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山寺
廖永興“哼”了一聲, 沒有說話。昨夜趙玉和謝瑾時商量對策的時候, 他已經來拜訪過廖永興一次, 那一次, 他可不是空手來的。
廖永興雖然對周曾比較忠誠,但是他和周曾的手下有着同樣的毛病:貪財、好色。沒有了林安建對他們的約束, 他們都想把從前沒能撈到的錢再撈回來。
廖永興在心裏琢磨, 周曾這一次還不知道回不回的來,若是他回不來, 周遲就會接管周曾的勢力,自己沒有必要為了這些瑣碎的事情,和這位将來很可能會掌握他的生殺大權的人過不去。
況且,他雖然手上還有些自己的隊伍, 但周遲也有他的親兵,若真的發生沖突,他絲毫也撈不着什麽便宜。
他們兩個相對一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廖永興把手一揮,他身旁的一個侍衛遞上一張紙來。廖永興道:“這些都是方才來過的人,不過,你要顧及着大将軍的面子,不能做得太過分。”
他又囑咐道:“至于那些大晉的臣子, 我們暫時還要好好養着他們, 李康路手上的太子不知是真是假,但只要這些人在,就沒有人敢公開質疑宮裏頭皇上的身份!”
周遲覺得廖永興說的很有道理, 這讓他對這位看似粗魯的老頭子有些刮目相看。至于廖永興執意要送走趙玉的事,他也消化的差不多了。
況且,他和趙玉已經在一起待了一個月,就算是再豐盛的酒宴,接連享用一個月的時間,也有些膩了。
而廖永興目前似乎還不能确定自己和趙玉之間發生了什麽,周遲覺得,廖永興到底是周曾留下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不要把趙玉牽扯進來的好。
于是,他發揮起自己多年以來吹捧周曾的功夫,好好的把廖永興恭維了一番。廖永興聽得受用,昨天的金銀珠寶也在他的腦海裏閃閃發光,他帶着比較愉悅的心情,把周遲送出了家門。
幾天之後,一輛馬車停在莫安寺寺門處,趙玉忐忑不安的上了車。她輕輕撫摸着自己的小腹,這個脆弱的新生命,不知道是否能夠經受得住一路颠簸。
趙玉回頭看了一眼,周曾的行宮在冉冉升起的太陽照耀中,顯得金碧輝煌,格外壯觀。
不過趙玉知道,這一切都不再屬于她了。
她嘆了一口氣,爬進了馬車裏。
*****
今年,齊地的雨水格外充沛。
齊地的夏日沒有南方的悶熱,夏地的幹燥,這一年,它在接連的細雨中慢慢拉開了序幕。
吳攸慢慢的喜歡上了朔州的天氣,齊地的雨不是江南那種蒙蒙的似煙的雨霧,而是帶着無盡的生機和清新涼爽的氣息,在清晨或午後下一陣子,待雨停之後,往往餘下的大半天都是晴天。
吳攸不久前行過了笄禮,這些日子也沒閑着,在她的堅持下,趙揚同意她仍然去兵營裏随新兵一起練習功夫。趙揚也經常親自上場,指點她和賀雪齡、吳懷之。
吳懷之很快就離開了新兵營,去随那些身體健壯的孩子們一起練武了。吳攸和賀雪齡對望一眼,感覺她們兩個大概永遠都會停留在新兵營的不及格線上。
朔州沒有歷州那樣規模的馬場,但是,趙揚仍然尋了一塊空地,閑時便教吳攸騎馬,兩人感情日篤,婚事也終于提上了日程。
這一日趙揚和吳攸在馬場練馬過後,吳攸拍了拍和自己配合越來越默契的大白,對趙揚道:“如今郊外景色明媚,咱們何不叫上陸先生和阿齡一起,去郊外騎馬踏青?再過幾日,天太熱,想出去怕是也沒有機會了。”
吳攸固然是在城裏待得有些悶,另外也是因為她怕大白大部分時間都呆在馬場裏,出了馬場,很有可能會不知所措。想到自己或許過一段時間可能還要南下,她希望自己從人到馬,都能做好充足的準備。
趙揚見吳攸有些期待的看着自己,唇角輕輕一挑,欣然道:“可以。”
說罷,他馬上就吩咐手下,讓他們去為陸洵和賀雪齡準備馬匹。
另外随行的一幹人中,還有吳懷之,吳攸再次驚訝的發現,吳懷騎着一匹小馬,已經比自己更有模有樣了。
吳攸郁悶的拍拍大白:“革命尚未成功,咱倆還得努力啊!”
