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求簽
待衆人走近一看, 這寺廟依山傍水, 幽雅壯麗, 遠比在林外看起來氣勢宏大許多。
趙揚的侍衛早已前去通報, 幾人進入寺中,只見見座座廟宇錯落有致, 巍然聳立, 衆人不覺都放輕了腳步,在院裏靜靜等待。
趙揚派人傳話給寺中主持, 道:“我等借貴地躲雨,打擾了諸位清修,獻上些香火錢,聊表敬意。”
吳攸看着寺院中青煙缭繞, 一派肅穆莊嚴。想起外面世事紛争,自己和趙揚雖然得享片刻安寧,然而未來的路仍是艱險非常,吉兇難料,不由得有些黯然。
趙揚見庭中一棵樹上挂滿了紅色的錦條,系着金閃閃的銅鈴铛,微風一吹,在那裏叮咚作響。他有些好奇, 問左右道:“這是做什麽用的?”
那人笑道:“大将軍有所不知, 尋常人到這寺廟裏求簽問蔔,過後會把求到的簽,或是自己所求之事寫了挂在這樹上, 希望能夠成真。”
賀雪齡一聽,來了興趣,道:“我想求一卦,在哪裏求呢?”
那寺裏的人道:“姑娘到那佛像前上了香之後,便可求卦……”她把手一伸,道:“就在這邊。”
吳攸見狀,對趙揚道:“我們不如也去求一卦吧。”
趙揚點點頭,路洵便攔住了賀雪齡,對趙揚道:“大将軍先請。”
趙揚走進廟中,吳攸在外面聽見一陣竹簽嘩啦啦搖動碰撞的聲音。過不多時,趙揚面色平靜地走了出來。
吳攸見衆人都看着她,便邁步走了進去。裏面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尼,見了吳攸,先是一愣,後又施禮道:“世道輪回,諸界本是一界;九轉輪盤,今生原是往生。”
又道:“你在此處也應如在彼處般,多行善事,多積善緣,你所求的,必成正果。”
吳攸見她道破了玄機,也忙回了一禮,道:“多謝師父點化,我記下了。”
那老尼說罷,便将三根香遞給了她,吳攸接了過來,跪在佛前,邊叩邊在心中想道:“人不能太過貪心,我還是只許一個願望好了。”
她閉上眼睛,将自己心中所想默默念了一遍,然後,把那香插在了佛前的香爐裏。
那裏還有三根香燒了一半,應是方才趙揚插上去的。吳幼見自己的香和趙揚的香并排燒着,不由得露出了一個笑容。
那老尼擡手把旁邊的竹筒拿了起來,閉目凝神,在手中不斷搖晃着,過了片刻,方才遞到吳攸面前,輕聲道:“抽罷。”
吳攸小心翼翼的拿了一根出來,老尼看了一看,笑道:“是上吉。”
吳攸接過來,只見上面寫道:
一片孤帆萬裏回,
管弦瑟瑟莫停杯。
如雲勝友談風月,
秋色連波落葉歸。
吳攸看了,若有所思,緩緩站起身來,拜了一拜,走出門去。見趙揚有幾分好奇和期待之色,她卻抿唇一笑,對陸洵道:“陸先生,該你了。”
陸洵剛想進殿,賀雪齡卻拉着他道:“我想和陸大哥一起去。”
陸洵剛想阻止她,卻聽殿內老尼道:“無妨,你二人一同進來便是。”
賀雪齡十分高興,拉着陸洵跑了進去。趙揚和吳攸相對笑了笑,趙揚忍不住,問道:“你求了什麽?”
吳攸只是笑,卻不答話。趙揚見好不容易擺脫了賀雪齡,便又道:“你想挂些什麽在那樹上麽?”
原本吳攸對這類旅游景點慣用的把戲是不信的,不過,想起方才那老尼的話,她心中升起幾分敬畏,對趙揚點頭道:“好。”
寺中的人早有準備,捧來一個檀木的托盤,端到二人面前,上面是兩段紅色的錦帶,還有筆墨,一應俱全。
吳攸從其中撿了一條錦帶,走到一旁,對趙揚道:“說好了,你不許偷看。”
趙揚見吳攸站在樹下,就如那日在學堂的院子裏,這會兒雨還沒落下來,天越發陰沉了,吳攸的眸子卻還是亮閃閃的,白皙的臉上似乎沾了一層淡淡的水氣,見趙揚看着她眼睛一眨不眨,很快又泛起了微紅。
她眼珠一轉,背過身去,在旁邊的石桌前坐下,認認真真的寫了起來。
趙揚輕輕笑了一聲,自己也持筆寫了幾句,把筆一放,來到吳攸身後,見吳攸還在那裏輕輕吹着她的紅錦帶,腮幫子鼓鼓的,絲毫沒有覺察到趙揚的存在。
趙揚禁不住出聲道:“早就幹了。”
吳攸憤然把那兩行字用手一捂,低聲道:“趙揚,你幹嘛偷看我的!”
