地裏,僅憑着個人努力,就算常寧這個不懂的,也明白,今年的收成還會受影響。
收成受影響,村裏的公社食堂,肯定也要繼續跟着受影響,最後,就是他們的吃飯問題受影響,要說第一天,常寧或許還沒有體驗到餓肚子的感覺,那麽,到了現在,常寧是真的知道什麽是饑餓了,讓你試試,每天,早一碗稀粥,晚一碗稀粥,沒有油,沒有肉,幾天下來,常寧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在虛的抖,偏還能站着,還能幹活,他都佩服自己了。
再看着田間各種馬上就可以收成的作物,常寧第一次無比虔誠地祈禱,老天爺,你的心情已經不舒服了一年又一年,總該好點了吧,就算不是完全好起來,可,你總得給我們一個活路呀。
祈禱完,常寧再次充滿力量,擔着水,一挑一挑在田間來回,事關自己溫飽問題的大事,咬碎牙也得堅持住!
只不過個人最後的結局有點慘,累了一天的常寧直接倒在床上,再沒起來的力氣,吃飯問題都是大妞去食堂拿來,再端來床前給他的。
“爹,吃飯了,還是中午就吃過的土豆粥。”比起昨天的稀粥來好了很多,雖然依然沒有油水,但至少大家能吃到明顯地土豆,而不像前幾天,想找到飯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小六,小七的米糊糊,米湯都熬了嗎?”還算常寧沒累到腦子跟着傻掉,早上食堂一換土豆粥,回來,常寧就趕緊交待了大妞,小的兩個,還不能吃土豆粥,只能把剛剛藏好的米拿出來,小六吃粥,小七喂米湯。
“熬好了,晚上的熱一下就行。”常寧一天到晚都在往田間擔水,家裏的事只能全靠大妞。
“食堂既然改成了土豆粥,可能這段時間都只會是土豆粥了,這段時間,大家都忍一忍,先讓給小六,小七吃,因為他們還小,吃不了土豆,等到了秋收,大家就都能吃上大米了。”怕其他幾個孩子有意見,常寧給幾個小的解釋。
“爹,土豆比大米好吃。”最大的這個先反過來安慰爹了。
“嗯嗯,香!”其他幾個也忙着附和,就怕爹不相信。
常寧努力扯着笑容,傻孩子們,吃了幾天的稀粥,一下子成了土豆粥,第一天肯定是香的,可再過幾天,也會和喝稀粥一樣,受不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還是可愛的存稿君哦!
16.農村與城市
“走啦,爹累了一天,讓爹休息,我們也休息了。”沒有任何娛樂的農村,天黑了,沒有電燈,只有早早睡覺。
吃着土豆粥,常寧想到很多,食堂連幾顆米的稀粥都拿不出來了,幸好,他們村食堂負責人還算留了後手,現在還有土豆粥補上,情況還會不會更糟糕,常寧不知道,他只希望,公社食堂可一定得挺住,至少,挺到秋收。
想了會兒,常寧又安慰自己,沒事,沒事,現在已經是八月下旬,馬上就能進入九月,到時,稻子,大豆,玉米,花生,紅薯都會一茬接着一茬地迎來收獲,而有收獲,就能飽肚子,今天累一點,餓一點,算什麽,對吧,算什麽。
可是,還是累!還是餓!
翻個身,餓是沒辦法了,今天田間的景況,要是收成後全歸農民所有,別的地方不說,就他們村的狀況,常寧這個外行都敢打包票,吃飯沒問題,可哪有這麽好的事,還得交公糧,公糧一交,剩下的才是大家的,沒有豐收的收成,可以預見的,來年過的日子,也不會比現在好多少,即便大家吸取今年食堂失敗的經驗,多一點計劃,可總的糧食就只有這麽一點,計劃再好,也不能把糧食多計劃出來。
還是得想辦法呀。
再翻個身,哼了一聲,累,身體裏傳來的勞累感,沒辦法忽視,這一天幹下來,常寧已經不敢想,收獲是好,可到了收獲季,一個雙搶,他能挺住嗎。
他還是得想辦法,農民這活,他,真的不想幹!
