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安利數理化
【你是怎麽想到把師夷長技以制夷用到這兒的?】系統說,【我剛剛忍笑忍得好辛苦。】
【忍什麽笑!我明明說得那麽慷慨激昂!】淩彥翻了個白眼。【還不是因為跟亨利他們說翻譯,翻譯的,我就想到這個了。】
系統表示贊同【說實話,淩老師你這次的任務和洋務運動還真有點像,不過這應該算是思想上的吧……話說你剛才的論辯,還真是精彩。】
【那是那是,我一個辯論隊隊長,還說不過這群沒見過現代辯論的古人嗎?】淩彥也允許自己驕傲了一小下,翹起嘴角,想起方才的場景。
“陛下和諸位可曾聽說過,何為概率?”淩彥對于自己引起的一片嘩然泰然自若,他從懷裏拿出一枚銅錢,展示給所有人。“我現在将它抛出,結果可能是正面,或者反面。我抛的次數越多,正面和反面的次數越接近一半。所以說任一面的概率就是二分之一。”
“算學即為此。我知道正或反的概率都是二分之一。諸位争論是戰是和,可有多少人知道,若是戰,勝的概率有多大?”
“那你要怎麽算?”名家的弟子語氣不善,“你難道以為,戰争如抛銅錢一樣簡單嗎?”
“塞外天氣如何,幾日晴幾日雨?敵我戰鬥力量如何,各有多少可動員的人手?交戰幾次,損傷如何,又贏了幾次?邊陲重鎮屯糧多少,供幾日?這段時間裏,是否足以派出兵力解圍?”淩彥抛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知曉越多,算出的概率也就越準确。而這場戰争統共的花費,人力物力算出,和一旦戰敗,損失的人力物力,兩者分別于概率相乘,其加和,就是這場戰争的花費。”
“是戰是和,全看這個數目與議和的花費,孰大孰小,孰重孰輕。這才是理智的抉擇。”
“可是如你所說,即便是知道了抛銅錢的概率是二分之一,對于下一次的結果,我們也無法保證是正面還是反面,所以無法保證是勝還是敗。”衆人還在思考淩彥的話,一片沉寂中,墨清突然出聲,話雖少,卻一針見血。
淩彥贊許地看向他:“你說的不錯。然而這已經是我們能做出最理性的選擇。何況,算學能幫我們做抉擇,亦能提供強軍之策——我朝士兵訓練,可效此法:如凡百裏奔襲,一軍争勝,若堅持不下,可杖十。奔襲若超時,可罰加訓。若勝,獎軍糧。士卒每日表現,奔襲幾裏,劈砍幾次,搏鬥勝敗,皆可以數算之。優勝劣汰,獎罰分明,長此以往,自可強軍。”
“除了人以外,物也需要加強……”
【所以說啊,淩老師一出,誰與争鋒。此次任務定可順利完成。】系統的話打斷了淩彥的思緒。淩彥臉上浮起一個輕飄飄的笑容。【借你吉言。】
殿前奏對結束後,他們便魚貫而出,被帶到禦花園接受賜宴。淩彥在宮殿上一通話說得痛快,卻也得罪了不少人。畢竟算學終究是個小學派,淩彥卻當中拂了數家的面子。這些學派的弟子們連枝同氣,從來到禦花園,便有意孤立淩彥。淩彥懶得計較這些人的小心思,吳遠先回住處,他就獨自坐在一旁與系統聊天,卻也悠然自得。
一道黑影映在桌上,淩彥擡頭,映入眼簾的卻是墨清的笑容, “今日一見方知,淩彥有大才。”
墨清眼裏驚豔與好感不加掩飾,習慣了贊譽的淩彥卻被這人孩子氣的直白搞得有些腼腆了。“不敢不敢,澄明才是一針見血,為何方才話如此少?”
剛剛一交鋒,淩彥就看出,墨清的口才不在他之下,論引經據典,恐怕是個他也不能及。然而除了幾次關鍵性的追問,墨清的确話不多。
“因為你說服了我,我想跟你學算學。”墨清的笑容率性自信,像是沒有意識到自己說出了什麽了不得的話。
淩彥慢慢坐直身子。他能聽出,對方是認真的。然而這又是難以想象的。墨清是墨家嫡傳弟子,要抛下自己顯赫的先祖與學派,跟着自己這麽個籍籍無名的小輩學習?淩彥心裏有無數話想問,最後卻問出了一句有些莫名其妙的:“墨家不是反戰麽?”
