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廟會上人山人海燈火通明,好不熱鬧。雖然有隐衛暗中保護,連君則還是提了心,緊緊握着她的手,寸步不離地陪着她往裏走去。
段槿煊從沒有逛過廟會,要說之前是尚有擔慮,那此時面對琳琅滿目的貨攤,她便再難抵擋心中埋藏了十幾年的好奇和屬于姑娘家對美的追求,所謂擔心所謂憂慮早已被抛到九霄雲外去了。
她難掩興奮地穿梭在攤前貨邊,似是兩只眼睛都不夠看的,一個勁兒地問這問那,不一會兒宇謙的手臂上就挂滿了貨品。
而原本要買的河燈卻是遲遲沒有着落。
連君則默默地跟着她,她帶了幾分歡脫的側影讓他再難調轉視線,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她,這樣滔滔不絕,笑意晏晏的她。
便只有此時的她,尚且能算作一個普通的姑娘。
他在想,若是能夠守護這樣的她,細水長流漫漫長日,倒也算歲月靜好。
可心裏千斤重的家仇國恨卻叫嚣着闖進了腦海,星眸一凜,他立馬否決了這個近乎荒誕的念頭。
神色沉了許多,為了不讓段槿煊看出什麽,他還是挽着溫和的笑,耐心地陪着她選着河燈。
“你覺得哪個好一些?”
身邊的人眼裏灼了光,他應聲看她,她便先在他的眼裏放了一盞。
不知不覺眼波盈滿了燭火,他随着她的目光看着架上各式各樣的河燈,大多都是花形的,也有簡潔一些的方燈圓燈。
連君則掃視了一圈,心中已有了主意。
他先不說,轉而問道:“小姐覺得呢?”
段槿煊面露糾結,柳眉微蹙,捏着下巴仔細想了想,“蓮花和梅花的不錯,鶴形的也挺別致,那個兔子也可愛……”幾乎把所有的形狀都說了一個遍,還是選不準,她轉過頭,求助道,“到底哪個好?”
有意溜了一眼她的發髻,而後悠然地取下一盞托到她面前,笑問:“這個如何?”
Advertisement
是木槿……
是她。
心底像是猛地被什麽給填滿了,軟軟的,脹脹的,說不清道不明,看不見摸不着,但它卻确确實實存在着。
她看着他手中的那盞燈,淡粉的瓣,淺黃的蕊,堪堪一朵,盈盈一心。
木槿,木槿,他掌心裏的木槿。
她不言不語,但那眼中流露的燈火燃着她內心所感,映在了他的瞳裏。
眼前是一片橘紅,他攬上她的肩往河邊走去。
宇謙望着他們的背影,他從來都只能遠望着的背影,清晰的落寞凝在臉上,随着搖晃的火光融融,在心上灼下一個不可言說的痕。
他嘆了口氣,看向架上的木槿河燈,鬼使神差地伸出手去,卻在最後關頭縮了回來。
那朵淩風傲雨倔強的木槿,是他的可望不可即,是一生的守護。
他自嘲一笑,搖搖頭,從懷裏掏出幾個銅板給那小販,垂頭默默回了馬車。
——此刻的他們,應是只想兩個人的。
臨州處北,此時已是三九嚴寒,護城河應是萬裏寒冰的,但由于挖鑿護城河時竟挖到了地下溫泉,于是整條河便依舊能在冬天裏肆意流淌。
此時河上已經飄了不少的河燈,遠遠望去,若點點星屑灑下,浮在水面,斑斓影綽,蜿蜒成一條燃燒着的銀河。
岸邊少女們或只身一人,或情郎相伴,她們放下那一盞盞攜着美好願景的燈,望着那随漣漪越飄越遠的河燈,臉上是比燈火還要明媚的紅暈。
連君則帶着段槿煊挑了一處人少的地方,把随燈相贈的炭筆取出來交給她,柔聲道:“小姐也許個願望吧。”
一般河燈上所書寫的內容大都是為求姻緣或為求一心人的,只是這兩件對段槿煊來說,都是咫尺天涯的存在。
她看着水面上的星星點點,目光變得深而遠。
她無聲嘆息,想了想,在那花瓣上寫下了十個字——
惟願河清海晏,江山綿長。
河清海晏為君,江山綿長亦為君。
而我,定會為你,将這願景成真。
我沒有什麽願望,若是有,也都是給你的。
君則,你看,我這一生,不過是為君,傾盡所有。
木槿浮水,燭火為心,溶溶蕩蕩的護城河萦纡着萬千心願綿綿向前,不退不返,無曲無折。
連君則一直默默地凝望着她,姑娘清麗的容顏被暖融的燭光所鑲嵌,半明半昧,萬分柔和。她遙望着遠方,眸中是捉摸不定的流光,她的表情淡淡的,笑也是淡淡的,恬靜安适,清雅和逸。
在風第五次将她鬓角的長發揚起的時候,他上前把她裹在懷裏,嗓音是極致的低柔。
他說:“夜深了,我們回去吧。”
“嗯。”她深吸了一口氣,唇角高高翹起,“今天,是我此生最開心的一天。”
因為今天沒有女帝,沒有皇後,唯有段小姐和她的連公子。
這短短的幾個時辰,卻是她一生中最最溫暖和耀眼的一瞬,日後要是想起來,也是會笑的吧。
“你若是喜歡,明年我還陪你來。”
眼前的人這樣說。
她也只是笑,不應不答。
明年嗎?