躺在床上,身體累得動不了,但常寧還不想睡,一直困繞着他的吃飯問題,讓他睡不着,特別是在今天真正體驗到農民的辛苦後,常寧更睡不着了,還是得想辦法。
小說裏的一切金手指是別想了,他什麽都沒有,其次,小說裏貌似也不算太難的獵戶,也別想了,他沒這手藝,靠山致富,現實很殘酷,也別想了。
還有什麽可以做的?
做小吃,他會什麽小吃?被爹媽寵着長大的女生,廚房手藝傷不起,還有呢,常寧想着想着,睡着了,然後,做了一個夢,夢裏他回到了現代,重新做回了自己的她,正歡快地走在回家路上,她得回家吃肉,今晚的菜,必須讓爸媽做成全肉宴。
然後,就在快到家的時候。
“大爹,大媽們,收東西啦,各種糧票,糧證,布票,都收了哈!”一男的正在小區市場裏叫得歡。
常寧剛巧路過,向來不愛熱鬧的她,并沒有打算去看,什麽糧票,布票的,是什麽,她都不知道,湊什麽熱鬧。
“小夥子,你這怎麽收,可得給我們個公道價,這些東西,當年可是稀罕貨,農村沒有,只有城市有,在城市,就算人人有,那也得有本事才能攢得下來,你要是開價不好,我寧願繼續放家裏,好歹也是大媽我當年的回憶。”路過的常寧,順風就聽了這麽一耳。
然後,夢裏的常寧,夢外頓悟了,糧票,糧證,城市!
常寧抹抹嘴,口水擦掉,應該先把夢做完的,好歹回家吃了肉再醒。
搖頭,想歪了,回來,他剛才想到什麽,對,城市!
他這個笨腦子,要不是因為這個夢,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反應到城市上來。
對呀,去城市,那才是他熟悉的地方,就算中間隔了幾十年,但常寧相信,對他來說,去了城市,總會比在農村更有機會。
而且,最關鍵的來了,現在的城市,每個月,每個人,都有供應糧保證!
只要你是城市戶口,就能擁有居民糧食供應證,食品供應證,如果,你還能找到一份工作的話,聽說每個月還能領到剛剛出來的工業券,有了工業券,能幹嘛,最簡單的,能買鍋,遠一點的,能買自行車,其它的,還有什麽布票,油票,肉票,糖票,等等,在農村,你想弄到這些,很難,可是,去了城市,只要找到一份工作,什麽都會有!
待在農村,等到荒年過去後,吃飯是不成問題,可常寧真不想,他沒有農民的思想,也體會不到農民對于土地的執着和熱愛,更做不來農活,所以,如果能,他肯定願意去城市生活。
還有,在農村,靠他一人之力要養活七個孩子,現在純人力的農活作業下,就是常寧願意幹下去,他也沒有信心,養孩子,不光是給他們吃穿,還得給他們上學,大妞現在都八歲了,可家裏卻沒有能力送她去上學,哪怕,學費僅僅就是五毛錢,家裏也送不起,或許這個時代,文盲,沒人笑話,大家都覺得沒什麽大不了,但常寧一個來自幾十年後的人如果都不明白知識的重要性,他就是白活了未來的那三十年了。
再說,即便沒有未來的眼光,就說現在,同是姐妹,常母只能做個靠天吃飯的農民,而姨媽卻因為識字進了工廠,做了城裏人,才能有能力幫助後輩,姨媽識字的也不多,但就是這幾個字的作用,幫助了一個人身份的轉變。
所以,孩子們必須上學,他必須賺錢,這些,靠現在的農村生活,常寧無法做到,所以,就這一條,也得去城市,去尋機更多的機會!
