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覺地松了口氣,剛才他的打算是摘野菜,後來又想想,摘回去也沒用,一沒鍋,總不能什麽都一個瓦罐上吧,二沒油,不放油的野菜實在不好吃,常寧覺得他還是要把注意力放可能出現的肉上面。
一提到肉,不過剛來第二天的常寧,口水已無意識自動分泌,咽咽口水,常寧開始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之前走的山,無樹無草,什麽都沒有,理解,現在草也開始有了,樹也有了,總該有點什麽了吧,什麽都行,野雞,野兔,就是大菜蛇也可以來一條,他一點不怕蛇,野豬的話,常寧拼了,大不了,他引着野豬滾下山!
想想,只要有肉,可以吃,可以賣,賣不了別人,賣到供銷社也行啊,只要有收入就行,完全值得拼。
常寧眼裏冒光,只差看哪,哪都是肉了。
可惜,想法很美好,現實再次很骨感,常寧根本什麽都沒找到,也證明他沒有獵戶方面的金手指。
常寧這次不想再喪氣,沒關系,下次他走快點,再進入深點,這裏剛剛是人煙漸少的地方,動物有警覺性,肯定還往裏面跑,只要有希望就行。
什麽都沒找到,常寧準備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撿柴,等出了山,天已經有了黑意,常寧這才發覺自己已經餓得不行,又在山腳等了會兒,常寧這才往家走,最後回頭看了眼大山,其實不管有沒有收獲,但見到綠色,總能讓人生出信心來,綠色代表了無窮的生機,也給了常寧信心。
“爹,你怎麽才回來!”遠遠地,剛看到家的樣子,大女兒,二兒子已經沖了過來。
“柴重,爹自己來就行,先回家。”女兒,兒子都想着把他身上的柴火背過去,常寧沒同意,這是成人的負重量,他可不敢讓孩子試。
“爹,你答應我不往裏進的,爹,你騙人!”一回到家,大妞先控訴上了,委屈着小臉,紅着眼睛,看着常寧。
“爹沒騙人,爹沒進深,要不然,爹一定給你們捉野雞,野兔回來。”常寧揉揉大女兒的頭發,早上還說大女兒沉穩呢,晚上這就撒上嬌了,不過,這樣挺好,孩子就該是孩子,沒有必要早早成為裏裏外外的大人。
“騙人,爹就是在騙人,我們都去撿柴了,可根本沒見到爹!”大妞才不管常寧說的深是多深,反正,按她的标準,就是深了。
“大山這麽大,你們碰不到爹很正常。”常寧洗了手重新坐回院裏的石凳上,家裏沒有板凳桌椅,以前的木頭都改成了孩子們的床,冷天就端着坐在床上吃,這不是北方,沒有炕,天熱,就在院子裏,以前的常寧弄了幾個石凳,石椅,就是一家人夏天吃飯用的,也沒有燈,為了不讓人看見,省得麻煩,他是摸黑出門,摸黑回家,只能借着月光和孩子們說話。
“真的嗎?”大妞想想,大山确實很大,他們只在一塊撿柴,從不分開,或許,真是爹說的這樣。
“真的。”捏捏大女兒的臉蛋,太瘦了,還是繞回來,得想辦法啊。
“爹,粥我熬好了,小二,趕緊去給爹端來!”大妞放下心來,這才想到她爹一天沒吃東西的問題。
“小六,小七他們都睡了嗎?”常寧似乎餓過頭,端着碗,也不急,一口一口慢慢喝。
“睡了,澡,我和小二已經給他們洗了,昨天換的衣服不太差,爹還要換嗎?”下面幾個小的都睡了,家裏只剩大女兒和二兒子還在等着爹回家。
“不髒就不換了,你們倆個的洗了嗎?”走了一天,常寧也累得夠嗆,不髒就不洗了吧。
“洗了,爹,熱水還在竈上炖着,你吃完飯就可以洗了。”小二挺挺胸膛,大姐厲害,他也不差。
“謝謝小二,好了,你們倆個趕緊去睡吧。”小二的樣子,常寧看在眼裏,知道小二這是等着誇呢。
