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七節張無忌VS宋青書
3.7張無忌VS宋青書。
這兩位男主與男配也是極有淵源的一對。
一是他們都同屬武當一脈。張無忌的父親張翠山與宋青書的父親宋遠橋同是張三豐的愛徒。且武當七子,親如手足,宋遠橋與張翠山感情自是深厚。他們兄弟間的感情,從光明頂一役,宋遠橋對張無忌的視若己子之情足可以看出。也許,如果張無忌自小也在武當山長大,兩人父輩的情誼也許會延續至這二人身上。至少,張無忌總是宋師兄地稱呼宋青書。
二是他們的人品、樣貌、武功都算得上是武當第三代中佼佼者。武當七子中,只有宋遠橋和張翠山有出,殷梨亭與楊不悔成婚育子,那是後來很久以後的事。二弟子俞蓮舟、三弟子俞岱岩、四弟子張松溪、七弟子莫聲谷均無所出,且莫聲谷還為宋青書誤殺而死。兩人都讓張三豐格外關愛。他們的太極功夫要較清風、明月等其它武當弟子要高出許多。
三是他們同時又都喜歡上同一個女人,峨嵋派的周芷若。張無忌最先在漢水船頭遇上周芷若,而若幹年後,在天山又再次遇上,兩人其實互相已認出彼此,情愫暗生。而宋青書則是在群雄共同圍攻光明頂時,第一眼望見周芷若清秀可人,性情溫淑,亭亭如玉,又覺得武當與峨嵋同為武林大派,且淵源頗深,便直接喜歡上她。于是,當光明頂,張無忌一戰成名,宋青書眼見曾經深中劇毒幾乎無藥可救且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張無忌竟已成當世高手,而自己青睐的周芷若對他傾心愛慕,自然而然将張無忌看成是自己的情敵。
張無忌與宋青書,這二人從相貌、家世來看,宋青書似乎占的優勢更為明顯。
從相貌上來看,書中描寫宋青書是“初登場,青年書生打扮,眉目清秀,俊美之中帶着三分軒昂氣度”。但對張無忌的外貌描寫,初時說他是個長得像母親殷素素的瓜子臉,後面他長大後,卻又是說長得一張方臉。不過,從張無忌單戀朱九珍那一章節可以看出,張無忌面對白面書生衛壁時,他看見衛壁清秀俊俏,他的內心着實自卑。可見,張無忌長相确實一般。
從家世來看,雖然張無忌是張翠山的兒子,是天鷹教殷天正的外孫,看着人脈資源豐厚,但在光明頂一戰前,他是個連自己名字都不敢拿出來稱呼的人,他不會告訴別人他是張翠山的兒子,更不會去主動與外公殷天正等相認,而且他從不去主動認這些親戚,連張三豐也不會去認,自是怕給他們添來麻煩。
但宋青書卻是完全不一樣。他是武當派正宗的第三代的大師兄。他父親宋遠橋,不僅是張三豐的大弟子,也是武當山半個掌家人。張三豐常年閉關修練,整個武當大小事宜均俱由宋遠橋處理。書中有張翠山向殷素素做的武當七子的介紹:大哥隐隐有一代宗師氣象,是天生的領導人。掌派多年性格恬淡忠厚,深得太極三昧,內力自是強過其他幾人很多,雖天生不喜與人争鬥,但實力肯定是穩穩擺在這裏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張三豐是早就為他身後武當派做了準備的。即如果沒有更出類拔萃的後繼之人,便将武當派交予宋遠橋,承繼他的太極精髓。
因此,鑒于武當七子,其它幾位都未有所出,張無忌也一度為其它武當弟子認為是早已去世多年,那麽在第三代中,宋青書無論武功、相貌、天賦都是首屈一指,他又是大師兄宋遠橋的親生之子,自然是武當派的未來繼承人。從他對周芷若輕易許諾,講述他武當山的家長裏短可以看出,他是少年得志,輕狂自大。