想到去城市的好,常寧有些激動,先冷靜下,去城市可不比未來,說去就去,現在的城市可不好去,聽說,城市還想讓城市裏的來農村呢,叫什麽上山下鄉,已經搞幾年了,這幾天,常寧可不沒閑着,了解了不少情況,城市戶口可不好弄,而想在城市找工作,你就得先有城市戶口。
城市戶口,這就是大難題了。
暫時,常寧了解到的就是,你要有本事在城市裏弄到一套房子,然後有房子就可以把戶口遷到房子所在地,也就是,有了城市的房子,你就能有城市的戶口。
聽着簡單,不就買房嘛,可做起來很難,首先,現在的房子很少有買賣,房子難找,其次,買賣得要錢,錢從哪裏來,這個時代物價再便宜,也不可能就憑現在常寧手上的五毛八分錢買回一套房子來。
得有錢,才能有房子,才能有戶口。
常寧搓手,這成死循環了,要去城市,因為想賺錢養家,可想去城市,得先有錢買房。
17.總算有了進展
既然成了循環,以現在常寧的狀況,明顯就是行不通了。
其它的辦法,常寧不知道還有什麽其它辦法,等他再了解吧。
“爹,你起了嗎?”屋外,大妞的聲音把常寧拉回現實來。
“哎,這就起。”身體還在累,可不能多休息,得起,現在的土地是不可能給常寧帶來多餘的收入,今天還是去山上看看吧,萬一瞎貓碰上死耗子,就碰到笨死的野豬,老虎之類呢,萬一,一個跟頭摔到根人參呢,人生說不定就有萬一的時候呢。
可惜,常寧把大半座山都摸一遍過後,瞎貓仍然沒有碰上死耗子,跟頭摔了不少,卻只摔到土和草。
“小二,明天你和姐姐乖乖待在家裏看家,照顧弟弟妹妹,爹有事要去縣裏的供銷社一趟。”不過,也不算沒有收獲,人參沒發現,但草藥是肯定有的,這個靈感來自于摔到土和草後,常寧覺得眼前這草有些熟,莫名的常寧在草後面加了個藥字。
等反應過來,常寧再罵了一回自己,常寧,你這個笨蛋!
這裏位偏南方,去哪找人參?想不到這點已經夠了,你居然沒由人參想到草藥上,你這腦子,天天稀粥把腦子也喝稀了!
罵完自己,常寧智商上線,草藥總能給他條出路了吧。
常寧決定先了解了解,鄉裏也有供銷社,不過常寧覺得小了點,相比下,還是縣城裏的供銷社更合适,就是不知道收不收草藥,收的話,收哪幾種,剛好,他也可以就着認一下,山上草藥不少,但他得先認識,最後,常寧決定,不去鄉裏,直接往縣城去。
“爹,我們會看好家的。”小二雖然性子要跳脫一點,但該懂事的時候,也絕不掉鏈子。
第二天,得靠着雙腳走到縣上的常寧早早出發,送他的孩子們除了讓爹早點回來,什麽沒有說,就算知道爹去的是鄉上,那裏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也沒人開口讓爹買,因為他們都知道,爹的不容易,還有現在家裏的情況,他們不能任性。
“同志,你好,請問下你們收藥材嗎?”進了縣城,常寧沒有心情好好看一下現在的縣城是什麽樣,一切都得等他有了如何向前走的消息再說。
“你好,藥材我們都收的,具體的價格得看藥材是什麽。”沒有小說裏常出現的盛氣淩人,熱情周到的服務。
“我也不知道是些什麽,我一樣拿了點來,同志,你看下,這些可不可以?”原本常寧是想先來了解下的,後來又想想,不如直接拿一點來更能讓他直接了解,所以,山上看着是藥材的,他都摘了标本過來。
“同志,現在采草藥不容易吧?”供銷社的工作人員一邊看一邊把藥分成了兩堆。
“哎,得往深了走。”可不是嗎,要容易,大家早都去采藥了。
“同志,你看,這些呢,我們也不懂是什麽,所以我們不收,這些呢,我們知道,所以我們供銷收是收的。”說着話,很快,工作人員就分好了,收的,不收的都很多。
“同志,你看你能不能再告訴我下,這些都是什麽草藥?”看對方這懂行的架勢,常寧總算體會到一回運氣好的滋味了,對方不全懂也不要緊,只要有他認的就行,要是也碰到位什麽都不懂的,那還得再想辦法。
“行,你拿來的這些,主要是枙子,白前,雞骨草,川牛膝,杜仲,山茱萸,砂仁,半夏,天冬。”工作人員一邊說,一邊一樣一樣拿起來給常寧看。
“哎,同志,太謝謝你了!”常寧把收的草藥收好,就算記不住也沒關系,回去只要照着收的樣子采就行。
“其實如果你能炮制一下價格上會更好,而且,你還可以試着去武華醫院看看,說不定醫院會和你直接收購。”熱心的工作人員又給常寧指了一條路。
“哎,同志,謝謝你!”小說裏果然就是騙人的,哪來的狗眼看人低的!