“爹,你也早點休息。”大妞和小二分別進了各自的房間,家裏安靜下來。
常寧喝好粥,一把水把碗洗了,然後端着熱水回屋。
就着熱水緩解了一身的疲憊後,常寧也躺在了自己的床上,只不過,他沒有和孩子們那樣睡着,他還需要好好想想很多事情。
11.公社食堂
山上的情況就算沒再往深走,但他心裏已經有了大概,想靠山養家致富,是不要太想了,一來,大山被荒年的人們饑不擇食後,就算後果不會再嚴重,也僅僅恢複中,想要再得到大山的饋贈,可能有點難度,沒有關于大山的金手指,這點難度就能難住他,想要偶爾碰碰運氣,改善下家裏的夥食情況,或許可以,但想靠着大山致富,是不要想了。
所以,大山可以去,但不要想太多,這就是常寧現在的決定。
至于明天的安排,哪也不去,就在紅衛村,新常寧正式上場。
“爹,你今天去食堂?”一大早,常寧一家起床後,常寧就開始安排今天大家的任務了,小六還可以抱着去食堂,但小七是肯定不行,所以,得留人在家裏,要不大妞,要不小二,要不就是自己。
前天是大妞,小二去,昨天是大妞,輪着去,自己進了山,今天,常寧想想,他得去食堂,還是只能大妞,小二輪着一人上午,一人下午了。
“是呀,爹也好了,總不能一直不去食堂,一天兩天還好,時間長了肯定不行,再說,爹也得去上工了,不上工不掙工分,家裏哪來的收入,只是以後,爹去上工,家裏就得多多辛苦你們了。”分別拍拍大女兒和二兒子的肩膀,他們家所有孩子都一個排序,常寧也不想分開排。
“爹,你放心吧,家裏交給我們,一定沒問題!”這是沒辦法的辦法,大妞他們再懂事,也不可能出去掙工分,別人也不會認,家裏的生計大事,只能常寧自己扛起來。
“爹很放心。”上午大妞先留下,他和小二帶着三,四,五出發,大妞留家裏照看六,七。
“常寧,這是好了?”
“大妞爸,總算好了!”
“小二爹,看開些,你還有孩子們呢,日子總得過。”
沒有意外,常寧病後的首次出現,引來了食堂的大部分關注。
常寧其實是有些怕這些人情往來的,原來的他,家裏親戚不多,受父母過度保護的影響,來往的人也不多,弄了個某寶小鋪後,同樣不需要多少人情來往,最後的結果就是,常寧情商一項上,得分從來不高,來到這個年代,完全不同于以後的人情來往,真正的遠親不如近鄰,光一個村子的來往,常寧知道,就已經足夠他學習和适應了。
“哎,我想明白了,為了孩子們,我得好好努力!”從進食堂,常寧臉上的笑容就沒下去過,大家的問候,不管裏面有多少真心多少假意,面子上,常寧都得感謝大家的關心,至于是真心還是假意,都得時間來告訴常寧,假意不提,真心的,常寧都得記住,以後,同樣真心待人。
“這就對了,過去的就過去了,日子得往前看,往前走。”常寧的境遇,大家同情,現在聽常寧自己說會好好過日子,大家也替常寧高興,想想,要是常寧真撐不住了,光那七個孩子,得多讓人心疼。
铛铛铛——
食堂鐘聲敲響,也只有村裏公社食堂還能有鐵的聲音了。
聽到開飯的聲音,大家也沒在繼續圍着常寧說話,這個時候,任何事都比不上吃飯。
“常寧,好點了沒有?”等到各自端了碗吃着,村裏大隊書記也是村支書何仲慶過來拍拍常寧的肩膀。
“何叔,已經好了。”常寧放下碗站起來。
“坐着,坐着說。”何叔也坐下來,這幾天他出去開會,也沒顧得上常寧家事,現在回來,看常寧的樣子,還好。
“好了就好,以後好好過日子。”對于常寧家的事,何叔身為一村支書,當初村子裏也幫着出了不少力,只可惜,現在的光景,誰家都不好過,想幫忙也有限,現在,別說常寧沒想出辦法來怎麽養活家裏的一串娃,就是何叔,他也沒能想出辦法來。
