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學藝之路不同1
5.5.學藝之路不同1
古龍小說的男主,較少寫男主少年成才的片斷,通常出場時已是世間高手,集智慧、才能與本領于一身,且都是玉樹臨風,倜傥不凡。類似楚留香、陸小鳳、李尋歡之流,他們的本身除了是高、富、帥的标志外,還常常直接就是冠絕天下。
那楚留香,午夜盜神,蘭花一笑,透着優雅、冷靜、果敢。陸小鳳,機智、武功、酒量、臉皮之厚,和風流都是很少有人能比得上。李尋歡更是驚才絕豔,被封以“探花”之名,小李飛刀,例不虛發。但極少有筆墨描寫這些男主身世經歷的艱辛,和學藝之路的曲折。比如楚留香武功是何來歷?陸小鳳所承的師門是何門何派?李尋歡又是如何拜師學的小李飛刀?
書上只說楚留香師承極為神秘,江湖上知曉的人極少。連無所不知的水母陰姬也只推測出他是“夜帝”的關門弟子。
陸小鳳,最擅長的武功,名為“靈犀一指”,是天下無雙,萬無一失的絕技,指就是陸小鳳的兩根手指頭。他的輕功“鳳舞九天”也是一絕。不過都不知道,他的這些絕學從何而來。
李尋歡,不但才高八鬥,而且還是文武全才,幼年就經異人傳授他一身驚世駭俗的絕頂功夫,便是那例無虛發的小李飛刀。
金庸小說男主人公則不然,他更堅定“英雄出少年”的思維定律。他筆下的男主人公,幾乎都有他們童年和少年時代的描述。
此外,金庸武俠小說中的絕世神功,多半都有出處。在金庸小說筆下,将中國武學與中國的傳統佛教、道教、儒教等相結合。佛教以少林為尊,道教以武當和全真教為尊,儒家學派則以俠客的貴族精神,愛國、忠義、孝道等為主旨。
其中,《天龍八部》是诠釋佛家精神的最佳之作,全體以無緣大慈,通體大悲為主旨,既出世,也入世。入世,為了挽救衆生(這裏不單指人類,而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則是教一切衆生,認識生命的真谛,脫離苦海,到達彼岸。
而《笑傲江湖》則是道家精神的最好诠釋作品。它主張遁去妄雜的欲望,感受、體悟事物之根本,看清事物的本相,避免被迷惑引誘。擭取真知,體悟人生真谛,獨到卓見,知“真欲”,修心養性,內健以致外陽,立大志,濟度蒼生,成就萬代功名,法天地,法道,法自然。
《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雪山飛狐》、《鹿鼎記》、《連城訣》等則都是儒家精神的宣揚。儒家思想核心,就個體而言,是仁義禮智信“五行”思想;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因此也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當然,這些儒、釋、道精神诠釋的同時,常常會相互交叉,相互交融,渾為一體。《天龍八部》雖以佛義為名,裏面也不乏諸多道家的釋義,《鹿鼎記》、《倚天屠龍記》對儒家精神的诠釋的同時,也側面反映當個人積極力量到無可為之時,選擇道家的逍遙思想,也是種理智。像韋小寶最後,既不想反擊康熙,又不想得罪天地會,夾于兩難間時,歸隐揚州,不失為好的選擇。張無忌已完成反元大業的使命,自知自己并非具有帝王之心術及才能,攜趙敏浪跡蒙古,也是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