從供銷社出來,常寧決定聽從裏面熱情工作人員的意見,也去醫院看看,多一條路總錯不了。
“同志,你好,我是從鄉下來的,請問下醫院的采購科往哪走?”武華縣并不算太大,或者應該說,這時的武華縣被開發的地方不大,所以靠着腳,從紅衛村走到武華縣,再在縣城裏從供銷社走到武華醫院,常寧這雙腳都還抗得住。
“你找采購科有事?這樣吧,我帶你去。”順便找了位護士,然後同樣熱心的護士便主動帶路領着常寧直達采購科。
“羅科長,有位老鄉找你!”小護士一直把人帶到才離開。
“老鄉,你找我?”同樣熱情的羅科長還倒了杯水給常寧。
“同志,是這樣的,我從山裏采了些草藥,不知道醫院收不收?”說着,常寧把草藥拿了出來,先拿的是,供銷社工作人員分出來收的那部分,然後再把那位工作人員也拿不定的拿出來,眼前這位是真正的大行家,說不定,還真有能用的呢。
“同志,我先看看。”羅科長直接就蹲下來,一邊看邊重新分,常寧一看,果然,供銷社那邊拿不定的,這位羅科長又找出幾株有用的來。
“這些都是草藥,不過,我們這邊醫院并不是随時都收,畢竟我們只是一個縣級醫院,不會時時都缺,什麽時候缺什麽了就收什麽藥,你采到藥,都可以拿過來看,我們這邊的收購價會比供銷社那邊稍微高一點,剩下的,你還可以拿去供銷社那邊讓他們統收。”羅科長拍拍手站起來。
“哎,羅科長,謝謝你!”幸好來的是縣城,因為縣城有醫院,鄉上可沒有大醫院。
從醫院出來,常寧一掃多日來的郁悶,人不怕窮,就怕找不到脫窮的方法,現在他算是找到了一個,心情怎麽能不好。
辦完了事,常寧準備回家,順便路上再看看縣城的樣子,現在,也算有心情看一看了,等到再次路過供銷社的時候,常寧停了下來,然後懊惱,他怎麽忘了把錢帶出來,笨得可以,現在生計問題解決了,他也可以動一動他們家的存款,不用五毛錢,一分錢,他就能買三個糖豆,家裏七個孩子,兩個小的暫時吃不成,五個孩子,兩分錢,他就能讓孩子們高興一回,現在好了,錢沒帶出來,空手回家,只能下次了。
18.熱心的,冷漠的
不過也行,下次,等采好了草藥來,賣了錢,好好給孩子們買幾樣東西,省得五毛錢拿來,精打細算,這樣一想,常寧加快了回家的步子,他是恨不得馬上就進山采藥,馬上進城賣藥,馬上拿錢給孩子們買東西。
人一有了奔頭,都不感覺到累了,一趟縣城走下來,常寧一大早進城,等快到家裏,頭上的太陽已經快要西下,但常寧依然感覺到自己幹勁十足。
“爹,你回來了!”還是一樣的場景,遠遠的,剛看到家,孩子們已經大大小小歡呼着奔過來。
“爹,姨奶來了!”幾個孩子,叽叽喳喳,有高興爹回來的,有和爹說事的。
“我們先回家,爹這次辦事忘了拿錢,下次爹再去縣城,一定給你們買東西。”牽的牽,抱的抱,一家子歡快回家。
“爹,你最好了!”孩子本來對爹進城會不會買東西回來,是不抱希望,哪想到,爹竟然和他們說,下次就買,這下孩子們更高興了。
“行了,我們趕緊回家。”小屁孩,有奶便是娘,不買東西就不好了,不看看你爹我最近就為了你們這幾張嘴愁成什麽樣。
“姨媽,我已經好了,你來回一趟縣城到村裏太累了。”說實話,遇到這樣的姨媽,常寧是感動的,所以,別人對你的好,你不能心安理得地接着,也得為對方多考慮。
“沒事,這點路算什麽,我們小時候,上山砍柴,下地割草,一天到晚忙不停,現在比起以前來,好多了,累什麽。”田杏芬向來對兩邊家裏的後輩們都很照顧,但照顧了,還能被記着,顯然,她心裏也更舒坦。
“聽大妞和小二說,你這是從縣城回來,早知道,你去縣城,我也不用跑這一趟了,讓你直接去家裏一趟就成。”田杏芬也沒來多久,拿來的東西也還沒拿出來,這會兒,邊說邊拿。