“何叔,我會的。”常寧很感謝何叔,記憶裏何叔對他的幫忙,特別是在原身常寧妻子去世後出的力,讓現在的常寧都能感覺到何叔的真心實意。
“這就好,這段時間地裏不忙,所以隊裏大家要掙工分現在分幾種,最拿工分的是去挖渠的,還有進城拉肥的,你想不想幹?”要是換了別人,何叔直接分配,但常寧家的情況,何叔這個直接分配,分配不了,這兩種活雖然拿工分不少,可是,都要離家,常寧現在就一個大男人帶着七個孩子,不提其他小的,就說最小的那個,一個月都還不到,常寧要出門的話,孩子怎麽辦?但不出門,怎麽掙工分,怎麽賺錢養家糊口,真是左右為難,何叔也下不了決定,幹脆直接問人。
別的方面,其實何叔是有想過的,或者給常寧換份輕松的活計,比如換來做村大隊出納,管管記記賬,工分不算少,活計卻很輕松,不會學學也能上手,一個村裏也沒多少賬管算的,但這些位置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沒有人調走,或是不幹,何叔就算想,也不可能讓別人讓位給常寧吧。
同情常寧是一回事,可工作是另一回事,無規矩不成方圓,他身為一村支書,是絕不能帶頭做壞規矩的事。
所以,現在問着常寧的打算,心裏也想好,不管常寧是什麽決定,出不出去掙工分,私下,都多多照顧下常寧,公不行,私下,個人行為,沒有問題。
“何叔,我得想想,主要是家裏孩子,我要是出去了,實在放心不下,可不出去,家裏又不知道要怎麽有收入。”常寧苦笑,他這兩天無時無刻不在想這個問題,只是到現在,依然沒想出辦法來。
“行,你想想,你的情況,大家都明白,也能理解。”拍拍常寧的肩膀,何仲慶站起來準備離開,不逼常寧,他也再想想有沒有其它辦法,一舉兩得的,既能讓常寧養家糊口,又能讓常寧顧家養娃。
“支書!”剛好,有人找他有事,廚房張老五跑過來,直接拉着他走。
“張老五,火燒屁股啦,急成這樣,對了,我還要說你呢,你看看現在我們公社食堂的夥食成什麽樣了,這是飯嗎?這不叫飯,粥都算不上,這叫水!”張老五不來找他,他也得張五說說這事,不給大家吃飽肚子,大家怎麽幹活。
“哎喲,我的好支書,可不就是火燒屁股的事嗎?”張老五一臉苦相,他也是沒辦法,他是早就等着支書回來了,急呀!
12.不如外人的家人
“得,得,你說,什麽事?”何仲慶被張老五一路拉着進了食堂後廚房裏。
“支書,我也知道得讓大家吃飽才有力氣幹活,可我得有米下鍋,你看吧,現在食堂所有的糧食都在這裏了。”張老五也愁啊,再這樣下去,村裏大家就真的得喝水了,純的水,不帶一顆米。
“一點存糧都沒有了?”何仲慶嘆口氣,從去年開始收成不好,他也知道,但他們這裏并不算最嚴重的地區,所以他沒想到會這麽嚴重,他以為,大家省一口就能過去了,最近一直在外面開會又開會,一個疏忽,回來,食堂就沒食了。
“沒了,米,面,精米,梗米,細面,糙面,玉米面,麥面,什麽都沒了。”所以,這真是火燒屁股的大事。
“土豆呢,紅薯呢,這些對水需求量少,産量又大,總有剩的吧?”荒年,何仲慶要求也不敢高了。
“這些有剩,也剩的不多了,要堅持到秋收的話,大家還得再這樣省下去,而且光吃紅薯,土豆,太燒心。”特別紅薯,吃多了,那是真難過,要不然大家也不會往山裏跑,都想着打野菜,找野物,搭着米面,總比光吃紅薯好,可現在,山外圍的東西已經沒了,家裏的米面也沒了。
這會兒,就是降低标準,光整土豆或是紅薯怕也堅持不住了,所以,支書沒回來這幾天,張老五是真省了,往常還會稀粥搭着個土豆或是紅薯,但這幾天,就稀粥,什麽都沒有,要真斷了糧,土豆和紅薯接下來還得堅持到秋收,要不然,除非再往深山深處走,否則,大家樹皮都沒得吃!