趙揚扶她站了起來,把一團軟軟的東西,往她手裏一塞,道:“也給你看我的。”
吳攸剛想大義凜然的道,我不想看你的。可人性中原本的好奇還是戰了上風,她便将趙揚那錦帶展平了,一眼過後,卻愣住了。
趙揚見吳攸慢慢的将他所寫的,和吳攸自己寫的并排放在石桌上,用極輕、極輕的聲音讀了起來。
只見其中之一寫着:
願為雙鴻鹄,奮翅起高飛。
而那另一個寫道: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兩人仿佛心有靈犀一般,都擡起頭,向對方看去。
莊嚴的寺廟之中,趙揚不敢造次。他只是擡起手,将掉落在吳攸肩頭上的,幾片細碎的槐花拂掉了。
趙揚見吳攸的眼中仿佛燭火一般,晃動着兩簇明亮的光點。又緩緩坐了下去,如玉的手指繞上鮮紅的緞帶,格外醒目。
吳攸手指翻動,将那兩條緞帶系在了一起。
趙揚的心砰砰直跳,眼看着吳攸将系緊的緞帶放進他的手中,冰涼的指尖在他手上擦過,讓他的手顫了一顫。
趙揚郁悶的很,還能怎麽辦呢?忍着吧!
好在這時候,陸洵和賀雪齡從殿內走了出來,賀雪齡一見吳攸就歡歡喜喜地道:“姐姐,我和陸大哥得的,都是上吉的簽。”
吳攸很懷疑他們因為早就知道了趙揚的身份,把那些不吉利的簽都換掉了。不過,或許是因為開心,吳攸對自己抽到的那支簽還是很相信的。
寺中的人接過吳攸系好的紅帶,将小小的金鈴挂在上面,然後,遞還給了吳攸。
趙揚道:“我來。”
在衆人的注視下,他将那挂着金鈴的錦帶認真的挂在了一處高高的樹枝上。
微風拂過,滿樹的紅帶輕搖,仿佛綻放了一樹火紅的花朵,銅鈴叮叮晃動,就在同時,一聲悠長的鐘聲響起,餘韻缭繞中,衆人都不覺有些恍然。
趙揚回頭沖着吳攸一笑,吳攸這回沒有害羞,也沒有躲避,而是注視着他,也回報了他一個淡淡的笑容。
賀雪齡也動了心,問寺裏的人要來了錦帶銅鈴,和陸洵一起寫畢,系在了樹上。
他們剛将錦帶挂好,頭頂上烏雲慢慢聚攏,細細微微的雨絲飄了下來。
寺中的人忙将衆人引到後院,安排他們在一件寬敞的禪房中稍作休息。
方才那老尼親自送來了禪茶,趙揚便借機向老尼請教起了佛法。老尼道:“大将軍手握一方兵權,尚有心向善,實在難得。”
趙揚道:“家母生前喜好吃齋禮佛,我耳濡目染,也略知一二。還望法師不吝賜教。”
吳攸等人一邊品茶,一邊聽那老尼講禪。外面的雨滴淅淅瀝瀝落下,流動的空氣很快就溢滿了夏日的沁涼,還有對他們來說有些陌生的,山間清新的草木泥土氣息。
很快,雨勢就小了下來,最後,終于停了。天色已晚,趙揚便起身向那老尼告辭,老尼也不相留,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安排人來送他們到寺門處去。
吳攸也正随着趙揚,起身要走,那來收拾茶碗的人到吳攸面前,伸手拿茶碗時,卻忽然從手裏翻出一張字條,按在桌上。
吳攸自然十分意外,見那人的神色,知道這是有人故意要偷偷遞給自己的,因此也沒聲張,把那字條收了,放在袖中,然後,那人方才将茶碗收去了。
*****
趙玉雖然和周曾做了沒有幾日的夫妻,周曾卻對她非常疼愛,從皇宮裏搜刮來的上好的珠寶首飾,毫不吝惜,全都賞給了趙玉。
趙玉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會好過,離開永州的時候,也把能帶的,都帶在了身上。
而自從來到了這遠離朔州城的寺廟裏,趙玉馬上一改在永州時對身邊人呼來喝去的本性,對待那些伺候她的人格外和氣可親。
她時不時從自己随行的東西裏,撿些不算貴重的的小東西,送給寺廟中的僧侶,還多次表示自己要仰慕佛法,要剃度出家,漸漸的,寺裏的人都被她的姿态感動,雖然不清楚她的來歷,但對她都很是尊重。
可是,趙揚明令禁止趙玉離開寺廟,因此,盡管趙玉屢次表示自己想要到朔州去看看,也沒有人敢放她出去。
趙玉眼看着自己的肚子,心裏愈發焦急,聽說趙揚便裝來訪,随行的還有兩個女子,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