我們怕是等不到了。
第二日回歸朝堂,昨夜那些該有的不該有的東西皆藏回心底,她只是女帝段槿煊。
她默默看着手中的北漠戰報,面上仍舊是不辨喜怒的神色。
北漠地勢複雜,而氐人又是世世代代在此定居,對這片大漠要比襄軍了解得多,加上氐人生性狡詐、神出鬼沒,給襄軍造成了不少的麻煩,而氐人的這些陷阱與陰謀皆被一個名為寒漠的小小校尉看破,并提出了嚴密的作戰計劃,幫助襄軍轉危為安。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迂回作戰,襄軍終于在三月初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道承二年三月十一,鎮北元帥率二十萬襄軍攻破氐人防線,直入北漠深處。
三月廿六,氐族首領棄帳而逃。
三月廿七,襄軍燒氐族金帳,俘虜五百餘人。氐族滅。
四月初九,襄軍于漠西五十裏生擒氐族首領,鎮北元帥親斬其頭顱。
四月廿八,襄軍班師回朝。
九十九級石階之上,女帝一身莊重的衮服冕冠,巍然而立,俯視着階下的泱泱襄軍。百官立在身後,目視着鎮北元帥拾級而上,叩拜于女帝腳下。
“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段槿煊親手将他扶起,含笑而言:“元帥請起。”
元帥把手中的黑布包裹奉上,“此乃氐族首領的首級,特獻于吾皇!”
段槿煊淺笑着接過,一手托起,另一只手随意背在身後,指尖一抖,那顆血淋淋的頭顱便從黑布中滾落在地,順着石階一路向下。
将士們見此場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忍不住高舉□□劍槍,齊呼“萬歲”。
在這不絕如縷的高喊聲中,段槿煊手一揚,黑布驟然随風,不尋蹤跡。她噙着淡笑負手而望,眼底無瀾無波。
而身後,丞相與誠國公皆暗暗眯起了眼,意味深長地看着不遠處睥睨衆生的女帝,若有所思。
晚上是飲至禮,觥籌交錯間段槿煊從容地開始了論功行賞的步驟,特意隔過了一個名字,将其餘的人嘉獎完畢後宇謙及時出來提醒。
“陛下,奴才瞧着您好似落了一個人。”
“哦?”段槿煊佯裝驚訝,“竟是如此嗎?”
“是啊陛下,您看看,奴才都替您記着呢,”宇謙把名單往前一送,指着一處道,“這還有一位沒标的。”
“嗯,還真是,看來朕是高興過頭了,竟看錯了行。”
坐在偏桌的一個人瞅着臺上這一唱一和的主仆兩個,無聲地扯了扯唇角。
段槿煊一抖名單,悠然念出了那個名字,“寒漠。”
寒漠應聲而起,行了一個标準的軍禮,聲音铿锵,“末将在!”
段槿煊玩味地掃了一眼,垂眸看了看他的功績,而後佯裝驚奇,“一個小小校尉竟立了如此大功嗎?”
宇謙又上來助攻,“是啊陛下,奴才聽說有一次軍隊差點入了氐人的埋伏,就是這個寒校尉及時看破,冒死勸阻,這才沒讓氐人得逞,八千将士毫發無損地撤回了大營。”
眉梢輕挑,段槿煊轉向鎮北元帥,“可是屬實?”