“你計算一下,剩着的所有東西,熬到秋收,每天能吃多少,然後,先這樣煮,我再試着想想辦法吧。”何仲慶也沒把握,去年開始的全國饑荒,誰家都沒有餘糧,他能到哪去借糧。
“那我明天就開始熬土豆。”紅薯放到最後,實在沒有辦法時,燒心也得吃,總比解放前餓到吃觀音土,吃死人強。
“行,先就這樣撐着。”何仲慶拍板。
至于別的,何仲慶就是有想法,也得秋收了再說。
他是有想法,特別這次出去開會,其它村社大隊做的事給了他很多想法,比如現在的工社食堂,有些大隊公社就已經把食堂解散了,這點,現在看看他們村食堂艱難堅持的情況,何仲慶在考慮,或許他們村也該走這條路了,大鍋飯,吃不得。
他再想想,然後村大隊也開個會,看看大家的意見,他想解散,也得先把章程拿出來。
至于現在,他得帶着大家先熬到秋收再說。
從後廚出來,何仲慶又往常寧看去,常寧已經吃好了,正拿着飯盆打粥準備給家裏的大妞,小六,小七送去。
明天開始就沒米粥了,一律土豆,大人可以,但常寧家的幾個小的怕是不行,特別小七,吃土豆,根本不行,何仲慶打定主意,剛好這次開會,糧沒借到,但開會的口糧,他省了點下來,一會兒回家,記得讓婆娘悄悄給常寧送點米過來吧,可憐的小七,再沒米湯養着,怎麽活。
已經端着飯盆回家的常寧自然不知道支書的一腦子對公對私的打算,這會兒,他依然在愁家裏的生計問題,到底要怎麽辦?
老實說,挖渠還是拉肥,他都幹不來,實在受不了,可其它的路子,他也沒有,光沒手藝這一點,就基本上堵死了常寧的大部分想法。
“大妞,吃飯了。”端着飯盆回家,先喂孩子們再說。
“爹,剛才大堂姐過來讓你去爺家裏一趟。”一回來,大妞就給自己來了一個頭疼。
這裏,紅衛村的常家可謂是一個龐大家族,從常寧爺爺那輩算,常寧爺爺已經過世,膝下有三個兒子,老大就是常寧的父親,常貴,還有老二,常雲和老三常文,後來,常寧奶奶在常寧爺爺過世後三年又嫁了一位,又生了兩個女兒,張晴,張英,五個兒女,五個枝芽,枝芽又會長新芽。
常寧父親常貴一共有四子一女,老大常安,老二就是常寧,下面還有三妹常英,四弟常平,五弟常福,五個兒女都已成家,又各自有了孩子,這麽數,常家夠大,只可惜,團結性不夠,要不然,也不會常寧醒來到現在,除了姨媽來過,誰都沒來。
以常寧的眼光來看,從現在常寧的奶奶開始算起,奶奶再嫁,再嫁的爺爺對前面的三子冷漠,影響了這三兄弟的性格,其中除了老三是跟着後面這個爺爺生活的外,前面兩兄弟剛是由常奶奶的父母養大的,一到幹活年紀,老大老二就出來幹活,自己養家了,由此三兄弟之間也一樣親情冷瘼,然後又影響到更下一代。
常寧父親對待他的五個子女也不見多少親情外露,然後,五兄妹間的感情也跟着淡漠着,現在大妞他們這一代,常寧估計,沒有特殊原因的話,以後能不能把各兄弟姐妹之間認全都是問題。
但不管怎麽說,這麽多親戚譜,對于現代沒有多少親戚的常寧來說,着實頭疼,還不提,這只是常寧父親這邊的,還有母親那邊的,更遠點還有奶奶外家的,一扯又是一大串,要不是有原身記憶在,光記,光認人,就夠常寧受的了。
“你大堂姐有沒有說是什麽事?”大妞嘴裏的大堂姐是常寧大哥常安的大女兒,雖然結婚常安比常寧早,可孩子卻來得晚,現在常安一共有二女一子,大女兒常愛花也僅僅大了常寧家的大妞幾個月。
“沒說,爹,明天該我們家擔水了,你可得早點回來休息,明天才有力氣。”大妞一臉認真樣。
至于大妞說的擔水,因為過度缺少降雨量,所以,地裏每天都需要從井裏挑水澆,由
“爹記着了。”常寧心裏發笑,其實他們家大妞很可愛對不對,知道去爺爺家不會有什麽好事,所以,很認真地提醒她爹,明天還有正事要忙,不管什麽家事都比不了村子裏吃飯的大事!
