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5)
古人,後無來者的絕世才子,而且文武兼備,出類拔萃。随即便下令,把公主許配給他,擇日舉行大婚。牧童通過兩試,來到宮中見過公主,發現公主真乃一絕色佳人。不僅樣貌秀美,舉止端莊,而且琴棋書畫樣樣通曉,便不假思索,滿口答應了這樁婚事。公主見牧童此人一表人才,意氣風發,也暗自高興,欣然默許了下來。
大婚之際,國王沒有讓牧童及公主住在宮中,而是在城內給他倆建造了一座碩大的豪華府邸居住,還賞賜了無數的金銀財寶供其使用。這時,牧童在夢中財富美色已經兼得,過上了無比快活的日子。就在其正享受這榮華富貴之時,突然雞鳴報曉,牧童大夢方醒。
第二天晚上,牧童迫不及待的早早躺在了床上,打算繼續做他的黃粱美夢。
這天晚上,牧童夢到國內要開鑿一條河道。工程之浩大,難度之艱險簡直前所未有。國王委派幾任重臣前去監造,竟然無一人成功。牧童自告奮勇,前去監理。不消一年功夫,他便化解了所有難題,使工程圓滿完成。國王聞報佳績,親自駕臨詢查河道盛況,看後對牧童贊不絕口,更對其恩寵有加,封官賞爵。
不想沒過多久,恰逢敵國犯境。大軍來勢兇猛,志在必得,接連攻陷了幾處城池。國內兵士死傷慘烈,将帥之人不是戰死沙場,就是被擒入敵營,國陷之日已迫在眉睫。就在滿朝文武均束手無策的時候,牧童再一次自薦挂帥,親征沙場。他帶領着國內所剩兵士,義無反顧的出城迎敵。大戰前夕,牧童巧用了一招反間計大破敵軍,随即率領大軍一鼓作氣沖入敵營,身先士卒的在最前面奮力拼殺。不僅将敵軍驅逐出境,還親自擒獲了敵方首将,凱旋而歸。
回到國內的他,受到了百姓的崇高愛戴,被以最高禮儀歡迎進城中。國王也把其封為了國家的英雄。全城的美女,沒有一人不青睐于他,全國的民衆,沒有一人不尊敬與他。此時,他在人們心中,已然成為了一個神話般的人物,官爵已經位極人臣。
就這樣過了數日,牧童一直白天放牛,晚上做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繁華美夢。時間一久,就連他自己也分不清哪個是真實的他,哪個是夢中的他了。真真假假,亦幻亦實,讓他十分迷茫。
一天正午時分,正當牧童在同一河邊放牛的時候,那個道人突然出現在了他的身邊,問道:“過了這些時日,你還分得清哪個是真正的你,哪個是夢中的你麽?”牧童連連搖頭,并懇求道人指點迷津。道人說道:“所謂人世百年,擁有的金錢美色,權力地位,都好比這夢境一般,過眼雲煙,轉瞬即逝。唯有看破紅塵,修心養性,才能升華自我。要經常從無形中領悟和觀察,又要從有形中區別萬物的不同。有和無相互存在,只有真正領悟到其中的玄妙之處,便可大道通天了。”牧童聽完道人這席話,頓時恍然大悟,茅塞頓開,理解到了人生真谛。他抛下了所有的顧慮,立刻拜道人為師,追随其四海雲游,潛心修道去了。
◎ 雞井
現今武漢的漢口,古時候被稱作“江夏”,此地名是因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曾在此地築城而得來。到了宋代的時候,這江夏城已經變成了當時人口最為密集的大都市之一。而就在那時,江夏城中發生了一件奇事,這件事情發生後,使得江夏城中的百姓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都人心惶惶,并且不敢進食雞肉了。
事情的起因要從當時居住在城中的一戶人家說起,這戶人家姓林,因主人在當地府上任主簿一職,所以人人都稱呼他為“林主簿”。這林主簿雖然在官府任職,但是他生性殘暴,而且好賭。常常出入城中賭坊,一賭就是一夜,夜不歸宿乃是家常便飯。家中奴仆也都紛紛懼怕于他,若是做錯了差事或趕上他心情不好的時候,經常是破口大罵或拳腳相加。城中百姓知道他的為人,所以都盡量避而遠之。