鎮北元帥颔首,“回陛下,宇總管所言句句屬實。”
“嗯。有勇有謀,當真是不可多得的英才。”段槿煊不吝贊許,指尖叩了幾下桌面,而後舉起酒觞一飲而盡,杯落桌,聽得她淡道,“如此,就把大司馬的位置給他吧。”
一語畢,衆人皆停了動作,不可置信地瞪大眼張大嘴。
大司馬,這可是武職之巅啊!他寒漠竟然從區區從七品的校尉一躍成為三公之一,這要讓他們說他運氣太好,還是陛下太過草率?!
而鎮北元帥更是立馬沉了臉,他本想着憑此次剿滅氐族的功勞能從前線退下來,在朝堂上謀個軍政之職,連他自己都不敢妄想大司馬那個位置,竟被段槿煊雲淡風輕的一句話就給了一個毛頭小子,他不禁暗中攥緊了拳。
段槿煊無聲地将這些收進眼裏,細長的鳳眸微勾,慢慢拿起酒觞掩去其中那一閃而過的寒芒。
而在另一頭,連笙面上也是諱莫如深。
寒漠倒是沒有任何多餘的反應,徑直走上前謝恩,一舉一動皆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臣叩謝陛下隆恩!”
“寒愛卿請起。”
“謝陛下!”
寒漠站起身,如劍而立,之前他坐在偏桌沒人注意,此時站在大殿中央的他周身打滿了明亮的燈火,輕而易舉地就看清了容顏。
孟紹青一愣,脫口道:“寒君?!”
這一聲驚呼引得衆人紛紛注目,後又交頭接耳起來。
在這一片竊竊私語聲中,只聽首座上一聲極淺的嗤笑,衆人登時噤聲。
段槿煊松松地椅上扶手,屈指支頤,挑了尾音,“寒君?”鳳眸淺阖,懶散出音,“朕的寒君正在雲祥宮裏養病呢,誠國公果真是年紀大了,這眼都花了。”
孟紹青臉上青白交接,斂着怒火起身作揖,“是臣失言了,只是這寒大人的容貌當真是與寒君極其相似,臣一時看差,還望陛下見諒。”
“哦?”尾音拖曳,段槿煊幽幽地看過去,“看來誠國公對朕的後宮當真是了如指掌啊,連寒君的容貌都記得如此清楚。”故意頓了頓,見孟紹青的臉更白了,她勾了冷笑,語調戲谑,“不過寒君到底不是你的兒子,還是讓人親爹來認認吧。”
衣袖随意一揮,“忠勇侯。”
大殿右邊站起了一個中年男子,畏手畏腳地躬身作揖,“臣在!”
“去,看看站着的這個是不是你的兒子。”
忠勇侯卻未領旨,道:“回陛下,寒君身處後宮之中,殿中之人斷不可能是臣子!”
段槿煊不以為意,笑道:“你就過來看看,好歹給誠國公一個定心丸吃。”
忠勇侯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上前,象征性地打量了寒漠幾眼,而後正身向段槿煊,“回陛下,此人雖樣貌與寒君頗為相似,但其絕不是寒君!”
說實話,就連忠勇侯自己都沒記得過自己兒子的長相,況且也從沒想過從小體弱多病的歸寒能從軍,而陛下此舉明顯是要給誠國公一個巴掌,他雖膽小,倒也是個明眼人。
段槿煊的目光一直松垮地攫着孟紹青,忠勇侯言罷,她停了一會兒才悠然開口,“誠國公,你可聽清楚了?”
孟紹青趕緊應着:“臣聽清楚了!是臣老眼昏花,一時糊塗看錯了人,還請陛下降罪!”
“是該降罪。”
輕飄飄的四個字,對孟紹青而言卻是一字千鈞。
後背瞬間冷汗淋漓,他垂着首一動不敢動,心裏全是不祥的預感。
果然,首座上的人又不鹹不淡地丢了幾句話來,“誠國公的一時糊塗,卻讓朕的寒君蒙受不白之冤,寒君自入宮之日起就甚得朕心,他受了委屈,朕定是要為他讨個說法的。”
不經意間略了寒漠一眼,他強忍着笑,面部輪廓繃得死死的。
段槿煊移回目光,神态自若繼續道:“誠國公年邁,理應是頤養天年的年紀,朕卻從未體諒老臣之辛勞,實乃朕之罪過。為補償誠國公,朕賞黃金千兩,命工部擴修國公府,明日起誠國公便好好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吧。”
孟紹青“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疾呼道:“陛下!臣……”
“怎麽,誠國公是嫌朕賞賜得少了?”段槿煊故作訝然打斷他,“那誠國公便來說說還想要些什麽,只要是朕有的朕全都賞給你。”
孟紹青此時已面如死灰,段槿煊把路給他堵絕了,不管他怎麽掙紮都于事無補,她這一手甕中捉鼈當真厲害!