13.個性的父母
“爹,你有事找我?”聽了大女兒的話,常寧放下飯盆就過來了,也省得家裏的孩子們替他多想,早過來早回去,讓孩子們早安心,當然,他也是同樣的想法。
“你姨媽這段時間盡往你那裏去了吧?”比起常寧來,常父已經在地裏勞作了一輩子,顯得很蒼老,相由心生,對子女的淡漠,也從面相上表現出來,說白了就是,現在的常寧從常父的臉上看不到一點溫情的存在,明明是父子,但說起話來只有生硬和蒼白。
“嗯”摸不清常父的想法,常寧只能也應付着。
“你姨媽提了不少好東西給你了?”常母在一旁插嘴。
說起來,很搞笑,常母和姨媽明明是親姐妹,可除了長相上看得出來是親姐妹外,其它,什麽都不像。
比如性格,常母是一個愛熱鬧,愛玩的人,為了熱鬧,可以不管家,不管孩子,常寧記憶裏就有這麽一回,還是他小時候,常母就站在家門口和人聊天,然後,到了做飯時間也不管不顧,餓着一家老小,沒關系,只要她聊得開心就行。
至于愛玩的事,那就更多了,為了看一場電影,遠的,她可以早早和她的小夥伴出門,近的,她同樣早早出門,帶着零嘴,和小夥伴們邊吃邊聊邊等,至于家裏是不是冷鍋冷竈,她不關心。
包括現在,即便他們和老大家住一起,以後由老大負責養老,她也不管老大家的孩子,三個孩子,沒有一個她帶過,對于她來說,她的兒女長大了,她更輕松了才是,讓她給兒女帶孩子,怎麽可能。
所以,不帶孩子是肯定的,相反,幾個孩子分家後,她更甩手什麽都不管,家務徹底不管,外事找常父或者大兒子,內務找大媳婦,什麽都別找她,她累了一輩子,可得好好輕松了。
想想,常母養娃的過程,常寧嘴角都得忍不住抽抽,這累的,就是幾十年後,怕也找不到幾個這麽灑脫的人。
“嗯”繼續應付,常母還有一點沒說,愛吃,愛吃到什麽程度呢,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們搶吃的,從孩子們小的時候就可以,現在,已經不必說了。
只是自己的侄子侄女,姨媽都還熱心對待,而到了常母這裏,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又怎麽樣,一個無私,一個自私,不可思議的一對親姐妹。
比起冷漠的常父來,聽到愛吃的常母提到吃,常寧更小心應對。
“都有什麽?!”急切的常母。
“能有什麽,現在這光景,姨媽家也不好過,就拿了點米過來,給小七熬點米湯。”常寧實話實說,要瞞也瞞不了。
常寧只希望,提到小七,能讓冷漠的常父也好,自私的常母也好能想想,剛剛沒了娘的小七,靠的就是這點米湯養活。
“米?!還是做城裏人好,當初就該我進城的。”完全忘了,自己的妹妹能進城接了二哥班是因為,老來女的妹妹是識字的,而她就是妹妹主動教她,她也學不進去,怎麽接班。
“老二,你拿點過來,我好久都沒好好吃碗米飯了。”常寧是白說了,小七剛出生靠着米湯養活又怎麽樣,和常母這個做奶奶的,半點關系都沒有!