這林主簿家中有一女兒,別看這姓林的對外人怎樣施虐,但對他這女兒卻是百般喜愛,從小就關心備至,恩寵不斷。這女兒喜好吃雞,林主簿便吩咐仆人每日宰殺兩只雞,以供女兒食用。
有一天,府中正在準備晚飯。剛要宰殺一只雞的時候,突然那只雞張開翅膀,渾身扭動的掙脫開了仆人的手,飛出廚房,朝府中後院跑去。林主簿的女兒這時正在院中獨自玩耍,見那只雞奔跑着從眼前經過,頓時覺得好玩得很,随後也跟着跑到了後院。
林府後院之中,有一口枯井。平日很少有人到此。那只雞跑到後院,縱身一躍,便跳進了那口枯井之中。林主簿女兒見雞跳入井中,自己也跟着爬進井裏,但轉眼間便不見了蹤影。仆人追到井邊,見小姐下井後好似人間蒸發一樣不見了,立刻跑到林主簿面前,把此事告訴了他。林主簿聽後,鞋都沒穿就趕到後院井邊,想自行下去救回女兒。但等他下去後,突然井中冒出一股黑煙,就好像鍋竈開火一樣。家丁等人見此狀況,紛紛駐足于井邊,拼命哭喊,但無人敢往前一步。期間府中廚師壯着膽子,走到井邊往裏看去。見枯井中,湯汁滿溢,而且好像被煮開了一樣沸騰翻滾。廚子看後,立刻吓得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嘴中不斷念叨:“此事與我無關。”過了一會,熱氣漸漸散去,衆人小心翼翼走到井邊,只見那口枯井之中,湯水已經消失不見,唯獨留下了一具雞骨和兩具人骨,人骨分別為一大一小。
◎ 齋豬
古時候在一個叫永寧的地方,住着一家屠戶。這家屠戶自己圈養家豬,每日從中挑選體大肥胖的進行宰殺,然後變賣,所以周圍百姓都因其肉質鮮嫩而常常光顧。
Advertisement
有一天清晨,屠戶的一個弟子來問屠戶今天要殺哪只豬,兩人走到豬圈前,屠戶圍着豬圈邊走邊看。豬群就好像知道自己将要被宰殺,命不久矣一樣的驚慌失措,拼命奔逃。但其中唯獨有一只豬站立在圈中,安然不動。屠戶用手指着那只豬說道:“這只豬已經飼養了很久,而且每天吃的極少,今天就把它殺了吧。”弟子聽罷,走進豬圈把那只豬拽了出來,捆綁的時候,那只豬一聲不叫,特別安靜的坐以待斃。
弟子将它拉進屠房,拿起尖刀,一刀就劃開了豬的喉嚨。但是劃開後,不見豬血噴湧,流出的是白色且好似油膏的東西,而且那只豬也躺在那裏沒有死掉。弟子見狀,立刻跑到屠戶身邊,把這怪事告訴了他。聞訊此事,屠戶感覺很是離奇,于是拿着刀刃,親自前去試探。
屠戶來到屠房,蹲下身來把刀刃刺進豬的肚子,刀刃向下劃開了一個刀口,把手伸進去摸索。但是亂摸一通,他發現這只豬竟然沒心沒肺,五髒全無。屠夫不禁大吃了一驚,以為此豬乃是神像變化而成,急忙把手中刀刃丢在一邊,跪在地上拜首天地四方,并且發誓要改行擇業,永不作屠戶。随即他吩咐弟子将此豬解開繩索,放回圈中。事後,屠戶每天都用上好的糟糠喂食此豬,不但如此,還把這件事情在鄰裏之間大為宣傳。一傳十,十傳百,過了一段時間,連離此地很遠的地方都知道了這件奇事,前來一觀此豬的人絡繹不絕,而且看完沒有一個不對其嘆為觀止。
有一次,屠戶的鄰居叫此豬來自己家中進食,這只豬好像應允一樣點頭哼聲。轉天,鄰居還沒來接它,這只豬就已經坐在了鄰居家的門前。每次周圍鄰居請它去自家做客,這只豬都會自行前往,不用來人引路,鄰居們也喜歡用青素的齋食來喂它,所以都把它叫做“齋豬”。
就這樣過了三十三天,有一次,這齋豬清早自己走出豬圈,圍着曾經喂過它的鄰居家走了一圈,等走到一片墓地中時,它便蹲坐下來,一動不動了。衆人見它呆坐在那裏,紛紛上前觀看,發現這齋豬已經一聲不響的死了。後來屠戶就把此豬葬在了那裏,并且立碑題字,按照神仙一樣供奉了起來。
