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榮光複蘇(十五)
伯爵的茶話會成為了學生間最喜歡讨論的東西, 第一次就被邀請去的托馬斯更在短時間內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人。人人都想從他口中挖出點有關茶話會的小秘密。托馬斯謹記着伯爵的叮囑, 不敢透露一絲一毫有關出版之事,便只能絞盡腦汁地回想布蘭丁斯城堡的氣派, 來說給大家聽。
在大家聽的十分向往時,托馬斯冷不丁道:“不過伯爵說了,城堡這種結構不夠保暖。如果我們可以研究出熱傳導的規律, 然後建出更保暖的房子就好了。”
托馬斯說完以後就後悔了,他也不知道這是不是能說的事。但話已出口, 就算他想收回也收不回來,大家可都聽到了。那些心思靈敏一些的, 就琢磨開了, 如果從這方面下手,做出一些成果, 解決了伯爵的需求,是不是就更有機會參加伯爵的茶話會了?就算不能參加茶話會,這也是一個接近伯爵的好方法。
托馬斯身邊的人一下就散了, 反正托馬斯說來說去都是誇耀城堡的宏偉,一點重要的話都沒有,還不如去研究一下這個可能讨好到伯爵的課題。
于是萊茵來的時候, 便看到一個耷拉着腦袋的托馬斯,好像犯了錯的狗狗一樣。
萊茵趁其他學生還沒有圍上來,關心了一句:“托馬斯,怎麽了?”
托馬斯看見萊茵,道:“大人, 我把城堡不保暖這事和他們說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能說的事,因為腦子裏一直想着保密,所以不小心就把這件事說出口了。”
萊茵笑了一下,道:“沒有關系,這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事,其實像茶點普通之類的事也可以和你的同學們說,給他們提前打個預防針。”
他是絕對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浪費錢的,就算不得不和約瑟夫抗争到底。
托馬斯摸了摸後腦勺,不好意思地笑了,以為伯爵在和他開玩笑呢。
很快,便有其他學生看見萊茵和托馬斯在這裏說話。他們一窩蜂地湧了過來,把托馬斯擠開,心裏卻十分火熱。托馬斯平日就是個不善交際的書呆子,去了一次茶話會後都能和伯爵說上話了,要是換成他們,豈不是更能和伯爵搭上線?
托馬斯被擠開也不惱,既然伯爵不在意他不小心透露的那些話,他就可以放心地去研究自己的課題了,争取早日給伯爵拿出成果來。
那一邊萊茵被大家圍的嚴嚴實實,面對“大人,今天研究什麽問題?”這樣的問題,只能端正嚴肅地回答。
今天準備了一道物理題。
托馬斯那個口風洩露倒也剛好,可能會帶動學生們去做相關的研究。萊茵打算先給他們打一些基本物理基礎,然後再走入熱學的物理殿堂。
大學的日常很辛苦卻也很充實,伯爵的茶話會也随着時間開展了幾輪。除卻第一次運氣好,直接請到了托馬斯這種萊茵本就想接觸的優秀學生,後邊幾次運氣平平,抽到的都是普通學子。但萊茵還是好好地把人請到城堡裏,關心了一番普通學生的日常軌跡,以更好地定制計劃。
至于他的翻譯工作,已經完成地差不多了,剩下的主要就是校驗和出版傳播的工作。
萊茵的動作這麽大,身為他的管家或仆人,約瑟夫和約翰自然是察覺到了什麽。但無論是從對身份的認同,還是從對萊茵本人的認同,他們都奉獻出了全部的忠誠,願意與普法爾茨的榮光共存。
萊茵的計劃其實并不詳盡,也就仗着這個時代貴族的特權而如此大膽奔放。身為伯爵,他有自己的土地和軍隊,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教會絕不想和他動手。但這份特權并不能妥善地推廣到他想保護的人身上,除非把他們全都放到布蘭丁斯城堡裏藏起來,再将教會的軍團死死攔截在城堡之外。所以他才對這些人才的事顯得比對自己的事更小心謹慎。
推廣翻譯版《聖經》的事交給了希利爾,現在也不是農忙的時候,整個軍團都閑的很。希利爾原本在負責日常的操練,接到這個任務後便更改了操練內容。
希利爾自己是識字的。
在他最初投軍之時,他目不識丁,一心只想通過拼殺獲得爵位。後來他獲得了騎士的爵位,算是一腳邁入了上流社會的邊緣。在那裏,他發現貴族都識字,他的出身本就低下,一暴露出不識字更是被人竊竊嘲笑着。
希利爾自尊心極高,他用燦爛的笑容遮掩了自己的尴尬無措,成功地博得了幾位小姐高高在上的同情和憐愛。回頭他便尋到了普法爾茨,訴說了自己想要習字的願望,普法爾茨大方地同意了他的請求,并且不遺餘力地給予他幫助。
青年人習字的困難遠高于幼童。希利爾學的很吃力,但他一句苦也沒說,而是咬牙堅持了下去。
雖然他最初的動力并不深刻,甚至有些膚淺,但習字的好處是深遠的。