他暗咬牙關,僵硬着叩拜,“陛下體恤,臣謝主隆恩!”
“都說了誠國公年邁,你們還愣着幹什麽,還不快去給扶起來?!”段槿煊柳眉一豎,拍案怒道,“這麽不會伺候人,朕要你們何用?!”
宦官們忙識趣地左攙右扶把孟紹青給架回了座位上,在場的人看着這曾經叱咤風雲的亡越平西侯如今竟被幾個閹人所擺布,一時間唏噓的唏噓,看戲的看戲,叫好的叫好,但心裏都明白,女帝這是鐵了心要鏟了這段家人忌諱了十四年的心頭大患。
皇命難違,就算他孟紹青再怎麽不甘心,再怎麽憤恨,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被一個十八歲的丫頭如此欺辱,怪只能怪他自己當年甘願對段銳俯首稱臣。
連笙冷眼旁觀,不費吹灰之力就借段槿煊的手除掉了一個勁敵,那這以後的路,可就好走得多了。不過看着殿中那個少年得志的所謂寒司馬,她如此看重他,到底是心血來潮還是早有計劃?連笙不禁微微皺起了眉,一時間竟摸不透段槿煊的心思。
罷了,靜觀其變吧。
眉宇舒展開來,淺淺地呷起觞中甘醇。
段槿煊望着寒漠不停扯動的嘴角,知他快憋不住了,暗罵一聲沒出息,趕忙說了幾句客套話揮手放人回去了。
凜了神态,她又開口,“鎮北元帥此次立了大功,朕一直定不下給元帥的賞賜,思來想去,唯有一樣可表朕之嘉許。”又是幾個瞬息的停頓,挑起了衆人的胃口,她才輕淺一句,“便賜元帥國姓吧。”
若說之前聽到段槿煊封寒漠為大司馬時鎮北元帥還能勉強掩飾自己的臉色,那現在就是實打實的烏沉一片了。
偏他還不能發作。
賜國姓是至高殊榮,還能被附入皇室屬籍,但放在眼下的鎮北元帥的身上,那就只是一個明褒暗貶的賞賜了。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功高蓋主者,殺的殺貶的貶,最好的也就像他這樣給個無關痛癢的賞賜,無非就是逼着其主動辭職。
鎮北元帥哪能看不出這女帝真正的意圖呢。
他強壓下怒火,扯了個得體的表情,領旨謝恩,“臣叩謝聖上隆恩!只是臣自知道微德薄,難堪陛下之厚愛。況臣年歲漸長,雖躊躇滿志一心為陛下效犬馬之勞,但終是有心而無力,故懇請陛下準臣辭卻元帥之位,讓賢于有才之人,我襄國方可萬世永昌!”
目的達到,她也不再說那些沒用的場面話,玉容一舒,舉觞遙祝,“如此,朕便準了。”
鎮北元帥咬着牙,強裝淡然地拿起酒觞一飲而盡,幾滴烈酒滑到頸上,灼熱難捱,直燒心肺。
段槿煊則是慢慢飲着,酒觞半遮的鳳眸微微眯起,眼底如杯中之酒輕晃,卻抓不到絲毫情緒。
衆人看着龍椅上氣定神閑的女帝,無不心生敬畏,僅十八歲,便能在飲至禮上不見刀血輕而易舉地除掉兩個肘腋之患,還讓他們無話可說,甚至是主動讓位,這個女帝,真可謂是架海擎天。
這樣想着,他們皆不由自主地正襟危坐,垂首緘默。
一觞盡,段槿煊把手往外一伸,宇謙又給滿上。她端起,望着臺下衆人,聲音舉重若輕,“衆愛卿且舉杯滿飲此酒,共祝我襄國河清海晏,國祚綿長。”
百官立,共舉觞,“天佑我襄,國祚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