◎ 白老
宋朝時候,在當時的建州,有一個姓盧的刺史。因公務繁忙,所以到了而立之年的他,都還沒有成家,一直是獨自居住。
有年盛夏時節,一天晚上這盧刺史正準備回寝室睡覺,但回頭看見天上皓月當空,星雲密布,便一時來了雅興,突然想去庭院中望月題詩。他穿戴一番,走出房間來到庭院。正在詩興大發的時候,忽然聽見自己房間的西牆後面,好像有人談笑的聲音。盧刺史不知是何人在此,便想去看個究竟。他小心翼翼,蹑手蹑腳的走到西牆,沒看見半個人影。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忽然又有一陣談笑聲音傳來。盧刺史仔細聆聽聲音來向,原來是從牆下的一個臺階後面發出來的。盧刺史走近臺階,蹲下身子朝後偷偷看去,見七八個身穿白衣的小人圍坐在一起正飲酒作樂,他們各個身長不足半尺,有男有女。不僅如此,他們所用的器皿,酒具等物品,也都小巧玲珑。乍看上去,這群人就好像木偶做戲一樣,十分可愛。
盧刺史正在偷看的時候,忽然小人群裏有一人說道:“今夜月朗星稀,景色怡人,我們飲酒作樂,真乃人間一大快事。但我聽說白老不久便會到來,我們該怎麽辦?”此言一出,圍坐在一起的小人都嘎然無聲,紛紛你我對視了一番,然後便低下頭,一臉的愁苦模樣。
沉默了一會,他們便開始收拾東西,一邊收拾一邊把酒具等物品丢進了旁邊的一個坑洞之中,收拾幹淨,小人們也一個個的跳了進去,轉眼間就不見了蹤影。盧刺史見他們都鑽進了洞中,就站起身來走回寝室。躺在床上的他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在心中暗自琢磨:“他們提到的那個白老,到底是何許人也?”
過了幾天,盧刺史家旁邊搬來了一戶鄰居。他了解到鄰居家姓氏後,起身準備去打個招呼。來到鄰居家,盧刺史正與主家寒暄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只白貓從屋中走出。這只白貓個頭碩大,渾身上下皆為純白毛發,沒有一絲雜色,雙目為翠綠色,且炯炯有神。盧刺史邊看邊贊不絕口。鄰居說道:“這貓名叫白老。別看他體型頗大,說起抓鼠來,他可是一把好手。”鄰居話聲剛落,見那只白貓,突然翻牆而上,跳進了盧刺史家的庭院之中,盧刺史和鄰居随後也跑了過來。見白貓走到西牆下面,突然用爪子挖刨那個坑洞,一會的功夫,便把洞給刨開了。這時盧刺史看見洞裏竟然有七八只老鼠,正蜷縮在一起瑟瑟發抖。白貓見狀,一個弓腰就撲了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些老鼠盡皆殺死了。
◎ 猿偷人
話說古時候,在晉州地域,有一座山名叫“含山”。當地人都說這含山裏面住着妖怪,平日裏會下山偷走良家婦女綁回山上,所以知道此事的人都會繞山而行。那時常常有路人行至山腳下歇息時,随行的妻子莫名其妙的就會失蹤。
有一天,不知從哪來了個跑江湖賣藝的,與妻子來到了晉州。此人身材魁梧,而且會些功夫拳腳。夫妻二人走到含山山腳下,見天色已晚,便随便找了一個石洞過夜,好轉天再啓程趕路。轉天清晨,賣藝的一覺醒來,發現睡在旁邊的妻子不見了蹤影,驚慌失措的他立刻起身到處尋找,不知不覺的就走進了含山深處。賣藝的一邊尋找,一邊大聲呼喊妻子名字,走着走着,忽然聽見遠處有人大喊救命,而且是女人的聲音。賣藝的急忙三步并作兩步朝呼救聲方向跑去。