萊茵将任務交給他的時候,提了幾點。
一、最好能給軍隊掃掃盲,至于掃盲到什麽程度,交給希利爾決定。畢竟希利爾才是真正負責計劃的人,萊茵不想給他太大壓力。
二、保證軍隊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明白《聖經》的內容,并且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理解《聖經》,且每個人的理解不能完全相同。要求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準備宣揚《聖經》的內容。
三、采用游擊式戰術。軍人們的反應快,身體素質好,機動性強。很适合去做這一種有一點風險的宣傳工作。平民不識字,那麽最好的方法便是口口相傳。而口口相傳這種方法一旦成功傳播起來,教會肯定沒法通過捕捉平民來平息态勢,最好的方法是抓捕那些帶頭宣傳的人。所以軍人們承擔的工作是有風險的,一定要做好僞裝和逃跑的工作,保全自己的性命最為重要。回到軍隊駐紮地之後,對教會給的罪名死不承認,萊茵便能光明正大地站出來庇護他們。
如果教會非要主動動手,萊茵也不會一味避讓,畢竟一座修道院裏積累起的財富不可小觑,打劫一個修道院夠他做不少事了。只要事後利用輿論,冠冕堂皇地将沖突限制在地方教會而非整體教廷,萊茵還是很有把握不會讓事态失控,提前開始戰争的。
萊茵将整件事最重要的綱領都列出來了,讓希利爾自行規劃具體操作步驟,等有計劃了再來找他商量,需要什麽支持也可以直接提出來。
希利爾很高興萊茵将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他,也意識到這就是那個選擇的機會。
很久以前,萊茵曾經坦誠地告訴他,他總有一天會拿教廷開刀,到了那個時候,希利爾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仍然繼續他的效忠。
萊茵第一次劍指教廷的時候,希利爾沒有看到他這麽做的意義,也不覺得他能成功。
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萊茵做的越多,他便越感到什麽才是正确的事。希利爾第一次覺得,教廷的存在就是腐敗,就是壓榨,是披着神的外衣的黑暗枷鎖。
如果萊茵想要摧毀它,那麽無論前路如何艱難,希利爾都願意一路相随。直到此刻,他才感到自己成了一名真正的騎士,願意為了自己忠誠的信仰放棄性命。
希利爾接受了這個任務,按着萊茵的提點制定了計劃。
關于給軍隊掃盲這件事,他需要識字的學生來幫忙,而萊茵和這些學生關系緊密,希利爾一提,萊茵便通過為這些學生提供教習文字的兼職解決了這個問題。只不過這又是一筆支出,痛的萊茵巴不得接下來的舉動會逼瘋坎諾的教會組織,他好趁這個機會痛快地洗劫一波修道院,可以的話再改善一下夥食。
至于如何提高這些軍人的積極性,世上沒有比希利爾更擅長做這件事的人了。他自己便是底層人民出身,通過軍隊爬上了如今的位置,除去軍隊裏的少部分貴族,裏邊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曾經的他擁有一模一樣的想法。識字不是苦難,而是殊榮。伯爵給了他們這個機會,他們自己要是不抓住,到頭來最後悔的一定不會是別人。
學習文字的進度很快推動,希利爾開始思考下一個步驟,軍隊裏的貴族讓他有些猶疑。
像這種大規模的活動,很難保持絕對的秘密。也就是說教廷可以輕易得知是普法爾茨伯爵在背後推動了這件事。尤其在那些貴族存在的情況下。
毫無疑問,萊茵做的很多人都提高了平民的生活質量,很多出身低微的軍戶在能吃飽肚子之後也感激這位伯爵,願意擁護他的一切決定。可那些貴族就不一樣了,出身決定立場,任務一旦分發,最容易叛變的就是他們。
希利爾把自己的擔憂告訴了萊茵。
萊茵沉思了一會兒。
無論如何,他的這些舉動沒到教廷會全面與他開戰的程度,但如果被舉國上下的教廷盯住,後邊的任務也不好展開。
萊茵道:“你的擔憂很有道理,這樣吧,後邊這件事延後。現在先掃盲,然後你考察一下騎士團中可信任的人,再讓他們考察小隊裏可信任的軍人。到時候我們先用這些人進行宣傳,到了後期比較混亂的時候,再讓整個軍團的人動起來,加大宣傳力度。”
他現在應該在科技學術這裏加大力度,先讓科學界混亂起來,用各種新技術的出臺攪渾大家的視線,然後再混水摸魚,進行《聖經》的翻譯和宣講,讓教會的人連先盯哪個地方都不知道才好。
來自萊茵的肯定讓希利爾信心大增,他點點頭,接受了萊茵的囑咐,又回軍隊去抓軍人們的文化教育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