“哎,我在山上找到點草藥,想看看供銷社那邊或是醫院收不收,要是收,家裏好歹也有點收入。”這事沒什麽秘密,誰問都這樣說,山又不是他的,他能采,別人一樣能采,常寧就算想到了草藥這個辦法,也沒想過遮着掩着,自己好偷偷幹活,再說,你偷得了嗎?到時,還惹得一身閑,一點不劃算,還不如正大光明一點。
如果大家都要采,誰也沒話好說,至于能采到什麽,各憑本事就是。
“這到是個不錯的路子,你現在一個人養七個孩子,光是靠種地,肯定不夠,能多一條路子也好,那人家收嗎?”姨媽點點頭,同意常寧的辦法,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外甥現在七個孩子全指望着他過活,是該想條生計。
“收,兩邊都收。”說着話,大妞已經給爹端來了水還有紅薯粥,秋收快到了,公社食堂的糧食也到了最後,從稀粥到土豆粥,最後到紅薯粥。
“姨媽,你吃了沒有?”常寧邊吃邊問,他從大早上出門到現在,滴水未進,是耐不住了。
“吃了,吃了,你趕緊先吃,你這孩子,以後去縣城,就到姨媽那裏來,喝口水,吃口飯,哪能這樣來回,多累人。”姨媽一臉的心疼。
“姨媽,沒事,家裏只有孩子在,我也不放心。”把一碗紅薯粥下肚,再來一碗水,常寧也緩過來了,他說的也是真話,從出發到回來,一點沒敢耽擱,就想着早去早回,家裏都是孩子,确實讓人不放心。
“哎——”姨媽似乎想說什麽,但最後還是沒說出口。
“你三舅出車回來了,帶了瓶麥乳精回來,剛好可以給小六,小七換換口味。”這次姨媽拿來的東西中最貴重的當屬這個。
“姨媽,謝謝你。”常寧沒有客氣,他們家小六,小七确實需要這個,而他現在也确實沒有這個能力,姨媽的情,他只能先記下來。
至于三舅,常寧只有無所謂,說起來,其實常母這樣的或許才算正常,而姨媽則是屬于意外,常母這邊一共五姐弟,常母是老大,姨媽是老小,中間有三個兄弟,除去已去世的二兄弟田應孝外,還有一個大兄弟田應叫,可惜性子軟得很,最想過的生活就是躲進深山老林裏,自給自足,一輩子不見人,不光他自己,平常對兒女,對所有後輩都是這樣的希望,平常不出事,都別指望他,有什麽事,你就更別指望他。
而老三田應禮,本事不錯,是一名貨車司機,這個工作在現在,非常不錯,就像現在,要不是他出車回來,一瓶麥乳精,就是姨媽也沒有這本事弄來,只可惜,這位三舅就是因為工作太好了,所以,向來看不起別人,包括他們這些外甥,他們這樣的親戚,人家早就不和他們來往了,也就是姨媽這樣性子好的,加上又是他的親妹妹,還能和其來往。
再往上一代數,常母的母親,父親輩,也就是常寧的外婆,外公,外婆不管事,外公重男輕女,最孝順的是小女兒,但他最喜歡的只有兩個兒子生的孫子,這叫家孫,他們是外孫,雖然是孫,可帶了外字,這位外公可向來不管。
綜合看下來,确實姨媽純屬意外。
所以現在,常寧記姨媽的情,對所謂三舅呵呵,那是知道,這瓶麥乳精,絕對不是田應禮專門給他們家小六,小七帶來的,這位三舅就從沒來過他們家,哪來的關心,想的不錯的話,應該是給他妹妹也就是姨媽的,然後姨媽又給他送過來,只是姨媽還在想着在各個親人間多做努力,讓大家都記得親情,想法很美好,可除了姨媽一直在努力,根本沒人在乎。
所以,這個情,自然,他也只會記在姨媽這裏。
反正,一句話,常寧的親戚不管那邊的都是多,就是多的沒有用,除了眼前這位姨媽。
“你這孩子,都是一家人,說什麽客氣話,其它的還有些東西,零零碎碎的,你自己收好。”田杏芬考慮到這個外甥的情況,主要拿來的還是米面,這個對于常寧來說,最實際。