“娘,姨父,姨媽一個月能有多少糧食的定量,他們不用吃嗎?姨媽又能省下多少來給我,小七餐餐都必須用米湯,我就是想剩着點孝敬你,也剩不了,這幾天小七吃的都是食堂端來的稀粥,剛好,我還想向你和爹借點,最起碼,缺了誰都不能缺了小七的口糧,不是。”與其說不借,不如就直接說沒了,而比起常母無理的要求來,常寧的要求更合理,也算是常寧小小将常母一軍。
“我們又不是你姨媽每個月都有糧可買。”常母一臉的沮喪,吃不到米飯,是有多傷心,沒能從孫女那裏搶到吃的,是有多難過。
這樣的娘,常寧無話可說。
“下次你有米面,記着拿點過來,你娘愛吃這個,還有愛寶,有兒有女,你也不能忘了你侄子。”常母的自私就是這樣被慣大的。
至于常父嘴裏的愛寶是常寧大哥常安唯一的兒子,常安二女一子,來得都晚,唯一的兒子更是寶中之寶,要不然,也不會取名愛寶了,常安的大女兒常愛紅和他們家大妞上下着幾個月,二兒子常愛寶則和他們家三兒上下幾個月,最小的女兒常愛紅和他們家小六上下幾個月。
常母不管寶不寶,常父到是疼,難得親情一回。
“爹,還有事嗎?”常寧懶得應,這種下次,永遠不會有。
“過兩天,到你大哥擔水,你大哥一個人忙不過來,你過來幫襯下。”不是一家人不進一道門,常母的自私能讓人無語,常父的自私也同樣能讓人無語。
“爹,明天就該我擔水了,正好,我們家就我一個人也忙不過來,不如先讓大哥過來幫忙,等輪到大哥那天,我再過來幫忙。”常安明天真過來幫忙,到常安那天,他也會真過來幫忙。
“幫什麽忙,你大哥忙裏忙外,哪有時間幫你!”常父一點都想不起來,他二兒子現在的境況。
“行,大哥忙不過來就算了,我走了。”常寧點點頭,沒有多說,沒必要。
“記得早點過來!”常父還生怕常寧忘了。
“爹,大哥忙,可不提你們二老會不會幫襯着,大哥還有大嫂幫着,我呢,你二兒子剛剛沒了媳婦,就一個大男人帶着七個娃過日子,我也不知道是誰比較忙了,我知道,大家都分家了,所以,我不指望着誰幫誰,當然,就也別指望着我幫誰,既然分家了,大家也少管別人家的事,爹,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常寧都走出幾步了,一聽,生生又退了回來,本來有些話是不需要說明白的,可無奈,總被人弄得不說明白都不行。
“我是你爹,還管不動你了?”常父惱火。
14.比過家人的外人
“當然管得動,你是我爹嘛,那,爹,現在我七個孩子嗷嗷待哺,家裏無時無刻不等着米下鍋,要不,你和娘搬來和我們住,或者,也不讓你和娘麻煩了,我和孩子直接搬過來,以後,我們就跟着你吃喝了。”是哪本小說寫的來着,能對付極品的人,只能是更極品的人,能對付不要臉的人,只能是更不要臉的人。
真要命的合理!
“管你們長大了,還想幫你們管娃,想都別想!”常母一聽,急了,她才好不容易輕松了,再來一回,絕對不行。
“爹,我走了。”常寧無聲地笑了,要不是,記得這兩位是長輩,他差點來個擺手走人了。
“爹,你回來啦!”遠遠的,剛看見家的房子,幾個孩子就向他奔過來了,也讓溫暖向他奔來,瞬間溫暖了他的心,這些可愛的孩子正是讓常寧不管有多苦也要堅持的動力。
“爹回來啦,走,我們回家!”
“回家!”
“爹,王婆婆在家帶小七呢。”孩子們嘴裏的王婆婆,他得叫一聲王大娘。
“婆婆什麽時候來的?”常寧媳婦不在的時候,很多人都過來幫忙過,支書何叔,彭叔,王家大娘,趙家二爺,陳哥,很多很多,後來事情理順了,大家才各忙各事,大家沒想到的是,前腳人才走,後腳,常寧就病倒了,偏這時大家都有事忙在手,支書出去開會,彭哥進城,王大娘去了出嫁的女兒家看剛剛生産完的女兒,趙二爺也得了風寒在家養病,陳哥也去了城裏做工,最後只有姨媽趕過來照顧。
這時王大娘過來,那就是從女兒家回來了。
“爹,早上,你剛剛走了一小會兒,婆婆就來了。”有婆婆在,大妞一下子就輕松了好多。
“大娘,你來了。”進了屋,常寧就看見小七估計是剛剛醒了,大娘正抱着逗弄,心裏有些發澀,小七從生下來到現在,家裏接二連三出事,親奶奶也沒有來過一回,更不要說抱一抱孩子,而王大娘除了不在的這幾天,哪天不是過來幫忙照顧小七,親人不如外人,也夠諷刺了。
