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鹹陽報喪(上)
當夜,平原君府上就挂出了白缦,訃告被靜靜放到柳甄案上,次日,柳甄一身素服出現在在平原君靈堂之上,旁人素服背孝本不合規矩,然柳甄不顧他人側目,柳琳知曉他在用柳甄的方式送平原君最後一程,兌現他的承諾,告慰平原君在天之靈,平原君不僅是他的知己,更是他的君父!
柳甄在平原君棺椁旁涕泗橫流,久久伏地不起,不能自己,他壓抑了太久太久,親妹妹的死亡,知己的故去,柳甄終于找到了一個機會,一個釋放自己萬般悲痛的時機。
卷地而起的北風呼嘯不停,厚重的雲層漸漸堆積,邯鄲城迎來了第一場大雪,大雪足足下了七日,平原君七日靈期已過,半宿風雪在又一日天明時分由激蕩轉稀緩,一身重孝的柳甄和趙志奉平原君靈柩安靜的入葬于王陵內,送殡的百姓朝臣,沉默有序在街面上一次排位,禮送這位深受愛戴的王族貴胄,柳琳亦帶着嬴政混跡在送葬的隊伍中,對這位傳奇老者表達最後的敬重之意。
王陵氣氛森森,凝重地使人喘不上氣,她把嬴政交到念兒手上,徑自出了山門。山門府下,一位淺青色素衣着身,兩鬓斑白面頰清瘦,渾身散着幾分仙風道骨味道的老者坐在山石上,柳琳上前搭話道:“敢問先生,可是在此地修習?”那老者淡淡道:“老夫等一女子。”柳琳溫言答道:“老者不知平原君入葬?山門內皆是宗室王臣,今日怕是不會再有人上來了。”“可你不是來了嗎?”老者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柳琳一時愕然脫口道:“您在等我?”老者微笑着搖了搖頭道:“姑娘是你在找我解惑。”,柳琳聽了此話不由得想起先前與燕太子丹的對話,猜測道:“莫非…莫非您就是鬼谷先生!”
鬼谷子欣慰颔首道:“姑娘聰慧機敏,不愧是鳳血玉牌選中的主人。”柳琳一聽‘鳳血玉牌’立時激動問道:“鬼谷先生您了解它的用途和用法對嗎?它和崆峒印有什麽關系呢?您知道我怎麽才能回到我的時代嗎?”她連發三問,鬼谷子難掩笑意道:“姑娘窺探天機是要遭天譴的,老夫只能告訴你時機成熟,姑娘自然能哪裏來回哪裏去。”
“什麽時候才是時機成熟?”柳琳急問道,鬼谷子起身回道:“姑娘可知你口中的崆峒印是何物?那是東海不死族的守護神器,自古相傳得到它的人能擁有天下,亦有人相傳它能讓人不老不死,幾百年來許多方士尋此印,皆一無所獲不了了之。”“可我見過!它就在秦國!”
“姑娘說見過老夫定是信的,崆峒印與姑娘頸項上的鳳血玉牌有相通感應之效。”“它們在一起會改換時空對嗎?”鬼谷子笑得樂不可支道:“姑娘不是已經在這了嗎,這點你應該比誰都清楚才對。”
柳琳一抹緋紅上臉,窘态十足,道:“是我急躁表達錯了意思,鬼谷先生我是想問要怎麽更正這個錯誤?”
“這并非是錯。” 鬼谷子道:“事有因果,萬物輪回,凡所緣際,定為巧意成之,姑娘順應天勢,崆峒印自出,七星陣動,萬物歸位,只是……”
“鬼谷先生,無妨直言。”
“七星陣啓動除了鳳血玉牌與崆峒印之外,還需一件寶物—東海水晶棺。”柳琳回憶起在骊山隐墓下将自己吸入其中的詭異水晶棺,不由脫口道:“可是那種晶瑩剔透,棺蓋半開與棺身渾然天成的水晶棺?”
“姑娘見過?老夫可沒有眼福得見,但古籍上記載的,确如姑娘所描述的那般。”“鬼谷先生的意思是我要集齊這三樣寶器,開啓七星陣,就能回到屬于我的時代了嗎?”
“這是自然,那時老夫開啓七星陣,萬物複原主星歸位時,姑娘想留在這裏老夫都做不到,但老夫勸姑娘莫要如此樂觀,崆峒印好尋,這東海水晶棺卻是至今尚未出世,古籍記載這晶棺在東海齊國萊州灣一帶,卻無人見過。”她篤定說道:“我一會找到的,不,是我一定要找到!”鬼谷子聞言和悅道:“老夫還要提醒姑娘一句,七星陣開,須得順應天時,姑娘切記萬事只做個旁觀者便好,在這裏姑娘是最大的變數。”
柳琳允諾稱是,又道:“我曾聽燕太子丹說過,鬼谷先生雲游四海,若是我尋來這三樣寶器,如何告知鬼谷先生呢。”
“天下修道,終南為冠,姑娘集齊三樣寶器後,前往終南山便能尋到老夫。”柳琳嘆道:“終南山下以隐士修行而聞名,令無數問道之人心生向往,鬼谷先生真是尋了個好地方。”
“哈哈…,姑娘還懂修道。”
“略知一二而已。”話音剛落,就見柳念與嬴政找了出來,鬼谷子提起包袱道:“老夫靜待姑娘消息了,到時定與姑娘談道論經。”說罷,悠悠然下了山,他二人走近,嬴政道:“方才與你交談的白發老者是誰?”她含糊其辭道:“一位道長罷了,正巧在此遇見便閑談了兩句。”柳念奇怪道:“這附近又沒有道觀,這道士不知曉這是王陵嗎?”她忙道:“平原君既已入陵,我們也該回去了。”
入夜,柳琳輾轉反側,依鬼谷子所言東海水晶棺那麽難找,憑她一人之力,這輩子恐怕都是找不到了,若是找柳甄幫忙,他定要問清緣故,她要是答不上來,柳甄又怎會同意白費功夫去找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棺材呢。
當下她的腦海裏浮出一個身影---巴清!她可以讓巴清幫忙找水晶棺!巴清娘家發跡于東海,多少也會有些線索,再不濟傳聞肯定是聽過的。想到此處,她翻起身,點燈伏于桌案前,鋪平絹布寫寫畫畫着,不一會,柳琳便憑記憶畫出了惟妙惟肖的水晶棺,此時柳琳最感激的應該是在現代逼迫她學習素描的爺爺了,竹簡中詳盡寫清晶棺的大致方位,她細致地把竹簡于絹布一同放入皮袋中,用燃燭液封印起來,最後蓋上她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