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告密
劉刺史的府邸離着府衙不遠,吳攸等人一路押着他,方才空蕩的街道上竟然湧出不少人來,見他們走向府衙,也都紛紛跟在後面,朝府衙走去。
到了那石碑前面,百姓已經将這一處亭子,圍得水洩不通。王餘峰等人押着劉刺史跪下,吳攸上前,将他口中的布往外一拉,劉刺史馬上喊道:“我是朝廷命官,你又是什麽東西,敢随便捆我?!”
吳攸把趙揚給她的魚符往劉刺史眼前一伸,劉刺史頓時啞口無言。吳攸對他喝道:“這石碑上寫的什麽,你讀一遍!”
這回劉刺史不敢不從,開口讀道:“爾俸爾祿,民膏民脂……”
王餘峰又把他拖到另外一邊,他只得接着讀道:“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讀罷,他如夢初醒,對吳攸拼命叩首道:“尊使饒命,下官知道錯了。”
吳攸道:“不如問問常州百姓,肯不肯饒你。”
她話音未落,四周的男女老少指着劉刺史,憤然咒罵不停,竟無一人為他求饒。
吳攸朗聲道:“大将軍聽說劉刺史魚肉百姓,特命我來将其斬首,以懲戒後人!”
見衆人齊聲叫好,吳攸對趙揚的侍衛使個眼色,只見那人将佩刀一抽,手起刀落,劉刺史的頭就骨碌碌滾了下來。鮮血四濺,将那石碑染紅了一片。
吳攸對急匆匆趕來的常州官員,指着那裏,道:“從今往後,若有誰再敢如劉刺史一般,這就是前車之鑒!”
那些官員面面相觑,皆吓得渾身發抖,跪下來道:“劉刺史貪贓枉法之事,小人等并不知情,還望大人明察。”
吳攸嘴角一挑,道:“正好,我也需要各位協助。走罷,我們一起進去,把那些卷宗好好看看。”
*****
歷州境內,歸德大将軍府中,趙玉聽聞這幾日吳攸不在,馬上開始打起了算盤。
雖然她現在的主要目标是博取趙揚的歡心,但是,如果趕走吳攸只是一件順手的事的話,她是不介意稍微分點精力在這上邊的。
Advertisement
像穿越前一樣,趙玉很懂得打好群衆基礎的重要性。她把自她進府以來趙揚賞賜給她的東西,都賞賜了她左右服侍的人。
一來,這可以在旁人面前彰顯趙揚對她這個“妹妹”重視;二來,在這些人口中,她也充分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比如趙揚的喜惡,趙揚的作息,趙揚過去的經歷……只要是一切她能知道的,她現在都知道了。
自然,她也知道吳攸出府,是替趙揚辦事去了。雖然暫時還不知道趙揚讓吳攸辦的是什麽事,但是她衷心希望吳攸把它辦砸。
趙玉想,如果,她再推波助瀾一下的話,吳攸應該很快就能從自己眼前消失了。
趙揚生母早逝,他府上常年沒有女眷,那貼身伺候女子的丫鬟總共沒有幾個。趙玉很快就發現,自己身邊的一個侍女,偶爾也會被派到吳攸房裏伺候吳攸兩天。
趙玉覺得此人大有用處,因此,對這侍女也格外親厚。那侍女見趙玉如此美貌,待人卻和善謙遜,簡直覺得她像是仙女一般。
吳攸剛出府半日,趙玉便将這名侍女找來,對她胡編了一番自己如何精通蔔算之數。又對她道:“我見如今府裏頗有些兇險之象,源頭就在那兄長院裏那一間側房之中,兄長如此待我,我怎麽忍心有人在府中害他呢?”