他随着聲音一路跑來,跑到一塊大石頭跟前時,見有五六個女人圍着石頭而坐,而且全被繩索緊緊捆在石頭上,他的妻子也在其中。賣藝的見狀,立刻想上前解開繩索。但剛剛拿出匕首,便被其中一女子阻攔了下來。賣藝的說道:“某某乃我妻子,昨夜我們路徑此地,沒想到半夜我妻子竟然失蹤。我一路尋找至此,為何你要阻止我救人?”那女子回應道:“我們都是山下村民和路過的行人,夜間被賊人抓到此地。你既然尋找到此處,可不可以先幫我們殺掉賊人,然後在救我們出去?若是不将其殺死,日後必然還會再次作惡。”賣藝的猶豫了一會,便點頭答應了下來。那女子繼續說道:“那賊人抓我們前來,乃是為他練功之用。他每十天來此一回,每次都是半夜時分。來後,他會先把繩索解開,再給我們一些粗大的鐵索,讓纏繞在其手腳及身上。只要他運氣發功,鐵索就會自行斷裂。每試一次,他就會讓我們多纏一道鐵索在他身上,明日,正好要纏五道鐵索。你明天可以先偷偷地藏在暗處,等我們給他身上纏至六七道的時候,沖出來将其殺死。賣藝的聽完,約定好時間便離去了。”
轉天夜深,賣藝的來到地方先藏在了樹叢後面,不一會,就有一人走到大石頭跟前解開了女子們的繩索,賣藝的打量了一下此人,見他足有一人多高。渾身毛發有寸長,而且特別弄密,相貌極其可畏。正當女子們在其身上纏繞鐵鏈,纏到第六圈的時候,賣藝的突然從樹叢中竄出,拔出佩刀一個箭步騰空躍起,手起刀落,把那賊人的首級砍了下來。賣藝的走近其身旁仔細一看,原來這賊人竟是一只通臂大白猿。自此,含山在也沒有出現過女子失蹤的事情。
◎ 黃精
早年間,在某城裏住着一戶姓唐的富商人家。因其自祖上就是行商的生意人,所以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在當地,堪稱是首屈一指的大戶。
這唐家主人買了許多仆人丫鬟來服侍自己,可他卻偏偏性情殘暴,常常虐待他們來供自己取樂,弄得這些下人們都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其中有一名侍女因經受不住他的連日施虐,于是趁着一晚夜深人靜的時候,就獨自跑出了唐府,逃進了深山之中。
逃進山裏的她,沒過幾天就把身上帶的幹糧吃完了。這天,侍女搖搖晃晃的來到一處泉水邊上,因忍耐不住饑餓,便坐在一旁休息。她轉頭看着水邊,見泉邊的水草中長着許多像櫻桃一樣淡黃色的果子,數量繁多而且樣子可愛。饑餓難忍的她立刻跑上前去,将其從水邊連根拔起,連同上面的果子一同吃了下去。侍女一邊咀嚼,一邊感到果子入口後,味道甜美,香味滿溢,味道極佳。從此以後,她便經常來到泉邊,吃這種淡黃色的果子。時間一長,不但饑餓感逐漸消退,而且發現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輕便敏捷。
一天傍晚,侍女正在一棵大樹下面休息,忽然聽見不遠處有猛獸嘶吼的聲音,她立刻被吓得驚醒起來,以為是山裏的老虎将要到此。驚慌失措的她心想:若是能爬到這棵樹上,屏住呼吸默不作聲,或許可以躲過猛獸的襲擊。正在暗自琢磨的時候,侍女的身體已經不知不覺的來到了大樹上面。她大為驚訝,不知道是怎麽回事。過了一會,聽聲音逐漸消失,她又考慮要如何返回地面,然而身體卻已經落回到地上。侍女滿心疑惑,心想是不是自己意念所指的地方,身體便會飄然而去呢。猶豫片刻,她便想實驗一下,來證明自己的想法。侍女來到一座山頭,她嘗試着從這座山頭跳到另一個山頭上面,只見侍女突然騰空躍起,身體好像飛鳥一般劃過天空,在另一個山頭緩緩落下。腳跟着地後,她看着對面跳過來的山頭,心裏高興地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幾天,唐府中有人進山砍柴,模模糊糊好像看見了那個侍女在山中行跡,便回到府內告訴了唐家主人。主人聽聞侍女藏在山中,頓時火冒三丈,随即派出衆多家丁,誓要把她抓回府內,嚴刑拷打。但一群人在山裏尋找了幾天,都不見侍女的蹤跡。