然而,當步入江湖,這位宋公子原有的自傲的資本被輕易擊的徹底粉碎。他的才能、智商、人脈資源、武功天賦等綜合實力遠不及十年未見他以為死了多年的張師弟,且是連他一心愛戀的周芷若資質與才能也要遠勝于他。他輸得太單薄,太凄涼,太不廢吹灰之力了。
綜其原因,個人覺得他還是因為此前的種種經歷太平坦,足不出山,被武當派保護的太好,完全沒有閱歷,沒有經驗,一旦真的步入社會,他完全沒有應對能力。
首先,宋青書是在武當山上一帆風順地渡過他的童年和少年,且有祖師父張三豐和父親宋遠橋及衆師叔等的悉心教導,少年時代過得極為順遂。他被周邊所有的長輩都當成好孩子來培養。而武當山其他的衆師兄弟也對他畢恭畢敬,他的優越感極強。
而張無忌,童年時代在冰火島上在父親母親和義父關愛下無憂無慮地長大,但自踏足中原後,先中玄冥神掌寒毒命危,而後痛失雙親。每天都在玄冥神掌的陰寒痛苦中煎熬,每天都受到死神的威脅,如此長達七年之久。盡管後來去蝶谷習醫,但為了不引起江湖人注意,不吐露義父冰火島的行蹤,更名改姓“曾阿牛”,直到光明頂孤身大戰,認回六師叔殷梨平及外公殷天正。這種獨特的經歷,對張無忌的心理和性格不可能不産生巨大的影響。他對寒毒苦楚,只身忍耐,練就他很多事情情願自己默默承受,不願累及他人的性格。因為早已做好死亡的最差準備,所以即使屢屢受騙,屢屢受挫,也沒能泯滅他始終為他人着想的善良本性。
其次,武當山封閉的環境,讓宋青書在男女感情方面發育方面有些欠缺。書中沒有介紹宋青書母親,不過據猜測,他的母親可能是哪個名不見經傳的武林門派,可能在宋青書年幼的時候已經過世,所以他成長之中,沒有母親太多的印象。加上他長年生活在武當山,這個全部是男性成員,從來未有異性存在的封閉空間,他沒有少男少女單純的初戀時光和經歷,甚至沒有可以單相思的對象。所以,當他第一次下山,随衆師叔前去光明項剿滅明教的途中,他看見了美麗的周芷若,便按捺不住了。彼時,他應該比20歲的張無忌年紀上大個一兩歲,張無忌是一直稱呼他是宋師兄。當知道周芷若暗戀張無忌時,他認為張無忌相貌不如自己,頓時方寸大亂。
而張無忌卻是紅顏禮遇不斷。在遇上真命女主趙敏之前,他在十歲時,便被表妹殷離咬了一口,從此殷離定情,張無忌自然心裏明白。在十一歲張三豐帶他前往蝴蝶谷的漢水邊,他心灰意冷之際遇上了小周芷若,勸飯之恩,他一直銘記于心。這些都是小時候的記憶,可能談不上愛情。但他在十五歲,到朱家莊時,看見早熟的朱九珍,而朱九珍又假意親近他,正值懷春的少男時光,張無忌輕易地陷了進去。應該說,朱九珍确是他的初戀。幸好,他能及時知曉對方的險惡用意,終于想起他母親的臨終教誨,“要當心長得漂亮的女人,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是會騙人。”他被朱長齡追到雪谷之中,鑽進雪洞中,撿回了一命,在雪洞中自生自長了三年。出來後,已是十八歲武藝高強的少年。他又一次遇上表妹殷離和周芷若。為替殷離解圍争面子,張無忌便認了殷離為妻。而此時在與周芷若一次次目光相交相送時,他已然默默喜歡上周芷若。