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石破天與石中玉
08.石破天與石中玉
石破天,原名石中堅,與石中玉同是石清與闵柔所生,且兩兄弟為孿生兄弟。
石破天,因父親石清曾與梅芳姑有戀情,而後與闵柔結為夫婦。梅芳姑恨石清移情別戀,因而搶走剛出生的石中堅(即後來的石破天)。石破天原本為一個小乞丐,為人忠厚老實,性情溫和,天賦極高,記性極好。在誤打誤撞情況下,參透「俠客島」上驚天動地的武功秘訣《太玄經》圖譜。
石中玉,石破天的哥哥,雪山派弟子,相貌酷似石破天,然而性格與人品迥異。石中玉十八九歲已經壞透,除了膽小、不誠實和不負責任之外,還加上好色、嫖妓、逼奸侍婢、甚至侵犯年紀尚幼的小師妹,簡直是無惡不作。不過與石破天的忠厚木讷不同,石中玉最是會花言巧語,讨得不少女性的喜歡。
兩兄弟,一個是正大光明的大英雄,一個則是卑鄙無恥好色之徒,相差甚遠。最後石破天成功破解“俠客島”的秘密,解救武林的一場浩劫,而石中玉因其個性頑固不化,其父母及石破天将他交由摩天居士謝煙客帶回摩天崖教化。
同父母所生的兩個孿生兄弟,性格、結局和命運卻是完全迥異,究其原因,仍然是兩兄弟截然不同的成長軌跡。
1.懸殊極大的童年生活環境
弟弟,石破天自幼被帶至熊耳山,經常遭到梅芳姑打罵。梅芳姑叫他做“狗雜種”,他便以為這就是他自己的名字。石破天從小學會了砍柴、做飯等種種家務,卻大字不識一個,于世事、人心更是一無所知,是個十足老實的一個人。
哥哥,石中玉,因母親闵柔痛失石中堅,對僅存下的石中玉極為溺愛,導致石中玉逐漸養成頑劣狡猾的性格。他自小生長條件極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成花花公子的習慣。
2.完全不同的學藝軌道
石破天是在某一天,梅芳姑忽然不見了,石破天自小相伴的那條叫“阿黃”的狗也不見了,石破天便出去到處尋找,結果人和狗都沒找着,自己卻迷了路。石破天來到一個叫侯監集的小鎮上時,适逢許多武林人物為一枚“玄鐵令”大動幹戈,他是個小乞兒的樣子,誰也沒注意,卻因為饑餓太甚,撿了個混戰中撒落在地的燒餅吃,意外地得到了“玄鐵令”,被謝煙客帶回他自己隐居的摩天崖。他被謝煙客傳授兩種極陰、極陽的內功,想讓石破天走火入魔而死,以絕後患。卻是陰差陽錯,為醫道高手“妙手成春”貝海石救活,反而成就了他“陰陽合一”的無上內功。在去摩天崖的途中,石破天遇見幾個武林人物圍攻一個叫大悲老人的老頭,便挺身而出,雖然沒救成大悲老人,卻在他臨死之前做了大悲老人的朋友,得了他一套載有武功的泥人。這套泥人便助他最後練成了羅漢伏魔神功。他最後被替代石中玉,前往俠客島,竟參透了《太玄經》。
而哥哥石中玉,跟着父親石清,母親闵柔自幼學了些玄素莊的劍法,不過實在教養不劑,夫妻倆決定将這個頑劣兒子送往雪山派習武,拜風火神龍之稱的封萬裏為師。結果,石中玉當然沒有好好學習武功,封萬裏管教不善,石中玉企圖強奸掌門人白自在的孫女白阿繡。石中玉為躲避門規重罰,當日便逃下山遠離雪山派追殺,偶遇長樂幫,因長樂幫上下無人出任幫主,接受賞善罰惡令赴俠客島送死,于是拱他出任長樂幫幫主。石中玉不久也明白長樂幫的用意,于是又逃離長樂幫總舵。石清夫婦自知孩子犯下過錯,便帶石中玉赴雪山認罰,竟不想,石中玉欺騙與自己酷似的石破天,讓他頂替了自己,并騙謝煙客,讓他殲滅雪山派。最後,詭計被識破,謝煙客決定擊斃石中玉。石破天不忍母親闵柔痛失愛子,決定要求謝煙客管教石中玉。
石破天的學藝軌道,是像極了虛竹,謙虛、純樸、良善、真誠,對事物完全沒有成見,待人完全沒有機心,最後,像虛竹一樣,他的良善無知,使他在無意之中,毫不費力地修成絕世的神功,達到武功的最高境界。
而石中玉的學藝軌道,完全是他自己的胡打胡鬧,任性嚣張。最後,什麽武藝也沒學會,只是下山逃離父母的管教,卻給父母、弟弟甚至整個雪山派都帶來了危難。
3.截然相反的愛情觀
石破天,當被丁當誤認為是石中玉,丁當又情系于石中玉,他便以為是認真的,他也自然地喜歡上丁當。不過,最後,他心裏知曉丁當是誤認了他是石中玉,一心只願丁當開心幸福便好。
Advertisement
後來,他救下了白阿秀。阿繡容貌清麗,溫柔善良,斯文有禮,是個好姑娘,一出場其溫柔文雅,婉和有禮的形象就已經确立。阿繡最特別的地方,是全書中只有她一個人從來沒有錯認石破天為石中玉,令人感激。在紫煙島與阿秀相處的過程中,他們相惜相戀。其實石破天雖然木讷,不善言辭,不過他初閱人世,又在叮叮當當那兒受了一些男女愛情上的啓蒙教育,所以他雖質樸,卻能自然而然地說出甜言蜜語來讨阿繡喜歡,而且還敢于情不自禁地吻了吻阿繡的手指,做了唐突舉動,石破天心下又是忐忑不安,又是心甜如蜜。最後的結局,他自然是與阿秀白頭攜老。
而石中玉卻是個情場浪子,花花少爺。對付女子是用盡甜言蜜語,有此一招,卻也是無往不利。比如,丁當明知石中玉的浪蕩本性,卻還是一心想跟着他,不惜欺騙善良的石破天。她喜歡油腔滑調的石中玉,她認為他懂得情趣。從這點看,他似乎有幾分韋小寶的滑頭像。不過,最後,他犯下大錯,石破天将他交予謝煙客,同時告訴石中玉得好生伺候謝煙客的飲食起居,從此石中玉就在摩天崖和謝煙客一起生活。丁當也棄他遠去。試想,即使石中玉最後不被石破天收服,不被謝煙客帶去訓教,那麽他肯定也改不了沾花惹草的本性,最後,未必會給丁當一個美好的結局。
4.迥異至極的人生觀
石破天的人生觀,如同虛竹般,謙虛、純樸、良善、真誠,對事物完全沒有成見,待人完全沒有機心。他明知丁當欺騙他,讓他頂替石中玉,前往俠客島,也寧願達成其所願。他知道弟弟石中玉死性難改,但為了不讓母親傷心,他請求謝煙客,帶弟弟前去教化。
而石中玉的人生觀,便從最初的吃喝玩樂四個字,漸漸衍生至損人利己,無惡不作。
終結而言,這兩兄弟如此不同的結局和個性,還是作為母親的闵柔,對石中玉太過寵溺。慈母多敗兒,此言真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