19.進城好,進城難
“姨媽,現在冰冰每個月的定量糧有多少?”姨媽現在只有一個女兒,也是因為這樣,負擔少,才能幫襯着鄉下的親戚。
“冰冰現在六歲,這個月給了九斤的标準,怎麽了?”田杏芬還是挺滿意外甥的,她來時,注意了,雖然家裏什麽都沒有,可收得幹幹淨淨,孩子們穿得并不好,但一樣幹幹淨淨,包括小六,小七,身上也沒有一點味,很多人帶孩子,尿布濕了,曬幹直接再用,時間長了,就有一股味,但小六,小七身上都沒有,這說明外甥用心了,一個大男人帶孩子,能做到這步,不容易。
“九斤大米?!”常寧差點口水下來。
“怎麽可能,要是前幾年,收成好,我們這邊又是産量區,那還差不多,從去年開始,除了春節,國慶這些節日可能有大米供應外,其它時候都是粗米,粗面。”田杏芬好笑,這孩子,自己就是種地的還不知道情況,天天想吃大米,哪可能呢。
“姨媽,以後你別拿大米來了,冰冰也小,也得吃米。”先放下自己進城的想法,姨媽也不容易,拿來給他的大米,平常他們也買不到,一樣得省下來,大家都不容易。
“行啦,姨媽有分寸,虧不了冰冰。”女兒的肯定有,不過,她和丈夫就很久沒有吃到大米了。
“姨媽,你說有沒有辦法,我也進城,帶着孩子們拿城裏的戶口,這樣,就是小七也能每個月有自己的定量,而不是像現在,一個老天不高興,小七差點沒吃的。”只要進了城,有了工作,沒有大米,粗糧也成呀,有收入了,大米總有辦法的。
因為,有個地方,叫黑市。
“你想進城?!”這可不容易。
“嗯,在鄉下,靠種地,根本不成。”七個孩子,累死,怕也成不了。
“可現在進城哪有這麽容易?”進城誰不想,城市戶口,做城裏人,幹城裏工作,拿工資,每個月有定糧,有各種票,最簡單的,還是那口鍋,鄉下人想買,難,可城裏人,有工作的,每個月都會發工業券,攢夠了,拿上錢就能買,而鄉下人,沒有工業券,有錢也買不着。
這麽多好處,誰都想往城裏去,可要容易,城裏早就人滿為患了。
“我這種情況屬于特殊的,其它的,要不你得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分工這算一個辦法,上完高中都不行。”城市裏的高中生還少嗎,都已經開始號召這些學生上山下鄉了,怎麽可能還會把農村裏的高中生招進城,而且對于外甥來說,不提上大學才有機會留在城裏,就是高中生,外甥也不是,這個辦法是不用想了。
“呵呵——”常寧苦笑,內心嘶吼,我就是大學生!
“其它的,我們家裏裏外外也沒有這個本事的人,把你弄進城,姨媽是想不到有什麽辦法了。”田杏芬搖搖頭,外甥這麽一說,進城,确實是好,可她沒有這個本事。
“姨媽,我聽說如果能在城裏買到房子,就能把戶口也遷到房子所在地,可以嗎?”常寧這樣的想法來自于小說和道聽途說,需要已經住在城裏的姨媽幫他确認下。
“哎,這到是辦法,确實可以。”姨媽點頭,這個辦法算是最合适的辦法了,即便難度依然不小。
“姨媽,我現在找到賣草藥這條路子,錢的事,我自己來努力,就麻煩,姨媽幫我先看着城裏房子哪有賣的。”錢不好賺,房子同樣不好找。
“行,姨媽這就留心,錢的事情,你也不要太擔心,姨媽這裏有點,到時,再湊一下,肯定沒問題。”姨媽想得很好,到時,這麽多親人,一個湊一點肯定不差,只是姨媽就沒想過,這怎麽湊,你想進城,讓我們湊,為什麽,我們不自己湊了自己進城。
“姨媽,你就幫我多留心房子的消息。”那種帶小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