一天,唐家主人與家丁們正在山中尋找侍女時,正巧在一處懸崖邊上與其撞見,主人見侍女身後是萬丈懸崖,已無退路,便下令讓家丁們從三面包圍,抓住侍女。千鈞一發的時候,侍女突然縱身一跳,騰空躍上了懸崖的山頂。主人見狀,頓時驚愕不已,随即命令家丁勢必要将其抓住。
随行的仆人中有一人見此情景,悄悄走到主人身邊,小聲說道:“她乃是一個下等侍女,不可能有仙骨奇術。一定是在這深山之中,吃了某些靈草神藥,才會有如此矯健的身手。主人可以多派人手,在這山中多放果子食糧。食物之內灑上迷魂藥粉,然後讓人在放有食物的附近隐藏埋伏,只要那侍女前來進食,吃下便會渾身癱軟,不能行走。到時人群一擁而上,定能将其擒拿。”主人聽罷,連連稱贊這計謀了得,于是立即加派人手,準備果子食糧等物,塗抹藥粉,放在山中。衆人則潛伏在草叢之中,靜靜等待侍女中計。
果不其然,過了一天,侍女從林中經過,見山路兩旁有很多瓜果梨桃,而且個個飽滿肥大。便高興地把它們撿了起來,一邊走一邊大口大口的把它們吃進嘴裏。不一會的功夫,就見那侍女步伐越來越緩慢,而且像喝醉一樣蹒跚不定。她自己也覺得困乏不已,四肢無力,沒走幾步,便一屁股癱坐在了地上。見侍女已經中計,藏在一旁的主人和家丁立刻從草叢中現身出現,上前七手八腳的就把她捆了個結結實實,并且用一張大網将其網了起來。
唐家主人用皮鞭将侍女一頓毒打,并且逼問她如何能夠翻越山崖,身手敏捷的原因。侍女經不起皮肉之苦,便把在泉水邊上吃果子之事一一供述了出來。說道果子的顏色,和其形狀的時候,随行之人都大為驚嘆。原來侍女所吃的果子,竟是當地人所說一種叫“黃精”的仙草。這種草要是被人吃下,不僅可以幾天不累不餓,而且意有所指,身體便會随意而動,變得輕便靈敏。翻山越嶺,猶如平地行走一般。
唐家主人聽完這黃精之事,立刻讓侍女在前帶路,想自己去采些來吃。但衆人來到泉水邊上時,那些黃精卻已經消失不見,沒了蹤影,只留下水邊的水草和一潭清泉。不久,這侍女便在唐府之中莫名其妙的死去了。
◎ 驅蛇咒
老年間的乞丐,有一部分是真正生計沒有着落,被迫沿街乞讨的普通百姓,但是還有一部分,則是一些身懷絕技,并且精通江湖異術的奇士。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乞丐抓蛇的離奇故事。
據說很久以前,在一座深山裏有片村落,這個村子所座落的地點,正是山裏毒蛇出沒最頻繁的地方,村民們出行,經常會被蛇咬,所以村民一直都在為怎樣驅蛇這件事而感到苦惱。
有一天,村中忽然來了一個老乞丐。村長見他兩鬓斑白,而且身上衣服單薄,便萌發了恻隐之心,将這老乞丐帶回了自己家中。不僅拿出飯菜讓他吃飽,還取出自己的舊衣服贈送給他。老乞丐見村長如此善心,連連道謝,并聲稱有朝一日,一定報答村長的大恩大德。
這天傍晚,老乞丐正在門外吃飯,忽然聽到屋內傳來一陣嘆氣的聲音。他推開大門向裏望去,見村長及其家裏人圍坐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便走進屋來,詢問村長因何事愁眉苦臉。村長無奈,只好把村民為驅蛇而苦惱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給了老乞丐聽。老乞丐聽後,立刻大笑道:“我以為什麽大事,原來是為這些事情犯愁。我這老叫花子別的本事沒有,要是說起這抓蛇來,倒是可以幫上點忙。”屋中衆人聽他說出這樣一番話,立刻兩眼放光,精神了起來。老乞丐繼續說道:“此事包在我身上,明天清早,我就來幫你們驅蛇。”說完便轉身離開了村子。