“是反對不義之戰。你與墨家道義并無沖突。”墨清糾正道。“而且,關于你說的關于改良蒸汽機這番話,我很好奇。”
淩彥這才明白幾分。對方所說的跟自己學習,不涉及拜師,只是私下讨教。淩彥越來越感到墨清此人的奇妙之處:這番話若是讓別人聽到,恐怕就要大怒這種不拜師卻偷學的行為了。然而墨清就這樣大大方方地說了出來,就如同他對淩彥的欣賞一樣,真誠而坦率。
這墨清某些方面的表現,還真像是個孩子。
“殿前奏對時間畢竟有限,只講了一些淺顯的。”淩彥揉了揉額角,“澄明可願賞光到我的住處一敘?”
墨清的眼睛亮了,他用力點點頭。
淩彥有種預感,吳遠又要多出一個指點他的師兄了。
“其實很多的東西都是我從夷人的書上看來的。”盯着墨清明亮的眼睛,淩彥決定謙虛一下,“我略通夷文。”
“你也學過夷文?”墨清又向前一步,驚喜地發問。
兩人間的距離原本就很近,墨清向前一步後,更是近在咫尺。淩彥能感受到對方說話時的鼻息,避無可避,只好擡頭迎上他的目光,“正是。不知澄明學的,是哪一門?”
墨清會一些英語。
這也算是古代的綜合發展人才了,又懂英語,又懂墨家,還會辯論。淩彥恍惚地胡思亂想。他很難思考,眼前只有墨清那雙深如寒潭的眼睛,還有纖長的,微微抖動的睫毛。
好在皇帝的突然駕到,打破了淩彥這片刻的尴尬。
賜宴讓淩彥好好漲了漲見識。各種各樣的菜肴賣相精致絕倫,系統一直小聲跟他科普這都是什麽。不過吃到嘴裏之後淩彥不由感嘆,好看的菜,真的不一定好吃。
不知是因為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還是因為九流的一大學派墨家弟子的态度擺在那兒,宴席上并未有人孤立為難淩彥,推杯換盞之間反而不乏溢美之詞。然而這些話聽在淩彥耳朵裏,都不如墨清一句“淩彥有大才。”
盡管争論不休,但是這一次論辯中勝出的,毫無疑問是淩彥。皇帝按例授他七品翰林修撰,從此有別于在場的白身。其餘衆人則按表現,根據大臣和皇帝的優劣評價各有賞賜。
墨清雖然表現不是最出衆的,但家學淵源擺在那兒,所以沒有在吏部等待栓選,也做了個翰林院編修。
世界真奇妙。一直到回到住處,淩彥才接受了他不僅回到了古代,還做了個官員的事實。
吳遠被賜了個監生身份在京學習。對于師兄做了官,他比誰都興奮。
“師弟,我跟你說件事。”淩彥清了清嗓子,感到難以緩解的尴尬。“你,你有師弟了。”
讓淩彥驚喜的是,墨清給他的意外遠不止學過英語這麽簡單。事實上,這一位的計算能力比起淩彥的金手指不遑多讓。
“你,你還會心算開平方?”淩彥的嘴,長得太大,合不上了。
“有這麽誇張嗎?”墨清一臉無辜地看向他,“增乘開方術在《釋鎖算書》裏就有記載,淩彥是算學門人,想必也看過吧?”
【他說得對。】似乎意識到淩彥要問起,系統搶先回答:【增乘開平方法是北宋數學家賈憲發明的開方法,原收《釋鎖算書》,現被收入《永樂大典》。】
【怎麽用的?】
【以商數乘下發遞增求之。商第一位。上商得數以乘下發為乘方。命上商除實……】
【算了算了。】完全聽不懂系統的解釋,淩彥咳了咳掩飾尴尬,“我用的乃是師父傳授的另一個辦法。”反正師父不在了,他說什麽都行。淩彥默默祈禱吳樹之先生在天有靈,不要生氣。
淩彥想了想,自家小師弟過目不忘好像更加不科學。算了算了,都穿越了還科學什麽。真有人肉計算器他也該淡定。
不過墨清也提醒了淩彥他之前教導吳遠的誤區:一味陷入現代的數學符號,有些脫離古代環境了。好在吳遠拜師沒多久師父就去了,也還沒來得及學太多東西。
做了官,淩彥心裏就更有底了,他一面大大方方拿着翻譯出的手稿叫傳教士練習出版,一面上書請求翻譯洋人典籍,那日論辯後,表現出色的幾人又被皇帝私下召到禦書房奏對,同行的還有皇帝的另外幾位心腹大臣,這些少年人得以和帝國最高統治者們一起探讨論辯中提出的那些策略,将它們落實成實實在在的策令。
按說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然而淩彥沒想到剛剛收到皇上翻譯典籍的應準,又收到做官以來的第一個使命:改良蒸汽機。
誰讓你殿前奏對胡說八道。
從禦書房走出來,淩彥默默檢讨自己後,也慶幸,皇帝至少沒有一個激動把他抓去練兵。
作者有話要說:
增乘開平方法那段介紹來自百度百科。
不要懷疑古人的智慧。