大白不屑的晃了晃腦袋,感覺是吳攸拖了自己的後腿,而趙揚聽見吳攸這些稀奇的言論,只是笑笑,幫她調整了一番,衆人一同上馬,出了城,往郊外去了。
吳攸用心的感受着大白的動作,調整着自己的姿勢,趙揚也放緩了速度,和她并辔而行。
陸洵和賀雪齡跑在前面,看着他們的背影,吳攸又有些分神——和他們剛見面的場景就在眼前,而如今,從歷州到朔州,這些人還都在自己身邊,讓她感覺自己在這個時空裏,甚至比從前,更有歸屬感了。
她又側過頭去,看看趙揚,趙揚對她一笑,道:“抓穩了。”
說罷,他将吳攸的馬缰輕輕一抖,大白加快了速度,向前馳去。
正所謂“晴日暖風生麥氣,綠蔭幽草勝花時”,孟夏和仲夏都已經過去,數年來,齊地的百姓将第一次在平靜中迎來一個豐收的季節——許多夏收的作物接近成熟,夏季的收成如何,此時已經可窺見了。
在田裏勞作的百姓們見這一行人飛馳而過,有認得的趙揚的,都放下鋤頭,跪拜在一旁。
他們離朔州城池越來越遠,也将成片的麥田抛在了身後,面前是郁郁蔥蔥的一片樹林,層翠掩映中只見一座白牆灰瓦的寺廟,隐隐能聽見僧侶們誦讀經書之聲。
趙揚喝令衆人在樹林前将馬勒住,問吳攸道:“天色已經不早,要回去麽?”
吳攸跑了這一圈,覺得身心暢快,剛想點頭答應,忽然天色漸暗,層疊的烏雲從天邊湧了上來。
陸洵撥馬回到趙揚身邊,對他道:“大将軍,看樣子,要下雨了,不如找個地方,避上一避。”
趙揚聽罷,一看自己這一行還有吳攸、賀雪齡這些淋不得雨的,便道:“也好,就去那寺裏歇一歇罷。”
*****
和朔州的平靜、欣欣向榮的景象相比,北方的其他地方,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
周曾和李康路在靈州的戰争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在對峙過後,兩人都回到了自己的戰營中,做好了長期對戰的準備。戰火燒到了珉、夏邊界的十餘個州縣,在兩人打的天昏地暗的時候,不少原先歸附于周曾或李康路的勢力脫離了他們的控制,又開始自立門戶,甚至參加到了這一場亂戰之中。
譬如,原先一直投靠在周曾旗下的兩個州,一直不滿周曾的橫征暴斂,如今站到了李康路那邊,和李康路一起對周曾發起了前後夾攻。
與此同時,永州的境況也不樂觀。廖永興和周遲似乎沒有結成堅固的同盟。周遲暗地裏殺死了幾個反對他的周曾的手下,這引起了廖永興的不滿。而且,在是否要支援周曾,如何支援周曾的問題上,兩人又産生了巨大的分歧。
正當趙揚和吳攸思索着應該如何給兩人之間燃起的戰火再澆點油的時候,一輛馬車悄悄的停在了将軍府的大門前。
趙揚對被送回來的趙玉還算客氣,他早就收到了消息,因此也做好了準備。趙玉馬上就被送到了一個她所熟悉的環境——朔州一處偏僻的寺院裏。
雖然只是匆匆一面,然而,在趙玉的眼睛裏,吳攸還是似乎看出了某種以前沒有見過的神色——她還是像從前那樣光彩照人,可是雙眸之中,卻少了張揚和挑釁,而是充滿了深深的防備,她好像在保護着某種對她來說很珍貴的東西。
接下來的事情差不多也還在趙玉的預料之中——趙揚不好糊弄,她被送到寺裏的第一個晚上,就有大夫來到寺裏,給她把過了脈。
很快,她就等來了一碗湯藥。
趙玉無計可施,只能把這碗藥喝了下去,然而,不知道為什麽,這孩子似乎格外頑強,趙玉腹痛了起來,很快就昏了過去,但當她醒來的時候,卻發現什麽都沒有發生。
趙玉很清楚這意味着什麽,她有些釋然,卻也感到更加不安。
她知道趙揚不會就這麽算了,而随着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她的腰身終于漸漸的粗了起來。
雖然大部分時候都不太明顯,但是,趙玉知道,用不了多久,寺院裏的人就會發覺她的異樣。到那時,她就再也瞞不下去了。
她想到了謝瑾時的囑咐,同時,從寺院裏的人們偶爾的議論中,她也知道了趙揚就要成親的消息。
她明白,正如謝瑾時所說,也許現在能幫她的,只有吳攸了。
正當她在寺中思索着如何才能見到吳攸的時候,卻聽說,寺裏來了幾位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