轉天清晨,村長早早的便來到村口,等着老乞丐前來兌現承諾。不一會,就見老乞丐帶着另外兩個人從遠處走來。那兩人也都是乞丐模樣,披頭散發,破衣赤足。其中一人的背上,還背着一個布口袋。老乞丐走到村長面前,沒說兩句話,便讓村長立即帶他們去蛇經常出沒的地方巡視。
四人一同走進山裏,剛走了幾步,就看見不遠處立着一塊巨石,石頭下面有一道不小的石縫。老乞丐指着那個石縫說道:“這個洞肯定是蛇洞,村長你先退後,讓我等前去把它抓出來。”村長聽罷,後退了幾步,蹲下身來靜靜地觀看。只見其中一人把背上的布口袋解了下來,從裏面拿出一本破舊不堪的古書,書皮上面豎行排列着三個大字《驅蛇咒》,老乞丐接過古書,翻開了幾頁,雙腿盤坐在地上,口中好似誦經一樣念念有詞起來。邊念邊用手從布口袋裏拿出若幹粒黑色的藥丸,放進嘴裏吞了下去。那兩個乞丐也同樣拿起藥丸吃進嘴裏,不一會,這三個人從頭到腳都變成了赤紅色,模樣好似關二爺在世一般。
老乞丐見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便走到石縫跟前,把手伸進了石縫當中。頓時,老乞丐神色凝重,渾身肌肉緊繃了起來。那兩個乞丐見狀,立刻從懷裏掏出一根足有寸長的銀針,抓住老乞丐另外一只手,一針就紮進了他的無名指裏。只見銀針拔出,頓時從老乞丐手指的針眼中往外流出了黑色的毒汁。過了一會,老乞丐身體漸漸虛弱,他便叫另一個人上前,把手伸進石縫中,然後用針紮破其手指,繼續重複剛才的流程。就這樣三人周而複始地輪流交替,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等到其中一人手指流出的毒汁變為鮮紅色的時候,老乞丐一把拉出那人的手臂,赫然看見一條一人多長的巨蟒咬在其手臂上。那條巨蟒通體青綠色,鱗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這時,村長才明白,原來他們三人輪流把手伸進石縫中是為了讓裏面的巨蟒咬住,紮破手指是為了将其毒汁通過自己的身體導出,等到蛇毒已盡,便可以一舉将其抓出。看到這裏,村長連連心中驚嘆:也只有此等人物,才可以用出這些方法,若是常人,則必死無疑。
四人把巨蟒帶回村子,村民見這三個乞丐果然有驅蛇秘術,便紛紛從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招待這三個有功之人。老乞丐和其随行兩人見村民熱情之至,便不客氣的吃喝起來,席間還誇下海口,說是一定為村民把蛇清除幹淨。村民與老乞丐等人一直飲酒作樂到深夜,每個人都喝的迷迷糊糊,于是全東倒西歪的睡在了地上。這時村長想起白天他們抓蛇時,老乞丐手中的那本古書很是稀奇,便偷偷地把它從布口袋中拿了出來。他随便翻開了幾頁,見書裏寫的都是一些古文奇字,很難辨認。而其中有一段,上面的字體還比較熟識,就坐在那裏小聲的讀了出來。不一會,就從村外樹林中爬出了數以百計的毒蛇,而且模樣千奇百怪。有的長着兩個蛇頭,有的長着一條魚尾,甚至還有的蛇頭上長者一對牛角。村長立刻被眼前的一幕吓得魂飛魄散。就在群蛇将要爬進村裏的時候,突然老乞丐驚醒了過來,他立即奪過村長手裏的古書,轉身丢進了旁邊的火堆之中,那本古書瞬間就被燒成了灰燼。
古書被焚時,那些各式各樣的毒蛇也紛紛退離了村子,潛進了樹林深處。老乞丐大松了一口氣,坐在地上對村長說道:“幸虧我醒來的及時,把書燒掉了。若是再晚片刻,你就把這山中的蛇王招來了!”