“我再不來,哪知道家裏又出了這麽多事,常寧,你這孩子是要氣死大娘是不是,大娘是有事不在,可你不會去大娘家裏說一聲,你大叔,還有你幾個兄弟都在家裏,個個都有腿,不用你跑,就能有人來和大娘說一聲。”王大娘一邊說一邊紅了眼,要是早知道常寧家現在這樣,她也不會在女兒家住了一個星期,早就回來幫着了。
誰會想到,就是這麽巧,大家都有事走開了。
“大娘,沒事的,你看,小七我照顧得不錯吧。”常寧這是慣性思維一下子沒轉變過來,幾十年後的人情哪有現在這樣讓人暖心。
“哼,要不是看着我們小六,小七都不錯,大娘饒不了你!”七個娃,不說別的,光幹幹淨淨的樣子,王大娘就得點頭。
但也心酸,一個大男人家,本該女主內,男主外,現在卻要裏裏外外全挑着,王大娘心裏嘆口氣,這個家裏,就一個男人帶七個娃,沒個女主人不成,這次她去女兒那裏,也已經讓女兒悄悄看着了,只不過常寧這裏,現在提還早了點,再過久吧,這段日子,她多來常寧家幫着帶帶娃就行。
“我拿了點米面過來,還有紅糖,你收好,孩子都還小,成天就食堂那些稀粥,大人受得了,娃們可不行。”有了主意,遠的就暫時不說,先顧現在,把提來的籃子上面的蓋布拿開,讓常寧把東西拿出來收好,籃子她提回去。
“謝謝大娘。”常寧也不客氣,客氣那是對外人,大娘是比自己親人還親人的人,不必客氣,而且,脾氣火爆的大娘,常寧也不敢客氣。
“現在大娘回來了,你要幹什麽,盡管做,大娘在家裏幫你看孩子,和你陳哥進城打工也行。”想想和常寧差不多的陳興明,不就進城找活幹了,就是賣力氣,也是給家裏賺錢,之前是她沒想到,又急着去看女兒,還有心裏剛剛的打算,這才漏了,現在,也不晚。
“謝謝大娘。”不管自己有什麽打算,王大娘這份情,他得領。
“爹,你在幹什麽?”等王大娘走了後,常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藏好家裏的糧食問題。
對于愛吃到已經沒有底限的常母,常寧認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常母無底限到家裏來翻糧食,再萬一,他不在家,光靠家裏的七個娃,是別想保住糧食了,所以,還不如早早做好準備,怎麽準備好呢,常寧正在想。
“我在想我們家有沒有哪可以藏東西的地方?”首先,最好的選擇就是藏,藏到沒人找得到。
“爹,你要藏什麽?”大妞很用力地想,他們家有要藏的東西嗎。
“你姨奶,彭叔還有王婆婆給我們送來的糧食太珍貴了,我想着要不要藏一下。”說到藏,常寧這才想起來,他的房間裏好像有個藏東西的地方,只有原主夫妻知道,裏面有什麽呢?忙了幾天,他出沒想起來到底有什麽,得看看。
“對,要藏!”想想大家都吃不飽的樣子,大妞第一個贊同,千萬不能被別人知道他們家有糧食!
“所以,爹才在想,怎麽藏,最安全。”只是,家裏太破,裏裏外外走了個遍,常寧也沒找到好地方。
“我也幫爹找!”大妞也跟在常寧後面,走走停停。
“爹,姐,你們在幹什麽?”領着下面的弟弟妹妹玩夠的小二也看到爹和大姐的樣子。
“我們在找地方?”大妞頭都沒擡就回了一句。
“找什麽?”小二一臉懵。
“找一個藏糧食的地方,把姨奶和彭叔給的糧食藏起來”大妞給了小二一個你真笨的眼神。
“為什麽要藏?”小二不明白,這麽少,還要藏嗎?
“總之就是要藏起來就是了,你不懂就讓開,別在這裏添亂。”大妞推了推小二,一臉嫌棄。
“誰說我不懂,你知道藏哪裏最安全嗎?你不知道吧,我就知道!”被姐姐鄙視,小二跳腳。
15.章 需要防範的人
“那你到是說呀!”大妞插腰,才不服他。
“爹,你保證我說了不打我!”那是自己的秘密,誰都不知道,裏面全部是自己的秘密,要是爹看到了,萬一打他呢。
爹為了他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