在追蹤成昆時,他救了小昭,并與小昭潛入明教總壇的密道,意外學得乾坤大挪移,自然又引來了小昭的愛慕。光明頂一戰,張無忌贏來自己輝煌人生的開始,一人挑戰六大派高手,解救明教衆人,挽回明教百年基業,年紀如此輕輕,登上教主之位,氣度、膽識、武藝,遍觀衆武林,無人能及。光輝之路,從此起步。而這背後,更是吸引了第一女主趙敏的青睐。除了朱九珍、殷離、周芷若、小昭、趙敏,這五個與他先後有情感情愫的女子外,張無忌還有個妹妹,楊不悔。開書之時,這兩個孩子,一個叫無忌,無所畏忌,另一個叫不悔,從不後悔,從名字上來看,是多麽的般配!不過作者寫着寫着,還是把他們寫成了兄妹之情。
Advertisement
所以,簡單數數,這張無忌的紅顏之福實在是太多了。相比之下,宋青書卻只有一個周芷若,而這周芷若,只有他對她的單相思,人家周芷若對你宋青書,可沒有半點意思。想來,這宋青書,自以為長得英俊帥氣,真要嫉妒他張無忌嫉妒的發瘋。
第三點,個人的眼界、見識與擔當相差甚遠。張無忌雖然自小在與世隔絕的冰火島生活了十年,未有任何見識,但從踏上中土後,他的不幸與幸運接踵而至。不幸前已所述,而不幸的最後,宅心仁厚的張無忌幾經生死,竟是遇上武林中難得的奇遇。為了治病,他跟随胡青牛學得一身妙手神醫,醫術與毒術,俱精俱專。在後來的生涯之中,發揮着重要的輔助作用。在雪谷逃生,從猿猴腹中,取得《九陽真經》,不僅功力大增,更是為後面的乾坤大挪移奠定了內功心法基礎。二十歲不到,已成為當世絕頂之高手。
他的父親張翠山,武當七子的身份,讓張無忌自然地為武林正道接受與認同,而他的義父謝遜,他的外公殷天正等明教四大護法的身份,讓他又輕易地為明教衆教徒所推崇,正派出身的父親,邪派出身的母親,這個張無忌亦正亦邪的出身,加上無可匹敵的武功,在光明頂這戰中,征服了武林所有的人。他成功地粉碎了成昆毀滅明教的陰謀,也及時地化解了明教與中原六大派之間的争端。他像極了偉大的中間人,是個和平的使者。
而後,他率領明教衆人,開始反元殘酷的壓迫統治,為漢人重新争回漢家河山而舉事起義,此舉自然贏得中原衆人士的贊同。什麽叫做年輕有為,不外如是張無忌。在所有明教人眼中,張無忌将來必定是明王朝的開國帝王。當然,如果他不辭讓的話,朱無璋真不一定能成功進位。他直到眼見元軍節節敗退,義軍北伐即将成功之時,才退出義軍領袖的位置,并将《武穆遺書》贈給義軍将領徐達,以助其率領義軍,将蒙古元兵逐回塞外,還我漢族河山。他的心中,仍是有大漢族,不止只有他與趙敏的兒女情長。
相比之下,宋青書雖然出自名門武當,但幾乎沒有太多個人的眼界與見識。他的武當功夫,半途而廢。他後面竟加入丐幫,跟從陳友亮習得幾招降龍十八掌,而後又跟随了周芷若後,學得九陰白骨爪。作為武當大派出身,本應以挽救民族于鞑靼的侵略為自己使命,但情字一關難破,他完全沒有把持自己的定力,暗中偷窺峨嵋派女寝,被莫聲谷撞破;他單戀周芷若,為她竟可以傷了自己的父親;他心性單純,被陳友諒輕易地下了套,便上了當,直接誤殺了師叔莫聲谷。一錯再錯,步入歧途。原本一位前途光明,武功高強的美少年,卻親手将自己的前程和生命毀于一旦,成了着實可悲的一個跳梁小醜。
從張無忌與宋青書比較來看,磨難成大材,終是個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