◎ 人魚三話
衆所周知,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有一座美人魚雕像。這座雕像是丹麥的雕塑家根據安徒生童話為藍本塑造而成。關于美人魚的故事,其大多數都是出現在歐美的童話當中。其實早在中國的很多年以前,就已經有過關于人魚的傳說了。
話說清代初年,在沿海的某個漁村之中,住着一戶漁民,這個漁民獨身一人,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有一天,漁民和幾個朋友相約到鄰村喝酒耍錢,幾人玩到深夜,各個都喝得醉眼迷離,不醒人世。漁民半夜酒醒,想起清晨還要出海打漁,便和幾個好友告辭,獨自打着燈籠返回家中。走在路上,漁民覺得酒後口渴難忍,就特意繞了遠路回家,因為附近山裏有一條小河,漁民想經過時,順道去河邊解解渴。
他剛走到河邊,忽然見不遠處躺着一個人。那人披頭散發,而且地上還有一灘鮮紅的血跡。漁民立刻跑上前去,定睛一看,原來是個二十幾歲的妙齡少女,容貌頗有幾分姿色。漁民見女子渾身是血,便大聲呼救,随即背起她就往家跑。回到家中把女子放到床上,沒多長時間,女子就蘇醒了過來。漁民點燈仔細觀看,見女子身上并沒有傷口,便覺得很奇怪,于是詢問她從何而來,為什麽倒在血泊之中。女子回答說自己乃是外鄉人,父母早亡。因戰亂逃難到此地,不巧在山中遇見強盜,打劫完財物還要淩辱于她。自己誓死不從,拔出随身的匕首刺傷搶匪才幸免于難。随後便體力不支昏倒在河邊。
漁民見她可憐,于是就把她留在了家中。平日裏給自己收拾家務,準備飯食。鄰裏鄉親見到這女子持家勤儉,都極為羨慕,全都說這漁民撿了個好媳婦。
然而就這樣過了兩年,漁民發現每隔一個月左右,女子就會深夜跑出家門,過了兩三天在回來。問她也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漁民便懷疑她在外面有不軌之事,于是一天夜裏,趁女子跑出家後,便偷偷的跟在了後面,想看看她到底做什麽去。
只見女子跑到當初他們相遇的河邊,拿出一把匕首,猛地刺進自己的胸膛,把肚子剖開,拿出髒腸在河中清洗。不一會清洗完畢,就把它們又放回腹中,然後用針線把傷口縫好。漁民看到這副情景,立刻吓得目瞪口呆,随即癱坐在了地上。女子聽到背後有聲響,轉頭跑了過來,發現原來是漁民呆坐在草叢裏,滿頭大汗,驚恐的看着她。女子自知事情敗露,便把實情告訴了漁民。
女子說自己逃難不假,只不過她也不記得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後來自己逃到海邊,見礁石上有一具半人半魚的屍體,因當時饑餓難忍,便把它當做魚肉吃了充饑。随後的時間裏,自己不但疾病不生,而且容貌不老,青春永駐。現在自己多少年齡,她自己都不清楚了。只不過每隔月餘,就要把自己腸髒清洗一番,不然就會腐爛。
女子說完,見漁民吃驚的模樣,覺得已經不能繼續留在他的身邊,所以轉頭便離去了。從此以後在也沒有人遇見過這個吃了人魚肉,長生不老的女子。
很久以前,在海邊住着一個漁夫。這個人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因當初住在漁村中時,別人和他說話,他總是默不作聲,并且還板着一副鐵面孔,所以一直不受村裏人的好評,以至于到最後還遭遇排擠。一氣之下,漁夫便搬出了村子,找了一個僻靜的海邊,搭上房屋,白天打漁,晚上聽海,過起了自給自足的悠閑日子。
一天清早,漁夫正準備推船下海,見天氣不好,出海恐有不測,便坐在岸邊補起漁網來。補着補着,他無意間看見水中不遠處的一塊礁石上,橫着一塊白白的東西。漁夫放下漁網慢慢走到岸邊,發現在礁石上躺着的,原來是一個女子。那女子留着長長的黑發,頭低垂在礁石上,頭發遮蓋住了面容。漁夫一怔,繼續看去,見女子腰部以下,乃是閃着銀藍色光亮的魚身。漁夫大吃一驚,心想:“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人魚不成?”他再仔細一看,發現在那女子的胸前,還趴着一個小孩,那小孩在女子胸前蠢蠢蠕動,身體也跟女子一樣半人半魚。
看到這裏,漁夫暗自琢磨:“那人魚女子,想必是被大浪沖到了礁石上,不慎被撞死了。那小孩應該是那女子留下的,既然母親已死,那小孩也必定活不長,雖說是水中的妖物,但看上去還是挺可憐的。”眼看天空漸漸變暗,暴風雨頃刻便來,漁夫無奈的回到了屋中。
經過了一夜的大雨傾盆,電閃雷鳴。第二天,漁夫出門望去,見礁石上的小孩還在,而且渾身還在抽動,便大為吃驚。沒想到經過了一夜暴風驟雨,那小孩竟然還能活着。見天空已經變晴,而且風浪也小了很多,于是漁夫決定出海,搭救那條小人魚。
漁夫駕着小船,劃到礁石邊上,正要起身走過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