她見那侍女驚愕的模樣,又安慰她道:“我年紀還輕,學這蔔算嘛,學的也不是十分精湛,因此也不曾對兄長提起,就是怕錯怪了好人。如今,屋裏那位吳……吳公子不在,你若是能去他房中細細查看一番,若是有什麽可疑之物,拿來與我瞧瞧,不是便罷了,是的話你便去交給兄長,也算是你的大功一件。”
那侍女道:“我不要甚麽功勞,只要将軍和小姐都平安無事就好。”
趙玉忙拉住她的手,将她的忠心誇贊了一番,最後又囑咐道:“我剛來這府中不久,不想招惹是非。因此,此事若是有人問起,你千萬莫要提起我的名字。”
侍女使勁點了點頭,退出房去,到了午膳時分,回到趙玉屋中時,她慌慌張張的,從懷裏掏出一樣東西,對趙玉道:“小、小姐料的真準。她……她那屋裏空空如也,只在枕頭下藏了這個,我瞧裏面又寫又畫,像甚麽符咒似的,就、就将它揣在懷裏,帶來給小姐過目。”
趙玉本來只是想試一試,沒料到真有收獲,她心中大喜,忙把那本子接了過來,只見那第一頁上,寫的是“銀錢滿袋好還鄉”七個大字。
頭幾頁,密密麻麻,都是用阿拉伯數字列的從歷州到江沅,一路上可能的開銷。趙玉看明白了,她想,這些東西旁人是看不懂的,很容易被當成邪術巫術對待。只不過,就憑這幾頁紙,把吳攸趕出去的可能性,還是不大。
他又往後翻去,後面記的,是吳攸每日給趙揚講的故事,還有些标标注注,趙玉懶得再看,翻到最後,她卻眼前一亮,停了下來——原來這是一副趙揚肖像的漫畫,只不過,是把趙揚的臉按在了一只鼓着翅膀的公雞身上,趙揚的頭上還有一從雞冠子,兩支細細的腳被拉的老長,一左一右叉着,趾高氣昂的樣子。
趙玉的心情有些激動,想到,吳攸果真是個傻瓜,這麽容易就讓自己抓到了把柄。
她原本還在琢磨着該怎麽避開侍女,給這本子裏添些不利于吳攸的東西,但現在看起來,連這一步都省了。
趙玉将本子的那一頁伸到侍女面前,道:“你瞧,此人膽大包天,竟然詛咒大将軍變成一只公雞!”
那侍女接過來,皺着眉頭,瞧了半晌,方道:“這……這是畫的甚麽?門神似的……不對……這不像是個人……”
趙玉着急的想,這明明就是畫的趙揚,你怎麽會看不出來?不過她忽然間意識到,漫畫這種形式,對于古代人來說,可能有點太陌生了。
這不是個問題。趙玉把本子又拿回手中,對她道:“我且問你,你從前可曾見過這樣的畫?”
那侍女搖頭道:“不曾。”
趙玉道:“難道你不覺得,此人所寫所畫,十分可疑?我且告訴你,這正是西南盛行的一種極惡毒的法子,你将這本子交到大将軍手中,就對他這樣說……”
*****
吳攸遠在常州,如何能料到,自己的本子已經落到了趙玉手中?她眼下正帶着衆人在府衙中忙碌,直到半夜,方才将劉刺史留下的這筆爛賬清查完畢。
她吩咐那常州的官員,命他們盡快将府庫裏多收的糧食還給百姓,以免誤了春耕,又命人去劉刺史家中查抄財産。所得珍奇財寶,不計其數。吳攸差人将那些財物一一封了,又挑了兩個兵士回歷州禀報趙揚,叫他差軍士前來押送。
吳攸原本打算第二天快些趕往臨近的朔州,然而一覺睡醒之後,剛坐起身,就感到一陣頭重腳輕。她只得捂着腦袋,慢慢的躺了回去。
這次才出來三天,不過是路上趕的急了一些,她就累的渾身像要散架一樣。
這還都是有車有馬,有人伺候的情況下。如果她打算孤身一人,離開趙揚的大将軍府,靠她目前的體質,估計根本就走不了太遠。
當然,她也可以雇人,也可以雇車雇馬,但是目前這個混亂的世道中,這些都不可靠,她還是要好好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以備不時之需。
她喘了半天氣,終于從床上爬起來了。只不過,一想到還要趕路,她又有些頭疼,問道:“朔州離這裏多遠?”
一名随從答道:“出了常州,就到了,大概一日左右。”
吳攸嘆了口氣,道:“走……啓程……去朔州罷。”
和常州一比,朔州百姓的生活似乎安定富足的多,村落裏炊煙陣陣,孩子們在田埂上跑來跑去,讓人一看,心裏就暖融融的。
然而,從徐先生給吳攸的記錄來看,朔州是個不折不扣的欠稅大戶。去年無論是夏稅還是秋稅,朔州一文錢都沒交過。
因此,見到朔州的田刺史的時候,吳攸已經做好了打一場硬仗的準備。
這位田刺史長得幹巴巴的,滿面風霜,讓人懷疑他上一刻還在種地,下一刻套了一身官服,就來見吳攸了。
在吳攸到來之前,趙揚已經來騷擾過田刺史兩次,因此這次田刺史看見吳攸的時候,格外沒有好氣。
他瞪着眼,打量着臉色蒼白,晃晃蕩蕩的吳攸,“哼”一聲道:“趙大将軍手下,已經無人可使了麽,竟派個不到弱冠的少年前來征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